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2094/7774頁 [首頁][上一頁][2092][2093][2094][2095][2096][2097][2098][2099][2100][2101][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愛在吾土吾鄉  13530  2017-08-29 13:42:47

這本書提到了一位女士, 響力可能不那麼深遠,然而她平實感人的故事,在馬祖的環境中也播下了醫療傳愛的種子。她就是在馬祖人人稱為「姆姆」的石仁愛修女,在馬祖這小島上默默奉獻了24年。石修女來自比利時一個有十二個小孩的大家庭,她的父母撫養著他們,給予他們慈愛的照顧,也使他們兄弟姊妹在成長後樂於奉獻自己。正因為如此,石修女除了接生與看護孕婦外,也養育孤苦伶仃的孩子,讓他們在幸福快樂中成長, 就這樣,石修女在馬祖年復一年地工作奉獻。石修女把她全部的心、全部的愛都奉獻給馬祖,雖然得到醫療奉獻獎與好人好事代表,但得獎不是她的本意。她最常講的一句話是:「左手做的事、右手不要知道」,因為她只願做一位平凡簡單的修女,每天祈禱後到外面去幫忙別人。她做的接生與居家照護都是用來傳揚天主的愛,比起很多偉大的醫療而言也許微不足道;然而在聖經裡耶穌一直強調和重視的,都是這些微不足道的愛心。就像聖經上所記載的,撒瑪利亞人在路上救助被搶的陌生人、窮寡婦在教堂裡奉獻她唯一的銅錢,人間最需要的其實是互相的同情和關懷,即使沒什麼資源或外力協助,也能夠傾己所有來做醫療、幫忙弱勢,造福地方上每一個人。
      
護理學史  13530  2017-08-29 13:41:22

這本書有提到一位愛與關懷的女士,那位女士就是我們護理事業的鼻祖南丁格爾女士, 南丁格爾出生在非常富裕的家庭,又受過良好的教育,可是她從小就很有愛心,立志要幫助貧苦及受疾病折磨的人,她本來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舒適生活,可是她卻選擇接受護士的訓練,並且自願前往危險、艱苦的前線戰地,照顧受傷的士兵,她的愛心、勇氣、愛國情操和她那為人犧牲奉獻的精神,實在值得我們敬佩。尤其在她回到英國以後,又創辦了護士學校,大力推廣護士教育,培育護士人才,繼續為不幸染患疾病的人們服務,使更多不幸的病患,可以獲得親切、妥善的照顧,她一心只想幫助那些受病魔折磨的人,不為別的,把所有精神都投注在這上面。我很欣賞南丁格爾女士對於一件事情上的努力與執著,她可以放棄愛情與婚姻,全心的去投入護理的工作,她曾在他的札記上寫:「當我一想到人們的苦痛,就感到難過,強烈的苦痛襲擊著我,使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息,我不再有詩人所描繪的美麗世界之幻想,因為我看到的是一個不安、貧困、充滿疾病的世界。」這段話我一直放在我的心中,我一直反覆在想,在現今的社會中人們在乎的好像是權勢、金錢、名牌,「關懷」好像變成一個同情的名詞,每個人好像活得很空虛,每天時間都過得很快、很忙,但究竟心靈要的是什麼?我們真的快樂嗎?關心別人是很重要的,當你做一件小小的善事,就能擁有一天的欣喜!何樂而不為呢?如果每個人能每天留意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世界上就不會有社會新聞打打殺殺、沒有倫理道德。
      
閱讀心得  13393  2017-08-29 13:26:50

書名:臺灣女英雄陳翠玉 陳翠玉就像西方的南丁格爾,為了臺灣的護理醫療上貢獻許多,她在國際上也赫赫有名,而且她創辦了很多有關於護理方面的東西,陳翠玉她的專業有內外科、復健科、老人科,陳翠玉的努力不比南丁格爾差,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她擔任戰地醫療總指揮,訓練戰地醫院護士到戰地照顧傷兵,因為她臺灣的醫療方面有了改革,公共衛生也有所改善,她是我們臺灣的女英雄,我覺得她很偉大,她不怕辛苦也不怕感染病毒,她懂得身體力行,不會光說不練,並且勇於實現她的理想。即使有再遠再大的理想,如果不能秉持信念實現,最終還是站在原地。陳翠玉以「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非以役人仍役於人」和「並學墨家及基督之服務精神」的原則造福人群。雖然我不是基督教,但是我會為了我的理想努力,好好的為社會服務,因為護理是一件很神聖的工作,我會打從心裡尊重。現在的護理師必須學習專業知識和醫護教育,雖然護理這個工作會用到很多時間,甚至會沒時間休息,因為我們要確保病人的個案有沒有傳到下一位工作的護理師。這個工作攸關於生命,所以要格外細心,雖然得要無時無刻處於隨叫隨到的狀態會讓護理師的身心靈感到疲憊,但是只要成功救到一個人就會感到非常光榮,因為我可以替這個社會做到一份力,造福大眾,這是很有成就感的工作。
      
暑假作業_志工服務  13413  2017-08-29 13:18:14

志工服務心得

三重田中分館圖書館

國中就有類似的作業要志工服務,去過醫院、去過圖書館也在學校幫忙過,這次也是去圖書館,圖書館的工作真的很累又很乏味,做到一半很想落跑,要幫新書貼標籤、分類,還要整理書架和歸書,尤其是歸書,真的很累,要抱著一大堆書,爬到二樓,還要按照書號排,每次要看那個書號眼睛都快脫窗,還常常找錯櫃子,我跟其他人還一起把同樣的書排好,光是一個書架我們就用了30分鐘,有些人都會把圖書館的書亂擺或是懶得放回去就亂塞,害我們在找書的時候都找不到,整理書架的時候也很累,第一天的時候還遇到大停電,但是就算停電還是很多人在圖書館裡,他們應該是真的熱愛看書吧。這次的暑假作業會出這個題目應該是在培養我們的耐心跟以後服務病人的精神,時數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讓我們有耐心、有責任心的完成志工服務,這樣以後服務病人的時候才不會沒耐心,更有責任心,讓病人有更充足和完善的照顧。/blog/attach/413/13413/41/bf_24000_1022762_83793_S__18972700.jpg


      
105學年度暑假心得  12664  2017-08-29 13:18:13

書名:MIT最打動人心的溝通課 作者:艾德.夏恩 Edgar H. Schein 心得; 要當一個稱職領導者,如主管或資深的人員,最難的是知道第一線所發生的事實,特別是當事情開始出錯的時候,越高層的通常都是越晚知道。而要讓資訊特別是壞消息保持流通,一定要練習順風耳的能力。 這邊指的順風耳跟聽東廠打小報告的差別可是很大的,東廠是針對人打小報告,而順風耳是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從不同的角度,對事情和問題的觀察與看法。 當一個工作越複雜,牽涉的人越多,透過順風耳來了解事情進行的狀況就越重要。反而簡單的事情,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事情,只要出張嘴看人做等結果就好,是不太需要順風耳的能力的。 可惜的是,簡單的事情遲早都會被電腦自動化了(如果還有剩的話,有也不會高薪),剩下來的都是複雜、需要知識處理、要團隊協力合作的複雜工作。 要如何讓自己具備順風耳的能力呢?我覺得MIT最打動人心的溝通課這本書提供了一些解答,也有很多實務上的範例。而我自己的心得是: 順風耳 = 別人願意說真話 + 自己問對問題 如何讓別人願意說真話 要說真話很難,要說別人的錯誤或缺點更難。第一步要建立信任感,建立信任感需要有個人化的關係,純專業或只有工作上的交集很難建立個人化的關係。 只有感受到尊重和安全感,才有可能說真話。可以嘗試的方法有: 大家以姓名而非職銜互相稱呼 跟團隊成員一起用餐,聊聊個人的話題,願意曝露自己脆弱的一面,拉進關係 提高自己對當下氣氛跟文化的敏感度,如現在的對話是開放的還是保守的 找一個特別的時間和地點,把既定的文化和行為排除在外,讓大家暢所欲言。如日本文化中下班後的聚餐喝酒,就是讓下屬可以對上司說建議或批評的時間。而Scrum中的自省會議(Retrospective)也是同樣的意義,在一兩周的Sprint後,請大家放心發表意見,搜集大家的反饋。 如何讓自己問對問題 MIT最打動人心的溝通課書中有提到一個故事,就是作者問學生成為主管代表什麼意思,學生回答:『這代表我可以發號施令了!』這也許可以代表大多數人的想法,就是當上主管後,就突然會知道事情該怎麼做才對。 而其實複雜的事情中,沒有人會比實際動手第一線面對問題的人還清楚問題是什麼。主管可以幫到的忙,只是看看有沒有思考上的盲點,有什麼資訊是被忽略的,或是出現的問題可以提供什麼資源。而問對問題,讓成員自己發現問題,比直接把答案說出來的效果還大的多。這發問的方法就是書中的重點:謙遜提問。 謙遜提問是不帶預設立場,保持好奇和尊重的心情,考慮當時的情境和雙方的關係,從為幫助對方的立場出發提問。只要是符合這個大原則,就是謙遜提問。 而問法有幾種分類,書中有詳細說明各種問法的使用方式和優缺點。
目前第2094/7774頁 [首頁][上一頁][2092][2093][2094][2095][2096][2097][2098][2099][2100][2101][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