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 16565 2023-02-16 20:50:08
聖母專校寒假作業
我看關於醫護的影片是一齣連續劇名叫《善良醫生》。裡面的男主角名字叫做新堂,新堂要加入一家醫院,但醫生們紛紛反對新堂的加入,他雖然是以東京大學的第一名畢業,但他患有自閉症醫生們都覺得新堂不適合做醫生。可是老院長說:他雖然有自閉症,卻是學者綜合症,具有非常突出的記憶力和空間掌握能力行醫的能力非常高,一定能為醫院貢獻一份力量。
理事長準備實行消減人員開支等改善措施降低小兒外科的成本。科長卻抗議:現在我們已經是靠著少數人勉強度日了!孩子和大人不一樣,就算是一個小檢查也要大量人力和時間非常辛苦,而且小兒外科比其他科室專業性更高,培養一個醫生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而理事長不滿的說:小兒外科的虧損每年都要超過一億日圓。高山卻說:可我們用這一億日圓拯救了1600個孩子的生命。」因為虧損問題,小兒病房每年都在減少。但老院長說:「我們必須保護本院的小兒外科。」
新堂去醫院的路上,一個廣告牌砸在男孩身上,但男孩已不省人事。但新堂扯開小浩的衣服,發現玻璃碎片以刺入男孩腹部。檢查後,新堂說:「右肺膨脹是張力性氣胸,要把肺裡的空氣抽出來才行。」他快速用吸管、膠帶和酒瓶製作了簡易裝置。把肺部空氣抽出,防止倒流。
而當男孩被送進手術室,新堂卻說:「心臟超音波」於是高山醫生走到手術臺,第一件事便是吩咐護士做心臟超音波。但也因為新堂的緊急處理,男孩才無大礙。
新堂進入了小兒外科。
有天新堂發現一位病患名叫小輝在腹痛,新堂想進去為他檢查,卻被小輝媽媽趕出來。之後小輝再次吐膽汁,新堂神情緊張的說:「這是絞窄性腸梗阻,若不趕快手術會死人。」
而高山醫生卻認為不應該把毫無依據的希望給病人,因為醫生是人不是神。隨後主動找小菜向她說明了情況。
新堂不解的問:「醫生不就應該救死扶傷嗎?為什麼不能就寶寶?」
老院長告訴了新堂:「僅憑一人之力是無法救人性命的」你要在這裡學習的東西還有很。
新堂發現小寶寶的腸道還有氣體流動,說明腸道沒有完全壞死。
現在做手術興許不用切除所有腸道,說不定還能救活寶寶
醫護術語:
1.《醫生》doctor
2.《自閉症》Autism
3.《小兒外科》Paediatric surgery
4.《腹部》abdomen
5.《張力性氣胸》
tension pneumothorax
6.《心臟超音波》
echo cardiographs(ECG)
7.《昏迷》coma
8.《休克》shock
9.《分娩》accouchement
10.《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11.《腸道》intestinal tract
12.《切除》ectomy
|
子宮脫垂 15605 2023-02-16 20:17:29
這篇的文章是在介紹子宮脫垂,子宮脫垂是指子宮離開正常的位置,經由骨盆底部下垂到陰道,更嚴重時會在陰道口出現不正常的突出,部分的病人甚至會以為是痔瘡。子宮脫垂號發的族群有多發生於分娩時產傷,或肌肉、筋膜、韌帶的張力減低,或產後過早從事重體力勞動,使腹壓增加(如長期咳嗽、便秘)或年老體衰等。症狀會有倦怠、腰酸、頻尿、小便失禁、帶下增加、下腹有重墜感、甚至陰道口有脫出物等症狀。造成許多婦女朋友的生活品質下降,如果您在日常生活勤於保健即可免除不適。出現子宮脫垂也代表子宮在骨盆腔內的支持出現變化,同時也有可能出現合併直腸、小腸或膀胱的脫垂問題。嚴重的子宮脫垂還可能會讓陰道外翻脫出,長期跟大腿或是內褲磨擦可能會導致潰瘍甚至是感染;甚至造成直腸或膀胱脫垂,膀胱脫垂會導致病人排尿困難,而直腸脫垂則會導致病人排便困難。但輕微的子宮脫垂通常不到第3級時,可透過練習凱格爾運動與其他方式來鍛鍊骨盆腔底肌肉,提高肌肉收縮的能力,藉以改善子宮脫垂或是用子宮托。子宮托是一種塑膠材質的治療器具,由陰道放入,提高並支撐下墜的子宮。還有一種方法是做子宮脫垂手術,現在新式的人工網膜懸吊術傷口小,可以取代原本鬆弛的筋膜,不一定需要切除子宮就能提供骨盆完整的支撐。
|
妊娠噁心、嘔吐的迷思 15605 2023-02-16 20:16:28
產科是我們在三年級的專業科目,我讀的這篇文章是揭開妊娠噁心、嘔吐的迷思。噁心、嘔吐是妊娠初期最常見的不適症,也是困擾諸多孕婦的來源。會出現孕吐的現象,其實是因為媽媽的身體,為了迎接新生命到來,體內荷爾蒙開始改變、新陳代謝出現變化,進而影響到媽媽腸胃蠕動的速度,才會導致腸胃不適;另一方面,荷爾蒙變化,使懷孕媽咪的味覺和嗅覺變得敏銳,讓媽咪容易感到噁心、想要嘔吐等孕吐症狀。透過醫學研究報告提到,在每位懷孕婦女在懷孕期間發生孕吐的比例大約為50%~80%,但其輕重程度不一,有可能只產生噁心、腹脹、食慾不振而非嘔吐。這種情形通常會持續到孕期第十六周,過了第十六周之後,症狀通常就會慢慢緩解。只有少部分的準媽媽會一直持續到妊娠七、八個月。雖然近來的研究已顯示,噁心、嘔吐對孕婦而言,並非純然的生理反應,更蘊藏了心理、社會、文化等機制在內,是一個複雜多元的懷孕現象;然而,這個現象對孕婦的影響卻往往被輕估,因為長期不受重視的結果,非但影響我們對此症實際的瞭解,更產生了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這些說法雖缺乏實證或研究的基礎,卻廣為流傳,日積月累,竟匯聚成種種迷思。看完這篇文章讓我對妊娠噁心、嘔吐問題了解了更多,也讓我體會到孕吐真的很痛苦。
|
寒假作業 16223 2023-02-16 20:01:27
寒假作業 閱讀心得
護二戊 25 游麗安 1105101187
書名:這些道理我們都懂,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作者:劉文熙
出版社:悅讀名品出版社
心得:這本書是我在圖書館看過的書,主要講的就是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帶給我身心很大的頓悟看完也變得更穩重了一點,了解如何面對生活上的困難,而不是逃避,有些道理 我們都懂 我們都知道,但只是不想懂 不想面對。我們會不會依照道理來做事,其實是根據每個人內心不同的情感思維標準而行動,看完這本書後,我明白的發現,提供我們對事情做還是不做的動力並不是理性,而是那些情緒、情感、利益等這些「感性」層面的問題。從小到大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學習著人生的道理,我們也都非常了解這些道理背後的意義,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我們以為這樣的我們,人生將有很好的發展,可是最後我們卻發現自己的生活好像並沒有太大的改變。於是領悟,懂得了這麼多的人生道理,似乎每次都只當家人朋友做錯事、不如意時,拿來勸誡他們、安慰他們的一種技倆,自己卻是不會跟著道理走。總有些時候,我們感到力不從心,有不安全感,因而無法激發起內心的動力與激情,讓人更願意選擇現有的東西,而不願意依著道理去改變。但如果我們不懂得以道理為依歸,不懂得將道理做為人生的行動指標,那麼所有的貪婪、懶惰、頹廢,將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將無法過好這一生。看完後,讓我好好思考,了解該用什麼角度跟態度面臨生活的各種困難,是本值得一看再看的書。
|
作業 15756 2023-02-16 19:34:55
書名:情緒勒索
作者:陳鴻彬
手捧著書稿,讀著慕姿的文字,我的腦海浮現好多畫面、好多臉孔。其中,有一張臉孔令我格外印象深刻。
那是一個被標定為「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十七歲女孩。相較於大多數施暴者為「成年男性」,她的性別與年紀都顯得突兀。
「若不是因為你」的綑綁與束縛
在小學與國中階段,她兩度休學隨著母親遠赴美國進修。國中那一次,她在美國當地曾因為深夜時分幾近歇斯底里的尖叫,所以鄰居報警,警察上門關心。
在母親的說法裡,回台後她脾氣更加暴躁、會毆打父母,已被社會局列管在案,所以希望輔導老師協助介入管教這個「不聽話、不懂事的孩子」。
我始終相信:如果可以「好好愛」,不會有人輕易選擇「恨」。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孩子身上。這不免引起我的關注與疑惑:是怎麼樣的恨,會讓一個孩子出手毆打父母?背後究竟還有什麼希望被聽見的故事?
然而,一開始與孩子的接觸,並不順利。「少來了!你們這些大人,全都只相信媽媽的話,認為都是我的錯。」在美國、台灣都曾接受過多次強制治療的她,活像隻刺蝟,情緒滿溢,令人難以靠近。
經過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後,我才知道,這孩子耗費了多大力氣去築起這道牆,而用意是保護自己不再受母親情緒的汙染。
「媽媽要帶我去美國,根本沒有問過我,直接買好機票,幫我辦好休學,然後告知我:跟我去美國,這是為妳好。」她說。
我很熟悉那樣的句型,藏在話語裡的意思是:「別人家的小孩想去還不一定有機會,妳別不識好歹、不懂感恩。」但其實,去進修,是媽媽的個人需求;需要有人陪伴,也是。
真正令這孩子難以忍受的是:去到美國進修的媽媽,因為課業壓力過大導致憂鬱,很多課程報告嚴重延遲或無法完成,卻把責任全推到女兒身上。
「媽媽跟同學在討論報告,我在旁邊玩著,我親耳聽見她對同學說:因為小孩不乖,使她無法專注在課業上好好地完成報告。」
她難掩氣憤繼續說:「此後,她的同學們一看到我,常常對我說:妳要乖一點、多體諒媽媽些,讓媽媽可以好好完成學業。」
「小時候我真的以為是自己的錯,因為從小媽媽就不斷告訴我:若不是因為妳,我也不用這麼辛苦。等到愈來愈大,我才發現其實自己對媽媽充滿憤怒!」
於是,她開始拒絕接受這些「情緒勒索」,開始反抗,並且把自小積壓多年的不滿與怒氣一股腦地全發洩出來,轉化成暴力與自傷。卻也因此被標定為不乖、不孝順、不懂感恩、不懂事的小孩。
「拒絕被情緒勒索的覺醒歷程,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去承受這些批判、責備與不諒解,妳怎麼做到的?」我問。
她一時語塞,說不出話來。
我望著她的面孔,忍不住心疼。也不禁將眼神回望我心中那個乖巧的小男孩。
孝順,加重「情緒勒索」的重量
從小,因為體諒到父母的辛苦與家中經濟困頓,我選擇懂事、聽話,當一個父母眼中典型的乖孩子。
父母對我的愛,我是知道的。包括希望幫我安排好最安全、最保險的生涯路徑,認為這是給孩子最大的祝福。
但我也隱約感受到,其中有著他們的焦慮:焦慮於下半輩子的生活沒人照顧,以及深怕在親戚朋友面前不夠有面子。
我開始面臨選擇上的兩難:一旦難兩全,我要優先考量父母,照顧他們的焦慮?還是發展自己的生涯?
即使我已做好心理準備得因應選擇後所需面對的一切,仍因他們所流露的失望與失落,讓我內心的罪惡感油然而生,差點又跌了回去,放棄自己的生涯來照顧他們的感受,降低他們的焦慮。
我很難對他們的眼神視而不見,那種眼神彷彿在對我說:「你這樣做,我們會很傷心難過,也很擔心!」
而我,雖然深知我需要做的是樹立「情緒界限」,並鼓起莫大的勇氣,反覆對自己說:「親愛的爸媽,我很願意孝順你們、愛你們,但生涯是我自己的,這是兩碼子事,不應該混為一談。」這段歷程依舊耗了我好長一段生命與時間,才慢慢踏穩腳步往前邁進。
拒絕被情緒勒索,到底需要多大的勇氣?我深刻感受過箇中辛苦。而慕姿的書裡提供了長出勇氣的方法。
愛與關係,不該被濫用與消耗
對一個孝順、乖巧、體貼他人的孩子來說,情緒勒索的餌,毋須是言語,有時單單一個眼神、一聲嘆息,我們都會「上鉤」。
因為,我們在乎這段關係,重視關係中的對方。這樣的在乎,或許是源自於原生家庭的成長議題,也可能是害怕失去愛與肯定,但無論原因為何,這份愛與關係,都不應被任何人濫用或消耗,而是被珍視。
同樣地,如果我們曾深陷情緒勒索的糾結中而痛苦不已,也請記住那份深刻的辛苦,別輕易讓自己在欠缺覺察的情況下,不小心成為另一個放出「餌」的人。
情緒勒索的原理很簡單,但其中的機轉與樣貌其實很多元而複雜。慕姿的這本書,構築了一條系統性理解的路徑!不只給了我們「拒絕被情緒勒索的勇氣」,也提升「拒絕給出情緒勒索的自我覺察能力」。
心得:個人認為被情緒勒索者,本身也有很大弱點,才會被予取予求,常用情緒勒索他人者,若讀了這本書有所自覺也是好的,情緒勒索是一種常見的控制人的手法!而這種手法不只出現在家庭、伴侶、甚至朋友、職場連陌生人都會來個幾招!一般我們都會認為與對方的情感和關係愈深,就會連結的愈深導至自己愈會容易情緒勒索,其實容易被情緒勒索多半都跟自己的個性和思維有關聯,再來就是利用「道德」情緒勒索
家庭如何塑造人
內容簡介
《新家庭塑造人》(The New Peoplemaking )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首席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的經典著作。
1972年《新家庭塑造人》(The New Peoplemaking )在美國出版,即引起廣大的重視,讀者紛紛致函提及許多聯想、疑問和建議,為此,薩提爾又增列青春期、晚年、退休和人生轉捩點、和平、精神等章節,使內容益趨完備。
增訂版的《新家庭塑造人》清楚地分析人在家庭所經歷的成長和蛻變,從中探討人如何建立自我價值、人際溝通及生活模式,同時透過作者匠心獨運的舉例和說明,倡導如何溝通思想、如何作好家庭工作與組織關係,以及如何發展更健全的人格。全書所揭示的基本觀念和中心思想,已為一般人士與家庭治療師們廣泛運用。
心得
可以說是有著成為常識的趨勢,出人才的部門?常常是工作多而人手少的地方。這把視野帶到了全新的高度。問題的關鍵究竟為何?天賦每個人都有,誰發揮自己的天賦,誰做事就得心應手。每個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同,每個人出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一開始會接觸的也會是家庭,這影響了我的價值觀、教養、個性、等等。成長絕對是史無前例的。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這些問題。在面對這種問題時,務必詳細考慮成長的各種可能。若能夠欣賞到成長的美,相信我們一定會對成長改觀。把成長輕鬆帶過,顯然並不適合,生活多美好啊,體育鍛煉樂趣無窮。這段話對世界的改變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果仔細思考家庭塑造人,會發現其中蘊含的深遠意義。若發現問題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深奧,那肯定不簡單。德謨克里特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語常常比黃金更有效。但願諸位理解後能從中有所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