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11-1暑假作業 15162 2022-09-20 23:22:5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110學年度護理科寒假作業心得報告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乙
學號 1085101055 姓名 吳品萱
作者姓名 黃銘傑
西元出版年 2006年4月 文章標題 根管治療外科手術
期刊名稱I 慈濟醫學雜誌 卷(期) 18(2_S)
起訖頁數 13-20
作者姓名 雍建輝;林烱熙
西元出版年 1993年1月 文章標題 心臟外科手術出血的原因
期刊名稱II 當代醫學 卷(期) 231卷
起訖頁數 31-36
【自訂一主題】: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600字)】:由於牙髓治療在觀念及器械上的大進步,因此臨床上需
要實施根管治療外科手術的機會不是很大,在面對一些較複雜的情況時,例如已經有根管存在的,如
若重新治療,極有可能會造成牙根管壁過薄出現牙齒斷裂等等的現象。看完之後我不得不感嘆隨著時
間的推移,連手術的技術及器械也跟著有了大幅度的變化,現今的外科技術已成熟許多,這無疑是對
醫學貢獻又前進了許多,雖然現在的醫療技術是很值得託付的,但是畢竟是手術還是有一定的風險,
所以想要採取根管外科手術的前提就定是要在保守性治療失敗或者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的情況下才
可以採取的,假設直接跳過保守性治療很容易導致術後的後遺症出現,所以我個人是認為出現這個情
形還是積極配合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來處理是最好的。
選擇這一篇文章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是現在社會中其實做心臟外科手術的病例並不少,心臟手術也不
是很容易的一件是,只有稍微不小心就會鑄成大錯。第二就是我對於心臟是很有興趣的,所以看到這
篇文章的時候就覺得這篇很符合我的想法。心臟雖然不大卻是人體結構當中非常重要存在,心臟跳不
跳動決定一個人的生命,在我看來雖然其他也一樣重要,但我還是覺得心臟最重要也最複雜的,加上
我最近也看了一部電視劇,是在說明一個心臟外科單位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當然也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其中在裡面當主角的女心臟外科醫生講了一段話我很認同,很多人認為在
心臟手術中最為重要的是心外的主刀醫生,但其實掌握病人生死的卻是麻醉醫生,所以這特別能改變
我原本的看法,我現在覺得也許主刀的人很重要,但也脫離不了整個醫護團隊的合作。
|
一 14614 2022-09-20 23:09:20
!
|
南峰車業 16692 2022-09-20 20:47:51
買車找我
|
古典音樂之門 15775 2022-09-20 20:40:36
文章名:古典音樂之門 作者:聶心
出版社:紅出版 出版年:2022
內容摘要
主要是在講介紹在著名的作曲家廣為流傳的作品,
例如:莫札特的旋律優美、自然順暢、細膩雋永、種
類繁多…等。
莫札特是大家公認的音樂神童,
除了為鋼琴和小提琴獨奏、協奏曲外,還有為長笛、
單簧管、豎琴、圓號等作曲。
閱讀心得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更了解古典音樂了,古典音樂可
以讓我們放鬆心情,休息一下,它有一股特別的魔力
,在聽的時候,彷彿沉浸在音樂世界裡面,讓自己的
身心都平靜下來,小提琴的聲音是我最喜歡的,它拉
出來的頻率跟鋼琴一起很美妙,不如說它們兩個特
別般配,真的好喜歡這兩個合起來的聲音和頻率。
|
110-2 15735 2022-09-20 20:39:04
暑假作業 護二戊1095101164吳亭儀
書名: 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 出處:鄰近圖書館
作者: 水島廣子 譯者:楊詠婷
出版社:仲間出版
心得:
常常我們會說自己很常情緒化或者是從別人口中聽到誰誰誰很情緒化之類的,但情緒化是什麼,為什麼會有情緒化,又該如何解決呢?這本書告訴了我們變得情緒化是因為一直困在[情緒高漲]的狀態,就像[被情緒綁架],無法冷靜的思考和尋常的應對,還有學習如何不被情緒綁架的習慣,打造不被綁架的體質。書中有說到[疼痛是身體的感知,情緒則是內心的感知],我覺得很認同,常常我內心的感受會反應在情緒上。讀完這本書後,讓我了解了平常人人口中的[情緒化]是如何發生的,再想想過去的我好像也是在[目前正處於困擾]的時候、事情沒有在我預期的狀況下而發生的時候,覺得很煩燥而無法好好思考如何解決?書中教我們有一個好方法可以解決[好友筆記],[好友筆記]步驟1就是先寫下自己真實的感受,步驟2想像好友會跟自己說什麼,並且以[我]為主語思考,正視自己的情緒。下次當我感到困擾無法思考時,會用試試看這個方法,希望可以有用的幫助到我。
文章名: 情緒管理團體對護專學生之憂鬱與焦慮情緒之成效分析
出處:華藝線上圖書館
作者: 張瓊珠;簡秀芬;林宜美
出版社:崇仁學報
青少年憂鬱與焦慮情緒所延伸的身心症狀與行爲問題日漸受到重視,認知行爲取向的情緒管理方案已廣爲應用在臨床憂鬱與焦慮症的患者。此研究以八名南部某醫護專科學校學生爲研究對象,受試者參與爲期二天共十二小時的「情緒管理團體」,團體內容以認知行爲療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爲架構,針對憂鬱與焦慮情緒進行介入。受試者壓力來源以「課業」居多(佔100%),有三分之一的受試者得分落在中度與高度壓力的危險等級。透過「情緒管理團體」之介入,多數受試者的憂鬱程度與焦慮程度均有下降趨勢。當我感到壓力大的時候,可能是因為課業沒有完成,或考試即將到來的時候,但其實當我把課業完成或複習後覺得有點把握的時候,壓力就不會那麼大了,看完文章後,我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好的方法去把壓力消除或減輕,當壓力累積越來越大的時候,對於我們的身心靈健康很不好。當壓力大的時候,比較會想到輔導室或導師來尋求幫助,但沒想到還有[情緒管理團體]可以尋求幫助,但平常因該很難看到吧!也不知道如何聯絡的到,所以當壓力大的時候最好還是自己可以有一降低壓力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