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暑假閱讀心得 34 15694 2022-09-13 10:37:25
護三丙 34 吳幸柔
書名:五體不滿足-乙武洋匡
心得:
綜觀整個社會,雖說這是個二十一世紀的高醫療、高科技世代,但社會上仍有許多身心殘障或患有特殊疾病的人,因求助無門而自怨自艾,怨恨老天爺為何如此折磨我?埋怨父母親為何給自己如此的一副身體?但如果他們能夠換個角度想一想,與其怨天尤人度過一生,何不像「乙武洋匡」一般活出生命的色彩,我想雖然這些身心障礙的人,在身體的某些機能異於常人,但相信只要肯走出心理障礙的陰霾,在能力上不一定就會輸於手腳健全的人。
我覺得決定一個身心障礙的人,將來的一生是充當一個和常人平起平坐的樂觀主義者,還是一位只肯在黑暗中哭泣好像明天就要世界末日似的之悲觀主義者,和周遭的家人親友用什麼眼光來看待他異於常人的部分,尤其是父母的教導關懷最為重要,如果雙親能夠從小就將他看待為一個正常的小孩,給他一個健康的概念「別人能做的,你也一定辦得到」,讓他獨立自主的成長發育,而不只一味地仰賴父母、依賴他人。
在今日相信你曾經聽過許多小孩或青少年說:「白做工的,反正我也做不好」「做了也沒用,反正我都那麼笨了」等諸如此類的話,也相信你曾經在電視報導中看到一些飆車的青少年說「我無聊啊!除了飆車我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其實不管你是個四肢健全或身心殘障者,在這個社會裡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個體,只是你必須知道自己在人群中扮演的是什麼角色,而且不管這個角色是紅花、還是綠葉,都必須好好詮釋這角色,所以無論你是怎樣的一個人,最重要的必須要「超越自己」「肯定自己」「創造自己」。不知大家曾注意到不論在街角、廟會、或市場裡,常常會有身心障礙者向你請求,希望你能伸出援手,當然出於人的憐憫心和同理心,會給他們些許的幫助,但換個觀點想想,如果我們都狠下心來,不給他們任何的幫助,那他們或許會因此而想辦法靠自己的勞力來賺取生活所需,而不只是消極地認為我是殘障者,沒有能力做任何的事,別人「理所當然」要幫助我,如果這些身心障礙的人能夠因此在工作中認同自己、肯定自己,不再認為殘障是個缺陷的自卑想法,相信這個社會定會出現更多像乙武洋匡一樣殘而不廢的佼佼者。而他,乙武洋匡。則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人,他不停的努力,就只為了證明自己也是可以和一般人一樣的生活著;做一般人所能做的事。當然,他一切的心酸、痛苦,也都不是我們所能想像和體會的。生活在佈滿異樣眼光的他;不被信任能力的他,卻不退縮,他以不服輸的精神、冷靜的態度向正面思考,坦然的面對事實,徹底走出他生命中那個灰暗的時段。這樣的努力,不僅讓他對這個世界有了一個全新的看法,也擁有了美麗的一切。在他成長的歷程中,老師給他的幫助很大,他們對一個殘障的孩子採取的教育不是特別的待遇,而是以一律平等來對待,這樣多多少少有點殘忍,卻也是對作者最好的教育,也讓班上其他的同學覺得作者跟正常人沒什麼不同。在學校其他的學生對作者不會有那種憐憫的想法,大家都很願意幫助他,卻不是因為同情,是以一種對朋友的關懷,公平的把它當成團體中的一份子看待。
|
閱讀心得 15690 2022-09-13 09:30:38
暑假,我看了一本好書,內容真好。這本《不生氣的情緒智慧》告訴了我許多事情,當我們在憤怒的時候,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造成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我很喜歡這本書上寫的一句話:培養情緒智慧,人際關係加分;運用情緒智慧,職場競爭得分;掌握情緒智慧,家庭人生滿分!我們只需要把自己的情緒顧好,就可以讓自己成為情緒管理的主人,充斥媒體的家暴、情殺、自殺等社會案件發生,無一不是起源於憤怒,更造成的往往不只是一個家庭悲劇,而是對人心、社會最沉重的打擊,控管自己的情緒,不會讓悲劇發生。
當一個情緒管理不好的人,一開始朋友會先忍耐他的個性,但過了一段時間,我們對他的好,他的情緒卻又控制不住,最後朋友由多變少,自己不就成了邊緣人,所以我們一定要讓自己在不生氣下,學會了情緒智慧這門非常重要的課題。
自古以來人都是群居的,在社會或學校互相扶持,緊緊將他人與自己無懈可擊的串聯在一起。但,群居總是會有問題產生,大致上是出自於某些的「自私」之人,因為一時快樂或方便,造成他人困擾,所以我們要知道「除了自己,還有他人」的重要性,才不會增加社會的負擔。
|
暑假作業111年 15698 2022-09-13 07:59:58
班級:護二丙 學號:1095101127 姓名:劉蕙昀
書籍:銀髮族休閒活動參與與身心靈健康關係之研究-以北部地區銀髮族為例
資料出處:華藝線上圖書館
文章中所提到的,台灣逐漸從高齡化社會步入了高齡社會,老年人口的健康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現在平均100位青壯年約需要撫養35位兒童跟老年人口,未來如果老年人口增長,但是生育率仍然下降的話,恐怕更多的負擔需要在青壯年人口的手上,再來銀髮族的特性包含了:容易生病、對生活感到孤獨、肌肉退化以及渴望友誼等等身心靈的不健康,所以要降低高齡化的社會就要提高老年人口的休閒娛樂,良好的健康生活是離不開休閒娛樂的,例如:提供老年人口的健康照顧或者是鼓勵老年人口多多的出去散步運動,這樣可以保障老年人口的健康生活,又可以讓青壯年人口安心的提高生育率跟勞動力,也可以促進國家的發展,這本書籍讓我更見識到銀髮族的需要以及他們為什麼會容易產生失落感等身心靈的問題,也能讓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到身心靈的重要性,讓他們能更注重更警惕老年人的需要以及他們的問題所在,而去避免這些問題的產生,讓更多的老年人身心靈都能健康,使老年人能積極的享受晚年生活,這也就是這本書籍的優點,我很喜歡他們分析出來的研究,讓更多的老年人能被看到被重視到,他們也就不再擔憂自己是「老年人」這個問題,使他們在生活中出現色彩,使生活的傾向不在屬於靜態性,也不會像文章中研究所提到的靈性滿足減少,導致自殺以及憂鬱等不健康的傾向,文籍描述的非常詳細清楚也很簡短,也值得一看。
|
讀書心得-暑假 16201 2022-09-13 06:43:59
紙星星 護二戊1105101165張文祈
作者:晨羽 出版:城邦原創
心得:這是一本有關愛情的一本書,其實主要就是在說男主和女主是在同個小學,兩人因為同桌認識,出身背景是在說男主比較愛玩但是家庭很溫暖,女主成績好但是媽媽重男輕女,兩人因為是同桌加上女主的興趣畫畫只有男主支持女主,讓女主愛上男主,兩人也在後續最終走到一起.這個故事真的百看不厭,我是看了一遍後,覺得很感動所以後來去誠品買下來的,只能說男女主角都承受蠻多的痛苦,但是也因為他們遇到了彼此讓兩人越來越好,可惜的是男主最後為了報仇,最終還是以最傻的方式結束自己的一生,但也因為男主的離開讓女主看清現實,我看完了是覺的男主真的很可惜,或許自首才能讓事情解決,畢竟男主真的幫了女主超多…但還是得說真正的愛就是讓彼此成長,男主雖然去到了另一個世界,卻也讓女主不得不獨立.文中還有提到男主最後和女主說下輩子別當戀人了吧!他們當家人,我看了超級感動,男主說做家人就不會被迫分離,我想這也是可以讓兩人早點相識,互相照護的好方法,男女主兩人的課業及行為上相差太多,導致女主父母很反對女主去找男主,但他們不知道男主在背後默默幫助女主很多…,這是一個蠻虐心的故事,看了真的會落淚,男女主的處境雖然不同,但彼此卻心連心.這個故事就像在說彼此相愛卻因為現實讓相愛的兩人不得不分離,這段話是能詮釋整個故事最好的一句話.如果我是女主讓世界重頭來一次,我還是會和南主在一起,男主就像女主世界帶來的一束光,照亮了女主.在男主走後,女主也開了畫廊並找到了白馬王子,或許這個結局和我們預想的不一樣,但我相信在天堂的男主看到女主現在過得很好應該也很欣慰吧!
書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保羅·科埃略
出版社:時報出版
心得:這本書內容是在講述主人翁聖狄雅各是個充滿好奇心的16歲少年,他靠牧羊為生,他的父母希望他成為神父,讓他成為農家的驕傲,但是聖狄雅各想要追隨他的夢想-環遊各地,而他會去這趟旅行的原因是因為他重複夢到這個夢多次,讓他好奇夢中的金字塔,並下定決心會找到寶藏,過程中雖然屢屢困難,但他仍一心想著往前,主要是再說這個永不放棄的決心,還有他在旅途過程中,就算遇到困難也不畏懼的繼續向前,這是這本書主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我很喜歡書裡的一段內容,就算聖狄雅各他身上沒什麼錢了,他不是選擇不繼續,他選擇打工讓自己繼續生存下去,而不是選擇逃避的這個態度,這讓我非常佩服,很多時候在這個情況下,會選擇放棄的應該至少會有一半的人,而少數的人會選擇堅持,這大概就是聖狄雅各最終會成功找到金字塔並拿到寶藏的原因吧!這本書的最終的旨意是在說「做一件事,你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你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就是不管如何,努力一定是讓你成功的唯一方式,做就對了,不要一直想著結果,不去試又怎麼知道結果會如何呢!還有過程中聖狄雅各能撐到最後很大的一個力量是父母的支持,這在追求夢想中這是真的很大一環,有人支持著就會更努力,最終還是得到可以堅持下去的決心,才有辦法向聖狄雅各一樣,不僅追夢成功還得到寶藏
|
讀書心得-護三丁1095101162謝依玲 15733 2022-09-13 06:42:29
高齡長者身心靈健康促進之發展(華裔線上圖書館)
因為醫療體系的發達等種種原因,平均壽命延長,產生了高齡化社會這種現象。然而健康不單只是身體上的,是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經濟支持都處於最佳的狀態下,真正的生命健康必須包括身、心、靈的內在環境,以及對家庭、朋友、社會,與生態外在環境的完整配合,才能達到個人健康與幸福的人生。人沒有一生下來就是完美的,而且要經歷許多事,在遇到挫折時,不應該輕易的放棄,而是去面對,找到解決的辦法,不要總是往負面想,應該往正面的方向思考。
一個健康快樂的高齡長者在主觀信仰上,會認定自己的生活滿足,具有自尊他尊,自我概念健全。在客觀實踐上,具有生活適應能力,能夠克服所面臨的壓力困境,並具有健康的身心靈狀態,追求終身教育,維持經濟安全,使生活少憂少慮。
獻給心靈的生命之書 作者:喬•鮑比
譯者:盧相如 出版社:菓子文化
這是一本平凡而非平凡的書,讀起來平易近人,但是卻能廣泛囊括世界上偉大靈性的精神教誨,並精煉融入成十個錦囊,成為認識生命之道的終南捷徑。
學校教導我們如何去適應生活,而非指引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然而快樂這一件事慢慢的被忽略,被視為是生活的副產品,但事實並非如此,每個人都享有取得快樂生活的潛能,一切都取在於個人自己的想法,學習如何去做。
在經歷每個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會感到焦慮、不知所措、精神疲憊,在這個時候應該做的是先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在慢慢的思考如何處理,而不是一遇到挫折就選擇放棄,不去面對,每件事都有解決的方法,取決於自己願不願意去做,人生是自己的而非別人,選擇對的那一面,會讓自己的人生增添許多色彩,不會是黑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