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05暑假作業志工心得 13339 2017-08-29 21:31:40
志工
做完這次的志工後,我覺得感觸長多,因為這次到養老院來當志工照顧爺爺奶奶,在當的時候我看到很多爺爺奶奶的心情是很不高興,在這裡的爺爺奶奶中大部分都是家中兒女或媳婦送來的,因為家裡的兒女要上班或是覺得自己的爸媽或是己的公婆很麻煩,所以把他們送來這給養老院的照服員照顧,在養老院裡面中有一位活了102歲的奶奶,她的眼睛右眼失明可是昀靜在跟她聊天的過程當中得知,原來這位奶奶有的一生有經過日治時期聽她這麼說讓我好驚訝,可是要向這位奶奶一樣可以聊天的沒有多少的,每個爺爺奶奶不是看電視就是睡覺,只有幾位爺爺奶奶每天的下午三點可以到三樓運動,看了他們之後,我非常傷心,還有一件事也讓我非常的難過,就是他們的食物,因為人老了牙齒都會損害,所以們的早午餐都是煮得很爛很爛,而且老人家只能吃清淡的,所以煮的完全沒有味道,的有夠難吃,我光用看的就要吐了,在最後一天的活動中,我看到了爺爺奶奶他們玩的意願不是很好,在玩的時候感覺大家把球一直丟給下一個,不知道是不熟悉遊戲還是覺得不好玩,在那次的遊戲中大家的反應不太好,但沒關係,再接再厲,希望下次再去養老院可以跟許多爺爺奶奶聊天,還有我發誓我絕對不會把我的爸媽送到養老院過下半輩子了!
|
暑假作業(志工心得) 13495 2017-08-29 21:07:34
在這七天裡,我在圖書館受到了館長和一些阿姨們的照顧,很感謝他們那幾天的照顧。
在做志工的前一天,媽媽先載我到衛生所問問看有沒有缺志工,很可惜,太晚去問了,那裡的志工名額都滿了,因為南澳這個地方沒有說很大所以能做志工的地方就很少,然後又因為媽媽懷孕快生了所以不能跑到太遠的地方去做志工,我就想到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做志工,那就是圖書館,剛進去圖書館,看到只有一個阿姨坐在櫃檯那邊,我就走過去問:「請問這裡有缺志工嗎?」阿姨看了我說:「好喔,你等我一下我去問館長」阿姨從館長室出來後,阿姨說:「妹妹,館長叫你進去面試」我一聽到要面試我開始緊張,進到館長室我因為太緊張了就一直看著手機,不敢看著館長,館長說:「為什麼想到圖書館做志工?」我說:「因為我們學校需要志工時數」館長又說:「好,我就幫你安排一個位置,你什麼時候開始做志工呢?」
我想了想說:「明天開始做可以嗎?」館長點了點頭就去櫃檯跟阿姨說我明天就會開始做志工了,順便跟阿姨說我該做什麼,全部交代完後我就回家了。隔一天,因為我怕遲到我就在圖書館開門之前就已經到了,直到昨天的那個櫃台阿姨來我才進去,進去我先把包包先放在阿姨旁邊的座位上,我因為有點尷尬,所以就很想做一些事情我就問阿姨:「請問我現在能做什麼呢?」阿姨想了想說:「那我先帶你去把書車上的書歸還到原本的櫃子上吧。」我就跟著阿姨去排書,排完書後,有一群小孩子來看書,我以為他們真的是到圖書館看書的,結果不是,他們是來玩的,他們太吵了,連鄉長在樓下都來抱怨了, 阿姨就很生氣地去罵那些小朋友,小朋友他們就很識相的都安靜下來,接下來的那幾天都是排書、幫客人借書、還書然後幫阿姨管理秩序,直到最後一天,最後一天的工作是最累的,因為要幫館長整理去年到今年的所有公文,結束了之後館長給了我一顆西瓜然後阿姨們買冰給我們大家吃,在走之前我都給他們一個愛的抱抱,經過那七天我覺得很感謝,他們對我都很好,我很謝謝他們那七天的照顧。
|
暑假讀書心得 12271 2017-08-29 21:05:02
書名:做自己最好的心靈療癒師
作者:郭藝馨
心得:每個人天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都覺得一天的時間不夠用,但只要事情一多,人就會像機關槍一樣嘮叨不絕,每當想要放鬆的時候,一個人想靜靜的時候,頭腦卻浮現更多的煩惱,心情也會跟著起伏不定,雖然著不是理性的思考,是一個消磨我們的能量,讓我們的腦子神經錯亂,弄的我們身心疲憊,胡思亂想沒有目的也沒有意義,可是我們卻不能停止煩惱。
點亮自性之光,就能獲得徹底的自由。對人們來說,這是多麼大的誘惑。因為我們的心是受制約的,這是明顯的事實。我們的心總是受某文化或社會的制約,受各種感受、種種關係的緊張與壓力、經濟、氣候、教育等因素、宗教的強制性等影響。儘管自古以來的人們都在尋求解除心之制約的方法,然而成功者寥寥無幾。因為大多數人都誤解了自由的真意,大多數人都以為自由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想就怎麼想,自由地走動,以種種方式表現自己。其實不然,這只是外在的自由,而非內在的自由,更不是徹底的自由——在顯意識和潛意識深層都能夠不依賴、不恐懼、不焦慮,也沒有數不清的問題。光有外在自由而沒有內在心理上的自由,就看不到真實,看不到有一種由恐懼導致的現實,我們也就難以擺脫單調生活所帶來的沉悶、孤獨、絕望、焦慮等負面能量的束縛。
|
暑假作業 11606 2017-08-29 20:59:43
文章:兒童氣喘 作者:曾資蓉
文章:台灣兒童氣喘的危險因子 作者:林虹良 ; 王瑞霞
文章:兒童氣喘-可以預防的兒童呼吸急症嗎? 作者;高碧霞(B. S. Gau) ; 王資東(T. W. Wang)
心得:我會選氣喘這個主題是因為我親戚的小孩有氣喘,而且學齡兒童盛行率達 12-14%,所以我才選這個主題,看完這三篇文章讓我知道如何照顧氣喘的兒童,如:增加病童對氣喘的認識、正確的服用藥物,避免接觸會過敏食物、動物、花粉、草或其他植物,中重要的過敏原有蟎 (90%) 、家塵(93%) 、舊棉絮 (37.5%) 、草蓆 (3 1. 2%) 、徽菌(37%) 、蟑螂 (45%)瞞喜歡生長於床單、枕頭、地毯、窗簾、衣服及有毛的玩具,且溫度在25度、濕度在80%時最易生長,所以在梅雨季節過後是其大量繁殖時期,也是氣喘病人發病季節,所以家中使用除濕機、冷、暖氣機能有空氣過濾裝置,維持溫度在24-28度,濕度在50-65% '室內不要養狗、貓、鳥等類寵物,而且維持室內清潔,這些都是減少過敏源重要方法之一。我覺得照顧氣喘小孩的家長很辛苦,因為要每天記得使用尖峰吐氣流量表,也要知道病童對什麼過敏?在氣喘的發作前有沒有什麼症狀會出現。病章氣喘發作時照顧者應該如何做?當上一步驟無效時,下一步驟又該如何?什麼樣資料需告訴急診人員,什麼時候需趕快打電話求助他們等問題…。
|
106-暑假作業-協助一位腹膜透析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之護理經驗 11713 2017-08-29 20:56:4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
護理科
|
班級
|
五護四己
|
學號
|
1035101307
|
姓名
|
林菁茹
|
書名
|
協助一位腹膜透析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之護理經驗
|
作者
|
林彥君 陳秋惠
|
出版社
|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14 卷第 3 期
|
出版年月
|
104 年 9 月
|
索書號
|
|
ISBN
|
|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
報告描述照顧一位因膽結石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之腹膜透析患者之護理經驗,經外科醫師評估
|
,建議個案術後暫時轉血液透析,當中敘述了個案術後第一次換液的情形,個案第一次換液時因透
|
析液還是紅的感到害怕,會想說該不會沒有開好,要再開一次刀所以術後第一次引流 200 cc 的血
|
性透析液時,個案立即將臉側一邊,呈現痛苦欲嘔吐狀。這時鼓勵個案表達內心的感受並保持親切、
|
非評斷、尊重的態度傾聽其感受,輕拍個案肩膀,以開放式問句詢問個案在擔心甚麼?之後個案就
|
能慢慢地正視自己的引流液,並能表達感受。假如我們是個案我們一定也會害怕沒做過的事,所以
|
照顧個案時也可以把個案當作是在照顧自己想想個案會需要什麼樣的幫助,個案現在再擔心甚麼事
|
然後適時地鼓勵個案,予充分的衛教提升個案對血性透析液相關的知識,減少個案的焦慮程度,讓
|
個案可以正視自己的血性透析液,並漸進式重新參與換液過程,所謂醫療是指專業照護外,更應尊
|
重病人自主權,在醫療及病人間取得平衡,並藉由個別性的整體護理,來改善個案的身、心問題,
|
會更加重要及有意義。
|
參考資料
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2013,5 月).業務執行報告.取自http://www.nhi.gov.tw/resource/
Webdata/23573_1_4_102 年 3 月份健保業務執行報告.pdf吳紅蓮、曾進忠、宋俊明(2010).透
析病人之營養評估以及其臨床應用 I.腎臟與透析,22 (3),163-168。
吳哲熊、楊紹佑(2009).腹膜透析方法介紹.腎臟與透析,21 (4),206-210。
徐莞雲、陳筱瑀(2008).焦慮的概念分析.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7(3),65-70。
袁慧忠、陳健、曹炎生、陳佛、謝放、王兵(2007).腹膜透析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觀察.中國內鏡雜誌.13 (6),618-620。連育忠、黃政文(2009).腹膜透析的藥水.腎臟與透析,21 (4),214-217。
陳淑雅、胡文郁、石芬芬、趙麗花、楊郁(2009).腹膜透析病人生命態度之敘說.長期照護雜誌,13(2),191-205。
郭鈺安(2009).膽石症中西醫飲食控制之探討.傳統醫學雜誌,20(1),147-154。
陸嬌陽、翁淑滿、秋玫月、曾秀琴、楊雅芳、陳瓊瑤(2010).改善腹膜透析病患發生腹膜炎之認知與技能專案.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9(1),17-31。
彭渝森、蔡敦仁(2009).腹膜透析病患的營養問題.腎臟與透析,21(4),238-241。
董婉君、唐秀燕(2013).一位肥胖病人行腹腔鏡胃繞道手術之護理經驗.嘉基護理,13 (1),31-40。
鄒富美、彭聖曾、林秀娟、蔡慧玲、蔡仲敏、陳明玉(2009).腹膜透析病人營養照護團隊經驗分享.腎臟與透析,21 (4),221-227。鄭暉騰、高芷華(2010).腹膜透析治療末期腎病變.當代醫學,37(7),45-46。
Beck. A. T., & Steer. R. A. (2000). 貝克焦慮量表(BAI)中文版(林一真譯).台灣:中國行為科學社。
(原著出版於 1990)
Clarkson, K. A. (2010). Life on dialysis: Alived experience. Nephrology NursingJournal, 37 (1), 29-35.
Hsieh, P. J., Chang, J. J., Lin, C. L., Chen,L. W., Lee, T. S., Chien, C. H., &Chien, R., N. (2012). The therapeutic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gallbladder drainage in acutecholecystitis. GastroenterologicalJournal of Taiwan, 29 (1), 9-17.Lucchetti, G., de Almeida, L. G., &Lucchetti, A. L. (2011). Religiousness,ment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in Brazilian dialysis patients.Hemodialysis International,16 (1), 89-94. doi: 10.1111/j.1542-4758.2011.00623.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