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11-1寒假作業 15751 2023-02-09 13:31:05
護三丁 1095101180 陶姿蓉
這次選了兩篇跟疼痛相關的文章,《老年非癌症慢性疼痛患者之藥物控制》《物理治療對居家個案疼痛介入之應用》之前上課這個部分是自學對這個很有印象,對於老年患者的非癌症慢性疼痛,理想的治療計畫必須考慮每位患者的身體狀況、生活能力及社會或家庭的支持,提供個人化的多面向止痛療程。在輕度至中度疼痛可優先使用乙醯氨基酚,嚴重疼痛或對第一線治療反應不佳者可在密切監控下使用鴉片類止痛藥。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由於副作用風險,最好避免長期使用。鴉片類止痛劑的效果跟一般的非類固醇止痛劑比較起來,鴉片類止痛劑的最大差別與優點就是具有更強的止痛效果,依據作用機轉,鴉片類止痛劑可以區分為弱效性鴉片類止痛劑及強效性鴉片類止痛劑。其中強效性止痛劑的效果沒有天花板效應,也就是隨著劑量越高,止痛效果越強,沒有絕對的最高劑量。
台灣即將邁入高齡化社會,這也表示高齡者的身體機能與日常生活品質在持續下降,所以政府積極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其中包含居家復健服務,以維持或改善高齡者的身心功能,增進失能者在家中自主活動的能力,保障生活品質與尊嚴。為協助居家個案能恢復身體功能、促進生活品質、回到社會或適應疾病,應是醫療照護的最終目標。所以居家醫療團隊上需要醫師、護理人員、藥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呼吸治療師、營養師、社工等多醫療專業人員參與合作。
參考資料: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5612546-201605-201701260003-201701260003-43-51&PublishTypeID=P001#Summary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5612546-201605-201701260003-201701260003-35-41&PublishTypeID=P001
|
寒假作業 15576 2023-02-09 13:10:21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產後期父親對哺餵母乳的態度、配偶哺餵方式、父子依附及婚姻調適間的相關性;並探討父親對哺餵母乳的態度及配偶哺餵方式的預測因子。本研究採立意取樣,收集高雄地區新生兒出生4—6週的父親為研究對象,共收取210位個案。研究方法採用結構式問卷調查法,研究結果發現:坽父親對哺餵母乳的態度趨於正向;夌 餵母乳組的父親對哺餵母乳的態度以及婚姻調適程度皆較餵嬰兒配方奶組為佳;奅父親對餵母乳的態度、父子依附關係均與婚姻調適程度呈顯著正相關;妵配偶哺餵方式、社經地位、婚姻調適程度、有無參與哺餵方式的決定,可顯著預測父親對哺餵母乳的態度,總變異量解釋力為20%;妺胎次及父親對哺餵母乳的態度可顯著預測配偶是否哺餵母乳。因此本研究結果可提供護理人員在推行哺餵母乳的過程中,重視父親對哺餵母乳的態度及影響力,並主動評估其婚姻調適程度,以達到 狴H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目標並進而提昇母乳哺餵率。
|
寒假作業 15576 2023-02-09 12:45:53
研究個案數為130名,平均年齡為33.37±5.01。研究顯示住院安胎孕婦的焦慮程度為中度焦慮,焦慮與年齡、過去有產後合併症及所住房型呈現顯著關連性。高齡、過去有產後合併症焦慮程度較高,所住房型為無隔間病房之焦慮程度顯著高於2人房。多元迴歸檢測顯示安胎期間所住之房型是住院安胎孕婦情境焦慮之預測因子。本研究未發現過去周產期失落經驗對此次住院安胎焦慮情形有顯著影響。
結論與臨床應用:住院安胎婦女普遍有中度焦慮,住院房型為情境焦慮之預測因子。建議需著重照護婦女住院安胎期間空間所帶來的焦慮感,而臨床照護需常規評估焦慮並建立標準照護指引。
|
111寒假作業 16541 2023-02-09 08:54:09
<良醫墨菲 EP1>閱後心得
墨非是一位患有自閉症的醫師,影片的一開始可以發現墨非起床時會去洗手,去上班也固定走在一條線上,劇組藉由這些看似微小卻非常重要的動作來表現一個自閉症患者非常重要的特徵--患者會有一系列的「重複性動作」。自閉症患者除了重複性動作之外還有幾個特徵,譬如:自我中心-他們會以自己為出發點,理解別人的需求對他們來說比較困難;固執-對特定的事物產生既定印象之後就會一直堅持自己的看法,沒辦法彈性地調整;較難理解社會情境-他們多半依照從前的經歷來判斷當下的環境,分不清楚對方是善意還是惡意;對抽象情緒的理解能力及表達能力比較差-遇到正面情緒時容易過度興奮,但遇到負面情緒時也會過度反應,像是表現出暴怒或是大哭。自閉症的併發症主要是社交障礙,最可能致病的原因是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失調,使神經受器沒辦法正確解讀,影響語言學習等社交以及行為。但墨非也同時擁有學者症候群,學者症候群是指在某個領域有超出常人的表現,常見於高功能自閉症或腦傷患者身上,但擁有自閉症併發學者症候群的人缺少之又少。因為他高深的知識最終才能被醫院所聘用,不過也因為他的自閉症,讓他在濟世救人的道路上有著許多難關。父母可以在小孩兩歲半至三歲前透過行為舉止和社交狀況來觀察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自閉症傾向,譬如翻身站立等行為發展緩慢、不常說話或較晚開口說話,不常與他人有眼神肢體的互動等等跡象,若出現這些跡象就可以帶孩子到醫院進行醫師專業的診斷。看完這部影集後啟發了我,自閉症患者也是一般人,只要我們有耐心不帶有色眼光去對待他們,自閉症患者也能自在的生活。
Jugular vein 頸靜脈
Anatomy解剖學/解剖構造
Savant syndrome學者症候群
Venous didtension 靜脈擴張/靜脈怒張
Intrathoracic pressure 胸內壓
Moving paradoxically 自相矛盾的移動
Traumatic pneumothorax 創傷性氣胸
Tension pneumothorax 張力性氣胸
one-way vavle單向閥
EKG Monitor心電圖檢測儀
Pericardial effusion 心包膜積液
Cardiac tamponade 心包膜填塞
Four chambers view 四腔室切面
|
三年級寒假作業心得 16364 2023-02-09 08:53:22
|照顧腦瘤病患的護理經驗
【心得】:
有時突然的暈倒,是身體給我們的一種警訊,第一篇文章的個案就是因為突然暈倒,才被送進醫院治療,
檢查發現個案的左側大腦有腫瘤,因此讓個案的身心靈都受到了嚴重打擊剛開始,個案因為腫瘤壓迫左側腦部,所以個案的語言、右側肢體是無法完全表達及活動,導致了個案的自信及自尊心受創,常常在貶低自己無法好起來......之類的話,使個案的心封閉了起來不願意接受任何的治療;後來經過了家人、護理人員不斷地支持與鼓勵,個案可接受治療而且還願意主動去做治療的動作,使個案的病情有了好轉。在護理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溝通,溝通能讓我們當場得知個案及家屬的感受如何,也能進一步地去收集資料找尋合適的處理來減緩個案身心靈的疼痛。對大家而言,溝通就是一門很大的課程,若不懂得對方的感受,就不會懂得對方需要的是什麼。我們往往都著重於成人的護理治療,有時卻忽略了兒童的護理治療有的時候,我會覺得新生兒的疾病會比成人的疾病還難治療,因為新生兒很容易就會發生緊急狀況,通常發病的一瞬間就能奪走生命,所以護理治療是絕對不能輕率、馬虎,而是要有膽大心細的能力才行。
|高齡初產婦母職歷程與社會支持之探究
【心得】:
現代女性由於女性意識抬頭、投入職場人數增多等種種因素影響,使得晚婚、晚育的女性比率大增,高齡產婦的人數也逐年上升。晚婚是成為高齡產婦最主要的原因,而高齡初產婦的母職歷程中,擔憂的事項包括:擔心自己年紀太大不適合生小孩、擔心孩子異常、產前檢查項目多、懷孕期身體虛弱、與孩子年齡差距大、沒有體力帶孩子…等,反之高齡初產婦的母職歷程中,擁有的優勢包括:擔任母職角色成熟有耐心、經濟穩定、心理準備充足且人生經歷豐富、更加珍惜有孩子的生活、同年齡的朋友會以過來人的身分給予意見,因現今社會少子化所以提供女性在生育過程中更多的社會福利,對於高齡產婦包括羊膜穿刺全額補助、生育補助等,以強化民眾之生育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