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呼喚奇蹟的光 12410 2017-08-29 20:15:08
花樣年華的歲數擔心的應當是充滿未知的未來,虛無飄渺的人生擔心的應該是充滿考驗的未來,然而戰爭的降臨給予了不同的答案,劃分出分明的界線,從此他們的生活不如以往,過去猶如一場幻夢般只存在記憶中。
故事聚焦於兩位主角,一位是法國女孩瑪莉蘿兒,因為生病而失去了雙眼的視力;一位是德國男孩韋納,他的外表不只雪白瘦弱,他的腦袋非常聰明。
我們從沒想過明日會有什麼樣的鉅變,但是對他們而言,外頭遙遠的戰火瞬間顛覆了他們熟悉的世界,被迫放下親愛的事物、被迫放棄自己的個性,隨波逐流的希冀一絲絲曙光照耀自身,祈求所謂的奇蹟能夠短暫的出現。
一顆充滿寓意、歷史的亙古鑽石,帶起了瑪莉蘿兒對於世界的好奇;妹妹佳妲的反抗讓韋納思索順應旁人言語是否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他們面臨的問題很單純,但是面對答案,世代有了不同的方向去指引。
無情的烈火燒灼了習以為常的事物,他們被迫逃到陌生之地,接觸那些從未有過的人事,感受過去未曾有過的憤慨、貪婪和盲從,那顆鑽石充其量只是顆媒介,串起的對於人世的無常,有人執著是為了遵從約定,有人則是妄想那流傳的事蹟,而最終萬事早已有它自個兒的安排。
封面的設計也呼應了點字的特色,有時候失去視覺反而比雙眼正常的人看見的還多,他們的世界僅存的黑暗卻只是曇花一現,很快的他們會看見那些常人無法注意的事物。如同面對戰爭的瑪莉蘿兒和韋納,他們的相遇短暫到令人難以留意卻又刻骨銘心,同時也成了整本書中最精采也最催淚的片段,命運的安排,使這相遇成了猶如鑽石般重要的經歷和記憶,身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不會有人留心或許僅此而已,但那些記得的人不會輕易的遺忘,這樣就已然足夠。
雖然是以二次大戰作為故事背景,但是不會看見戰火泡槍的殘酷和冷血,作者用非常輕柔的方式去書寫,無論是因病失明的瑪莉蘿兒、病重而亡的曼奈克太太、自我懷疑的韋納、難以痊癒的弗雷德瑞克,每個角色的悲劇是如此震撼和哀慟,然而作者沒有忽略且使用層次,循序漸進的說出背後無法注意、容易忽視的微光,他們沒有名留青史甚至可以說微不足道,但他們的信念、勇敢,那些不願服輸的堅持,成了那刻無法看見的光芒,照耀了所有能夠觸及的人們。
|
青少年因急性中耳炎而住院的護理照護經驗 11616 2017-08-29 20:14:21
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是兒童最常見的細菌性感染症之一,大多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併發症。國外研究顯示,80%以上未滿3歲兒童至少得過一次中耳炎。兒童急性中耳炎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發燒、耳痛與伴隨出現的躁動不安、睡眠進食習慣改變、抓耳朵、耳鳴、聽力障礙、耳朵滲出液等。
造成傳導性聽覺喪失的原因主要是與外耳、中耳的病變有關,例如;鼓膜穿孔、中耳有滲出液或膿瘍(中耳炎),使聲音的振動無法充分經由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至耳內,因此有時會造成部分聽覺的喪失。
第一次跟個案見面的時候,可能是個案有點發燒所以看起來很虛弱,也不太說話或是說的小小聲,第二天時好像比較有精神了,還會主動跟我打招呼找我聊天,通常大部分小朋友都是需要慢慢的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有時候太急反而會嚇到小朋友這樣更不好。照護這位急性中耳炎的個案讓我對中耳炎的認識更多,不管是病理機轉還是照護,這一次的學習經驗讓我知道照護不單單只是自己一個人做,有時候自己很忙的時候可以跟家屬或是同學做好溝通合作就能更快完成事情,也讓我學習到護理不只是別人說做甚麼就做甚麼,有時候自己多想一點思考一下可以讓差點被推下懸崖的病人被救起,所以我覺得批判性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這次照顧過程我最有收穫的地方是,學會如何對家屬給於關心與關懷,也比較能站在他們立場幫他們想。在做這個報告有遇到一些限制就是小朋友已經大於6歲所以無法做發展評估,有時候收集資料的時候家屬會不太願意回答,所也基於不強迫所以有些資料就沒有收集的很完整。
|
暑假作業讀書心得-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 12512 2017-08-29 19:44:29
這本書主要是在探討臨終這方面的醫療,因為在這醫療進步的時代當中,不管是在急救或是重症的治療方面都能大大降低病人的死亡,但就在這些過程中也需思考看看,做這些治療真的是有利於病人或者只是單單為了延長死亡時間而造成病人更大的痛苦呢?就像書裡有一篇所寫到的-急救是在救病人,還是在治療醫生和家屬呢,因為很多時候的急救即便醫師知道對病人是沒有絲毫的實質益處,但就在醫生覺得應該要照著SOP走或是家屬覺得應該要為病人再做點治療,而因此增加病人的痛苦,其實自己去實習過程中也看到很多,有些病人是只能整天躺在病床上,然後透過管灌來進食和透過導尿管來排尿,甚至因為長期臥床而導致壓瘡的也有,這時妳就會深思如果是你你願意如此嗎?這樣過度的醫療對於病人真的是好的嗎,這就是安寧療護生成的原因,希望病人能在人生最後一段路中,能有較舒適的生活且有尊嚴的活著,不做刻意的急救使病人得以善終,讓他能做生命的統整也能做預立遺囑還能完成人生中最後的願望,而使整個生命更加的完整且不留下遺憾,就像書中寫到的人的生命有限,要結束就讓他好好走吧!就好像風吹過可以很順利且輕鬆,逆風而行阻力大還碰了一鼻子灰,這是何苦呢?過度的急救不只增加病人的痛苦,也造成資源的浪費而影響到其他人的權益,「無私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面對死亡,我們才能學會真正活著」這是我重從書中所學到的,當你的家人面對臨終時,你是否能做出正確的取捨,而不是以愛之名來繼續折磨他,也能透過死亡來告訴自己要活得更好,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最想告訴我們的的事。
|
暑假作業 志工心得 13233 2017-08-29 19:24:50
在這個暑假我做了志工,去了宜蘭的衛生所當志工,去幫忙追蹤大腸癌 預防接種等等的電話協助,在這個暑假當志工的時候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每天一大早8點就到了衛生所開始準備當志工,剛開始到那邊的時候甚麼都不懂,也是那邊的學姊一個一個的慢慢教,我們才學會,那邊的學姊跟護理長人都很親切,對人都很好,在那邊服務的那幾天,我學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我原本剛到那裏的時候,都不敢開口說話,因為我會怕,後來那些學姐們就跟我說不用怕,我們這裡人都很好的所以不用怕,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去問他們,我一去的第一項志工服務就是要打電話去追蹤那些大腸癌 乳癌 預防接種的電話,剛開始拿到電話時都不太會講,學姐也在旁邊示範了好幾次給我看,我才慢慢地敢開口說,但是剛開始的時候我講話很小聲,所以電話裡的人都聽得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剛開始打的時候一直被他們掛電話,也有可能不是因為我台語不怎麼好的關係被掛電話,那天因為第一天打的關係所以還不熟,第二天的時候我就趕打許多,也比較沒被掛電話,有的我們打過去還會被罵,因為有一些人之前就已經有打過電話給他們,所以我們在打過去就被罵,還有一些人是罵一罵之後電話直接掛掉,讓我們講一句話都不肯。但我真的覺得這次暑假的志工讓我做的很開心,希望下次有機會還可以再去。
|
暑假作業 閱讀心得 13233 2017-08-29 19:24:03
我今天要介紹的這位人物是南丁格爾,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稱她為白衣天使,南丁格爾是在義大利出生的,父親從小就把他當成掌上明珠,讓她接受高等教育,,她的父母希望她能早日成為一位顯赫的貴婦人,但是她從小就懷有一顆善良慈悲的心,立志要當一名護士,獻身於救死扶傷的護理事業,南丁格爾學習了眾多有關護理的書籍,訪問醫院,一八五零年她獨自離開了英國,到了德國弗里奈爾護理學校,學習更多護理知識,一八五四年因為戰爭,讓英軍的病死率高達到百分之五十,英國政府號召婦女前往救治,南丁格爾主動自願調往戰區去服務,還率領了三十八名護士一起去到戰地的醫院,南丁格爾夜以繼日的工作,改變醫院的制度,讓那些士兵感到舒適 溫暖,因為她的努力讓英國士兵的死亡率下降到百分之二點二,南丁格爾因為這見識震撼全英國,一八六零年她用英國政府獎勵給的四點四萬的英鎊創立了世界第一所正規的護士學校稱為南丁格爾護士學校,由於長期的的勞累南丁格爾的身體一天比一天還差,身邊的人都鼓勵她要多休息,但她卻說人生就如蠟燭,生而為人就應該守本分的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怎麼能懈怠呢!而她的這種不分種族、地區,只要需要她,她就在哪裡的精神,深深感動了週遭的每個人,所以後人為了紀念她便將她的生日制定為[國際護士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