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不知道下什麼標題 15223 2022-09-20 11:33:47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忙得沒時間,卻總是覺得自己不快樂-每個人都在忙碌,每個人都有好多事要做,其實我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忙,人們可以為生活裡所有人和事,挪出時間,但他們從不挪時間給自己,你生命中想追求什麼?你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相信,能量是一直湧出我們的身體,傳給身邊的人們和事物,想要得到啟蒙的第一步驟,就是先停止能量的流失,所以你要控制那能量,不讓它釋放出去將它收在體內,將它聚結起來把它輸送到你的脊椎,進入你的頭部,來喚醒更高層次的意識,但是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要盡量地保存能量,越多人,越多事情在你的生活裡,你將會消耗越多的能量,每個人都在忙碌,每個人都有好多事要做,其實我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忙,我們喜歡被分散注意力,那樣就不需要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我們沒有排好生活的優先順序,大多數人的生活,沒有清楚地排好優先順序,你知道嗎,對我來說,我的目標就是簡化生活,簡化我生命中的人數,簡化我生命中的事物,在每一天內,我們只有有限的能量,但每一年,都有更多的人進到我們的生活裡,我說的沒錯吧?更多臉書朋友,更多認識的人,但能量卻是保持不變的,而且這成長是不成正比的,如果能量能夠每年持續增加,和生活裡的人事物形成正比,但你的能量是沒有變的,而生活裡的人事物卻是加倍的變多,所以這行不通啊,對我來說,總是先要簡化,簡化進入你生活裡的,人和事物,最重要的是,掌握你每天有限的能量,並集中它,第二步就是學習集中,聚焦那有限的能量,將它轉化到你真正在乎的人事物上,這時你才能創造你熱愛的生活方式,因為你將它投入於你在乎的人事物,而那尾隨的副產品就是快樂,不要把快樂當成一個目標,快樂並不是一個目標,如果你問大多數人:「你想在生命中想得到什麼?」,他們回答說:「我想要獲得快樂」我說的對嗎?別去追求快樂,不要追求快樂,去追求一個生活方式,而那生活方式的副產品就是快樂,快樂會以副產品的方式呈現,我跟我愛的人相處,我的副產品是什麼?-我很快樂,我跟不喜歡的人相處,我就不快樂,所以不要去追求快樂,追求一個會帶來快樂的生活方式,但要去追求這樣的生活方式,你要先了解你在生命中要的是什麼?人生的目的是什麼?而人們不懂這道理,因為他們不花時間跟自己相處,人們可以為生活裡所有人和事,挪出時間,但他們從不挪時間給自己,如果你遇到熟人,你會說:「你有時間喝咖啡嗎?我們去喝咖啡吧!」,而你會說:「這星期我不行呢」「下週我就可以」,「那就星期四晚上七點吧?」「太好了!到時見」,人們說:「我會到公園裡遛狗」「那是我跟自己相處的時間」不對,那是你在遛狗,他們會說:「你知道嗎?我會去慢跑,那是我獨處的時間」不,那是你在慢跑,你得避開人多的路線,留意你落腳的地方,才不會被絆倒,跟自己相處的意思是,坐下來,閉上眼睛,不跟外面的世界交流互動,而是跟自己的內心世界對話,人們不跟自己內心對話,而由於沒有跟自己內心對話,結果他們不知道生命中想追求什麼,由於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所以無法集中那有限的能量,結果他們沒有過著,帶給他們快樂的生活方式,這就是為什麼多數人都覺得不快樂。
-花時間與自己相處
|
«解惑:心智模式決定你的一生» 15223 2022-09-20 11:31:28
人究竟有沒有選擇的自由,這個作者講了一句話,我覺得特別有意思,他說,你問這個話就好像問一個人說,人有沒有成為百萬富翁的可能,答案就是每個人都有成為百萬富翁的可能,但是你現在是不是,不一定,所以每個人都有獲得自由的可能,但是你現在自由不自由,那是你的事,是你的選擇決定了你此刻自由不自由,但是你一定具備自由的潛能,就像每一個人都有成為百萬富翁的可能,是一樣的,這道理就講明白了,而人和礦物質,和這些無機物,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一體化的過程,什麼叫一體化呢,就是你看一個礦物質,你比如說這個杯子,你可以把它切割成無數份,隨便切割,一個鐵塊切割,切成每一個小塊它都一樣,它不會因為你切割小了就死了,沒有,它變成渣子,它也是那個礦物質,所以它不會因為你的切割,而發生性質上的改變,但是你試試把人切割了呢,人如果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那肯定就死了,所以人是一體化的,動物、植物介於中間,所以這個一體化的進程,就要求我們人需要追求內在的整合同話,人最怕的就是分裂,就是大量的人是生活在割裂當中的,生活在沒有整合統一當中,你們各位每天來上班,你真的特別願意來上班嗎,還是說你是不得不,因為我要養家,我沒辦法,我得看起來像個負責任的人,所以我來的,但你其實不願意來,這就是割裂的,所以一個人如果真的要走向那一端,就更體現神的那一端的話,那我們就應該是整合的,礦物質才能做到完全割裂,人做不到,人割裂就會瘋,人割裂就會痛苦,就會不舒服,世界可以豐饒,也可以非常貧乏,一個人哪,一個人的世界可以很豐饒,也可以非常貧乏,你的存在層次將吸引著你的生活,就是你是更接近於人的這一端,還是更接近於礦物質的那一端,你的存在層次將決定你生活的狀態,如果我們把這個世界,完全當作機械論來看待,我們認為這個世界就是機械的,就是一環扣一環的,一切東西都是用數學和物理學,能夠決定的東西,那麼就會導致伯特蘭•羅素所說的一句話,這個話說得好有力量,叫做不屈不饒的絕望,就是假如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是錯的,那麼你會陷入一種不屈不饒的絕望之中,我提醒大家不要慣性的生活,而應該站出來觀察自己,覺知,這是第一個維度,第二個層次就是認識別人的想法,我們想要認識別人的想法,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所以人想要識別別人的想法,本身是一件非常難的事,但是除非怎樣呢,就是除非你是用自己的感覺,用自己的內心在交流,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你跟一個人說話,比如說你的閨蜜,在跟你傾訴一件事情的時候,你不用跟他說話,你只要拉著她的手,你們倆就明白了,就是兩個人互相看著,流著眼淚,明白了,什麼都不用說了,所以第二象限的認知來自哪兒呢,請注意哦,來自於第一象限的認知,就是如果你對你自己沒有觀察,你對你自己沒有覺知,你不了解你的內心,你很難了解別人的內心,所以你知道孔子啊,王陽明啊,這些人,包括孟子啊,最厲害的一件事是什麼呢,叫做推己及人,善推,沒別的,就是善推,就是你有這樣的想法,那麼別人可能也有,你有這樣細膩的感受,那麼別人可能也有,這種感覺才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實現第二象限,也就是如何了解他人的想法,所以如何了解他人的想法的命脈,在於第一象限,在於你怎麼了解自己的想法,怎麼觀察自己,而不是慣性的生活,就是了解別人對我的認識,了解別人對我的認識本身,也有一個巨大的鴻溝,這個鴻溝在哪兒呢,叫做意圖與行動,到底哪一個更重要,你看,我們自己為什麼覺得自己是個好人呢,你們有沒有覺得自己是壞人的,沒有吧,大家都覺得自己是個好人,但是不可能那麼多好人,肯定有壞人,但是為什麼連壞人都覺得自己是好人呢,因為我們判斷自己的時候,都是從意圖的角度來出發的,滅霸為什麼覺得自己是個好人呢,因為滅霸說我要拯救這個世界,他的意圖,他說孩子們,我多麼愛你們,我為你們做了這樣的事,我為了集齊這個寶石,你看我手都爛了,他是非常痛苦的在為整個宇宙在思考,所以你自己了解自己都是意圖,但是別人看你是什麼呢,別人看不到你的意圖,別人看到的是行動,就是你打了個響指,讓我們死了一半人,這是行動,所以哪一個更真實,意圖和行動到底哪一個更真實,在你看來,你可能覺得你的意圖是最真實的,所以你委屈,在別人看來說你跟我說那些都沒用,我只看行動,所以行動更真實,這個東西造成了,我們和他人之間理解的鴻溝,這個作者說,有一件事是每個人在別人眼中,都會出現的東西,而你自己不知道的,就是你比你想像的更加搖擺不定,左右徬徨,就是我們都想把自己偽裝的特別堅定,但其實你是搖擺不定的,你在很多問題上都是搖擺不定的,你自己好好問問你的內心,就是這樣,包括很多人給孩子上學,哎呀,上公立學校,要不然去國際學校看看,還是公立學校吧,搖擺不定,就是我們內心的徬徨是非常多的,但是我們在內在催眠自己,我們覺得自己是很堅定的,其實不是,我們經常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上搖擺不定,這裡邊有一段話,在第一種領域,也就是我們說對自己的了解那個領域,研究可能會提高人的自負感,而第三種領域的平衡性研究,則會讓人領悟到自己的渺小,就是如果你在第三領域呆的時間長,你經常會思考別人怎麼看你,你會變得渺小,我在這個無比廣大的宇宙當中,算得了什麼呢,我只是小小地球表面上的,數十億螻蟻之一而已,但帕斯卡爾說,人猶如一根蘆葦,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這是帕斯卡爾的名言,也就是說,我們是一根有自我意識的蘆葦,而且無比珍貴,儘管他的自我意識在多數時間裡,都處於休眠狀態,只是一種潛能,所以各位知道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了嗎,就是喚醒我們心中的這個潛能,喚醒我們休眠狀態當中的那個自我意識,這樣你才能夠了解自己,了解別人,然後了解別人眼中的你,所以這是第三個層次,就是你要了解別人對你的認識,然後第四個層次就是對外部世界的認識,我們人類對於外部世界的認識,更多地集中在無機物的層面,就是我們了解桌子會更多一點,我們了解電子,了解分子,了解原子,這些東西可能會更多一點,而非人,我們對於人的了解往往是非常少的,我們不能夠簡單的用物理學和數學,來指導人類的思想,而這裡邊有很多,是那個叫做x+y+z的部分,就是你沒法定義它,但你知道它存在,這樣的東西,所以要想更了解外部世界,不能夠僅僅靠科學,還應該靠整體的思想,當然這是他的觀點。
如何提高自己的心智水平
1.學會認識你自己
2.在觀察自己的基礎上認識別人的想法
3.了解別人如何看待我
4.增加對外部世界的認識
|
如何不被憤怒情緒綁架? 15223 2022-09-20 11:29:54
他的所作所為非常愚蠢,如果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多麼愚蠢,他絕對不會這樣做,憤怒是什麼樣的概念,我想我們需要,從憤怒的階段說起,憤怒分成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有人激怒了我,我感到生氣,那是我無法控制的,對吧?接下來會進入下一個階段,我會做出怎樣的回應,對吧?我會轉身離開嗎?還是我會做出反應?我會揍對方一頓?或者辱罵他們?那就是我對憤怒做出的回應,而另一個情況是,當我被激怒時,除了生氣,我別無選擇,那麼我要讓憤怒持續多久呢?一個小時?一天?還是22年?為了把事情簡單化,我給這三個階段,個別的名稱,憤怒的感覺,我稱之為「憤怒」,對憤怒做出的回應,我稱之為「暴怒」,而對憤怒的難以釋懷,我稱之為「怨恨」,當你了解了之後:「好吧,雖然我無法控制,我對憤怒的感覺,但也許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我父親的其中一個教導,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當別人對我的父親做了一些,貌似會激怒他的行為,我父親會說:「你知道嗎,他的所作所為非常愚蠢,如果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多麼愚蠢,他絕對不會這樣做,我為他的愚蠢行為,感到遺憾,如果你為對方感到遺憾的話,你還怎麼生他的氣呢?我對他感到同情,你無法同時感到同情又生氣」但是,儘管如此,我無法控制自己被激怒時的感受,但我絕對可以控制自己,會做出的反應,而最後,我想讓這份怨恨持續多久呢?我聽過的最好的說法,來自「戒酒無名會」(簡稱AA),有位成員說:「心存怨恨,就是讓你討厭的人,免費住進你的腦袋裡」而我不是那種人,我不至於那麼慷慨,讓別人白住,因此,AA讓我釋懷了怨恨,而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學會如何控制,不讓自己進入暴怒階段,我必須提醒自己:「我是個人類,動物被激怒時會暴怒,但我作為一個人類,我總不能和動物一樣,我是一個文明的人類」所以我必須學會如何控制憤怒的情緒,那你該如何做出回應,我的建議是,把它紀錄在日記裡,今天發生了這件事,某某人做了某件事,這是我所做出的回應,到了晚上…你看,當我被激怒的時候,我的思路是不清晰的,因為我被迫做出反應,可是到了晚上,當我審視白天發生的事時,我問自己:「這是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還是有更好的方法嗎?」而這將成為我下一次的教訓,因此我認為,把憤怒的情緒,和當時做出的回應都記錄在日記裡,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因為到最後,如果我發怒了,被傷害最深的不是別人,而是我自己。
停止傷害自己和身邊的人
|
高護實習 14673 2022-09-19 22:48:13
這一年的時間,雖然還沒完全結束,但實習幾站下來,每一次的實習前都還是會充滿緊張感,從第一站實習開始時的那種未知的緊張感,一直到後來的每一站,都還是會有那種熟悉的緊張感,每一站實習,都有好幾次想要放棄的念頭,但最終還是一次次的撐過去了,而每一站實習都有不同的科目的目標要去完成,一路下來也學到了很多,同時在這段期間也會發現自己的優缺點,而實習也是對於未來能夠有個心理准備,能夠更了解未來自己待在職場上的適應程度,實習期間,也很慶幸受到了同學們和老師們很多的幫助,從錯誤中學習到很多,讓我能夠變得更有獨立感,很多事就只有在學生時期可以犯錯得到原諒,職場上的容錯率就相對不會那麼大,所以現在更應該珍惜當學生的日子,有任何學習的機會也更應該把握,讓自己不後悔。
|
歡迎來到我的歷程檔案 15908 2022-09-19 19: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