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2090/7774頁 [首頁][上一頁][2088][2089][2090][2091][2092][2093][2094][2095][2096][2097][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協助父母面臨新生兒死亡傷慟之護理經驗  11712  2017-08-29 17:24:30

關於這篇文章我所引用的題目是以內外產兒中的兒科作為主題,那這篇文章很顯然的可以讓讀者清清楚楚的了解文章所表達的涵義內容,那這篇文章是爭對一個剛懷孕的婦女即將要迎接新生命的到來,但卻因此早期破水16個小時以自然娩出的胎兒,轉入加護病房急救約二小時後,因急救無效呼 吸衰竭而死亡,此時此刻對於正充滿期待與喜悅的父母親及親人正是一個突如其來的重大打擊造成無法預期的哀傷,萬萬沒想到如今在期待地當下卻要面臨一個無法料想的事實,護理人員的壓力此時就要開始協助並引導父母去面對及渡過新生兒死亡的哀傷,對於調適後再從新正常的生活,正是護理人員首要照護的重點。當一個家庭要面臨這樣子的考驗,護理人員應扮演新生兒代言人的角色,與父母之間的溝通顯得非常重要,這時醫護人員應該保有觀察、傾聽、陪伴的心態去關心這樣面臨瓶頸的個案,不僅僅在陪伴的當下也要給予勉勵,身為一個母親面對這樣的心情是辛苦的,能夠適時的在傾聽之下給母親感受到有被呵護的關心關懷,母親在面對此刻的心情不只是要面對眼前的事實更要在路上每個腳步中而卸下那份捨不得而憂傷的疼痛感,然而每個人所經歷的哀傷感受也是有所不同的時間表,有些人接納即早而有些人卻會因此而走上不歸路,當然就要看當下的母親是用甚麼心情甚麼方式去調適心中複雜的情緒,此刻讓自己能夠堅持的繼續生活在土地上。
      
106暑假作業  11633  2017-08-29 17:20:59

卓立 18號 1035101229 書名:再見吧!橄欖樹 作者:張友漁 心得: 這是一本述說著淡淡的泥土芬芳、酸酸的橄欖果實,揉合而成青澀的成長滋味,源於童年最深刻的記憶,出自對故鄉最深情的愛戀,一個有笑有淚的成長故事。一棵在山上長大的橄欖樹,幾戶在山裡長大的人家,讓山中充滿了未知的變化,故事裡有七個小孩,一春、二夏、三秋、四冬、五喜、六月、七寧和爸爸媽媽住在山上的木屋中。原本快樂的日子,但厄運卻接連不斷發生;七寧差點被溪水沖走,家裡的李子因為過於盛產而賠錢,三秋被小貨車撞等等......他們不得已的賣掉原本的家園,搬到鎮上過著不習慣的生活。孤單的橄欖樹看著熟悉的一切離他遠去而感到感慨。
      
暑假作業  11532  2017-08-29 17:19:14

文章 照顧一位顏面燒傷婦女之護理經驗 作者: 汪怡 照護一位塵爆燒傷病人之護理經驗 作者: 方昭敏 李易靜 張瓈方 復健期燒傷病人搔癢之處置與照護 作者: 羅淑芬 張麗蓉 薛婷元 潘靜怡 吳慧絹 這三篇文章我選的是燒傷,是因為先前滿常聽到燒傷的,而且想對燒傷更了解一些,怕萬一家裡的小朋友萬一燒燙傷至少我能了解接下來如何照顧及如何預防。 第一篇是照顧一位顏面燒傷婦女之護理經驗,個案有疼痛/與傷口換藥及復健有關、自我照顧能力缺失/與燒傷疤痕增生及關節活動限制有關、身體心像改變/燒傷傷口致外觀改變等護理問題,顏面的燒傷我覺得不管是誰因該多少都會讓人覺得不想見人或是沒信心,透過適合的護理措施及家人、朋友的鼓勵後,讓個案走出傷痛。第二篇是照護一位塵爆燒傷病人之護理經驗,這一篇呢是各位都知道的八仙塵爆,他的內容是這位個案有57%的燒傷送到非燒傷專責加護中心照護的經驗,初期皮膚完整性受損、急性 疼痛與潛在危險性創傷後症候群的護理問題,面對身體心像改變,也不斷擔心著未來變化,在接受重症照護與嚴格感染管制措施後,疼痛可減緩,無夜眠問題,對未來有目標,也無感染情形發生,順利轉出加護中心。對燒傷的病患來說身體心像改變及未來的目標真的很重要,能重拾自信心就能走出傷痛。第三篇是復健期燒傷病人搔癢之處置與照護,是有關復健的問題,因為如果復原後復建是很重要的。內容是搔癢對燒傷病人是一全面性、長期性困擾症狀,對心理的影響、生理的影響,或是社交層面的影響像是日常生活之類的,透過藥物、按摩治療、放鬆訓練等來緩解。 燒傷不只是生理問題也會產生心理問題,除了照顧傷口以外也要照顧心理,讓他傷口漸漸恢復也要讓心理的缺失補齊,讓他漸漸走出傷痛接受自己正視自己現在的身體心像。
      
105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2641  2017-08-29 17:08:35

書名:創造雙贏的溝通 作者:劉墉 這是個溝通的時代。只要我們有誠心、愛心、肯讓對方作上座,肯讓自己先退一步,肯把對方的面子做滿作好,肯在自己的底線上有最大的彈性,而且知道這世界不完全屬於我,有不可能只有我是對的,應該利益共享、團結共榮。這世界就可以更和諧、這社會就能更進步。雙贏的溝通是「君子之爭」,「平等的討論」,是「讓對方即使輸了,也能輸得心服」。溝通是生活,也是一門大學問,作者以最生活的文字,以讀者作一番溝通。希望大家能有些領悟,使這個社會能溝通得更好,使大家的心靈能夠溝通。 這本書內容使用許多小故事引領我們進入溝通的課題。透過溝通的方式,來化解人際得衝突,最重要的是,他教你如何找到共通點、折衷點,使敵人化為朋友,對手成為夥伴,真正達到沒有輸家的—溝贏的溝通。溝通最好的第一步,就是找到「交集」,找到共同的興趣、共同利益的所在。如果你要溝通,最好找個沒人打擾的地方,使你能夠一次把話說清楚,而不是斷斷續續。 我們每天處於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摩擦,這時候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溝通」,而有效的溝通,首先是必須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了解對方的需要是什麼,再來,進行彼此意見的交換,聽聽彼此是否有共通點的存在,要是雙方起了爭執,只要有一邊知道先退讓,無論讓的是真是假,事情就會變得更順許多。接著,溝通絕不能一次不成功就放棄。溝通是要百折不撓,一次又一次,不斷的溝通。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世界上沒有事情是不能用溝通來解決的。人一旦有了接觸,便開啟了溝通的大門,因此我們能說「溝通」與生活息息相關。看完這本書,讓我深深體會到,溝通是藝術也是技術,更是學術。要能有效去用運用多半來自經驗或學習,只是有些人在一生當中,未曾反省過,也未曾借鏡過,自然未曾學會溝通之道。其實在這本書中,作者教了我們有效溝通的捷徑就是幽默。當我在起爭執的時候,能夠用幽默的方式來化解,還能使大家會心一笑,豈不是一舉兩得嗎!幽默通常不直接面對問題,而是採取事情的反面來說。 幽默也常是突然發生,出自於一種機智,反映了幽默者的智慧。以幽默的方式,會使人產生好感,進而認同你的意見,達到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在這個多元的時代,人人都想表達自己的意見,使溝通技巧變得愈來愈重要。不管是親人之間、朋友之間或是夫妻之間要先學會尊重對方,一旦受到尊重了,對方才會以同理心傾聽自己的需求。 在現代社會中,每天都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情,要是每件事都爭的死去活來,人際關係早已決裂光了,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懂得學會良好的溝通方式,使彼此的傷害降到最低,將事情處理到最圓滿,這樣一來人與人的關係變的和諧,社會也將變的更美好。
      
暑假作業  11561  2017-08-29 17:07:48

暑假作業 1.月經性氣胸-與月經週期有關的罕見自發性氣胸 Catamenial Pneumothorax: A Rare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Associated with the Menstrual Cycle 莊紫雲(Tzu-Yun Chuang) ; 鍾玉珠(Yu-Chu Chung) ; 葉美玲(Mei-Ling Yeh) 護理雜誌 ; 58卷5期 (2011 / 10 / 01) , P107 - 111 2. 偏頭痛性眩暈之頭痛 The Headache of Migrainous Related Vertigo 陳建志(Jiann-Jy Chen) ; 陳登郎(Dem-Lion Chen) ; 林炯堃(John-K. Lin) ; 魏銘華(Ming-Hua Wei) 臺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雜誌 ; 47卷2期 (2012 / 04 / 01) , P100 - 110 3. 頸椎退化性病變的外科治療 陳英和 慈濟醫學雜誌 ; 1卷2期 (1989 / 07 / 01) , P29 - 36 心得: 頸椎的退化性病變造成的頸部不適、手腳酸、麻及無力是在40歲以上的人很常見的一種病症。大部份的病人以保守療法都可以得到改善。少數病人則需要開刀治療。本院迄今已經歷13位手術病人,術後都得到滿意的結果。本文無意做這些病患的臨床數據分析,僅提出本院對頸椎退化性病變所抱持的態度及做法。 頸椎在整條脊椎中是活動度最大的部位,當頸部前彎、後仰、側偏和轉動時,各節頸椎間的節面關節會承受不同的壓力,而各節頸椎骨之間的椎間盤、及頸椎節面關節中的軟骨,會如避震器般吸收調節上述壓力,保護頸椎不受傷害。 倘若過度使用頸部、或長時間姿勢不良,這些不當的外力容易使得軟骨漸漸磨損,並引起局部發炎腫脹,並逐漸刺激頸椎椎體邊緣骨質的增生,長期就形成骨刺(圖),頸部退化性關節病變亦隨之而來了。 頸椎退化性病變的臨床表現分為四種:一是關節炎所造成的局部後腦杓、頸、肩胛部位的酸痛僵硬;二是骨刺壓迫到椎間孔處的神經造成的神經根病變,可能引起肩膀、手及手指等部位的酸麻、疼痛及無力感;三為骨刺壓迫脊椎動脈所出現的姿勢性頭暈、目眩、耳鳴等症狀;四是骨刺或椎間盤突出造成脊髓腔狹窄,若壓迫到脊髓,可能導致大小便失禁和下半身麻木無力、行動不穩等情況。 遵守以下的頸部保健原則: 1. 坐姿良好,椅子宜有靠背及扶手,坐時盡量收下巴。工作檯面勿 太低或離身體太遠,以免影響坐姿。 2. 避免使頸部長時間或過度前屈(大於二十度)、後仰(大於五度)、或轉動。站立時收下巴、收小腹。 3. 搬物時以屈膝代替彎腰,動作切勿急速,且勿搬太重的物品。 4. 取物時勿過度伸長手臂,以免扭傷頸部,可將身體前移或墊高。 5. 床墊勿太軟,枕頭勿太高、太硬,躺時頸部勿過度伸仰或側偏,避免俯臥太久。勿側躺閱讀、看電視。 6. 在頸部拉傷急性期後,遵照物理治療師建議,持之以恆地從事頸部運動。 7. 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每十五至三十分鐘即小動一下、每兩個鐘頭則大動一回。 隨時注意動作姿勢、並勤做頸部運動,不但可避免頸椎的退化,防患未然,在病程中還有助於增進治療效果,免於病情的惡化 頸椎對我們很重要, 所以一定好好保護自己不要讓自己晚年痛苦。
目前第2090/7774頁 [首頁][上一頁][2088][2089][2090][2091][2092][2093][2094][2095][2096][2097][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