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05暑假作業志工心得 13329 2017-09-02 10:55:36

心得:
我這次去當的志工是老人療養院(養護型),當我決定去的那一刻我就告訴我自己:照顧老人一定要很小心還要有耐心;而我進去的第一天發現了,其實老人真的跟新生兒一樣脆弱,可是新生兒哭鬧最大原因就是肚子餓或尿布濕了,但老人不同老人不會說話的只會用喉嚨發聲這樣根本不知道他(她)們要做什麼我們還要一直去猜測;在那裡有的老人不太會自己吃飯所以會一直掉飯菜,而有些老人一定要有人餵,還有的老人會自己吃飯自己走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是不懂既然他(她)們沒失意生活又可以自己打理好那為什麼還要被人送去那?可是我想了想覺得應該是因為在家比較危險送去那比較安全且那兒也有專人在照顧,還有在那也有活動(例如:下午三點到四點會有玩遊戲,做老人健康操,唱歌等......)所以也不會像在家一樣閒閒沒事做,可是在療養院裡不能出去走走也覺得很無奈吧!因為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會瘋的;照顧老人也有很多學問,例如:要怎麼推輪椅才不會讓老人跌下去或撞到手腳,他(她)們飲食的狀況和營養均衡等......
其實在療養院待久了心裡也會莫名其妙心情變得不好因為看到他(她)們就覺得他(她)們在那並不快樂,但卻又沒辦法不在那......
而我也因此學到不管是小孩子還是年輕人或者是老人都是需要家人的陪伴才會快樂
|
糖尿病 12623 2017-09-02 10:07:40
現在許多食物為了好吃或好喝,都是加入了許多的糖類,讓食物變甜變好吃,但是加入這麼多的甜,對我們人類的身體真的好嗎?所以全世界罹患糖尿病的人日益增加,年紀也越來越年輕。在以前只要罹患糖尿病就好比面臨死亡的命運,是一種無可救藥的疾病,後來醫學界才發現胰島素(胰臟所分泌的賀爾蒙)與糖尿病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注射胰島素的治療方法使糖尿病的醫療技術邁向一大步,只要依循醫生的規定,大部分都能控制住病情。糖尿病有兩種: I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發病年齡為未滿十歲孩童;幼年性糖尿病)、II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發病年齡為中年人;成年型糖尿病),一般我們所說的糖尿病就是「II型糖尿病」。糖尿病常見的症狀有:口渴(不像一般想喝水的口渴,而是一種嘴裡產生黏膩感的口渴)、食量大(糖隨著尿液排出使體內缺乏熱量所造成)、尿液頻繁(因口渴而多飲,所以尿多是正常的)、體重下降(就算吃的再多,也不會體重增加,反而會加重病情)、精神不振(全身倦怠、容易疲勞,即時充足睡眠仍精神不好,做什麼事情都缺乏興趣)……等,所以要定期的接受檢查。每日適量的運動,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儘管運動不能治療糖尿病,但是可以預防糖尿病引你的併發症,例如:微血管障礙、眼疾、腎臟疾病、血管疾病……等疾病。每日定時測量並記錄體重,紀錄體重有無快速上升或是下降。
維持每日生活的規律,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堅守自己的生活步調,不要雜亂的生活方式。東西不要喝太甜,精緻甜點少吃。
參考書籍:糖尿病/健康研究中心主編;--初版.-- 新北市:新潮社,2013.09
|
志工心得 13552 2017-09-02 09:34:17
對於從來沒參與過志工的我這次選擇在衛生所當志工,之前常常去診所、醫院都會有比較老的長輩在做志工,對於我來說做志工的好處就是無私的奉獻
在衛生所當志工我大部分的時間是在病歷室幫忙摺初診單和整理病歷,則少部分的時間是幫忙寫資料,偶爾會幫老人家寫初診單,因為有些看不太懂或者不太會寫字。
後來到圖書館當志工,在圖書館裡面有冷氣可以吹做的事不算多,有一次跟著老師到社區上課,教長輩們怎麼用app
當志工的整個過程雖然累但是充實,在現在這個時代,人們因為工作的壓力,往往都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而忽略關心需要幫助的人,做志工不是只為了拿時數,所以有事沒事就去做一下志工。
|
N4甲林昱睿暑假作業 11454 2017-09-02 08:17:46
讀書心得
這次找這三篇是因為這跟我們未來有關,因為我們要對所有病人要有同理心,因為癌末病人是需要大家的關心,所以身為醫療人員要有一定的同理心跟關心來讓病人放心,如果我們沒辦法讓病人放心,誰可以讓病人放心.
第二篇是關於PED(兒科)表皮溶解水皰症,俗稱泡泡龍症,這是一種遺傳疾病,每五十萬人,就有一人患病,所以算是罕見疾病,病童在生活上會有許多困擾,皮膚表面容易破損,所以容易感染,而且現在也沒辦法醫治,所以病人只能使用症狀治療,症狀治療就是,你有甚麼問題,我就幫你處理這個問題,這只治標不治本,所以病人會非常不舒服.
第三篇我選的是關於家庭復原力的文章,病人今天得了癌症,不只是病人個人的問題,也會牽扯到病人的原生家庭,因為原生家庭的信念如果不堅強,那病人本身的信念也會受到動搖,所以護理人員不單單只針對病症護理,同時也要處理病人的及家屬的身心靈,如果病人跟家屬常處於負面情緒,那對於疾病的治療配合度可能會降低,所以護理人員不單單要處理病人端的情緒,也要處理家屬端的情緒,護理人員長期處於這種多重壓力的環境,護理人員要具備足夠的抗壓性,要不然你可能會因為壓力而不想從事護理工作,這篇有講到癌症轉移,癌症轉移的病人,其實病人本身也知道他大限已到,所以會很傷心,我們要好好處理病人情緒.
參考文獻:
唐珮玲、陳玟伶、鄭淑芬 (民102年8月)。運用意義療法減輕癌症復發病患死亡焦慮之照護經驗 台灣護理雜誌,4,105~110頁
徐小惠、鄭心宜、許美玉 (民104年12月)。照顧一位表皮溶解水皰症新生兒之傷口護理經驗 台灣護理雜誌,6,112~116頁
蔡佳妤、陳淑娟、張馨元、洪敏瑛 (民103年12月)。照護一位肺癌腦轉移個案藉由家庭復原力模式協助其家庭因應之護理經驗 台灣護理雜誌,6,104~109頁
傅志遠 (2013)。醫生,不醫死 急診室的20個凝視與思考。台北市:時報出版
羅東聖母醫院口述歷史小組 (2012)。12位異鄉人傳愛到台灣的故事。台北市: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大家健康)雜誌
吳慶蘭、周筱萍、柳建安、李函叡、沈彥君 (譯) (2012)。腹部影像學圖譜。台北市:合記。
(Mukesh G. Harisinghani Peter. R. Mueller., 2008)
|
106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2638 2017-09-02 04:21:09
書名:轉個彎,怎樣都幸福 作者:彎彎
書名:人生很長,最重要的是自己 作者:石原加受子
轉個彎,怎樣都幸福心得:
這本書中收錄了20篇心情小語,每一篇都以作者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如何待人處事,也讓我們發覺幸福原來就在我們身邊。在人生當中,我們時常遇到許多的困難與挫折,在這本書當中,我學會了如何在這些困難與挫折中找到力量朝向自己的夢想前進,又或者遇到了這些困難我應該要如何解決,當遇到了貧頸我應該要怎麼換個方式去思考會比較好,在換個角度想或許事情會有大大的轉變變得不一樣,這就是這本書的標題「轉個彎,怎樣都幸福」,在這本書當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創作風格是無法比較的,就像牛排與甜點,吃了美味的牛排之後再來一客甜點,不是更美妙嗎?>這句話的意思是牛排與甜點都各自有各自的特色及特點,這兩樣是無法作為比較的,不要因為想變成牛排就做一些免強自己的事,要善用自己的優點發輝自己的個人特色及所長做自己最重要。而這本書也告訴了我許多人生的道理,像是傻勁與挫折篇故事,故事中彎彎的同學本來想去投稿,但是怕被退稿很丟臉又白費功夫而選擇放棄,但換個角度看沒有嘗試怎麼會知道自己會不會失敗,沒有失敗又怎麼能吸取經驗邁向成功的道路,我覺得與其在別人成功後後悔不如一開始面對任何事物都勇於嘗試,就算第一次失敗了也要越挫越勇,邁向成功的道路就是不斷的失敗才會有最後的成功。在這篇小故事的最後彎彎經歷了許多次的投稿.退稿後終於被選中刊登了出來。而人生本來就不可能一帆風順,日子總會起起落落有好有壞,有歡笑也會有淚水,有期待當然也會有恐懼,但當人生處在不如意的時候,該怎麼去面對呢?不論生活中遭遇任何困境都要適時的轉換想法,路不一定要直直的走,轉個彎,也許會有更多驚喜,日子不妨彎彎的過,換個想法,就能在平凡生活中找到小幸福,就像作者所說的轉個彎,怎樣都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