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暑期-志工心得-1 13518 2017-08-29 11:20:12
我對於擔任醫院志工、服務社會大眾這方面是初次接觸,就我認為我即便聽了也知道所未付出大於收穫,但能真正做到的人有能有幾個呢?同時我也認為擔任志工服務大眾應該是打從心底願意的,無私應是人類本質中最可貴的資產,反觀現在很多學生為了考試、為了升學,把志工服務學習當成一個加分的工具,如此扭曲,確實令人惋惜。不得不承認我是因為學校開一門服務學習的課程才參加志工,但也因此我非常感謝學校給了我這一股推力,也感謝天晟醫院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能實際的付出,實際的參與服務。
在天晟醫院當志工的期間,我有大部份的時間在病歷室幫忙摺初診單及整理部活動病歷等等,少部份的時間則去幫忙天晟醫院開設的社區活動-免費有氧運動班,在病歷室整理不活動病歷時,我有機會看到病歷表最後幾頁的醫檢單,因為本身念醫檢恰好跟我所學相關,但由於低年級還沒學到境檢、血液等課程,所以看不太懂實在可惜,再者在這已經被塞爆的病歷室中,我認為最大的幫忙就是整理不活動病歷,並且能夠清理出一小塊區域擺放;而在幫忙參加有氧運動班的學員簽到過程中,我看到了認真教學的老師及認真學習有氧運動的學員們之間的熱忱與熱情,我想不只是在當志工,這同時天晟醫院也在當志工,免費開班給社區民眾參與並為社會大眾盡一份心力,在這裡當志工確實讓我增廣見聞,更可以吸收新知,並且對於人生的看法產生新的想法、新的觀點。
最後,生活中每樣事情就像魔術方塊的小小方塊面,人生每個階段或是人的性格就像每個方塊面,有時候翻轉菱角就能拼湊出火花,有時候就是轉不出一個答案,但只要我們願意付出不求回報,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幫助他人,微小的力量也能改變世界,我想這是所謂的志工精神。
|
105暑假作業 12559 2017-08-29 11:14:22
班級:五護二己 學號:1045101301 座號:36 姓名:林巧媜
書中《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什麼?》提到了作者的一生,講述改變和感動她的人、事、物。幾乎可以算是她的自傳,而書中描述著她年輕時罹患當時為不治之症的肺結核,臥病在床十餘年,各式各樣病魔包括肺結核、脊椎潰瘍、帶狀疱疹、紫斑症接連找上她,暮年又罹患癌症、帕金森氏症,但脆弱的生命卻很堅強。她也說過健康不算是人生不能或缺的,但很多人在失去健康之後得到更多,而讓我們了解更多生命中的不可或缺的道理。在未來的我們或許在臨床上會接觸到這些病患,可以從《結構是遊戲治療個案實務與分析》&《轉角找回好心情》,這兩本書來了解如何與各種的個案溝通,適時的讓個案紓解壓力減少心理的不愉快,同時《轉角找回好心情》也已經在臨床上真實見證病患的情緒改變,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清新輕安的態度來修心、愛心、戶心,也可以在治療中了解個案的故事,每次的治療過程都是和個案建立一個共同屬於我們倆的故事,故事可以讓她久久不忘,若故事又是充滿無條件、真誠的互動,那將更加的深刻。
文章:一位肺結核患者隔離期間的護理經驗 作者:陳月汝
照顧一位初次罹患肺結核病人之護理經驗 作者:郭廣華、楊鈴韻
照顧一位開放性肺結核病患之護理經驗 作者:張純菁
書籍:結構是遊戲治療個案實務與分析 主編:鄭如安
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什麼? 作者:三浦綾子
轉角找回好心情清心減壓最能實作的8堂課 作者:翁嘉英
|
暑期-閱讀心得-3 出自-台灣女英雄陳翠玉 13518 2017-08-29 11:13:46
書有提到,南丁格爾的精神就是:犧牲奉獻精神、追求新知精神、博愛濟世精神、獎掖後進精神、平凡樸實精神,這些也就是身為護理人員要秉持的精神。因為有南丁格爾所以改變原來護理的定義,護理不應該只是幫病人洗澡做飯打掃,更應該傾聽病人的需要或者是要減緩病人的疼痛使他們能恢復健康這才是護理的定義,南丁格爾在護理界真的是一名偉大人物,也因為有她的慈悲心去幫助醫院病人使醫療環境得到改善也讓人越來越了解護理人員的工作性質,每位進入護理的學生都要向南丁格爾女士學習並以她的精神再傳承下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台灣女英雄陳翠玉」紀錄陳翠玉女士提升護理地位的貢獻和她那一段改革的經歷。在日治時期的護士,必須包辦所有的瑣碎事務,包括幫醫生刷衣服、擦皮鞋,此惡習不但破壞護士制度的精神,也造就了護士的自卑感。於是陳翠玉女士廢止日式的壓抑性護理,引進英美式的現代護理,包括:增加護理的專業自主權、改進護理工作內容、設立書記分擔行政工作、建立護士輪班休息及工作時間制度等。在面對美軍空襲、國民政府進駐、蔣政權流亡等歷史動盪。陳翠玉女士勇敢地推動護理制度的改革,對台灣的醫療環境功不可沒,她的精神與奉獻成為典範。
看完了這些書,讀完了那麼多位偉大人物的介紹,我的總結不是他們每一個人對醫療的貢獻有多大,而是他們最大的共通點,就是無私的愛和視病猶親的精神,也因為具備了這兩個東西,他們的付出、他們的貢獻被全世界的人看見而認同了。自己和他們走著同一條路,未來身為護理人員的我也應該多多向他們學習,給病人無私的愛,將他們視為自己的親人照顧
|
暑期-閱讀心得-2 出自-白寶珠奉獻痲瘋50年 澎湖追思 13518 2017-08-29 11:01:09
白寶珠女士是一位來自美國的傳教士,她憑著信仰和對病人的熱忱,先是在台北縣的樂生療養院工作,但後來她發現有很多痲瘋病患是來自澎湖,於是有了到澎湖服務的念頭,這五十年來在澎湖投入治療麻瘋病的工作,一待就將近半個世紀。也因此澎湖人早就將她視為「在地人」,有人稱呼她為”澎湖的一顆寶珠”、”永遠的白阿姨”、”上帝差遣在澎湖的天使”。。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為了保護病人的隱私,選擇低調行事,不僅不接受訪問,這麼多年來,她從來沒有拿過政府或其他單位的一毛錢,她將她的錢都用來購買藥品,當她去探訪病患時,若有遇到貧窮的家庭,她所給的甚至還包括生活用品,在人生的最後她寫下遺書,表示要把剩餘的錢全部都留給台灣人,而後來發現她留在身邊的錢不過數萬元而已,所以我們知道,白寶珠女士真的是奉獻上她所有的一切了,也因此病人是絕對的信任她,在學醫的過程中,常常聽聞關於傳教士的付出與大愛,但較為耳熟的是德雷莎修女或史懷哲等人的故事,其實在我們的這塊土地上就有人奉獻了她的一生我其實是在她今年才第一次聽到她的名字,在那時卻沒有太多感觸,直到聽完才為之驚訝的全身發麻,才真正的明白她付出了多少愛在這土地上。最近,在台灣常有人參加海外醫療服務或無國籍醫生等組織,但能有幾人能用他的一生來為異鄉作出奉獻,這是讓人難以想像也更讓人為之欽佩的情操。
|
志工心得 13215 2017-08-29 10:59:09
這個暑假我去了圖書館當志工,在那幾天我幫了很多人,也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例如:刷借還書、擺書、整理文件、打掃環境等等的事物,那裡的阿姨跟館長都很好,他們會教我做事跟我聊天,那裡的讀者也都很好。
我記得我第一天要去圖書館之前非常緊張感覺自己會做不好,我的家人就跟我說不用緊張,我一到大門時我就深呼吸了一下,就比較不會緊張,那天裡面的阿姨就先教我怎麼刷書,剛開始我刷得不是很順,後來多試了幾次就比較熟了,這就是熟能生巧的意思,凡事都要熟練或找到技巧才能做得好,第二天我就不像第一天那樣的緊張我反而很開心,那裡的阿姨教我怎麼把書放在書架上,每本書都有它自己的書位只要有人還書就要從環書架上放到書架上,第三天阿姨教我怎麼診理環境,後來幾天我就每天做這些事,我覺得一點都不辛苦,反而可以學到很多平常不會做的事,其實我平常不太會去圖書館但是經過做志工的那些日子,讓我覺得其實圖書館可以提供很多資訊而且還有冷氣,在裡面讀書其實是非常好的,有些人家裡沒有電腦還可以去圖書館借電腦使用其實真的非常方便,裡還有提供報紙可以給愛看報紙的人看,在那裡的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中年人、老人都會去看報紙,也有家長帶著小孩到兒童圖書區看書,那裡有繪本、故事書、小說等等的兒童書,以後要好好運用圖書館但是不能破壞館內的每樣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