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995/7774頁 [首頁][上一頁][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5暑假作業 (閱讀心得)  13172  2017-09-03 13:23:20

『一年級』主題: 「護理典範」人物 *書名: 皮亞傑心理邏輯學 作者:李其維 出版: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書名: 別拿基因當藉口 作者:大衛˙申克 出版: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書名:重返列木里亞-喚回內在神性,擁抱地球 作者:弗瑞德˙思特靈 出版:生命淺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皮亞傑致力於研究兒童智力發展,建構出一套人類認知發展的理論,描述新知識獲得的歷程,以及在歷程中所產生的訊息處理策略和表徵方式的改變,對於西方教育的改革有深遠的啟示。 無論是對於心理學或是教育,皮亞傑都是一位具有開創性啟發與重大影響的人物。皮亞傑的思想深受哲學的影響,尤其以康德為主;皮亞傑的理論亦受結構主義的影響。 一、認知結構與基模 皮亞傑認為,個體出生不久,即開始主動運用他與生俱來的一些基本行為模式對於環境中的事物做出反應,這種反應可以視為個體用以了解周圍世界的認知結構。當個體每次遇到某件事物,便用相同對應的認知結構予以核對、處理時,則此種認知結構稱之為基模,基模是一個人用以同化新訊息以產生訊息回饋的現存知識。 皮亞傑將基模視為人類吸收知識的基本架構,因而將認知發展或智力發展,均解釋為個體的基模隨年齡增長而產生的改變。 因此,皮亞傑所謂的認知發展不僅是量變,更包括了質變。 二、組織與適應 「組織」是指個體在處理其周圍事務時,能統合運用其身體與心智的各種功能,從而達到目的的一種身心活動歷程。無論是在發展的任何階段,這種功能都會在個體的認知活動中展現出來。 皮亞傑認為智力是一種生命適應的形式,而皮亞傑所謂的「適應」是指個體的認知結構或基模因環境限制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也就是說,雖然智力的內容、結構會因為個體的發展而有了質量上的改變,但是個體與環境接觸後,因為環境限制而主動產生改變的機制本身卻是不變的。
      
105志工服務心得  13172  2017-09-03 13:22:12

對於從沒參與過志工服務活動的我,總算是開了眼界,也了解為什麼在這個社會上總是有那麼多無私奉獻、默默為社會做事情的人了,因為施真的比受有福,而且快樂!阿公阿嬤都很可愛、熱情的對待我們,讓我很感動。這次去到老人長期照顧服務中心 是一個很難忘的體驗 有很多可愛的阿公阿嬤 但是也有一些言行舉止很奇怪的長輩 例如:有一個阿嬤他會自己幻想情境 我記得有一次被阿嬤把我認成他的媳婦 一直說我這周去哪裡玩 下周會跟他的兒自去哪 這種時候我們不能跟他否認說我不是 不能讓她激動 多陪陪她聊天 其實我覺得當志工是給自己的一個成長,它讓我了解到熱心助人是一件快樂的事,也讓我領悟到有很多事情是我們平常都不知道的知識,像是如何幫行動不便的老人餵食 或是陪阿嬤聊天。以前我總是在路上看到學生們穿著志工背心服務大眾,現在有機會能夠投入公益,我覺得很開心 而且啊!我發現做志工不只是磨練自己的態度跟心情,它也幫助我在志工服務中找到自我,而提升自我的能力也是我在服務學習中學習到的重要的一點。因此,我真心希望每個人都能真心為他人付出一次,因為當被你幫助的人覺得開心,你也會在無形中感受到對方給你的肯定,而你也可以從中學到許多生活上的樂趣哦 希望以後有機會 可以再去那裏照顧阿公阿嬤們 看著阿公阿嬤可愛的舉動 也會覺得一天下來的疲憊都值得 這個暑假過得很充實
      
護理典範人物心得  13392  2017-09-03 13:09:34

我看的這本書是在介紹有關於趙可式博士怎麼推動台灣安寧療護還有為什麼會想推動安寧療護,大致上趙可式在十五歲那年,右邊內頸動脈上長了一個神經纖維瘤,雖然病理切片是良性,但因長的位置及腫瘤太大,手術時大出血及死亡的危險性極高。當時她還寫好了遺書呢,可見人在面對開刀以及生老病死都是會害怕的,更何況當時的趙可式才年僅15歲。趙可式曾說:從十五歲起,我就與病痛及死亡結了不解之緣。從「我死—我自己」到「你死—我的母親」及至「他死—我的病人」,許多問題及疑惑隨著經驗、閱歷、反思等漸漸成長成熟。我無法想像若換成是我在15歲這個該長大又長不大的年紀,要開這麼大的手術我的心裡會怎麼想。曾經有人問過趙可式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你走上安寧緩和醫療這條路?他回答道我母親去世的那一幕,我始終沒有辦法忘記。母親是半夜3點,在台北一個醫學中心過世的。我是家裡的老么,自己剛開完刀沒多久,感情比較脆弱,母親去世時我就在旁邊哭得很傷心。因為家裡窮,住在6個人的三等病房,所以大夜班的護士一進來就很兇的罵我,「噓,你會吵到別人你知不知道?現在是半夜!」所以感覺得出來趙可式是因為母親在自己開完刀沒多久因為久病而去世,這件事趙可式刀現在應該還是沒有辦法忘記。我覺得我非常佩服趙可式當時的勇氣,以及他努力想在台灣推動安寧療護,讓大家可以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用生命也可以完美的結束。
      
105暑假作業  11507  2017-09-03 13:06:03

糖尿病 我覺得人活著健康真的是最重要, ㄧ個疾病就可以合併這麼多的發症,要 是血糖控制不好,又會出現高壓或者管方面的疾病而且在社愈來愈多屬於糖尿病的個案了, 糖尿病原本是老年人在器官退化之後才會罹患,但 是漸的,隨著現代人們生活品質越來好持續追求精緻美食;伴科技的進步也越來懶惰 ,或許是現在的人都很享受吧 !雖然享受是ㄧ件幸福 的事情,可是身體健康才最重要物質享受並不能滿足上需阿,由於 現在 社會屬於高齡化,使得慢性疾病是目前最重視的健康問題 ,尤其 以糖尿病所引起的併發症 例如 足部 健康照護問題更令人重視,若患者缺乏自我照護的知識及行為可能會造成不逆 又嚴重 的傷害 像是 截肢對病患而言也 會有身體心像改變及運動功能障礙等 等的問題對日常生活上自我照顧的影響也 就更大在此藉由護理經驗來提供同仁適時教導糖尿病個案足部自我檢查及其重要性以減少病變的發生 ,許多合併症的發生是可 以避免及延遲發生的 所以提 供安整的知識管路 可以增進患者自我照顧的 能力來減少身體無法恢復傷害發 生讓患者提升對疾病之控制及自我照護的成就感未來燃起希望 ,身體的健康 是花再多的金錢 也買不回來的,很多人都在年輕時候消耗掉許自己健康 來換取 更多的財富,而到了晚年才發現自己所賺來錢 都是給自己看病用的, 實在是不值得 ,所以要好好照顧自己身體。
      
105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2504  2017-09-03 13:01:34

人是有感有覺的生靈, 身體的疾病並非單純器官失效的結果, 它與基因、心靈、生活、環境都有密切的關聯。 現代人對身體認知是:身體就像汽車,會隨著時間磨損,終至腐蝕成一堆廢鐵。其實,正是這種不信任身體的信念,不斷催眠體內的每個細胞,讓它們慢慢相信自己的無能為力,把身體拱手讓給了攻城掠地的細菌和病毒。 對醫學、社會方面的影響 以其人生豐富的學習經驗與多彩多姿的閱歷,對於通識醫學的觀念建構與概念引進,讓初入醫學系就讀的醫學生不啻可做為學習生涯規劃之明燈;對於社會大眾與非醫療專業人員。 這就是本書價值-人生典範的學習思考,讀本書時更覺親切且回味無窮。
目前第1995/7774頁 [首頁][上一頁][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