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978/7774頁 [首頁][上一頁][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6年 1下暑假讀書心得  13544  2017-09-03 20:17:33

書名: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 作者(譯者):黃穎凡 心得: 女主角長島千惠在23歲那年秋天被診斷出罹患乳癌, 千惠因為太郎說[讓我們一起對抗病魔吧]因而開始交往, 在這過程中太郎遵守了約定一直陪伴著千惠, 但在2007年3月千惠只剩1個月的壽命,太郎決定與千惠結婚, 在婚禮結束後,千惠就像是心願已了的離開人世。 "不是年輕就不會生病,不要揮霍生命"這句話我想就是千惠所想告訴大家的, 在這本書中千惠的父親.朋友以及太郎都陪伴著千惠, 而千惠也總是微笑著,他相信病魔會被打垮,而不再摧殘自己。 如同去年的3月爺爺也離開了我們,在大家都以為爺爺的病況好轉了他卻離開了, 明明感謝的話語都還沒說,但上天總愛這樣欺負人對吧。 千惠說『光是還有明天這件事就應該要稱為奇蹟,希望大家也好好珍惜自己的一切。』 有誰曾因為還有明天而慶幸著,對每個人來說明天不可預測,也同時讓人害怕, 但千惠卻因為著還有天而感到奇蹟,人是不是就該帶著感激的心態過著生活。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不要做會讓現在後悔的過去~
      
106學年度 暑假作業 護三乙 48號 楊勻嘉  12355  2017-09-03 20:16:47

書名:橫跨生死長河 作者:許禮安 出版者: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 這本書的作者本身也是在安寧病房當醫生,他用他自己在病房內所看到的景象來訴說著病情對每個病人的看法,大多數癌症末期的病人剛得知自己是癌症末期時的反應大概都差不多。像基本護理學裡其中有一章在講臨終護理裡面有一小節就講到庫伯勒-羅斯博士在1970年整理出病人在面臨死亡與臨終時會經歷的悲傷反應歷程,分別有否認期.憤怒期.磋商期.憂鬱期.接受期,但趙可式博士又提出臨終病人的心理狀態是錯綜複雜的,這些時期並不是有順序的且不是每個時期都會經歷到。作者說到那些病人起初聽到自己是癌症末期的反應大多都是在否認期,而醫生對病人訴說他們的病情時並沒有很完整且清楚,導致病人的心理狀態呈現一種很絕望的狀態。 陪伴病人跟家屬,除了要一點敏感的心靈,更需要的是明白基本人性。尤其是進入臨終階段的病人,還有陪在旁邊身心俱疲的家屬,更需要我們醫護人員或是志工帶著多一些的體恤的心,放慢自己的腳步和講話的速度,放棄自己企圖教導專業知識的情緒。我們只有配合臨終病人和家屬的身心狀態,先讓自己的專業成見放下,承認自己身為陪伴者或專業人員的無能為力,隨著病人打開自己的心,才能看見那道生命瀕臨死亡前才會出現的微光,有如晨曦班映照著人間天地。
      
暑期作業 志工心得-1  13549  2017-09-03 20:16:18

志工服務心得: 上學期因生命老師介紹下,讓我們班有機會去老人院做志工,從來沒有想過第一次去老人院會是因為跟班上同學一起去做愛心服務,很開心老人家們可以因為我們而發出笑容,但是也很難想像他們在沒有像我們這樣的志願者來的時候,臉上會是什麼樣的表情,起初進到老人院,心裡很興奮但卻有點害怕,由於生病的關係管理阿姨派我去擦老人病床邊的窗戶。進到老人們休息的地方,我的手有些許的顫抖,心裡有退縮的感覺,我深怕一個不小心會弄傷長者們。很順利的大家都把工作做完,我也體會到照顧長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要了解每位長者的個性與習性,感覺十分辛苦,期待下次的愛心服務。在臺灣這個老人越來越多的社會,每一位老人都需要細心耐心的被照顧。在這一次的服務中,我了解到老人們的生活,更深刻體會照顧者的辛苦。有些老人行動不便,有些老人耳朵重聽,有些老人一直重複同一句話。不管是哪一種,都需要有人陪伴在旁邊,以力氣幫忙,以心聆聽。雖然與老人相處是個可能無聊,而且疲憊的事情,但是我很喜歡照顧他們,由其當他們臉上因為我而充滿笑容的時候 ,謝謝老師安排這麼好的活動。看到那些老人有的連話都說不清,牙齒也不太好,也許我們只是坐在旁邊靜靜的陪伴他們,但或許對他們來說已足夠。吃飯的時候看著他們吃著簡單的飯,努力拿著碗筷賣力的吃著,即使是簡單的家居也無法不依靠別人。我們一方面要陪伴、一方面要幫助,最重要的是尊重且保護他們應有的自尊。這個活動真的讓我感觸很深,不知道這是否有點自私,但去了之後真的絕對不會再讓我媽我爸去那邊……
      
106暑假作業志工心得  13297  2017-09-03 20:15:54

我在暑假期間去了忠孝醫院和我們那裡的里長辦公處做志工,雖然做的都是一些雜事,但是我覺得很充實,因為這也算是在幫助別人,這些志工雖然平常看來不太起眼,但是對一些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我們雖然是在做一些雜事,但是如果我們去幫他們跑跑腿送文件那他們的工作效率就會變快,也可以讓他們處理更多更重要的事情,也讓我了解護理人員的辛苦,在那裏我看到了護理人員每個都十分辛苦地在工作.在處理病人與家屬的問題,讓我更欽佩護理師的這項職業了.
      
105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2656  2017-09-03 20:15:32

書名: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作者:蔡康永 常見而簡單的說話,成了一門每個人必修的學問。 過去新聞中總是報導著人們因為爆粗口而鬧上法院,輕則賠錢了事,重則還可能惹上牢獄災。 蔡康永透過說話,懂得把別人放在心上,仔細讀完這本書,我也思考著我現在的說話模式,現今社會中習慣說粗話的人快速增加中,對於說粗話這種常見的負面現象,當別人犯錯時,捨棄一味的批評;當別人成功時,絕不吝嗇給予稱讚與鼓勵。 因為我相信,稱讚與鼓勵隱藏無窮的正面力量,反之,「為什麼你會覺得我是這種人?」,想想自己因為一些說過的話,而造成的後果,禍從口出,人們常常不經意地就說出傷害他人的話,輕易的說出令人惱怒的言語。 而這一切都將成為他人評價自己的依據,現代人總把粗話掛在嘴邊,像麥芽糖般緊緊黏在自己說的每一句話上,很難改掉,如書中所舉的例子來說:當你去面試一份工作,老闆問你是哪間大學畢業的,若只是平淡無奇的說出你從哪間學校畢業,無法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如果你補充說明:你畢業那年剛好是電影《阿凡達》上映熱潮,全班的畢業照都打扮成娜美人的樣子,讓老闆對你有深刻的第一印象。 說話,最初的用意就是使人們可以透過溝通來連結彼此、表達情緒。有些人即使伶牙俐齒、口才極佳,有時候卻會因為心直口快,不在乎他人的感受而遭受排斥。因此說話之道非常的生活化也非常的有重要,願未來的我在臨床上能好好運用說話這門課,幫助自己對病人的了解,也讓自己在生活中可以做一個不讓人因說話表達的方式討厭的人。
目前第1978/7774頁 [首頁][上一頁][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