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2145/7774頁 [首頁][上一頁][2143][2144][2145][2146][2147][2148][2149][2150][2151][2152][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作業   12553  2017-08-20 18:03:17

書籍:我就是忍不住笑了、太少的備忘錄、大亨小傳 期刊: 现代战争对战时军人心理的影响及心理训练实践的探索‧中国健康心理杂誌、现代战争对战时军人心理的影响及心理训练实践的探索‧中国健康心理、護理人員的情緒照顧看身心靈整合‧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心得: 大亨小傳,在這本小說中,深刻的描繪了人類因夢想而偉大的感動、無怨無悔,真情流露,尋求真愛的悸動及無情冷漠、自私卑鄙,人性醜陋面的浮動。道盡了社會的人情冷暖、自私及孤獨。當我們迷失的時候,應該重拾自我。不是漫無目的,保有初衷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我就是忍不住笑了,在這本書中,讓我體會到了,當我們在人生中的低谷,與其愁眉苦臉,不如正向看待。一直持負面的想法是沒有用的,可能還會因此生病。但如果保有笑容,我們就保有了對美好事物的想像及對生命的奉獻。多笑,能使身、心、靈,保持健康。只要保持下去,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我相信,都能夠堅定地走下去。 太少的備忘錄,透過導演侯季然先生的攝影,介紹了他的出生地「台北」。展現出了不同的風貌,台北不在是冷漠的大城市,而是一個溫暖人心的地方。在書中看到了以前尚未開始發展的台北樣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感覺到了舊時代的社會風情,這是現代社會所沒有的,也明白了為什麼大家總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情。更了解到了導演的兒時生活,還有帶給他靈感的事物。一篇篇散文都是不同的小故事。帶給我許多感動。
      
106暑假作業 三篇糖尿病文獻心得  11641  2017-08-20 18:02:33

看完三篇文獻心得以後覺得在照顧一個個案不是只單單照顧他的疾病,有包含全方位的照顧和治療,包括個案得知自己有糖尿病時的心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還有個案的家庭因素也要去了解,對個案認識以後要去確認健康問題,並且去建立護理措施,在執行措施以後再去評值,評值目標是否有完成,可是我覺得糖尿病的個案很辛苦,要一直去測血糖是否有無在正常值一天至少三次,如果沒有在控制範圍的個案可能就要一直受到扎針之苦,但這個必經過程都必須靠自己堅定的意志力,家庭的幫助也是很重要的,糖尿病的個案是要非常小心照顧身體的,因為糖尿病有許多淺在的合併症,有高血壓這個隱形的殺手就要注意身體的小細節,個案更要去遵從飲食的習慣,平時切勿暴飲暴食,要學著和糖尿病共同的生活,慢慢的學習自我照顧的技巧,使病情穩定控制,不論如何,糖尿病是種慢性疾病,常續發各種合併症,無形中糖尿病患者內心中皆隱藏一些威脅與恐懼。例如疾病意味著健康與前途之喪失,角色扮演能力的降低,繼而是自尊心及主控能力的衰退。因此病人需要發展自我調適的能力:例如以積極正面的態 度接納糖尿病;廣泛吸收糖尿病的各種 衛教資訊;耐心配合各種治療與門診;勿把生病的情緒帶到其他事件上及提昇自我,珍惜擁有的並與朋友分享。 糖尿病足部病變之嚴 重性及長期耗費許多的社會成本,包括家庭照護及醫療費用。對於糖尿病足部潰瘍患者的照護,有 研究指出適當的足部衛教可以降低糖尿 病患者的截肢機率,也能增加患者正向 的足部自我照顧知識及行為因此護理人員可藉由教導以下 活動來增進患者的足部照護知識。如:不吸煙;穿鞋之前要檢查有無異物;新鞋子初次穿,不要穿太久;不可赤腳走路;腳部雞眼不可用刀挖;以潤膚油來保護雙足,以避免皮膚乾裂。 杜友蘭(2002).護理理論與實務應用(第2版). 台北:華杏。 李炫 昇、翁文能(1997).糖尿病足.當代醫學,24(12),36-39。
      
105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2616  2017-08-20 17:53:03

書名:請來找我 作者:羅米莉.伯納德 讀後心得 《請來找我》是一篇驚悚懸疑小說,敘述16歲外表脆弱、內心剛強的女孩為了幫助一些女性避免步向他母親自殺的命運利用犯法的方式,父親是毒蟲,母親跳樓自殺,只能帶著妹妹到處搬家,遇到不一樣的人有著不一樣的秘密,從女主角發現從前朋友的日記開始展開一段混亂的世界,一開始就是一堆問題重重,每章節最後總是留下一些伏筆讓我們自己聯想,真的會讓人想趕快看到下一章節,雖然很不可思議,看完書後我知道原來這書一直環繞著校園霸凌和家庭暴力的問題,閱讀驚悚懸疑小說只能說滿足個人視覺享受而已,要是真的發生在真實世界上就太恐怖了,常常看到許多社會新聞報導許多類似的案例,我總是在想如果這個人出生在不同的家庭,當發生狀況或迷惘時,遇到可以協助鼓勵他的人(例如老師,朋友)是不是結果會不一樣。現在的社會許多的問題都是從狀況的家庭發生,而讓小孩從小就有不正確的價值觀或偏差行為,如果從小家庭的父母就沒辦法幫助他們,那年紀這麼小的他們能怎麼辦呢?如果是我,我也不知該如何,如果有人能主動發現給予協助或許結果就會不同了。
      
臨床溝通技巧  12616  2017-08-20 17:49:22

1.溝通是兩個人之間的互動影響、支持或是經由他人幫助而獲得成長或生存的一種動態過程。 2.治療性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治療性對話旨在促進問題的解決、學習與成長。 3.有效的治療性溝通是病人說的話和護士瞭解的訊息一致。 其中影響溝通的因素有神經生物的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發展因素。而溝通方式又分為語言與非語言但非語言的溝通比語言溝通更能真確傳遞情感。 有了要素與方式,當然還要有技巧如:如何讓個案主動傾訴護理人員的問話與觀察。 以上是在臨床上所要具備的條件,才能與個案有效的溝通。
      
105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3270  2017-08-20 17:29:26

主題:「護理典範」人物 *書名:幽谷半行 作者:趙可式 *書名:台灣推動進階護理的典範(白寶珠女士) 作者:余玉眉 *書名:澎湖阿嬤白寶珠 作者:周佩蓉 讀書心得:看完了這三本書我很感動,幽谷半行這一本書是在講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安寧的主任兼醫師,從他的文章中,可以發現他是一位使命感非常強烈、人道信念堅定的一位醫師,他把他的全部還有精神、全心靈投入在安寧照顧上,雖然他在這過程中有很多的曲折及難關,但是他都一一的克服,可以看得出他比一般人還要更堅強,更強大,文忠也可以知道,作者本身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所以文中時常都能看到詩句。台灣推動進階護理的典範(白寶珠女士)及澎湖阿嬤白寶珠,因為在看書錢不知道他是誰也沒有聽過,所以有上網看一下資料,順便多多了解。名字乍聽之下是台灣的名字,但她其實是美國人,是一位美國籍的傳教士及護士。白寶珠女士在澎湖有五十年的歲月,她從事痲瘋病的治療及預防,她讓那裏的病患不用遭受到隔離孤絕的苦,並且教育大家要接納痲瘋病病人,其實看完了這兩本書我很欣賞及欽佩他的能力及勇氣,雖然痲瘋病(也就是漢生病),此病的傳染性並不高,而且經過治療後可以痊癒,但是在當時醫療科技那麼的不發達,也還沒有研發出可根治痲瘋病的藥物,你能夠接納及照顧真的需要很大的力量及勇氣,坦白來講,在那個年代有誰會去照顧他們?再有多大的能力,也不可能會去,因為他們的「怕」,就會使那些有能力的人更膽小、沒信心,所以更不會去照顧,而這件事就只有白寶珠女士在當時能夠做的出來,所以我很欽佩她,應該是非常的欽佩。所以我覺得能夠做這些事,例如像第一本書所提及的臨終病患、第三本書提到的痲瘋病病人,照顧的人應該是具備三種性質,第一「愛心」看到他人有難,幫助他人,第二「不因人身心上的消亡而退避畏縮」,第三「對別人的痛苦有所感觸及理解」雖然這三種性質是不一定的,因為是我覺得!不管是像第一本書及其他兩本書說的,但我覺得照顧病患挺不容易的,因為你是護理人員,所以你必須具備多方面的特質,「專業技能」也好,但是我覺得「基本素養」是重要的!也是值得探討及學習的。
目前第2145/7774頁 [首頁][上一頁][2143][2144][2145][2146][2147][2148][2149][2150][2151][2152][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