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志工心得 13533 2017-08-31 13:54:48
寒假那時候就知道我們護理科有志工時數40小時的畢業門檻了,所以那時有空我就先去做志工了,但那時不知道需要拍照,所以這次暑假我又去一次,有空就去這樣,也有拍了照片,我是在我住的社區這邊當志工,每天早上社區的活動中心都會有很多的阿公阿嬤在那邊聊天唱歌跳舞之類的,我去到活動中心也有陪那些阿公阿嬤跳舞或唱歌,還有協助他們量血壓、身高、體重,還有陪他們憶起種菜等等,在做志工的這些時間雖然都很熱,但我覺得滿開心的啦,我看那些阿公阿嬤也都是很開心的樣子,而且那些阿公阿嬤也都好親切,寒假跟暑假去那邊的時間一定有超過40個小時,但我都覺得沒關係也覺得去那邊當志工不是因為畢業門檻而去,看到那些阿公阿嬤的笑容我也很開心。跟阿公阿嬤相處,台語都有進步了,因為阿公阿嬤都講台語比較多,之後我們到醫院也會接觸到很多的老人,所以我覺得會不會講台語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應該是要聽得懂吧,還好我台愈不會很差,但也是需要再加強。
|
105年下學期暑假作業 12588 2017-08-31 13:52:04
心得:
人際關係定義是非常廣泛的,有分好和壞,認真說起來大家認知不同,所以定義也有所不同,但不外乎就是需要經過時間、溝通、互動來交際,常常羨慕一個人為什麼她的人緣那麼好呢?總是一出來就有一推人可以與她聊天,而有一些人卻只有這麼一丁點的朋友,超級沒有人緣的呢?原因再於人際關係是一點一滴慢慢形成的,在陌生時,雖然知道是自己同學或者互相有看過但互相並不熟識,在路上碰到,點頭一下微微笑下次再碰到或許就有機會聊起來。
人和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很微妙,從陌生到熟識,利用溝通的方式來慢慢開始建立兩方彼此間關係,溝通是彼此間的互動、了解,互相回應,藉由這個溝通,來認識這個人的思想、行為表現,讓人能找到彼此之間共同點,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發展人和人之間的聯繫。
我認為人際關係是需要時間的,因為在經過時間累積過程,不斷的互動藉由這樣互動表現影響的相處模式關係,提拱彼此間的需要,成功建立人際關係。
人際溝通是一門很重要的東西,但並非一味地附和旁人,或是完全按照規則來經營人際關係,不能體會所謂「規則是多變的」,不能瞭解或遵循其中非公式化的規則,是現代人為人際關係而苦惱的最大原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我認為需要真誠的關心別人,要愛朋友,就像愛自己一樣。
|
服務學習心得 13484 2017-08-31 13:27:18
某一年的暑假,我跟隨著志工團前往去一所安養院服務去做志工。原以為,去那裡只需要因應老人們的需求去做服務,就能完成今天的任務,但到了那裡真正去了解後,才發現老人們所需要的,不單單只是需要我們的服務。他們更需要的是我們的關懷與陪伴。在安養院中的每一位老人的背後,都有著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無論他們因為什麼原因而需要獨自住進安養院裡,他們都必須學習在這個沒有親人的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另一個世界。一開始我們帶領老人們做健康操,做完操後便開始之後的活動,就是帶他們玩遊戲,我們準備了釣魚、打保齡球、套圈圈和互拍氣球等遊戲要跟老人們互動,玩遊戲時講師規定我們必須要輪流換跟不同的老人互動,我們每過半個小時會換一位老人,在玩遊戲期間,發生了一個突發狀況,就在我們要換跟其他老人玩的時候,我服務的那位爺爺突然失控了,像個小孩子似的開始崩潰的大哭,嚇壞了在場的所有人,當時的我和在場的每個人,腦海中都在想著老爺爺剛剛不是好好的,怎麼會突然變這樣呢?後來透過機構人員的瞭解後,才知道爺爺會這樣是因為爺爺說我跟他孫女很像,不論是說話方式、個性都差不多,讓他有種思念的感覺,所以才不希望我去跟其他老人互動,當下我聽完之後,我就跟講師說既然爺爺要我跟他一起玩,那就讓我來陪他,而且我覺得有沒有換人應該都沒關係吧,重要的是老人家開心就好,老人家開心就代表我們今天的任務也圓滿達成了不是嗎?何樂而不為呢?爺爺跟我說他是自願來這裡住的,他怕待在家會給兒女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才一個人到這裡住,爺爺說到這時眼眶泛淚,我想爺爺應該是想兒女了吧,畢竟他的兒女長時間都在外地工作,久久才能回來看他一次,如果今天換作是我,我應該也會掉淚的。下午四點,到了我們要分開的時候,我看見那些老人家們臉上充滿著不捨我們離開的表情,我服務的那位爺爺他對我說妹妹妳可不可以不要離開,再多陪我一下好不好,我聽完爺爺說的話後我不自覺得哭了,講師跟爺爺說可能不行我們等一下還有活動,所以必須要離開,我跟爺爺說這次雖然沒辦法留下來陪你,不過我答應你只要我有時間一定會再回來看你的,爺爺給我了一個大大的擁抱後來我們就離開了,在前往下一個地點的路途中,我坐在車裡一直哭,我的眼淚彷彿跟雨水似的一滴一滴落下,那時我的心情好複雜,這一次去安養院服務所發生的事都在我心中烙印下最深刻的印象。 希望下次有機會能再參與類似活動,感謝志工團給我這次服務學習的機會,讓我能夠盡自己的力量去為社會做出貢獻,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帶給人們更多關懷。
|
護理典範人物心得 13484 2017-08-31 13:25:01
書名:[1]南丁格爾 :白衣天使 作者:林文月改寫
書名:[2]台灣女英雄----陳翠玉 作者:李錦容著
書名:[3]臺灣推動進階護理的典範 白寶珠女士 作者:余玉眉主編
心得:看完這本書後我對南丁格爾感到更加敬佩,她雖然生長在富裕的家庭中,但她卻對富有安定的生活感到不滿足,她總覺得尚未完成上帝賦予的使命,經過一番思考後,她決定要當一位護士,雖然家人和朋友們都反對,但她始終不放棄,終於成功打動大家的心,同意她去幫助社會上需要溫暖及關心的那些人,這種精神真是十分可貴。她全心投入創新的研究,成了醫院護理各方面的專家。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後死傷慘重,她每天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也經常犧牲自己休息時間為傷兵寫家書,安慰、並照顧他們,成為病患們精神的支柱,使傷兵的死亡率降低了許多,那時的她被譽為聖潔的「白衣天使 」。她一生奉獻於醫,因為有著一顆善良、熱情的心,她擁有一股堅忍不拔的毅力將照顧病人視為終生職責,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努力學習。白寶珠女士最為人所知的事蹟,就是對痲瘋病患無私的奉獻。以前醫學不發達,又對疾病一無所知,導致許多人誤信得到痲瘋病就是遭天譴。後來經她觀察後,發現病患都來自澎湖,她竟毅然決然踏上了澎湖這塊土地,即便當時的病患和家屬都不信任她,但她最終用她的愛心打動了澎湖的居民,也進一步帶給他們正確的觀念,使他們了解得到痲瘋病並非天譴,反之是可治療及預防的。她在澎湖推展漢生病「全人、全程、全家、全社區之關懷」的進階社區護理模式,以「特別皮膚科門診」為中心、以「家庭訪視」為輔,展開澎湖地區痲瘋病患者全方位照護工作。我覺得她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是她全心全意地照顧、呵護痲瘋病患,她從不會向其他人透露任何病患相關資料,讓每一個病患都很有安全感。陳翠玉有著寬容的胸襟,能夠包容大眾。在男尊女卑的社會中,不僅對自己有著十足的信心,也知道所謂的兩性平等,不放棄自己在國內外積極求學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她懂得與人分享、懂得感謝曾經幫助過她的人。她的成功雖然得來不易,但是她功成不居,她用最謙虛最卑微的態度來對待所有人,也用她最熱情的心來看待台灣!
|
暑假作業3 13533 2017-08-31 13:21:31
南丁格爾是一位眾人皆知的護理人員,之前我就有聽過南丁格爾的故事了,但我從來沒有深入地去了解,一直到最近看完這本書才知道。1854年時,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了,"戰爭"是個無情又可怕的事情。在打仗的士兵們每一個都徘徊在生死線上,如果沒有好的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都會讓原本可以醫治好的傷口或疾病越拖越嚴重,當時南丁格爾知道發生戰爭後,就自願前往照顧那些受傷的士兵們,還決定擔負起這項艱難的任務。南丁格爾抵達戰場,到了醫院後,看到醫院走廊都躺滿傷患,還有一股噁心的味道,儘管這樣南丁格爾也毫不退縮,還是願意耐心的照顧他們,並且改善環境衛生、醫療設備等,因為他認為環境的好壞,也會影響病人,也因為他做了這些改善,使病患得身體一天比一天健康,而且還大大的降低死亡率。南丁格爾在這場戰爭中奉獻好多,因為這場戰爭他被稱"提著油燈的白衣天使"。我覺得有點可惜的是南丁格爾最後生病了,但我還是覺得南丁格爾非常棒,他的行為令人敬佩,他的一生奉獻於醫療,致力於改革,他讓原來被忽略的醫療受到重視。他這種樂於助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又是護理科的學生,更要懂得學習這種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