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6暑假讀書心得 12406 2017-08-30 12:33:47
書名:紙片少女 作者:洛莉˙荷茲˙安德森
心得: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覺得可能和厭食症有相關。裡面有兩個女主,他們約定好要成為全校最瘦的女生,但是在高三的時侯兩人之間就沒有交集,這也導致其一的女生死前打了三十幾通的電話給女主,但是他都沒接,故事就從這裡開始。兩人都為了成為最瘦的女生而不進食、催吐,這種減肥方式也已經在現代生活普遍了,用病態的方式達到瘦身,但是該攝取的營養都沒有攝取到,身體漸漸生病,死去的女主就是這樣身亡的,女主家庭離異、失去朋友等壓力也倒置厭食症的惡化。告訴自己吃不下、吃不了那麼多、不需要吃,這不就是現代女生為了讓自己的體重減少,使用的減肥方式嗎?覺得吃東西有罪惡、吃了就要催吐出來,最後也只有數字減少,但是身體已經生病了,這樣其實沒有比較好。最後女主進了醫院也知道了再這樣下去會不好,慢慢地改變心境,父母也和女主聊了很多,死去的女主的父母也探望,讓女主心結打開,生活也慢慢上了軌道,身體也恢復。
|
書名:護理的信心:走過台灣歷史的足跡 作者: 蔡幸娥 13514 2017-08-30 12:15:24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以前的人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一般來講一前的社會大多重男輕女,而這本書讓我看到了,鍾信心女士生長在男女平權的家庭,那個年代能擁有如此思想的父母實在相當幸運,事實果真證明,女人不比男人差勁!女性還是能滿懷雄心壯志,並在崗位上大放光采。現在這個世代不斷地向平等邁進,任何人都能登上屬於自己的舞台,積極地施展抱負,不一定是多偉大的理想,只要努力地使這個世界因有我們的存在而更好即是滿分,進而,人生也將在安息的時刻得到平靜。台灣護理因為鍾信心女士的打拼而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她從不小看自己,也堅定地否決「護士」是卑微的角色,她始終信心地為自己的夢想全力以赴,我愛她的勇敢、愛她的熱忱!鍾信心女士是個意志堅強的人,因她遭遇困難時,總奮力地再次站起。閱讀此書,更心儀於她所燃起的生命之炬!鍾信心女士的一生就是不停地求知、奉獻,她能讓我敬畏的原因,就是對一個理想無怨無悔地實踐吧!而此書是以 鍾信心老師為主軸,勾勒起屬於台灣本土護理發展的歷史年譜。所以對我們來講我們也可以去創作自己的一個歷史,只要它能足夠的實力去影響整個台灣,這樣的歷史就能長長久久的在台灣流傳下去
|
暑假作業-一公升的眼淚 12416 2017-08-30 11:54:24
木藤亞也,年僅15歲即身染絕症—脊髓小腦萎縮症。肢體癱瘓、吞嚥困難、無法言語,都是亞也未來面臨的病症,不過我佩服她的最大一個點是在她喪失意識前8年間所集結的日記,記錄著自己的決心、鼓勵、反省以及感謝,那些與這些,全部的日記本數量累計達46本之多,她真的是一個堅強的女孩,接下來是萎縮症帶給她的影響,舉凡歌唱,不,連歌唱、寫字、牽手、奔跑、甚至用嘴咀嚼食物...在一般人眼中是多麼平凡的行為,在女主角身上全成為遙不可及的幸福。必須要忘記健康的自己,要忘記吞嚥食物的滋味,小說裡不久的未來,她癱瘓在床,喪失她一直努力想維持的行走能力。支持她生存的意義,除了家庭,就是不肯對病魔妥協的強大意志力,以及她對未來生活的微小憧憬。原作的內容相當扣人心弦,而我們有想過要是現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會怎麼辦嗎?我並沒有想過,當然沒遇到就不會去想,但是看完這個故事立即有一個衝動會去想,假設今天小腦萎縮了,走路不穩,無法咀嚼,日常整體受極大的威脅了,我該怎麼進行我的人生?思考在思考後得到的結果是只有把自己變得堅強了吧,像亞也這麼樂觀的去接受接下來所會遇到的困難。但回到現實,我們都比她們幸福了所以我們更要比她們多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幸福。
|
書名:一把剪刀,幫助千百人──蔡巧與台灣初期護理 作者:張文亮 13514 2017-08-30 11:49:55
在這本書裡談的是護士,而一般談到醫療典範,通常都會說到醫師,甚少有人會想到許多感人故事也發生在護理工作者身上。
這本書可幫助我們看到,並且認識台灣早期的護士和助產士們,培育的經過,以及她們奉獻的精神,是很 值得所有從事醫療工作者仔細讀的一本好書,在這本書中,也可看到台灣早期社會女性堅忍的生命力, 就像書中主角蔡巧女士所說的:「以前台灣窮苦人家的 女人是強壯的,生產的時候,到溪邊,用一塊碗碎片,自己割斷臍帶,在溪水裡給嬰孩和自己清洗。」她這樣話對我們現在的生活來講,是一個很難以去想像的生活。但卻真實地發生在我們阿嬤那代女性的身上。蔡巧女士這樣描述她在台北縣坪林鄉工作的心得,她說:「所有接生的,我都不收錢。別人就送雞、送鴨、送蛋給我,當作我的走路工。工作最有趣的地方就在幫助人,不是酬勞。」這樣的精神,應該就是我們所該學習的,不能去貪,不然你這樣的一個工作是做不了多久的。就這樣,有長達35年時間,蔡巧女士都是免費替人家接生,協助護理 的工作。「全坪林地區的嬰孩,幾乎都是她的雙手接生下來的」,作者在書中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已經可以讓讀者看出在這段漫長歲月中,蔡巧女士翻山越嶺、涉過溪水、日夜不停地透過免費接生助產的工作,已經為她在坪林鄉民心中,留下了他們生命裡永不能磨滅的印記。
|
暑假作業 11445 2017-08-30 11:29:33
暑假作業
班級:五護四甲 學號:1035101043 姓名:張晏慈
書名: 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 作者:董思佩
[讀後心得]
在這一本「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中,作者將自己在醫師養成的過程中的所見所聞一一描述出來,讓我明白醫師也只是一個普通人 ,書中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孰能無過?它認我看出一位醫師的無耐及堅強,就像在學走路的小孩子一般,必須受過挫折及犯過錯誤,才能往更完美的境界前進;第二部--難解的謎,它讓我看出一些醫療是如何努力的去幫助那些查不出病因也無法解釋病症的病患來解決問題,但是,並不是每件事都能得到一個完美的結果;第三部世事難料,使我了解到醫師們在做一些判斷和決策,有時憑藉的並非專業而是直覺,而直覺並沒有對錯,它只是有風險也因此在一些實事求是的人眼中成了毫無科學根據的判斷而不願意相信。
看完就可以很知道急診室裡的各種緊張情況,大家忙手忙腳,急診室裡充滿著各種緊張的氣氛,醫生們都要壓抑著緊張的情緒,要放輕鬆腦筋清楚才能對病人做為他做好的治療, 病人身體任何一點的小反應,都會讓醫生護士們非常的著急,這就是所謂的急診室。醫生護士們隨時都在為病人著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病人,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敬佩。
這一本書中有些專有名詞和病症名稱,對我這個沒有醫學概念的人而言是有些閱讀上的困難,但作者都會以淺白的文字描述並解釋它,或許還是有些難以體會,但是這樣的描述讓我了解到一些疾病的處理過程,和一些醫師們在解決問題時會遇到的猶豫。
我們要了解「醫療」真的是一門不完美的科學,但我們的醫師們各各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創造「醫療」的完美,所以讓我們耐心的等待更完美的「醫療」出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