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05-2 暑假作業閱讀心得-1 13524 2017-08-23 00:28:52
書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德蕾莎修女傳
作者:千葉茂樹
翻譯:吳國楨
德蕾莎修女用一生的歲月替窮人們服務,對於服務的對象限制不多,唯一的限制是救助與服務的窮人必須一貧如洗 是社會最底層的窮人,後來德蕾莎修女還成立了瀕死之家,她這一生的奉獻真是令人敬佩。
德雷莎真是一位令我欽佩的修女。她出生於天主教信仰的家庭,從小耳濡目染父母的待人處世之道,造就了她擁有一顆悲天憫人的慈悲心。
我覺得德蕾莎修女認為貧窮者的飢渴,不只是食物上的缺乏,更是愛的缺乏。在這世上除了飢餓與貧困之外,更可怕的是無止境的孤獨與冷漠。德雷莎修女認為,服侍窮人就是服侍耶穌,以微笑分擔別人的痛苦和貧窮,是她這一生工作的核心與根本。
「以微笑分擔別人的痛苦和貧窮」,這是德蕾莎修女一生以來的工作核心,對於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總是在所不辭的去給予需要的幫助,為了可以服務更多需要幫助的窮人,德雷莎修女成了空中飛人,到處奔波籌設各種收容中心,哪裡有需要幫助的被遺棄者,哪裡就有仁愛修會的修女以及德雷莎修女的身影。
從德雷莎修女這樣的幫助下,讓我們看見在這個種族與宗教衝突不斷的世界裡,還是有互相關愛、包容尊重的可能性存在。
我覺得藉由德雷莎修女的身上,讓我學到了要尊重每一個生命,並且要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物。
「貧困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他們絕不會驕傲,不會欺騙人,貧困的人均擁有感謝的心、善良的心。」———德蕾莎修女 (p.8)
|
志工服務學習反思 13201 2017-08-23 00:16:57
在這個暑假我去了聖母醫院當志工,我是在社工室服務,去那裡幫助社工師做一些資料的處理,我剛開始去的時候都在打服務時數,每次打到肩膀都有點痠痛,但還是得要將手邊的事情做完才能夠休息,後來打完志工時數後,就比較輕鬆了,因為有些都只是需要蓋章或是掃描而已,在那裡我看到很多需要幫助的人,有些像是身心障礙或者是家裡經濟負擔不起看護費用而去那裡詢問該如何的人,我都看著那些社工師耐心的教導他們該如何去申請看護費用或是幫他們去解決問題,有時候我都會旁邊做事都會偷聽他們在講甚麼內容,有時候我真的很佩服他們有這麼大的耐心可以重複講好多遍同樣的事情,如果是我的話,可能沒有辦法這麼有耐心的去講解,或許是因為我身邊沒有這種的親友吧,也有可能是他們已經將脾氣修練到非常好的境界。
在這一個多月裡,我也有遇到我們班上的同學,他們跟我再不同單位服務,但是我跟他們會在上下班的時候遇到,偶爾會聊個天,他們也是很認真的在做事情,我做事情比較快速,幾乎都還有一個小時可以拿來休息,但是他們好像不一樣,需要服務的人都一直來,好像沒有休息的時間。
在這一個多月以來,我在社工室裡面學到了對於需要幫助的人,必須要有耐心得去聆聽他們的需求,而不是表現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給他們看,這就是我這一個多月在社工室當志工學習到的事情。
|
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 12272 2017-08-22 22:11:00
書名: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 作者:余德慧
這本書是收集許多人對臨終病人的心理探討和對病人的陪伴所做的研究,再由余德慧教授收集眾人資訊研究者的發現而成的書本
令我印象為深刻的是有一個個案黃媽媽五十六歲是肝癌末期的患者,因為嚴重嘔吐及疼痛的控制才住進安寧病房,雖然住進去後他的身體還是種種病狀,但有獲得明顯的改善,因為癌症及病狀的原因身體快速消瘦下去,甚至到無無力下床的地步,當時黃媽媽以及家人早已有了沉默的共識就是在醫院的病床上等待最後一刻的來臨。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發現原來一個疾病一個癌症可以這麼快地奪走一個人的生命,但在這最後一段的時間可以讓黃媽媽好好享受自己喜歡的小美冰淇淋,這應該算是最後最後的小確興吧。
其中我最喜歡這段話:「『決斷』的力量來自於一份對死之生的了然:時光並不會等待,生命,更不能有許多的『來不及』。在『瀕臨』當中,我們還活在世間的人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做珍惜光陰。如此的珍惜,或許僅僅是感受清風拂面、冬陽輕炙般的平凡,或者是讓自己的生命不再被不必要的窒礙拖延、因循茍且所牽制,唯獨遵循內心的喜悅而行。總之,是在時間的當下做每一個忠於自己的選擇。這樣在生命的流光裡,我們有了感恩,有了坦然,並清醒地敞開自己迎向每時每刻,直至此生的終結。」人好好無病痛的時候就要好好珍惜每件事物,快樂的不開心地過的都是一天,不如開心的過每一天吧,同時還要感謝身邊的人事物沒有他們就沒有你。
「臨終的病人臨床的具體現象包括:病人說話的能力變得薄弱,語言變得破碎,無法和語言所指涉的現實對象相連結;病人看著眼前的親人,卻認不出親人;病人轉為沉默,不和世界溝通;病人不理會旁邊的照顧者,轉而和擬象世界的影像互動。」這句話我感觸很深,之前爺爺快走的時候一直跟我說家裡不會出現的事情或是說哪裡有甚麼東西我過去看時就沒有,當時以為爺爺是幻覺或是記性不好記錯,慢慢地連家人都不認識了也慢慢地不說話了,就這樣的無聲無息地離開了。
面對臨終的病人我感觸很深,人生在世17年了體驗過3次,而且都是身邊最親的家人,看著他們從健康到癌末到臨終到死亡,每一個過程都很煎熬要陪著他們一起面對,走在護理這條上這是必須學習面對克服的,只能說生命真的很脆弱,一個疾病一個癌症就可以讓你回到天上,所以阿現在人健健康康的要感恩且珍惜身邊每件事。
|
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 12272 2017-08-22 22:10:59
書名: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 作者:余德慧
這本書是收集許多人對臨終病人的心理探討和對病人的陪伴所做的研究,再由余德慧教授收集眾人資訊研究者的發現而成的書本
令我印象為深刻的是有一個個案黃媽媽五十六歲是肝癌末期的患者,因為嚴重嘔吐及疼痛的控制才住進安寧病房,雖然住進去後他的身體還是種種病狀,但有獲得明顯的改善,因為癌症及病狀的原因身體快速消瘦下去,甚至到無無力下床的地步,當時黃媽媽以及家人早已有了沉默的共識就是在醫院的病床上等待最後一刻的來臨。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發現原來一個疾病一個癌症可以這麼快地奪走一個人的生命,但在這最後一段的時間可以讓黃媽媽好好享受自己喜歡的小美冰淇淋,這應該算是最後最後的小確興吧。
其中我最喜歡這段話:「『決斷』的力量來自於一份對死之生的了然:時光並不會等待,生命,更不能有許多的『來不及』。在『瀕臨』當中,我們還活在世間的人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做珍惜光陰。如此的珍惜,或許僅僅是感受清風拂面、冬陽輕炙般的平凡,或者是讓自己的生命不再被不必要的窒礙拖延、因循茍且所牽制,唯獨遵循內心的喜悅而行。總之,是在時間的當下做每一個忠於自己的選擇。這樣在生命的流光裡,我們有了感恩,有了坦然,並清醒地敞開自己迎向每時每刻,直至此生的終結。」人好好無病痛的時候就要好好珍惜每件事物,快樂的不開心地過的都是一天,不如開心的過每一天吧,同時還要感謝身邊的人事物沒有他們就沒有你。
「臨終的病人臨床的具體現象包括:病人說話的能力變得薄弱,語言變得破碎,無法和語言所指涉的現實對象相連結;病人看著眼前的親人,卻認不出親人;病人轉為沉默,不和世界溝通;病人不理會旁邊的照顧者,轉而和擬象世界的影像互動。」這句話我感觸很深,之前爺爺快走的時候一直跟我說家裡不會出現的事情或是說哪裡有甚麼東西我過去看時就沒有,當時以為爺爺是幻覺或是記性不好記錯,慢慢地連家人都不認識了也慢慢地不說話了,就這樣的無聲無息地離開了。
面對臨終的病人我感觸很深,人生在世17年了體驗過3次,而且都是身邊最親的家人,看著他們從健康到癌末到臨終到死亡,每一個過程都很煎熬要陪著他們一起面對,走在護理這條上這是必須學習面對克服的,只能說生命真的很脆弱,一個疾病一個癌症就可以讓你回到天上,所以阿現在人健健康康的要感恩且珍惜身邊每件事。
|
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 12272 2017-08-22 22:10:59
書名: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 作者:余德慧
這本書是收集許多人對臨終病人的心理探討和對病人的陪伴所做的研究,再由余德慧教授收集眾人資訊研究者的發現而成的書本
令我印象為深刻的是有一個個案黃媽媽五十六歲是肝癌末期的患者,因為嚴重嘔吐及疼痛的控制才住進安寧病房,雖然住進去後他的身體還是種種病狀,但有獲得明顯的改善,因為癌症及病狀的原因身體快速消瘦下去,甚至到無無力下床的地步,當時黃媽媽以及家人早已有了沉默的共識就是在醫院的病床上等待最後一刻的來臨。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發現原來一個疾病一個癌症可以這麼快地奪走一個人的生命,但在這最後一段的時間可以讓黃媽媽好好享受自己喜歡的小美冰淇淋,這應該算是最後最後的小確興吧。
其中我最喜歡這段話:「『決斷』的力量來自於一份對死之生的了然:時光並不會等待,生命,更不能有許多的『來不及』。在『瀕臨』當中,我們還活在世間的人真正懂得了什麼叫做珍惜光陰。如此的珍惜,或許僅僅是感受清風拂面、冬陽輕炙般的平凡,或者是讓自己的生命不再被不必要的窒礙拖延、因循茍且所牽制,唯獨遵循內心的喜悅而行。總之,是在時間的當下做每一個忠於自己的選擇。這樣在生命的流光裡,我們有了感恩,有了坦然,並清醒地敞開自己迎向每時每刻,直至此生的終結。」人好好無病痛的時候就要好好珍惜每件事物,快樂的不開心地過的都是一天,不如開心的過每一天吧,同時還要感謝身邊的人事物沒有他們就沒有你。
「臨終的病人臨床的具體現象包括:病人說話的能力變得薄弱,語言變得破碎,無法和語言所指涉的現實對象相連結;病人看著眼前的親人,卻認不出親人;病人轉為沉默,不和世界溝通;病人不理會旁邊的照顧者,轉而和擬象世界的影像互動。」這句話我感觸很深,之前爺爺快走的時候一直跟我說家裡不會出現的事情或是說哪裡有甚麼東西我過去看時就沒有,當時以為爺爺是幻覺或是記性不好記錯,慢慢地連家人都不認識了也慢慢地不說話了,就這樣的無聲無息地離開了。
面對臨終的病人我感觸很深,人生在世17年了體驗過3次,而且都是身邊最親的家人,看著他們從健康到癌末到臨終到死亡,每一個過程都很煎熬要陪著他們一起面對,走在護理這條上這是必須學習面對克服的,只能說生命真的很脆弱,一個疾病一個癌症就可以讓你回到天上,所以阿現在人健健康康的要感恩且珍惜身邊每件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