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11-1暑假作業 15168 2022-09-12 21:25:2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110學年度護理科暑假作業心得報告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乙
學號 1085101061姓名 王人玉
作者姓名 李佳純、馮翠霞
西元出版年2022年 文章標題 淺談婦科癌症病人的心理困擾與支持-不僅僅只是疾病
期刊名稱I 護理雜誌 卷(期) 69卷4期
起訖頁數 20~26
作者姓名 郭憶文、周幸生、穆佩芬
西元出版年 2022年 文章標題 加護病房資深護理人員對多重器官衰竭病人及其家屬的關懷經驗
期刊名稱II 榮總護理 卷(期) 39卷2期
起訖頁數 187~197
【自訂一主題】:護生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淺談婦科癌症病人的心理困擾與支持-不僅僅只是疾病
對於這篇文章如果拿給爸媽媽或者奶奶輩的,大家看了應該也都是心有戚戚焉,在以前沒有醫療那麼發達的年代,老人家可能會把生小孩之後的後遺症,或者難言之隱放在心中,要老人家面對自己的漏尿或者種種的婦科疾病是很難得,有些老人家甚至不知道這些問題可以去尋求醫療的協助,常常會延誤就醫,或者就算知道了也不敢去尋求協助,因為自尊心太高,這些問題可能長期困擾他們的身心靈健康,以及交友的狀況,現在科技很發達了,我們應該從多點的社交媒體來宣導這件事,不應該讓失禁 、漏尿問題成為他們一輩子的問題,也可以多宣導我們這輩的小孩,讓小孩來跟媽媽或者奶奶說,或許從家人口中講出來就不會那麼的難堪,家人的支持還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們積極的幫家人解決,相信他們也會和我們一起面對 ,一起去就醫。
加護病房資深護理人員對多重器官衰竭病人及其家屬的關懷經驗
他們在裡面做了研究 ,我在裡面看到他們的對話,其實很多時候要為了多方面去著想,為了病人,為了病人家屬,醫師 ⋯也許有很多都是他們要考慮的,可能自己的想法醫師不願意接納 ,在面對器官衰竭的時候的無能為力,在家屬很難過的時候自己的心理也不好受,有時候他們光要調節自己的心情就要調適很久了,但還是要把情緒轉換過來,因為自己是第一線的醫療人員 ,觀察病人的狀況是他們首要的任務,只要生命體徵有什麼改變,馬上就要做出反應,回報給學姐或者醫生;在病人有需要卻無法表現出來時,就要自己觀察到病人需要什麼 ;在家屬很難過無法調節時,也要適時的給予療癒,多謝情感的交流,這些都是加護病房護理師要學習的⋯當然不僅僅是這樣,他們每天要做的事一定遠遠超過這些。
|
111學年度護理科暑假作業心得報告 15116 2022-09-12 21:24:45
作者姓名 陳貞如; 陳美君; 方玉瓊; 郭淑蕙
西元出版年 2014年 文章標題 降低肝膽胃腸科病人之
鼻胃管阻塞率
期刊名稱I 護理雜誌 卷(期) 61卷2期
起訖頁數 76~84
作者姓名 黃思緯 ; 李合幼; 劉靜宜; 謝惠珍 ; 葉淑惠; 江淑娟; 謝景吉; 許哲銘
西元出版年 2015年 文章標題 提升高齡照顧者執行鼻胃管灌食照護正確率
期刊名稱II 秀傳醫學雜誌 卷(期) 14卷1~2期
起訖頁數 1~11
【自訂一主題】:降低肝膽胃腸科病人之鼻胃管阻塞率與提升高齡照顧者執行鼻胃管灌
食照護正確率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600字)】:
住院病人因疾病或治療因素無法由口進食時,經由鼻胃管提供腸道營養及給藥是十分普遍的護理措
施;然而,鼻胃管阻塞是此類病人常面臨的管路異常問題。實施的措施有:(1)舉辦護理師管灌技能
在職教育訓練、(2)單位設置磨粉過篩裝置、(3)制定「Esomeprazole(Nexium®)藥物灌藥
技術」、(4)鼻胃管管灌技術標準並修訂「鼻胃管灌食技巧」護理指導單張、以及(5)定期稽核護理
師之鼻胃管管灌及特殊灌藥技術正確性。結果 經專案實施後,鼻胃管阻塞率由原本0.76%下降至0%,
護理師的管灌技術正確率提升,尤其是特殊灌藥技術正確率由16.7%提升至100%成效顯著。
共同制定標準作業規範,改變護理師過去的管灌技巧,最後順利達成降低鼻胃管阻塞率目標。
鼻胃管對於意識不清、吞嚥困難、易嗆咳的病人是長期重要的營養支持管道,具安全且感染併發症低,
但經統計鼻胃管灌食併發症導致的死亡率卻佔4.3%,故引發此改善動機。經現況分析發現主要原因為
,護理人員衛教內容不一致及缺乏對高齡照顧者篩選條件的認知,所以未正確辨別高齡者需求,沒有
標準化流程、沒有衛教單張、沒有適當的衛教工具及沒有評值查核表,無照護諮詢專線稽核追蹤學習
成效,因此制定高齡篩選表、標準化流程、根據高齡衛教原則客製「不NG灌食衛教套組及每日衛教
時程模組」及建立照護諮詢專線稽核追蹤學習成效,為本專案之解決方案。經專案改善後,高齡照顧
者鼻胃管灌食認知、技能正確率分別由59.1%及66%提升至96.2%及96.6%。提升高齡照顧者執行鼻胃
管灌食照護正確率專案後,除降低鼻胃管灌食併發症,亦將死亡率降至0%,達成提升高齡照顧者執行
鼻胃管灌食照護正確率的目標並且落實病人居家安全,期望此專案可作為日後臨床護理人員參考,強
化衛教的功能且更能凸顯其重要性。
|
111學年度護理科暑假作業心得報告 15239 2022-09-12 21:20:31
作者姓名 吳尚蓉
西元出版年 2022年 文章標題 鼻胃管留置病人吸入性肺炎的預防照護
期刊名稱I 護理雜誌 卷(期) 69卷1期
起訖頁數 P.18-24
作者姓名 鄭綉絨、陳彰惠
西元出版年 2001年 文章標題 產褥期間母親的關注與社會支持
期刊名稱II 護理研究 卷(期) 9卷3期
起訖頁數 P322-332
【自訂一主題】: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600字)】:
關於鼻胃管置留照護,閱讀完後能清楚了解到要是鼻胃管有跑掉,進到氣管到肺,病人有可能會
有吸入性肺炎,位置錯誤或過長過短都會造成食物逆流,姿勢、速度不適當也會造成嘔吐,所以
在用鼻胃管的時候應該要注意,還有在後期的照護方面,也需要多注意情況,像我寒假去實習的
時候,就有幾個個案有置鼻胃管,每天去量vital sign的時候,我都會去注意阿公阿嬤的鼻胃管
看個案是否有不舒服,鼻胃管是否有偏移,要是有情況,會去報告給學姊,還有會去注意家屬
在灌食的時候,病人的姿勢,要是姿勢不良,有可能會把牛奶流進肺臟,加上這本書的內容,
可以告訴我們,置留鼻胃管要怎麼照護,才不會導致吸入性肺炎,例如:要保持口腔清潔,才不
會感染,及坐姿要至少45度等,是基本的護理照護。
第二篇關於產婦產褥期間的關注,大多初產婦會在孕期期間,思考很多關於母職的角色,像是未
來會成為一個孩子的依靠,必須要堅強,還有一些社會層面的心理建設,像是坐公車的時候,別
人看到孕婦,不一定會主動讓座,可能心裡就會有一些想法,面對社會的關注就會感到一些壓力
,所以告訴我們,在臨床或是日常當中,得時刻注意孕婦的心情起伏,因為懷孕期間,女性荷爾
朦的增加,會造成生理上的變化,所以連準父親也會受到影響,對孕婦來說,協助資源為丈夫,,
可以加強衛教父親該如何照顧孕婦的情況,應該要時刻留意孕婦的身體狀況、心情起伏,在上學
期上了產科後,我會去注意日常生活當中的孕婦,當然身邊也會有認識的姐姐懷孕,即便我還不
是專業的護理師,但至少學過一些學理,有的時候他們還會來問我一些相關問題,我也可以基本
的告訴他們,加上有看了這篇文章,能更清楚的了解這些資訊。
|
111-2 暑假讀書心得 15747 2022-09-12 21:20:20
書名:男丁格爾
男生護理師以愛心振翅,在白衣天地翱翔,在照護病人的理想上築夢踏實。為了確保病人身心無慮,他們衝鋒陷陣,吹響健康號角,在攻城掠地的生死保衛戰中,學會輕柔地真愛生命。護理這項技術工作,不管性別,眾人走入護理的因緣迥異,但共同為守護生命貢獻心力,攜守崗位,除了一致博得家屬或病人的信賴,更成為護理以及病人關係間的良好助力,積極營造和諧的氛圍,讓護病一家親。護理這條路雖然辛苦,但是在路上一定會碰到許許多多的趣事以及鼓勵,這讓作為護理科工作的人和學生都給予了極大的力量影響,支持我們成為護理的一大助力!
|
111-1暑假作業 15202 2022-09-12 21:12:33
學年度護理科寒假作業心得報告
科別:護理科 班級:三乙
學號 1085101095 姓名:林佩玟
作者姓名:王湘閔(Xiany-Min Wang);李彩緣(Chai-Yuan Lee)
西元出版年:2012年 文章標題:一位急性心肌梗塞併發肺水腫患者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安泰醫護雜誌 卷(期):18(2)
起訖頁數:11-22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是在敘述急性心肌梗塞伴隨肺水腫個案的照護,因現代人普遍生活壓力大、抽菸又熬夜, 生
活飲食習慣差、缺乏規律運動等,使冠狀動脈疾病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心
臟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名,其中以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達 32.6%。而心肌梗塞常併發肺水腫,
使得肺泡通氣灌注不良,導致氣體交換障礙而造成呼吸衰竭,更嚴重者還須放置氣管內管。
這種疾病的病患也常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的發作,這讓我想到許多台灣資深老藝人看新聞時得知
他們去世的消息,大多數都與心臟疾病有關。雖心肌梗塞部分患者會有胸痛症狀,是突發且嚴重的,
也會輻射至身體其他部位;但有些患這卻是沒有胸痛的症狀,這又稱為【沉默型心肌梗塞】,期死亡
率極高,多發生於糖尿病的患者。而若併發肺水腫,造成血液回流至肺臟,則水分會聚積在肺泡中,
而造成肺水腫。文中提到:當病患情緒壓力大、體重過重伴隨著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飲食
中攝取了過多高油脂、高鈉、高膽固醇、吸煙等皆為重要的危險因子,【唯有生活型態的 改變可有效
降低急性心肌梗塞之發生】,所以除了給藥之外,也應多衛教個案改善其生活習慣,不僅能夠預防也
能降低疾病的發生率,也應多觀察個案情緒上的改變,發揮同理心的運用,減輕個案和家屬心中疑惑,
陪伴個案度過因疾病帶來的身心不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