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 16500 2023-02-19 22:33:22
最後的14堂星期一的課:
對於『活著』這件事情,我似乎從來沒有重視過它,可能潛意識裡認為它是正常的,它是應該的,甚至誤會它會一直下去。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開始在思考,倘若我能知道自己生命的期限,我過日子的方式是否就會有所不同?
『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句話我之前很愛這句,但隔天馬上就忘了這種感覺。
十四堂課裡,都在教關於生命的事情。
這本書看了真的很感動,那位老師也很盡責
身為一位老師,他不管自己快不行了,還是怎樣,他都在教導自己的學生自己附近的人。
留住相愛,停止傷害:
當長輩開始記憶力衰退,如何分辨是健忘還是失智?有哪些徵兆可幫助家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二花小姐建議的判斷標準是:看看是否會影響正常生活能力。
一般老化引起的健忘不會影響正常生活,只要經過適當提醒,幾乎都會再記起來;但失智症卻對某件事已完全喪失記憶力,經過提醒也想不起來,假如長輩出現想不起每天見面或經常見面的熟悉親友、忘記熟悉的地方、失去正常的判斷力,例如:突然停在馬路中間、對金錢失去概念。當「健忘」、「糊塗」已影響到正常生活,很可能就是失智徵狀,建議趕快就醫做進一步檢查。
失智症發病原因很多,可能是神經退化、血管病變,或其他原因等等。
若真的是失智症,就要開始考慮日後的照顧方式了。假如有打算找看護或照服員,建議可在失智症初期,病人神智還很清楚的時候,先找好照顧人選,培養雙方的感情。失智症是不可逆的疾病,隨著日後病情更嚴重,病人對陌生人會更有防備心,不容易接受外人照顧,初期就先找到合適的人選來陪伴,日後照顧也比較會降低病人的抗拒感。
以上就是我兩本書的心得。
|
寒假作業 16515 2023-02-19 20:51:08
護一丙 1115101121 江亭葳
書名: 我每天吃十四顆藥依舊相信會得到幸福
心得: 讀完這本書讓我覺得其實生病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遇到而已,還有同樣跟我有憂鬱症的病患。我相信我們都有說不出的痛苦及無奈,有多少次想死的念頭我想這個問自己最清楚了吧!常常把死這句話不是真正的想死吧!這句話一定包含許多累和無奈
劉力穎寫著:有夢想,就去做。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護理師,也想像醫院裡的護理師一樣,照顧著每一位病患和傷者。可是為什什麼我一直覺得我做不到。
每次打開手機裡的備忘錄看著自己在每個低潮期、難過的時候打來的文字都是那麼如此負面,看著手上的一刀刀割過的痕跡,紀錄了我的每次不開心,雖然老師總是對我說:這樣割很不好而且你看原本漂亮的手被你割成這樣難道妳都沒有想過旁人看到會覺得你很糟糕嗎?愛你的人看到難道不會難過嗎?也有一些人會說:你們割手就是想吸引別人注意而已啦!但說真的我們只是想釋放當下的情緒而已,並不是想博取他人的關注與同情。
我相信在人生中最低潮時都希望有一個人陪著自己聊聊天抒發自己的不快樂對吧!
我很慶幸自己有一位十多年以上的一位閨蜜總在我難過低潮時陪著我,給我鼓勵、稱讚我 、陪著我給我努力的動力,在我面對最難的關卡時總會給我方向支持我完成挑戰,失敗時難過閨蜜就會瞬間變成一座山讓我依靠!謝謝閨蜜的存在讓我不在負面的情緒裡打轉,遠離了憂鬱症。
|
幹部感想 14669 2023-02-19 19:32:40
擔任幹部感想
這五年中不管是幹部還是小老師都有擔任過,從風紀到班長學習最多的就是與班上同學溝通,每一個人有不一樣的想法,在這麼多想法裡要綜合每個人的意見去做一件事情很不容易,但也因為當了很多任的班長從中學了比別人多,也更能帶領大家做一件事情,不管是與同學溝通還是與老師協調班上事情都做的越來越好。而同時當小老師時,除了要顧及好自己的當科成績以外,當然其他科也不能落下,且需注意班上同學的學習狀況,在與當科老師做溝通,不管是當幹部或是當小老師讓我學習最多的就是溝通及合作,也是讀護理這門課很重要的事情,也很感謝老師們給我的機會。
|
護二丁 周昀蓁 1105101123 16159 2023-02-17 23:48:45
第一篇文章心得--文章名稱:情緒管理團體對護專學生之憂鬱與焦慮情緒之成效分析The Effectiveness of Emotion Management Group fo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Nursing Students
作者:張瓊珠、簡秀芬、林宜美
出版:崇仁學報
此文章的主旨為分析護專學生的憂鬱以及焦慮情緒被情緒管理團隊介入之後的成效。
近年來,我們這個年紀的青少年因種種原因而產生的憂鬱與焦慮情緒所延伸出的身體及心理症狀漸漸受到重視,所以此研究以八名某醫護專科學校學生作爲研究對象,再受試前一周進行對受試者的個別會談,瞭解其壓力來源、身心症狀,及其因應方式,再給予四個量表評估,而在結束後兩周再次進行個別會談和量表測試,評估這八位護專學生的憂鬱與焦慮情緒改變情形。研究結果表現,受試者的壓力來源以「課業」居多,其次爲「同儕和人際關係」與「家庭互動」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受試者的量表測試得分落在中度與高度壓力的危險等級。在研究結束之後,受試者對於情緒管理團體的評價為正向的,由此實驗得知,情緒管理團體的實施有助於學生在面對生活壓力事件和某些情緒困擾時,可以獲得更多自我瞭解以及因應策略。我個人也覺得學校的學輔中心晤談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因為一些情緒上的困擾,青少年憂鬱測試量表的測試結果有點不理想,之後的每個星期都會去學輔中心找老師晤談,老師會給我很多建議,我可以慢慢摸索,找到問題癥結點,進而嘗試去解決,心情也開朗了許多。所以我建議未來可以多增加一些情緒管理團體,或是舉辦一些情緒管理相關活動,解決學生們因為課業或是人際方面而產生憂鬱及焦慮的情形。
第二篇書籍心得—書籍名稱:童年情感忽視 作者: 鍾妮斯‧韋伯 出版社:橡實文化
本書的主旨是講述童年情感忽視。
忽視,定義為「給予對方極少的注意力或關心,或是不理不睬;特別是因為粗心而任其自生自滅。」小時候我們都會有被忽視的現象吧,有可能是父母在忙碌或是壓力過大,以至於說話態度差了些,以至於忽視了我們的需求,這些忽視,常常讓我們覺得不被父母重視,或是誤解了我們在父母心中根本不重要,但事實也許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糟糕,他們不一定完全出自惡意;但這些被忽略的心聲及需求,積累久了,也會對孩童的成長階段帶來創傷,若是孩童的情感常常受到忽視長大後可能較難以處理內心的情緒或是不曉得面對壓力時的該如何處理,在日後的人際也會與同儕出現隔閡,難以建立關係。小時候我也曾被如此對待,父母因為壓力大,幾乎每天都鬧得不愉快,現在看來,我確實有書中所述的那幾種特質,無一不有,例如:反依賴感、隱藏自我情感、虧待自己,把同情心留給別人、缺乏自我紀律等,不過書種也有給予創傷者的建議,我可以學習承認自己的情緒,並從情緒中尋找能量,以及學著有自信的表達自身情緒等,不要產生自身懷疑或是對自己不自信,我們都是最棒的!
|
寒假作業 15760 2023-02-17 23:39:45
書名: 「培育專業護理行為」-基本護理學實習學生之經驗歷程 作者: 曾明晰.劉棻 .林淑君
出版社: 長庚護理 出版年:107
內容摘要(這篇文章在說什麼?有關於什麼?)
針對實習的一切,在裡面說到實習的過程做出那些
,在實習結束後會有那些改變,又會對護理有哪些看法上的改變,在實習老師的眼中學生又會有那些變化,在單位學姊眼中又有那些變化。
閱讀心得(你的感想與評論)
在這篇文章中我發現裡面有很多和我原本對基護實習的預期十分類似,在裏面有說到一個蠻特別的點就是基護實習會讓護生更加明白,到底護理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適不適合自己而在實習時我也發現實習不適單純得實習,而是可以更精進自我的一個挑戰,在實習時能夠學習更多的經驗,也能夠更精進自己的技術和溝通技巧,如果還能在實習一次的話,我希望能去內外病房實習基護。
文章名: 面對乳癌的情緒管理 作者: 史丹福大學和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客座教/李明瑱
出版社: 健康世界 出版年:109
內容摘要(這篇文章在說什麼?有關於什麼?)
在這篇文章中簡易的說明了乳癌患者的心理變化和情緒上的變化
閱讀心得(你的感想與評論)
在這篇文章中發現乳癌的個案是該如何地去幫助其抒發情緒並且該如何地引導騎去尋找能夠幫助到他的團體,比如基金會,社團等等,有許多的團體可以幫助到乳癌個案該如何去尋找幫助和尋找抒發情緒的管道,在乳癌個案的衛教上也簡短的說明了在術後該如何自我照顧,在情緒上會有那些起伏和變化以及紓壓的運動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