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342/7706頁 [首頁][上一頁][340][341][342][343][344][345][346][347][348][349][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精神(線上)-高護實習心得(111.6.13-111.7.1)  14664  2022-09-16 22:58:08

這次的實習改成線上,沒有辦法到醫院去學習臨床上的情境,也沒辦法接觸到精神科患者,蠻可惜的,實習這段期間,就是點名、考試、作業、視訊教學,基本上自己要去複習課本的內容,複習上課的記憶,如果有問題,再去請教老師,老師要上班忙著照護患者,又要盯我們的實習,真的很不容易,雖然這次實習沒有臨床上的經驗,但有更多的時間能夠去運用、安排自己的讀書時間、完成作業,也因此,對於每週要繳交的作業,我都是很用心的完成,雖然不知道自己寫得正不正確? 但我已經盡力去完成了,課本的部分,我是跳著章節搭配著看,因為在學校上課的時候,就已經有寫筆記,所以當自己要複習的時候,比較容易找得到資料在哪裡,針對容易搞混的疾病就會多加留意,如:人格障礙的細項疾病分類、思覺失調症與妄想,我最讓我頭痛的就是藥物...要背的好多...我大多都是以之前的小考考卷或是條碼的題目為主,至少常見的先記起來,這次實習我給自己打80分,扣分是有一次的點名睡過頭...至於小考、作業,我已經盡力完成了,謝謝實習老師,在百忙中,還要盯實習,這梯次的我,除了達成這次實習所需要完成的項目以外,也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相信往後的實習,我能更加靈活運用時間、做事情能更有效率,在接下來的實習中,能夠收穫滿滿,謝謝老師~
      
產科-高護實習心得(111.8.22-111.9.9)  14664  2022-09-16 22:56:08

這三週以來,多虧老師的鼓勵,讓我重拾對自我的信心,也多了想提升自己能力的動力,可能是過往實習的經驗不是很順遂,所以自己挫敗感很重,甚至會出現想逃避實習的想法,但是這次的產科實習,讓我能肯定自己的價值,最一開始,看到衛教的內容那麼多,自己記性又不是很好,也不聰明,所以很緊張、焦慮,擔憂自己會講得不好,但看到老師從容又生活化的衛教個案,讓我突然覺得,其實也沒有那麼難,我也希望能像老師一樣,藉由聊天的方式,衛教給個案,從中了解到個案的需求,評估個案執行的成效,心理的坎跨過去後,我也有所進步,雖然自己還是有進步的空間,缺少衛教的個別性,但藉由一次次的省思、提前準備,相信自己會更進步,這次實習中,我看到了個案生產的不適、及學習如何照護,各項的衛教、產後評估,讓我更能同理個案的感受,站在個案的角度,為他們著想,學姊都很有教學的熱忱,願意提供學習的機會,讓我做灌腸、裝置宮縮、胎心音、新生兒即刻護理,在做技術前,我也會先講解,做出動作給學姊看,學姊說可以後,就讓我做技術,灌腸都很順利,一開始裝置宮縮、胎心音的時候,我放的宮縮位置都不對,學姊也是很有耐心的教我放置的技巧,讓我能夠更順利地去找出放宮縮的位置,多練習幾遍後,裝置的正確率也就越來越高了,在新生兒即刻護理中,我幫忙斷臍、掛手、腳圈、量頭圍、胸圍、身長,我第一次摸到寶寶,超級緊張,加上寶寶不像模型,他會一直動一直動,所以量頭圍、胸圍、身長的時候,誤差蠻大的,雖然量的不是很準確,但也給了我一次難忘的經驗,看到學姊很冷靜的測量,真的很厲害,很感謝帶我實習的老師、學姊,讓我能訓練批判性思考,也很感謝學姊的新知分享,以及阿長的臨床經驗分享,讓我能增加知識、有新的體悟。
      
心得2  15328  2022-09-16 22:35:41

班級:護四戊 姓名:邱薰儀 學號:1085101222 座號:7 自從2019年底中國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以來,COVID-19 已在全球快速蔓延,已引起多個國家疾病大流行疫情,確診病例超過一百萬,WHO 亦已宣布為全球公共衛生重要事件。COVID-19 主要症狀為發燒和呼吸道症狀,流行初期以居住或曾經到流行地區旅行或者是 最近有與確診或懷疑的 COVID-19 病例密切接 觸者為主。然而隨著社區感染 COVID-19 的個案增加,臨床醫師亦應提高警覺,對不明原因的肺炎或有腸胃症狀、嗅覺及味覺改變的患者進行 COVID-19 檢測,如收集鼻咽拭子樣本以進行 SARS-CoV-2的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 (RTPCR)。醫院感染管制措施包括加強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 (TOCC) 病史詢問、就醫病人分流、單人病室隔離、適當之個人防護用具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如防水隔離衣、手套、護目鏡/面板和 N95 口罩等。對於 COVID-19 患者,主要為支持性療法,抗病毒藥物、免疫治療及疫苗預防目前尚在研究中。為減少在社區傳播的風險,個人防疫應建議勤洗手、遵守咳嗽禮儀,並儘可能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區域和與可能 COVID-19 感染風險患者的接觸。如有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需配合政府政策,自上次可能暴露後在家中 隔離 14 天,並與家人保持兩公尺的距離。自主管理者亦應每天兩次進行體溫檢測,監測是否 發燒、咳嗽或呼吸困難。如果出現相關臨床表 徵,需儘早聯繫 1922 防疫專線至指定醫院進行 診斷治療,並需主動向醫療人員提供旅遊史、 職業史、接觸史及群聚史 (TOCC),並配合醫 療院所進行疫病分流。醫療院所感染管制措施主要包括動線分流、負壓或單人病室隔離、個人標準防護如防水隔離衣、手套、護目鏡、護 目板、髮帽和 N95 等級以上口罩。
      
心得1  15328  2022-09-16 22:35:06

班級:護四戊 姓名:邱薰儀 學號:1085101222 座號:7 隨著新冠肺炎持續對全球造成廣大負荷,相對而言兒童病患確診數較少且多為 輕症。特殊表現為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MIS-C),可能與不當免疫反應有關,臨床表現類似於川崎氏症,惟多發生在年紀較大之 兒童,以及非裔、西班牙裔族群。病童重症比例不高,危險因子為肥胖以及病童本身的慢性疾病。治療多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對於重症病童可使用瑞德西韋及類固醇。目前,疫苗被視為能有效遏止全球大流行的重要武器,全球已有超過30億人接種疫苗,雖然確診數持續攀升,但已能有效減少重症個案。病童中重症的比例不高。 但已有相當多的研究試圖找出重症的危險因子。3,16,17這些危險因子包括:肥胖(定義為身 體質量指數大於該年齡該性別的第95個百分 位)、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腎病、鐮刀型貧血、糖尿病、氣喘、慢性肺病、癌症、嚴重 基因異常疾病(例如唐氏症)、嚴重神經疾病。 實驗室檢查的部分,CRP 、 PCT 、 interleukin-6、ferritin、D-dimer的升高皆與兒童重症相關。確診母親有可能透過產前或產中的垂直感染將病毒傳給新生兒,依據美國CDC大規模統計,垂直感染的發生機率約為2.6%,而且多數染病新生兒的母親是在接近生產時確 診的。15另外一種傳染方式是產後的接觸傳染,傳染途徑主要仍是飛沫傳播,透過母乳傳染的機率不高。 新生兒受感染後大部分為無症狀或輕症,症狀包括發燒、哭鬧不安、餵食不佳、嗜睡、心跳過快、喘、咳嗽等。重症的比例 不高,且多被認為應與新生兒本身的早產狀況,或重症母親的不良子宮環境有關。
      
解剖生理的讀書心得暑假作業  16150  2022-09-16 15:24:48

這個採自我個人讀完一年級解剖生理的一些想法。 大家聽到要認識這個解剖的課程好像都會避之唯恐不及,恨不得把那本厚厚的書拿去燒毀、角落積灰。 因為裡面的東西非常的複雜和艱難,每當我要準備解剖考試的時候我都會想辦法“逃避現實‘搞不好可能會成績垮掉,那時候我容易想太多⋯因為我對自己不大有自信能不能真的考的很完美,現實很殘酷我搞砸了家裡對我的期待和理想。 這個科目你必須盡自己的能力和時間還要兼顧其他科目,上課時間我特別容易緊張因為我怕我不及格、長的不好看會被人說笑話,上次曾有幾時我把身體當成一個讀書工具雖然這樣不是很好,身體睡不飽,會想吐很暈想睡卻不能睡說實在看旁邊的人非常的認真努力我會覺得她一定會比我成績好很多倍 ,我完全沒有辦法接受別人討厭我。我會一直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我不喜歡去學習原來是因為我不夠喜歡我自己
目前第342/7706頁 [首頁][上一頁][340][341][342][343][344][345][346][347][348][349][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