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26/7698頁 [首頁][上一頁][24][25][26][27][28][29][30][31][32][33][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二年級校外教學 大體參訪  16444  2024-04-29 23:33:50

大體老師是值得尊敬的,逝者在他們生前就簽訂了這樣的計畫,他們很勇敢很厲害,他們的家人也是,願意將放在心尖上的家人,交給醫學院的老師學生們,真的特別感謝,感謝願意讓我們後輩學習、研究並探討人體的一切,在實習下課的那幾分鐘,教室外貼著一張張老師們的生平,有些坎坷,有些幸福,也有些爭執,不管發生了什麼,謝謝老師們。 要向大體老師學習前首先要先克服自己的心理狀態,以尊重感恩的心去學習,謝謝他們。 在學習的過程中,從泌尿系統到解剖骨骼,一開始的害怕轉為好奇,好奇跟課本裡的不同,實體看到和在教室所以聽到的,有些不同,在教室裡只能想像,但是在實習教室可以看到實體,那種感覺真的很不一樣,好像更容易記得人體的各個部位在做什麼,說實話一開始進去的時候有點害怕,但是看了幾台後,漸漸的就不再那麼害怕更多的是好奇心,能實體看到課本上有的東西,很神奇,進實習教室前,聽了有些學姊說福馬林的味道很重,什麼實習完沒有什麼胃口吃東西,但是我其實剛進去的時候還分不太清楚福馬林是什麼味道,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嗆鼻,但是還是有少數幾台有點嗆鼻,第一次摸到大體老師感覺硬硬的沒有想像中軟,每個部位的觸感都不太一樣,我自己覺得肝臟的部分特別的硬,感覺起來很滑滑的橡皮擦,就硬硬的但是又按的下去,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心臟的部分,將整顆心臟捧在手心中的時候,冰冰的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靜脈跟動脈很大很粗,很難想像那是我自己也有的東西,那個粗度我的手指都可以放進去了,把有切痕的地方撥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心室跟心房,課本畫的比較清楚,實體看到不是特別的清楚但可以看到大致的樣子。 很感謝有這樣的活動,可以讓我們學的更實際,了解真正的人體,感謝大體老師、台大的老師、聖母的老師。
      
大體參訪  16451  2024-04-29 22:28:34

這次大體參訪的活動是很特別的經驗,可能是我人生中唯一一次可以近距離的觀察人體內的構造,我知道這次的活動很難得,不過等到要去看大體的時候,我還是覺得蠻抗拒的,因為從來都沒有這種體驗,覺得很可怕不敢面對。不過大體老師們為了這個社會貢獻了他自己的身體也貢獻給了醫療界,祂們還必須泡在福馬林2-3年,為了確保屍體不會腐壞,還有捐大體還有一定的規定,像是體重要到達一定的標準和年齡限制之外,還要讓專業的心理、社會、醫學評估,確認是否符合條件,才可以捐贈,而不是你想捐就可以捐的,我覺得祂們真的很偉大。 一開始進實驗室我們聽從老師的指導,開始在心裡默念,感謝大體老師的奉獻之類的話,默唸完之後我在尋找福馬林到底是什麼味道,但是最後還是沒找到任何答案,就是有一種難以形容的味道。看到大體老師之後,大體老師跟我想像中的差很多,而且也沒有那麼害怕,因為不是血淋淋的那種,反而是暗紅色的,接下來老師開始講解大體老師的各個構造之後,有些大體老師的味道比較重,真的有點不舒服,呼吸不敢吸太大口,等老師講解完之後,我們戴上了手套,老師讓我們用手摸大體老師的器官,感受平常摸不到的地方,那時候我不敢摸,到了第二站之後,同學拉著我的手去摸了大體老師的手臂,我感覺摸到了骨頭,感覺跟真正的人差不多,就不那麼害怕了,接下來我摸了大體老師的肝和腦還有大動脈,觸感真的很酷。 不過還是很謝謝大體老師的貢獻,祂們讓我們有這一次很特別的經驗,可以看到人類實體的器官,而不是看看圖片罷了,這次的大體參訪也學到了很多器官的位置,還有不懂的地方也弄懂了,很感謝台大醫學院的老師和大體老師。
      
大體解剖參訪心得  16543  2024-04-28 23:28:45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大體捐贈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捐贈的過程要考慮的因素有太多太多了,對於傳統觀念要留「全屍」、「死後解剖遺體」,是需要鼓起勇氣去做這個決定,也要面對身體逝去後要被解剖的心情,是需要很多時間去消化的。 大體捐贈對現代醫療是有很大幫助的,可以讓更多醫學系、護理系了解到人體構造,並不是在書本上學。現今醫療很缺乏大體老師,據我所知道的有些學校因為缺乏大體老師而需要到其他學校上課或是停課;也不只是對於醫療上,對於尊重生命也是很重要的幫助,讓學生了解到大體老師雖然逝去但是依然用身體在教學,這是一種很偉大的精神。 我非常尊敬這些願意捐贈大體的老師們,因為他們做了一件我需要思考很久的事,非常的偉大且大愛,在人生最後一個里程碑上寫上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給人生旅程上做一個完美的句點,是現今每個人的榜樣和學習對象。 在上課時應該專心上課,保持著尊敬的心情,且要有禮貌地對待大體老師,在課程結束後也要謝謝大體老師對我(學生)教導,從老師身上學習到很多。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發現了不只是要在課本上學習,還要實際操作、親眼看到、親自觸摸到才能去體會到自己所學到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不只是一本書、一張紙而已,是一個需要去親身體驗的知識,用手去記下的東西。與想像中的解剖大體參訪很不一樣,實際觸碰到的大體也跟我認知到的有點差異。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 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在從一開始的默禱,再到最後的鞠躬由衷的感謝大體老師,都讓我是懷著非常感動的心情去做,想到一個人願意用自己的身體來完成大愛其實就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讓我由衷地佩服所有大體老師,能做出捐贈大體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導致我對於大體捐贈有所改觀,它其實並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件對於這個世界有很大幫助,大體捐贈也讓我對於尊敬生命有更大的改變,了解到每個生命都來之不易,當然遺體更是來之不易。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現在的我看待生命會變得更重,每一個生命都來之不易,會更嚴肅去對待生命這個題目。可以改變自身跟親朋好友對於「大體捐贈」的刻板印象,它並不是一件壞事,讓大家了解捐贈大體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將在大體老師身上學習到的精神和意志運用到人生的每一個角落,也可以利用這個精神去幫助他人。
      
大體參訪心得  16412  2024-04-28 23:05:42

學號:1115101019座號:19 姓名:呂思璇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我覺得大體捐贈是很偉大、願意奉獻,助於醫療的進步,捐贈大體的老師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 大體捐贈有幫助醫學生有實體的器官,更了解人體的構造跟功能,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很新奇的體驗。 這次有看到兩位大體老師有刺青,讓我覺得其實真的不能從一個人的外貌去判斷他們的內在,很謝謝老師們願意把身體捐出來,讓我有這次機會看到人體器官的構造,還可以觸摸看看,我們在這次活動之前有默禱一分鐘來感謝這幾位大體老師~雖然不曉得每個老師生前的事蹟,但我相信他們每個人都很善良😭我們應該抱著學習的心態去面對這個課程,心存感激的謝謝每一位老師~ 2.我學到了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系統…等,不管是循環系統免疫系統,都會與全身相關,所以我們以後應該學的時候必須融會貫通,不能只是零零散散的學,到後面都會忘記,我還了解到神經摸起來是硬硬的血管摸起來是中空的 覺得很新奇,每個器官摸上去都比想像中的軟,除了肝臟很硬,還搞清楚女生腹部的順序是膀胱在前子宮在中間直腸在後面,去看了才發現原來我們人的腦那麼小,原來側腦室可以插進去一根手指,頭殼骨很薄一層,腦神經又那麼重要,如果一個不小心應該就會失去生命,如果去之前有大概了解人體全身的構造,去的時候會感覺跟自己想像的位子差不多,每一個構造都很重要,如果一條壞掉了,人就會很難活動只是變成實體的,講解的老師們都很用心,講的很細,回來之後我們能更了解人體的構造,當病人描述他哪裡痛時,我們可以推出大概是哪裡出了問題,我們在看大體老師的時候其實也是在鞏固我們以前所學到的知識
      
大體解剖心得  16560  2024-04-28 20:28:1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一、 班級___護二丁___、學號__1115101166__、姓名__楊思品__、教師姓名__鍾佳真__ 二、 格式:A4、標楷體12號字、單行間距 (至少600字) 三、 心得報告:請上傳至「學習歷程檔案」並請導師遴選出優良作品3篇/班,請將名單繳交至護理科並於網路公開表揚暨分享,另記嘉獎乙支;至少600字。(詳見下表)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 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親愛的大體老師們 謝謝你們的捐贈支持與信任。捐贈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特別是捐贈大體這個部分,這對於我們學生學習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捐贈大體為學校提供了很寶貴的學習資源,經過觀察及學習,讓我們能夠進一步的了解人體的奧妙。面對這些大方的捐贈者,我們應該保持著感恩的心,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善行是被看見並且有被尊重,捐贈的這個舉動是展現了對教育這方面的支持及關心。在學習途中,我們要對捐贈者展現出尊重和感激之心,不僅僅是口頭上的感謝,更應該在學習的行動中表達出對他們的尊重與重視,而且也要珍惜每位大體老師的善心與奉獻。讓捐贈者感受到他們的善舉得到了回應也為學校及我們帶來深遠的影響。好的捐贈環境與對待才能讓這件事一直持續下去。 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我學習了如何尊重與珍惜生命。每一具大體老師都代表著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有的是觀察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等等的。雖然經過長時間被福馬林浸泡,老師的形體外表讓我覺得有可怕,但是我還是有跟完全程。在這過程中讓我接觸到的最大問題竟是我不太敢去觸碰到那些內臟器官,這是讓我這趟的解剖課最跨不去的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摸那個大腦,真的非常特別,有著很明顯的紋路,摸起來非常有彈性,還有一束長長的神經叢。這次的大體解剖課程讓我收穫了不少,看見人體平常看不到的器官,價值觀也有所提升。這次的課程對我來說困難重重,要克服福馬林的味道以及視覺上的衝擊,但也讓我重是到了專業的重要跟對生命的尊重,這會是我一個難忘的回憶,會好好珍惜這次得學習經驗,最後,謝謝大體老師的奉獻讓我們來學習。
目前第26/7698頁 [首頁][上一頁][24][25][26][27][28][29][30][31][32][33][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