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 16054 2024-03-10 21:24:0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甲
學號 1105101018 姓名 簡瑜霖
書名 昏迷指數三分 社會破洞、善終思索、醫療暴力…… 作者 唐貞綾
出版社 寶瓶文化 出版年月 2022 年 11 月 04 日
索書號 9789864063239 ISBN 9789864063239
書名 我們,長期抗戰中:第一線護理人員的疫情觀察誌 作者 29位為台灣防疫努力的護理師們合著
出版社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20年 06 月 01 日
索書號 9789865470364 ISBN 9789865470364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第一本書:
第一本書:除了理性的專業與人性的溫熱,她還有一份仗義的氣魄和直言的勇氣。為了守護病人,
她挺身向黑道大哥嗆聲:「醫院是我的地盤」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第一本:我看完這本書後覺得很難過,因為這本書很特別的是書裡面的內容取材是來自真實故事的,但情節及病患個資皆都有經過修改。所以我看到的所有事情都是真實發生過的所有覺得很難過,我沒有想到原來有時活下去竟然會是如此艱難的事。
像是社工送來急診的幼兒呼吸微弱,斑斑傷痕的身子比貓還輕,而他三歲的腦竟因嚴重受虐,萎縮得像八十歲老人,真的不敢相信這個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不敢相信他還能不能活下來又或者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我看到的當下真的覺得很難過想說怎麼會有這種事情的發生,這麼小的孩子,又或者是阿公送跌倒的阿嬤入院,卻沒想到相依為命的妻子因顱內出血,連一句最後的道別都來不及說,阿公知道的當下不知道會有多難過,沒有想到這一別就是最後一面了,所以跌倒真的對老人家危害很大真的要小心,不要再發生無法挽回的悲劇。裡面有一段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外傷現場持手術刀與死神奮戰,也在加護病房溫柔地送走病人,而更多時候,是旁觀著這當中的悲歡離合。除了理性的專業與人性的溫熱,她還有一份仗義的氣魄和直言的勇氣。為了守護病人,她挺身向黑道大哥嗆聲:「醫院是我的地盤!」為了讓病患與家屬不留遺憾,爭取在緊急插管前:「讓他們再說最後一句話好不好?」有時候,她治療身體的傷,卻被患者療癒了心。其實書裡還要很多社會問題很值得我們去閱讀探討的
第二本:書本裡面雖然人物跟場景都不太一樣,但不斷重複類似的情境出現。裡面有一個腫瘤病人因為隔離而無法開刀處理傷口,照顧他的護理師只能在隔離病房中,用病人的手機與醫療團隊傳送傷口照片、換藥過程,不斷與醫療團隊互相討論合適的換藥方式與敷料,後來這位病人還是不幸地往生了,雖然很遺憾,但病人家屬告訴這位護理師跟醫療團隊說,病人在生前多次感受到護理師的溫柔與聽訴,還有另一個是高齡的腫瘤患者郭伯伯,因爲病情的加重,郭伯伯想要見從國外趕回而被隔離的女兒最後一面,他的個案管理師趕快緊急的協調醫療團隊與主管機關,終於在臨終的前兩天通過衛生局認定,讓郭伯伯與女兒會面,不留遺憾,完成郭伯伯的最後心願。面對嚴峻的疫情,護理人展現專業,舉凡機場、篩檢站、檢疫所、校園、港口、醫院,至現行的居家隔離個案照護,護理人無所不在
書中的每一篇,都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寫下疫情當下的日常與無常,本書收錄29篇護理師在醫護現場的所見所聞,每篇故事背後所支撐著的,是在護理視角下透視出的病人生命故事、是一個家庭面對生死別離的悲歌、是一種對於護理的執著與信念、是在疫情下重拾原已殘破凋零的護理初衷、是醫護團隊在疫情中層層疊疊架構起來的信任及團結、也是社會大眾視角對於護理在疫情期間的偏見排擠或是憐惜關懷。
|
113 寒假作業 16178 2024-03-05 00:00:0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105101142 姓名 曾莉庭
書名 糖尿病照護必修課:圖解飲食、運動、藥物治療,運用智慧正確抗糖 作者 晨星
出版社 智抗糖編輯室 出版年月 2019/03/29
索書號 ISBN
書名 戰勝愛滋:一段永遠改變醫療科學的故事 作者 Nathalia Holt
出版社 貓頭鷹 出版年月 2015/05/02
索書號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讀完『怎樣預防糖尿病』的書籍後,我有感而發,讓我明白糖尿病的嚴重性,我覺得不管自己是否為醫療人員多多少少都要了解一些疾病和攝取營養的重要,更因為糖尿病這個疾病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習慣、生活型態、遺傳等等息息相關,所以更要去注重它,讀完『怎樣預防糖尿病』這本書籍後,也讓我更清楚地明白了糖尿病的知識,例如糖尿病有分爲兩型,分別是第一型和第二型,第一型和遺傳相關,第二型與個人的飲食習慣有關,還有糖尿病的常見症狀有傷口癒合緩慢、四肢麻痺或刺痛、口渴、多尿、有飢餓感、體重下降、視力模糊、疲勞…等狀況。不管是第一型還是第二型糖尿病如果沒有控制好的話都會造成很可怕的後果,也可能引發其他併發症,常見的併發症包括心臟疾病、中風、視力損害、腎臟疾病、神經損傷、腳部潰瘍和感染等等,情形嚴重的可能會面臨截肢問題,所以不能輕忽,糖尿病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疾病,要密切關注和定期檢查以確保血糖控制良好,預防併發症的發生。但糖尿病的病患可以透過許多方式得以控制,運動也是其中一個不錯的方式,運動時胰島素的角色是調節和刺激葡萄糖的運輸進入肌肉細胞被利用。而運動胰島素分泌的受抑制會增加肝醣的分解,有助於維持運動時的血糖濃度。同時,胰島素的降低也會增強脂質的分解。所以運動對糖尿病是非常有幫助的,不管是什麼疾病都要多多運動讓自己健康一點。
讀完愛滋病的書籍後讓我更了解了這個疾病,作者透過生動的故事和深入的研究,呈現了愛滋病背後的嚴重性,也強調了對愛滋病的誤解和社會對患者的歧視,引起我對這個議題非常感興趣,書中提到了許多關於愛滋病的知識。作者解釋了愛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感染機制以及預防方法。這也讓我對愛滋病的認知更為全面,也強調了性教育以及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其次,書中說明了愛滋病患者在社會中所面臨到的歧視與威脅,也強調了全球一起對抗愛滋病的必要性。這提醒我們愛滋病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需要全球共同努力的議題。
總結來說,這本書讓我對愛滋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不僅獲取了關於這個疾病的知識,也希望能將所學的東西去幫助更多人。還讓我更加關心公共衛生的問題。
|
寒假作業閱讀心得 16511 2024-03-04 22:32:47
看完《 你不只是媽媽, 也是你自己》這本書,我很認同書裡所提到的想法,「先有快樂的媽媽
,才有快樂的小孩」的作法,當了媽媽之後整個生活都會改變,因為妳已不再是以前那
個妳,角色改變、身分也改變、生活模式也改變,雖然懷孕很開心,可是懷孕期間媽媽所要承
受的不只是噁心、失眠、乳房腫脹等等…懷了十個月,準備生的階段才是最可怕的,不是剖腹產就
是自然產,然而,產後因為荷爾蒙而出現的憂鬱情緒、鬆垮走樣的身形或是照顧孩子而紊亂的作
息,這些最直接的帶來身體上的疲憊,卻是無止盡的漫漫長路,身體無法好好休息,連帶的也影響
心理。生完小孩就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每四個小時要泡一次奶,又要隨時換尿布、洗澡,除非另一伴有幫忙,不然一個人真的會崩潰,畢竟新手爸爸媽媽難免都會很緊張就會不知道怎麼顧小孩,媽媽們剛生完很容易產後憂鬱,這時真的很需要另一半得主動,不然真的很容易因為一件小事而憂鬱,畢竟第一次帶小孩,尤其小BABY哭的時候真的很可怕,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需要甚麼,所以妳隨時都要在他的身旁,還要算剛幾點喝奶呀,啊!尿布濕了沒呀!就是要隨時照看,所以媽媽生完小孩真的沒有自己的時間,時間都花在了小孩子身上。成為媽媽後,心,會比身體更痛苦,如果說身體的疲憊,還可以靠外在資源來解決;但心理磨難卻只能靠知心藥來醫。但誰又能理解當了母親之後的痛苦又有多少呢?理想上最能承接這些情緒的是另一半,但實際上,不需要官方統計就知道這樣的理想更接近奇蹟般的存在。當然,身邊的親朋好友,如果能提供支持當然最好,只是許多「過來人」,度過育兒的痛苦後,早已將那些情緒與無助忘得差不多了。所以細究起來,真正能支持你的,只有自己而已。母親這個角色,帶來的情緒勞動是複雜且多樣的。無論是生產當下,迎接新生的喜悅同時也迎來接近死亡的恐懼或是育兒階段與自身職涯發展產生拉扯,想兼顧卻又不可得的無奈;甚至是怨妒另一半的生活狀態,在孩子出生後所受到的影響是微乎其微。這些,都把媽媽這個角色壓得喘不過氣來。雖然生孩子的過程很痛,但看著孩子一步一步的成長,卻覺得一切都值得了。只希望小孩幸福平安成長就足夠了,雖然當了媽媽之後很容易產生憂鬱,但我們可以往好的地方想或者每個禮拜空出一天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是可以,陪伴孩子長大雖然辛苦但看著孩子成長就像是看到自己小時候可愛的模樣,當孩子慢慢長大,開始可以獨立做許多事情時,媽媽們也就可以把目光轉回自己身上,希望社會的制度及文化能多給當母親的人一點安慰,可惜目前更多的是要求,雖然比過去時代好一些,但傳統對媽媽的苛求還是存在,因此現在的媽媽們仍需鍛鍊一些自我修復的能力,這也是本書中感到無奈的地方。
不過總是比過去時代好了,相信隨著時代的推移,媽媽們所面對的社會文化環境應該能越來越好,我們正面的來看,並一起在這當中互相幫助,讓時代能變得更好吧!
|
113 寒假作業-2 16180 2024-03-04 20:29:0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105101144 姓名 林子恩
書名 愛滋病肆虐三十載 作者 江建勳
出版社 台灣商務 出版年月 2012/05/01
索書號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愛滋病嚴重危及全球人類健康,為近半個世紀以來影響最為鉅大的新興傳染病。調查顯示,大多數愛滋感染者對於疾病傳播知識都有一定認識,在落實安全性行為上,卻出現「知」、「行」重大落差。愛滋感染族群年輕化則是國內防疫另一項棘手議題,15歲到24歲年齡層新增感染人數快速增加。愛滋防治無法單打獨鬥,需教育中央與地方衛生及教育單位、民間團體結為同盟,加上社會大眾支持,才能有效抑制愛滋蔓延。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我最近閱讀了關於愛滋病的書籍,深刻地被其中所描述的內容敢檔震撼。這本書籍讓我更認識了愛滋病這個疾病,讓我受益良多,這本書籍讓我明白了愛滋病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巨大影響。透過故事中的人物,我看到了許多人在得知自己或親人感染愛滋病後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和挑戰。這些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愛滋病並不僅僅是一種健康問題,更是一個關於社會偏見、歧視和無知的問題。讀完這本書籍後也讓我更加了解愛滋病的傳播途徑、預防措施以及治療方式,最重要的是,這本書籍強調了愛與包容的重要性。無論一個人是否感染了愛滋病,我們都應該給予他們同等的尊重和關愛,描述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展示了愛與理解如何幫助愛滋病患者克服困難,重新擁有生活的信心和希望,通過閱讀這些書籍,我深深體會到愛滋病不僅僅是一種疾病,更是一個關於人性、愛與包容的議題。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理解、尊重和支持那些受到愛滋病影響的人,並為創建一個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社會而努力奮鬥。因此,我強烈推薦這些關於愛滋病的書籍,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通過閱讀和思考,對愛滋病有更深入的了解,並且在實際生活中展現更多的愛和關懷。
|
112學年度第一學期寒假作業閱讀心得 16836 2024-03-04 20:22:16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RjMuQAfZ7Iwh3tFbIl4xdH65JcCqq8XZ/edit#heading=h.gjdgx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