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2093/7774頁 [首頁][上一頁][2091][2092][2093][2094][2095][2096][2097][2098][2099][2100][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護理典範人物2  13531  2017-08-29 14:07:04

馬素珊宣教士 馬素珊是1957年來到台灣,前後在台灣一共二十五年之久,她在教學上是一位十分認真的護士,更是當時少數具有碩士學位的護理人員,因此她除了創辦門諾護校,也完成『門諾護理行政手冊』,為門諾護理部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礎,因此門諾特別將護理部,以她之名,命名為『馬素珊護理館』。黃文雄說,護理人員的重要性,與醫師同等,因此護理文化的傳承更顯可貴。馬素珊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認為病人均有靈性、社會、心理、身體四方面的需要,護理人員必須掌握原則替病人進行護理計畫,先尊重「人」受造的價值,才能帶出好的護理。護理部副院長韋淑玲則表示,門諾的護理宗旨「為主服務」即是提供身體、心理、靈性及社會之全人照護,而在理念方面,則以「尊重、安全、效能、團隊」,以承接宣教士理念與現代護理需求,達到「有效的護理」。馬素珊他是一位護理界的好推手,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成立了門諾護校,造就一批批純良 無怨無悔投身護理的白衣天使,在基督教門諾會醫院擔任訓練護士的工作。 ,並且身體力行的實踐著護理之美,實為護理宣教士播種臺灣,最具影響力及貢獻的代表性人物。 看完馬素珊的偉大事蹟,覺得一個外國人能對台灣付出這麼大的貢獻實在令人感動,從一個字也聽不懂得他,經過努力學習之下進入了聖經學院,學習護理,學習數度驚人的她在短短時間就在基督教門諾會醫院擔任訓練護士的工作,並在教學上給了學生極大的信心與鼓勵,才能孕育出一批批純良 無怨無悔投身護理的白衣天使,這場極大的挑戰他從未放棄,才能有如今的佳績,這種精神及毅力值得我們學習,也在未來生活中善加利用。
      
105學年度暑假作業 讀書心得  11732  2017-08-29 14:02:41

105學年度暑假作業 讀書心得 班級:五護四庚 學號:1035101325 姓名:曹心穎 座號:10 照護一名胎盤早期剝離採緊急剖腹產經產婦的護理經驗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caring a placental abruption in multipara with cesarean section 洪煜盈Yu- Ying Hong、陳惠敏Huei-Mein Chen(2015)˙照護一名胎盤早期剝離採緊急剖腹產經產婦的護理經驗˙華醫社會人文學報,NO.32,55-64. 我這次選擇了一篇﹤照護一名胎盤早期剝離採緊急剖腹產經產婦的護理經驗 ﹥作為心得分享,我認為剖腹產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尤其是在非選性的情況下,在文章中的個案,除了面臨非預期的傷口外,還要面對因為在生產時新生兒吸入血水而被送往大醫院治療的問題等種種的原因,讓我看到了做為一個母親,因為胎盤早期剝離造成緊急剖腹產且和新生兒分離造成挫折和茫然一直到振作起精神並主動去學習如何能幫助到自己小孩的堅毅,讓我感覺到了身為一名母親的偉大,也透過這次文獻閱讀,讓我更加了解關於剖腹產其事後的相關護理,文獻中讓我理解到了不只要照護、關心其生理需求的方面也要關心其因為和新生兒分離而產生的無力感的心理層面,我認為這些護理活動都是需要多加觀察,才能完成並提供完整的護理措施,所以看完整篇後,我十分的佩服,因為除了要仔細觀察評估外,還要有充足的知識及經驗,才能使此護理計畫完整。 文章中的婦女是一名G4P3的個案,因為胎盤早期剝離而從自然產改為剖腹產,我認為在聽到這樣的情況下是十分令人不安的,或許是因為沒有聽過這種情況,又或者是前幾胎是以自然產的方式分娩,導致產後傷口及子宮收縮的疼痛比之前的經驗更勝,使得產婦不能對剖腹產產生正向的感覺,這是一項值得讓人去探討的問題,或許是因為我還沒遇過,所以我可能是直接和她說明因為當時的情況而剖腹產其帶來的結果,但或許我可能不會去細想到要如何去傾聽個案的想法,使她不會對剖腹產有負向的感覺並使她對此次的生產產生正向想法,這個護理活動除了要個案配合外,也要和個案家屬建立良好的溝通,才能更加完整的完成這項活動,所以我認為這也是一門值得讓人思考學問。 當我看完這篇文獻時,我發現了許多我的不足和值得我去學習的地方,在基護實習時,因為很常只顧及到個案的生理需求,而忽略了她心理的需求,這是我需要去學習並補足的地方,且透過這次的文章閱讀我發現在臨床中發生一些我們平時不會想到的事情發生,所以我讀完這次的文章我覺得很稀奇也覺得很有趣,也因為這樣讓我再次複習了相關的知識,所以這次機會讓我受益匪淺。
      
106學年度暑假作業  11663  2017-08-29 13:49:10

*書名: 99%醫療糾紛都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蔡秀男 Your Body完全透視人體圖鑑 *作者:後藤昇.楊箸隆哉 好書推薦-人體排汗排毒手冊:超簡單淨化排毒法,提升體內自癒力不生病 作者:張緩緩 *文章: 護理引領老人健康照護 *作者:陳靜敏(Ching-Min Chen) 長期照護的願景:以家庭為中心的老人照護 *作者:陳彰惠(Chung-Hey Chen) 「老人照護」倫理原則及其應用 作者:方蕙玲(Hui-Ling 讀後心得: 台灣少子化,老年人口逐漸增多,所謂的老年人為65歲以上之人,台灣在1993年處在一種高齡化的社會,所以老人照護逐漸的越來越重要。 人類老化為一種不可逆的過程,隨著老化身體衰弱,罹患慢性疾病及重大疾病的風險越高,這些疾病通常會影響生活上的自理能力,造成老年人的獨立性及生活品質降低,危害到獨立生活的尊嚴。 所謂老人照護是一種針對65歲以上,一種長期性的、正式或非正式性的支持性照護,目的是為了解除疾病所帶來的損傷,協助維持生活品質及最高的獨立狀態,老人照護的需求主要含蓋層面以長期照護、急性醫療與長期照護三大環節,個環節需要用於適當的時機。 對於健康老人的預防性健康管理服務有接種疫苗、健康生活方式指導等等,辦理老人疾病防治工作,特別有重高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利用初級預防的概念。護理人員可透過臨床諮商、示範衛生教育、高危險群的個案管理、參與研究與政策,使得老年人能維持良好的社交生活,採取適當的運動,攝取營養均衡的食物,維持健康狀態與體能,定期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宣導正確的用藥,定期接受預防注射,衛生宣導增加老人居家安全,預防跌倒以及其他意外傷害,以期使老人能取得維持獨立生活的尊嚴與能力。 老年人照護在現代越來越被重視,因各國正邁入高齡化,65歲的老年人正式邁向老化的過程,罹患疾病的機率逐漸升高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幫助老人預防疾病,定期的檢查、疫苗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知單單是幫助預防,也要去諮商、示範衛生教育,讓老人及家屬知道該怎麼做,預防疾病及預防傷害,這就是老人照護該做的。
      
信實的愛  13530  2017-08-29 13:43:37

這本書提到了一位人間最美的白衣天使馬素珊。馬素珊是加拿大人, 當馬素珊要來台灣,和雙親道別的時候,是北國飄雪的季節,馬素珊的父親臥在病榻上為最鍾愛的女兒祝福,他說:「去吧,做個最好的護士為上帝服務吧!」馬素珊果然沒有讓父親失望,它的確是人間最美善的白衣天使,是在黑暗痛苦的角落,為上帝點上明燈的人。馬素珊為當時台灣少數及東部唯一的護理碩士,她總是提醒自己,她只是台灣的客人,不要以為理所當然,大家都會聽她發號司令。就這樣,她用人道的精神,展開了對上主的侍奉。從清晨到深夜,她總是一襲白衣、一朵滿溢的微笑,宛如一朵四季盛開的紅玫瑰,在上帝的花圃裡燦爛的吐露芬芳,奔波在病患之間。她為病患祈禱,暗暗為剛剛痛失丈夫的婦人繳交醫療費,為流著滿身膿瘡又行動不便的老人沐浴更衣,抱起生病的孩童唱著母親的催眠曲。她強調全人護理,並建立了門諾醫院優良的護理傳統。在早期護理人員極度缺乏的古早時代,馬護士不畏艱難的開設門諾護校,造就一批批純良、無怨無悔投身護理的白衣天使。在馬校長感召之下,門諾護校的少女們明白了「為主服務」的護理精神,並且身體力行實踐著護理之美。
      
暑假讀書心得  11549  2017-08-29 13:43:09

文章(三篇):照顧一位偏癱老人合併多處壓瘡之護理經驗 作者: 陳美珠 預防臥床老人產生新壓瘡及潛在危險廢用症候群之居家護理經驗 作者: 林汶儀 楊舒琴 應用緩和傷口照護於末期病人 四級壓瘡之傷口護理經驗 作者: 曹文昱 許美玉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這三篇文章我選擇用「壓瘡」為主題,因為基護實習期間遇到了不少壓瘡的個案,也學到了很多關於壓瘡的小知識,因此對於壓瘡有一點興趣。壓瘡是人體局部組織因為過長的時間和持續性的壓力而影響了血液循環,因而導致皮膚及皮下組織、真皮層、肌肉或骨頭產生變化,甚至對於整體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 第一篇文章是在探討照顧一位年長者因為半身偏癱合併多處壓瘡的護理經驗,個案因皮膚完整性受損、營養狀況改變以及自我照顧能力缺失,所以在護理期間必須讓個案了解日後會面臨到身體、心理及社會層面等問題,更必須讓家屬能接納個案行為,以及協助個案日後的生活瑣事。第二篇文章是在描述一位跌倒而臥床的個案,出院後因為家中主要照顧者不適當的照顧技巧及方法,因而再度入院,個案因為皮膚完整性受損、潛在危險性廢用症候群及主要照顧者無效性因應能力,所以除了讓個案傷口漸漸恢復,以及讓個案身體恢復到最佳功能狀態外,還必須協助讓主要照顧者解決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減輕生理心體的負擔。第三篇文章是在探討末期病人四級壓瘡的傷口護理經驗,因個案傷口滲液量多、惡臭還有感染情形,造成個案及家屬生理心理的困擾,所以運用緩和性傷口照護概念,緩解疼痛、穩定傷口以及讓壓瘡不再發生,護理過程中用溝通、陪伴以及傾聽,鼓勵個案及家屬說出感受,然後教導如何照顧傷口,緩解他們的壓力。 因為長時間持續性的壓力、剪力以及摩擦力影響到了血液循環,如果更嚴重會影響到健康與生活;看完三篇關於壓瘡的護理經驗之文章後,知道了很多在臨床上會遇到的壓瘡來源,也許是疏忽更也許是因為照顧者使用了不適當的照顧技巧,也知道了如何預防壓瘡產生、如何預防傷口感染或擴大,當我們多一點細心與耐心,多一點傾聽與陪伴,或與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傷害及壓力。
目前第2093/7774頁 [首頁][上一頁][2091][2092][2093][2094][2095][2096][2097][2098][2099][2100][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