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小兒手足口病的護理心得 11698 2017-08-30 01:08:58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兒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兒可能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損害,引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馳緩性麻痺、神經源性肺水腫和心肌炎等,容易發生死亡,因此,有效的預防尤為重要。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後大多數不會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和A組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患者的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可能經過水感染。手足口病分佈極廣泛,沒有嚴格的地區性。四季均可發病,以春夏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幼兒園和托兒所容易發生集體感染。家庭可能發病等。手足口病之護理: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寶寶應及時就醫,避免與外界接觸,一般需要隔離2週。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曬。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如果在夏季得病,寶寶容易引起脫水,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寶寶宜臥床休息1週,多喝溫開水。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可以給寶寶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口腔的護理,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後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皮疹護理:寶寶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常更換。剪短寶寶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感染。有效的預防尤為重要,要多勤洗手,帶口罩預防疾病發生。
王丹 ; 郑宇 ; 郑伟 ; 樊春曼 ; 赵欣 ; 刘德华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煤炭总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健康必读(中旬刊) ; 2013年 02期 (2013 / 07 / 02) , P333 - 333
|
暑假作業 閱讀個案報告心得 11511 2017-08-30 01:08:19
心得:
多元生產照顧,以這個名字去看一開始給我的感覺就是覺得他比較想要讓人去選擇這樣的方式。不知道耶!有可能是有去瞭解過這件事,再去看其他的文章。了解到這個多元生產照顧更能讓產婦擁有主導權,在產檢時可以更瞭解自己跟寶寶的狀況還可以自己去選擇想要怎麼樣的生產方式,從一剛開始的檢查有個特別了解自己的助產士也很重要,因為在現在醫院都是由一位醫師,如果剛好選擇到的是特別有名的醫生其實會覺得沒辦法得到最完善的照顧及關心,能夠有被支持的感覺來降低焦慮疼痛的感覺也在生寶寶的過程感覺好多了,至少不會像在手術台上那樣的緊張。而且還可以有家人的陪伴,寶寶生出來馬上的接觸。
講一講自己,如果是我未來也會有那一天,要生寶寶的那一天,我會想選擇多元生產照顧,我覺得這種方式很有趣,怎麼的有趣呢?就是可以完全的自己規劃還可以在水裡面生產、蹲著生產、在待產時還可以待在熟悉的環境中,還有就像上述所說的點我覺得這都會是可以讓我想遠離冰冷手術台的原因!而且我也希望我未來的老公在寶寶生出來時可以馬上見到他,也知道當個孕婦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也在這段時間跟家人一起討論所有的計畫擁有著自己選擇的機會。
雖然說現在這個技術在台灣不是這麼的常見,可是隨著大家的觀念啊想法我覺得這應該會成為媽媽們都會想試試看的生產方式吧!我們現在正在學習的產科裡面教導我們無限多的學理技術,可是最重要的就是讓我們提供媽媽們的舒適,讓他們理解到我們所秉持的精神只為帶給他們良好的生產經驗。
參考文獻:
陳秋美、柯淑華(2001)。比較不同生產方式之初產婦於產後初期的關注內容及衛教需求。弘光學報。38。11-21。
吳晨淨、郭素珍、 穆佩芬(2005)一位接受助產士居家生產服務產婦之主觀經驗。護理雜誌。52(4)。51-58。
|
暑假作業 11661 2017-08-30 00:49:03
暑假作業
1035101257 46號 羅紫芸
文獻篇名:尿失禁的護理處置
心得:
藉由圖書館借的書才了解到,所謂尿失禁就是無法用意志去控制排尿的動作的意思。所謂控制排尿就是說當你想要解尿的時候就可以解出尿出來,而想要忍耐一會兒時可以忍耐的意思,當然不是無限制,因為人的膀胱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制,大約是 600 cc。控制排尿,對於一個正常健康的人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對於一個有尿失禁的毛病的人來說則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尿失禁並不是很少見的病狀,大家都知道患過中風的人有不少人有尿失禁的症狀,除了中風的人以外還有不少人有尿失禁的症狀,只是大家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自個兒想辦法解決而沒有講出來而已。尤其不分男女當年紀大的時候,有很多人會有尿失禁的症狀,另外在一般婦女則不管年紀的大小會因生產小孩的<吳>關係也會留下尿失禁的症狀,膀胱是由肌肉所構成的一個肌肉的袋子,儲存在膀胱的尿需要經過尿道才能排泄到體外,膀胱到尿道的出口有一個閘門是由一種特殊的肌肉叫做括約肌在控制閘門的開閉,而當要小便的時候膀胱本身和括約肌的肌肉就要共同配合來動作才能把小便解出來,這個動作就需要有神經來做發號施令。是怎麼一回事呢,當膀胱的尿夠多時在膀胱的神經就會發個信號通知大腦說應該排出膀胱裏的尿的時候啦,大腦得到信號後就經由神經發信號給膀胱說要排尿了,當膀胱和括約肌的肌肉接到通知後就會來一個配合的動作,膀胱的肌肉收縮,閘門的肌肉鬆懈,這樣尿就被擠壓流出來了。除了這兩種肌肉外還有第三種肌肉,就是剛才我們談到的骨盆底部的肌肉,這個肌肉在支撐骨盆內的器官如膀胱、大腸、子宮等而在排尿時也多少有些作用,同是尿失禁有三種不同的情形或症狀。
文獻來源: 戴金英‧護理雜誌 ‧ 44卷3期,P68 – 72。1997 / 06 / 01
|
1061暑假作業 11619 2017-08-30 00:43:05
主題:有關血液透析的臨床照護經驗
文章名:一位腹膜透析病人面對血液透析治療之照護經驗 作者:黃玲玲
文章名:一位初次接受血液透析患者面臨透析方式抉擇之照護經驗 作者:李瑋珠(Wei-Chu Lee);林惠瑛(Hui-Ying Lin);胡美枝(Mei-Chih Hu);周利娜(Li-Na Chou)
文章名:照護一位尿毒症併首次血液透析病人之護理經驗 作者:周珈汶(Chia-Wen Chou);李易靜(Yi-Ching Li);張瓈方(Li-Fang Chang)
讀後心得感想:我覺得身為一位護理人員應該具備的特質不只是專業而已,還要有同理心跟耐心與包容,我們應該要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想他們會有什麼感受然後我們該怎麼幫他們想辦法解決,我覺得像文章中那樣其實比較符合護理人員的特質,好的護理人員改為病人設身處地的著想,他的健康問題是什麼?那我們身為他的照顧者可以怎麼想辦法來幫他等等,這些都是基本該做的事,不過每個人的細心程度還是有所不同,我想身為護理人員最希望看到的一定就是病人慢慢的康復然後可以順利出院或病情好轉許多,在病人身上我覺得我們能做的不只是可以幫他們減輕病痛,我們也能當他們的傾聽者,聽聽他們的心事或是當他們的訴苦對象也行,因為我覺得在我因為身體的病童而難受時如果有個人可以在我身旁陪伴我鼓勵我,我真的會很開心,所以我們護理人員能扮演的角色並不只是局限在照顧他們而已,還可以在旁邊支持他們鼓勵他們,這對病人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當然包容與耐心這是一定要的,我們要包容病人的不方便之處,包容他們不一樣的地方,與他們對談要更有耐心,與他們聊天時最好是以像朋友般的角色他們也許會比較輕鬆自在些,自然而然的,他們也會願意與我們談心~然而在看完這三篇文章後,我覺得每個病人都有不同的狀況而引起這個疾病,當然我們給予的措施也不盡相同,但是最重要的是能做到最好,對病人最有效這一定比什麼都來的重要,最大的安慰莫過於看著他們在自己的照顧之下能夠恢復健康,對我來說這是讓我感到最開心最安慰的了!看完這三篇的文章後,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希望我以後也能成為像她們一樣優秀的護理師!!
文獻來源:黃玲玲(2014)一位腹膜透析病人面對血液透析治療之照護經驗 彰化護理 ,21(4), P26 - 34。
李瑋珠、林惠瑛、胡美枝、周利娜(2016)一位初次接受血液透析患者面臨透析方式抉擇之照護經驗 新臺北護理期刊 ,18(1) , P83 - 92。
周珈汶、李易靜、張瓈方(2017)照護一位尿毒症併首次血液透析病人之護理經驗 源遠護理 ,11(2), P58 - 65。
|
2017暑假作業 11535 2017-08-30 00:37:47
2017暑假心得
股骨幹骨折併發小腿腔室症候群之物理治療:個案報告
顱內硬腦膜動靜脈廔管造成脊髓病變之個案報告
甲狀腺毒症個案報告
這三篇文章分別是再說骨折併發的小腿腔室症候群該怎麼治療,顱內硬腦膜動靜脈廔管造成脊髓病變、甲狀腺毒症的臨床症狀跟治療,這些個案報告裡,清楚的寫出了,個案病史、臨床症狀、診斷、治療、預後。
尤其是臨床症狀,讓我們看了就能了解,該怎麼判斷是不是甲狀腺毒症,或其實是其他的病,也有寫出有關價狀線的數值,然後還有參考值,讓我們知道是不是超出原本的數值,至於怎麼治療,也寫了很多辦法,例如受體阻斷劑、碘藥物、放射性碘藥物、抗甲狀腺藥物、最後就是甲狀腺切除,甲狀腺切除後要終身吃甲狀腺素。
最後我覺得寫個案報告真的很難,不是所有人都十全十美,都寫得很完美,像我,我一定要寫很久很久才能寫出一個個案報告,而且一定有很多要改的地方,說不定還會被退n遍,我覺得個案報告就是要讓人一看就很清楚的知道,個案的狀況並且了解他這個病的機轉,然後才可以擬定一個護理計畫,讓個案能在治療過程中更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