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234/7706頁 [首頁][上一頁][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11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16443  2023-02-13 18:01:20

這個寒假我讀了兩本書,其中一本是由一位日本人—桑名一央先生所著作的《如何活用時間》;另一本而是吳宗翰醫師所寫的《學習就是要有計畫—美國SAT榜首的考試、記憶、動機訓練法》。 《如何活用時間》這本書講到了我們該如何安排時間、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利用閒暇時間等等的內容,而我認為這本裡面最大的重點就是在教導我們「如何節省時間」。看完這本書以後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在〈工作預定表的制定法〉這一節中提到的在做時間計畫表時安排時間的方式應該以每十五分鐘為一個單位,這樣能夠提高效率,有時還能提早完成,讓原本看似耗時的工作變得輕而易舉,若長期超出時間,可就要再重新規劃對此工作的時間分配。 《學習就是要有計畫—美國SAT榜首的考試、記憶、動機訓練法》這本書是由吳宗翰醫師所寫的,在書中他和我們介紹了他在十歲時移民到了美國,從完全不懂英文到成為全班第一名,並且小學、國中、高中皆是以全校第一名畢業,甚至在八年級時通過ACE跳級測驗,獲得直升大學到資格,並在美國SAT大學入學考試時拿到全加州最高分,在大學時到日本交換學生時更自修學習日文,並且精通四種語言,這些成就讓我真心感到佩服。 書中講到一些關於「IQ」、「EQ」、「時間管理與計畫」、「記憶力」等等的內容。在第一章我印象最深刻的觀點是作者提到在家教和補習班的選擇上,他認為家教會比補習班來得好,他的觀點是補習班只是在教導如何應付考試,且重複講學校課堂上的內容而已,而家教老師在一對一的過程中能夠更精準的知道學生的問題,指出並教導改正。在第二、第三關於「IQ、EQ」的章節中他提到EQ比IQ來的重要,在孩子十二歲以前一定要啟動五大自主學習關鍵—創造力、意志力、自信心、領導力和自我管理,且愛運動的孩子會更聰明。在第四章關於「時間管理與計畫」的章節中,作者提到要讓孩子知道清楚自己的目標進而建立學習動機,讓孩子主動為自己的人生做出計畫。在規畫人生進度表時,時間必須以六年為單位,並且積極規畫年計畫表、月計畫表以及日工作清單(To Do List ),重點是規畫後就該確實執行並且檢討。在第五章關於「記憶力」的章節中作者提到要發揮強大記憶力的秘訣就是「圖像記憶」。第六章關於「考試」的章節中作者提到準備考試是一門「一法通萬法通」的技藝,打好基礎最重要! 看完這兩本書後,我個人是更喜歡吳醫師關於學習計劃的那本,或許是這本書更符合我現階段的需求,而關於活用時間那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給商務人士。不過這兩本書都有值得我學習的觀點,未來我會將兩本書的觀點結合,慢慢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與讀書方式,提高讀書效率,也期許自己能夠成為更好的人。
      
選習(外科加護病房)-高護實習心得(111/10/24-111/12/2)  14664  2023-02-13 17:59:27

這次實習,我學習到了加護病房的常規護理,也體驗上大、小夜班,照護個案的嚴重度,相較於之前在一般病房來說,難度也是增加的,大多都是意識不清的個案,較少能夠對談,且有很多的儀器,但我也學到很多,常規的技術、評估,都能順利地完成,但面對變化性的個別性護理,我需要較多時間去釐清思路,需要在學長姊的指導下完成,加護病房很特別的是,團隊合作,尤其是在翻身、接新病人的時候,大家都會互相幫忙,是我覺得很棒,也是值得我去學習的地方,因為自己是實習生的身分,會擔心自己能力不足,沒辦法幫忙學長姊分擔照護病人的工作,也怕影響學長姐的工作,所以我不太敢主動去詢問,但我後來發現,大多時候,只要自己敢開口詢問,學長姊大多都會願意教學,也會放心我去照護個案,才有更多學習的機會,所以自己要多點勇氣,勇於開口,照護個案的第一天,我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去了解個案,但之後隨著照護天數增加,對個案有一定的了解後,做事也能較有效率,期許自己未來也能像學長姊一樣,能夠很迅速地就能了解個案,做事也都是很有效率,這次實習,很感謝個案願意讓我照護,感謝學長姊願意花時間教學,讓我收穫很多。 此次實習中印象最深刻、最有成就的是照護安寧的個案,完成遺體護理,這是我第一次遇到,當下心情很忐忑不安,會擔心自己無法面對離世的個案及家屬,看到家屬從不捨到放手,令人動容,雖然自己照護過程中,多少會因為看到家屬探望個案時的言行舉止,而出現情感反轉移,但始終會對自己精神喊話,要有護理的專業度,也要對個案表示祝福,最有成就的事,就是和學姊一起幫個案完成遺體護理,見習個案離世後的流程,面對安寧個案的家屬,我能做的就是口頭地說聲: 「辛苦了」,不敢說太多,擔心會讓家屬情緒潰堤,希望下次若再遇到這類的個案,希望自己能多帶著祝福的心,不要過度擔憂;實習中,讓我最挫折的就是沒辦法像學長姊一樣,能夠很迅速地了解個案,總是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去熟悉個案,也沒辦法有很好的應變能力,希望自己能藉由多看、多學,提升自己的能力。
      
111-1寒假作業  15794  2023-02-13 15:51:15

『給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你』 我很喜歡作者從序中說的最後一句:「從現在開始,我不要再為這世界上的標準感到痛苦了,因為比起任何人,我是那個最認同且接納自己的人。 看完這本書,其實我還蠻有感觸的尤其是在敘述社群這塊的時候看著許多可能不太熟的人,拍美照、吃美食、出國玩,在不斷與別人的比較之下也漸漸的也呈現出了自己的不完美但我們也要試著去接納自己去了解自己,找尋人生中生活的意義「接納自我」才能變成更好的自己 當你不停的在比較內心其實是懷疑說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好的 所以我想確認 我是好的我才可以放心。」但其實比輸比贏你都不會開心也不會就此而解脫。 所以不要去爭個高下好好的愛自己,我們都要好好愛自己 盡可能的不要去跟別人比較這樣只會讓自己不開心 『女孩,妳真的夠好了!』 現在有太多女孩追求成就的動力來自殘酷的自我批評和對於失敗的焦慮,就現代容貌焦慮幾乎是每個女孩都有的他們會感到無論自己多麼的努力、拼永遠都不夠聰明、成功、漂亮、瘦、受歡迎就是會有種種原因導致他們焦慮這本書是在教自己如何幫助自己重新定義自己這個人也不在犧牲自己的同時下,可以以健康的方式成功解決辦法以及說如何在一個不健全的世界當中,保持健全的身心靈 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畢竟這世界上真的有太多事情讓身心靈都受到影響了,請你要記得 你不需要透過“比較”來去證明說自己的好。你是人,人都會有缺點都 當然也是有優點。當你翻開這本書的同時就要開始接納自身不完美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才可以找到了自身完美。不要陷入在別人的眼光當中
      
寒假作業  15609  2023-02-13 15:09:37

性別認同議題近年來越來越受到精神醫療與心理健康學界的重視,非傳統性別認同的個體常遭到污名與霸凌,導致精神疾病的風險。跨性別是一群高度異質性的個體,其性別認同與出生時被認定的性別不一致,其中有一些人符合DSM-5-TR中「性別不安」的診斷,當這些女跨男或男跨女的個案在社會性別轉變的歷程中,也可能會尋求荷爾蒙治療或性別確認手術,而被稱為變性者。在台灣若要變更法律上的性別身分,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取得兩位精神科醫師的診斷證明書、二是由合格醫療機構開立摘除原生生殖器官的證明。在DSM-5-TR中,性別不安這個詞彙描述的是當事人所經驗/所展現的性別與指定性別之間有顯著的不一致,因此造成困擾及痛苦。性別不安在各年齡層中有不同的困境,針對不同發展階段也有不同的賀爾蒙治療選項。青春期的性徵發育常常造成性別不安的當事人更加痛苦,因此也有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可以延後青春期,讓當事人有更多思考時間。而性別確認賀爾蒙則能幫助當事人的外觀男性化或女性化,以符合自身性別認同。除了生理上的治療之外,心理介入也相當重要,跨性別者因社會結構問題,常面臨更高的暴力、自殺、性侵風險,也有許多研究指出跨性別與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發生率相關,這些議題都需要醫療及心理健康從業人員的高度重視。
      
寒假作業  15609  2023-02-13 15:04:09

2020年橫掃全球的新冠病毒,讓全球體會了傳染病的重大負面影響,也重新讓醫療照護人員思考疾病照護的烙印。在台灣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經由高效能抗愛滋病毒治療之後,目前已是一種慢性病。由於感染HIV病毒與行為相關,感染者常被以負面形象呈現,承受多重刻板印象及愛滋污名。在台灣HIV感染者之污名深受東方哲學儒家文化的影響,使感染者面臨的污名情形與西方文化有所不同。目前HIV的治療觀念是病毒量測不到等於不會傳染故在後疫時代HIV醫療照護人員應該具備有實證的照護思維,本篇文章介紹儒家思想下的HIV污名、HIV U=U的治療概念及後疫時代HIV醫療照護人員該具備的照護思維,期盼能提供給HIV感染者無歧視的醫療照護,讓台灣能儘早達成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2030年對全球愛滋病防治零歧視、零感染、零死亡的三零的願景。
目前第234/7706頁 [首頁][上一頁][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