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05學年度暑假作業 12423 2017-09-03 14:53:40
《不抱怨的世界》
這本書主要就是要我們停止一切的抱怨,內容沒有很有趣,但有許多不錯的論值得與大家討論。這本書是我國中的時候有段時間很愛買書來看,然後就覺得這本好像不錯,還送了一個紫色的橡皮手環,就買來看看,看完後雖然覺得很無趣,沒什麼依然繼續抱怨,但這次再次拿出來看了之後,懂了不少,但依然就是無趣,這本書就是不段的要讀者停止抱怨,這次看了有聽話一點,比較少去抱怨了,當想抱怨的時候,我就會想起書中的內容,就又把那些想抱怨的話吞回去了。這本書的作者說”我們的想法創造我們的生活,而我們的話語又表明了我們的想法”,所以當我們跟人抱怨的時候,我們的內心也是一堆抱怨的垃圾,而我們的生活也會因為我們內心的想法,變成一團垃圾,所以停止抱怨吧~作者就是希望大家停止抱怨,讓這世界都沒有抱怨,但基本上我覺得不太可能拉,會抱怨的依然會繼續抱怨,真的看了這本書後不抱怨的可能也比較少,但至少還是有改變到一些人,那這本書就有意義,一個一個慢慢改變,也會積少成多,自然而然就越來越多人們停止抱怨,讓自己的心靈垃圾都清空。還有一個有趣的東西就是紫色手環,作者做了很多紫色手環,送給世界各地想停止抱怨的人,每當他們抱怨一次就把帶在手上的紫色手環,換到另外一隻手上,能持續21天不交換手環,就算成功,這個紫色手環是一個有趣的想法,為什麼這一個小小的手環能夠讓人們比較容易停止抱怨,但我們看了這麼多關於心靈的書卻很難改變,小小的紫色手環的確對人產生了一種魔力,這個手環抓住了人性的渴望,人們渴望被看見,渴望被別人看見自己正在改變,把它戴在手上就像是一種表徵,尤其是當這個手環代表某些意義的時候,戴上它就像在跟大家宣告你正在進行有目的性,有不同意義的活動,這個紫色手環滿足了人想被看見,被關注的渴望。讀完這本書讓我有點想試試,但沒時間,等我哪天想抱怨了就來試試吧
|
暑假作業 12284 2017-09-03 14:47:02
說好話的力量 護三甲 1045101031 陳詩蓓
這本書在描述作者當講師時聽到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別在情緒當下做任何決定」,因為我有一次就是在生氣時跟家人吵了一架,事後再來後悔,但也來不及了。
曾經聽過一句話就是多說多錯,少說少錯,其實不完全是這樣的。這本書告訴我們,說話的技巧,對一個人有多重要,在對的時間,說對的話,會使自己更加分。一句真誠的讚美,勝過一百句關心的責備。
說好話,讚美別人,會給別人更多的信心,讓彼此的距離更拉近,私底下的批評都是很傷人的。沒有人喜歡被責備,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以鼓勵代替抱怨,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換個方式說話,會使自己收穫更多。每一句的言語,對人的感受都不同,覺得自己所作所為都是關心別人,但諾對方覺得造成傷害,就不是真正的關心。良好的溝通技巧,是必須練習的,沒有練習就學不會。遇到問題,我們應該好好坐下來溝通,而不是吵架,吵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溝通是需要雙方達成共識的,諾是單方面的說,反而會讓人聽不進去,如果可以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下,效果會更好。書上有說到:「一個人的成功,只有十五%是源自於自己的專業技術,另外的八十五%則要靠人際關係,人脈的資源和處世技巧。軟與硬是相對的;專業的技術是硬本領,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交際技巧則是軟本領。」一個人的成功,有時不是因為專業,而是因為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沒有人可以靠自己一個人成功,身邊一定有朋友陪我們一起努力,一步一步向前走,使自己更有成就。良好的溝通,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說話是一件必須學習的事,有些話講出來會傷害到別人,有些話講出來會令人開心,所以我們說話前應該三思而後行,以免把情緒說出口。雖然說話很重要,但是當一個好的聆聽者更重要,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可以聆聽自己說話,希望自己可以得到重視,對別人來說,是禮貌,也是G尊重,想要自己在說話時,別人怎麼對待你,就應該要怎麼對待別人。
|
106學年度第一學期暑假作業(我們都應該更誠實做自己) 12479 2017-09-03 14:45:04
做自己不是自我感覺良好,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做自己是什麼意思呢?「做自己」是幾經思考與選擇自我的過程,不是為了逃避現況時的退縮之詞。誠實、仔細的檢驗自己的內心,並透過探索、行動、反思確認,我們能慢慢的發現自我,並且不畏懼的誠實做自己。透過發現自我、破除直念、學會珍惜,學會付出與分享,為所有處於焦慮和迷思中指點迷津,指引你去發掘自我、更誠實的面對自己、做自己。
希望別人來了解你之前,要先好好的了解自己,明白自己這樣做是快樂的、是必要的、是幸福的,不管接下來有什麼問題,自己都可以去解決,自己都有勇氣面對,這樣就好了,只要自己覺得幸福、自己可以承擔,別人的理解又有什麼重要?
忍受別人的眼光是一件很難的事,但若你很誠實的面對自己,它就不難,因為你會明白,別人的眼光就像沙子飄向眼睛,渣著疼的眼淚,但類水洗滌過的雙眼,卻能把世界看得更清楚。
自己才是生活的重心,那一面一面別人想對你築起的牆,都只是紙做的,一搓就會破,但前提之下,要有伸出手指的勇氣。
人要誠實的面對自己,別人才會喜歡你,自己才會快樂。
|
105學年暑假作業,二年級升三年級 12556 2017-09-03 14:41:40
書名:閱讀理解 作者:盧羨文 出處:華藝線上圖書館
護理科 三年己班 姓名:李冠賢
人類文明經五千多年發展到今天,閱讀已經成為一種最基本的生存手段了,因為現代人是站在先輩的肩膀上來認識自己存活的世界。我們不可能像先人一樣,從茹毛飲血.刀耕火種開始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我們完全可以把先輩經驗過的一切作為我們對世界認識的起點。要想獲取先人的經驗或體會,最直接,也是不可或缺的途徑便是閱讀。
那麼,是不是認得字就一定會閱讀呢?未必。經常聽到有人說:看不懂,不知道再說甚麼。這並不是說不認識那上面的事,而是不明白那些字寫在上面甚麼意思。
閱讀,辭書上解釋為看書看報並且理會其內容。這裡有兩層意思:首先是看,這只要是受過教育或識字的人,一般都做得到;其次是領會,也就是說,懂得所讀書報講的是甚麼內容。光會看而不明白其意思,等於沒看,那不叫閱讀。
閱讀作為現代人獲取知識.認識社會和人生的一種方式,自然有著其自身的規律與方法。熟習並應用這些規律與方法,便可以很輕鬆地掌握閱讀理解的技巧;而一但掌握了它,無疑是抓住了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攀登知識高峰的枴杖。
個人覺得雖然閱讀是很乏味的,但如果不是被別人逼著頭皮硬讀,反而是自己讀著自己喜愛類型的書籍,想必會學習的更快速並且閱讀當中還會獲得些樂趣。閱讀還能使自我知識成長還能使自己身心靈獲得舒適安穩的成長。
|
106學年度第一學期暑假作業 12308 2017-09-03 14:41:28
性格決定成敗
常聽人說成功取決於態度,不過很多時候取決於一念之間,人不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一個人能不能成功做一個好人多半是善用他的優點去掩飾他的缺點,但真正聰明之人是不分優缺點都會接受的,並且把缺點努力的改善成優點,相對於愚蠢之人永遠只看到自己的優點,永遠都在逃避自己的缺點,所以我們可以透過成功的人的經驗來使自己選擇更好的出路。
很多事情取決於習過成自然的關係分享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一頭豬到馬廄裏去看望他的好朋友老馬,並且準備留在那裏過夜。
天黑了,該睡覺了,豬鑽進了一個草堆,躺得舒舒服服的。但是,過了很久,馬還站在那兒不動。豬問馬為什麼還不睡,馬回答說,自己這樣站著就算已經開始睡覺了。豬覺得很奇怪,就說:「站著怎麼能睡覺呢,這樣是一點也不安逸的。」
馬回答說:「安逸,這是你的習慣。作為馬,我們習慣的就是奔跑。所以,即使是在睡覺的時候,我們也隨時準備奔跑。」
既然動物都有自己的習慣,那人也一樣。人們在日常生活和繁雜的工作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種為人所忽略的習性——習慣,這是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平坦與坎坷,失敗與成功,樂觀與悲觀,失意與得意的關鍵因素。
看完這個小故事,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常常不以為意的習慣或是自己做很久的事情在某一天突然你發現一切錯了,我不該這樣..但已經來不及了,不要說動物容易習慣安逸的生活,人也是,有個人曾經說過如果可以安逸誰還想要忙碌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