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 15619 2022-09-12 21:28:48
營養學期中報告
班級:護三丁
姓名:范華倩
座號:54
學號:1095101047
書名:裸食瘦身
作著:嚴惠如
出版社:幸福文化
ISBN:31362001368605
嚴惠如是一個勇於嘗試新事物的美食料理生活家,出生於台灣,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曾從事台灣媒體新聞的文字記者,熱愛攝影與烘培,所以在工作之餘,開始用影像記錄自己的美食作品。在國外深造留學時,擔任美國緬因州《太陽報》的每周專欄主筆,她開始將美食作品與生活經歷結合並分享給當地的讀者,也回台灣出版第一本書《前進美國媽媽廚房》。
什麼是裸食?
裸食,又稱生機飲食。第一條件就是要生食 ,再來就是要吃有機,就是不破壞食物的營養與原始酵素。除了不烹煮,當然也不再吃任何的罐頭和人造加工的食物,而是吃有機的新鮮水果和蔬菜、豆芽菜、堅果、種子、酪梨、椰子、海菜和新鮮果汁,力求食物多元化,攝取食物的天然色素,使用天然的調味料,創造出最健康也最美味的料理。
生機飲食中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不破壞食物的營養性與原始酵素,越簡單的料理方法越保有這點特質。但現代人追求食的健康,也相地想要食的美味,所以就需要一些工具與方法來達到兩全其美。
近期也因為線上課讓我有更多時間去研究生機飲食,為什麼會想要減肥?除了外觀上的好看之外,更在乎皮膚的好壞,當然還有身體的健康,除了基本的保養之外,要有好的皮膚,吃可是非常重要的,看了這本書之後會發現生食飲食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很重視保養、養生、吃的方面的事,所以這本書對我而言的幫助很大,也讓我更加了解怎麼吃效果最好。
|
111-1暑假作業 15169 2022-09-12 21:27:2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110學年度護理科暑假作業心得報告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乙
學號 1085101062 姓名 陳品穎
作者姓名 呂季紋、黃棣棟、穆佩芬
西元出版年 2011年 文章標題 護理人員在早期療育的角色功能
期刊名稱I 護理雜誌 卷(期) 58卷4期
起訖頁數 P.37~46
作者姓名 連心瑜、吳亭芳、陳麗如、毛新春
西元出版年 2005年 文章標題 護理人員照顧癌症病童臨終時的經驗
期刊名稱II 耕莘學報 卷(期) 52卷6期
起訖頁數 p.63-70
【自訂一主題】:護生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這兩篇期刊都清楚寫出護生到臨床工作時的問題,也寫出護生在學校學習的課程對往後工作的影響。文章提到內外科單位一直是臨床醫療院所中訓練新進護理人員最主要的職場,然而近年來經常聽到單位主管抱怨新進人員工作適應力差,試用期必須延長,學理與技術無法應用於臨床等問題,且以專科教育程度者整體護理能力的表現較為不足。學校或臨床指導教師也常發現學生學習意願低,且有專業能力不足的現象,即使經過實習後留任在原單位工作之 畢業生,在就業後仍感覺到對行政流程不熟悉、 不會管理時間等。如此將形成新進人員工作的挫折,當新進人員工作挫折愈大時,其自覺壓力也大,也提出新進人員前三個月的工作壓力與挫折的原因為: 覺察到自己期待的學與用之間落差很大、照顧病人數多且病人流動性大而導致不熟悉病人照護情境、聽不懂護理同仁交接班所用的辭彙或聽不全 其內容、不熟悉照護病人的技術或執行技術時缺乏自信,反覆教導不同家屬照護技術非常費時而常感時間不足,無法控制上班時間以致超時工作、發現病人異常狀況時連繫醫師回應態度差及輪班等因素,造成大多數新人害怕獨立工作及缺乏掌握工作情境的信心、普遍認為自己缺乏足夠的工作能力與準備度。醫療職場對照護需求的多元化與專精化是我國未來的趨勢,護理人員要不斷學習並更新知 識,以便勝任與適應快速變化職場的需求。而基礎專業知識應為所有能力的根本,有基礎專業知識才能進行照護及治療工作、判讀檢驗、檢查值的正常異常,並給予病患所需的護理。研究結果也提到護理畢業生邏輯能力較差,此與目前台灣的護理教育以知識傳授為 主,較少以問題導向式教學方式,護理師執照考題也偏向背誦式,較欠缺判斷、推理的題目,顯 見護理人員要具備邏輯思考能力、判斷能力、解 決問題能力,必須從教育中課程設計改變做起, 在實習時,可增加照顧的病患數,讓學生從諸多事件中安排其輕重緩急,培養學生管理的能力。傳統的實習評量方式無法全面了解學生的臨床護理能力,傳統實習臨床評量的方式以教學為主 ,以教師為中心因而較主觀 ,沒有明確評量指標 ,學生也較不 清楚能力培養之期許 ,另一方面其檢驗理論應用能力也較不足。
|
護一丁林奇葳暑假作業 16189 2022-09-12 21:27:05
護一丁1105101153林奇葳
書名:佐賀的超級阿嬤
作者:島田洋七
譯者:陳寶蓮
出版社:先覺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06/01/19
心得: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在廣島投下一顆原子彈,讓廣島變成了貧民窟。故事中的主角昭廣,因為媽媽無力扶養,所以被送去佐賀的阿嬤家,展開了八年的溫馨時光。昭廣在阿嬤家,雖然沒有足夠的錢,但阿嬤有一些妙招,例如:走路時在腰上綁挑尾巴有磁鐵的繩子,或是在家門前的小河架根木桿等,都讓昭廣大開眼界。儘管家裡有多麼的窮,阿嬤依然會買東西給昭廣,例如:有一次阿嬤聽到昭廣當上了棒球隊隊長,立刻衝去運動用品店執意要買最貴的釘鞋,好讓昭廣風光帶領球隊。故事裡的年代離我久遠,在那物資缺乏的年代與我們現在相較之下,我們幸福多了。但是現在因物資豐富,所以現在人不但浪費且揮霍無度,吃不完的食物就當廚餘,過時的衣服就丟掉,甚至連沒開封的也要回收,但故事中的阿嬤卻是非常節儉,她曾說過:「我沒有不要的東西,只有需要的東西。」她如此節儉的精神真的令我非常敬佩。
------------------------------------------------
書名:單手女孩向前跑
作者:周姚萍
出版社:小魯文化
出版時間:2011/05/01
心得:
故事中的晶晶因為手罹患了罕見腫瘤疾病,所以需動手術切除右手臂,變成了單手女孩,不過她卻很樂觀的面對她沒有右手的事實,晶晶開朗、勇敢的面對自己的人生,不認為自己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所以什麼事都自己來,她自己擦窗戶、擰抹布、還會畫圖、做娃娃,甚至考上美術班……。現今社會上,有許多四肢健全的人,因為小事而輕生,但是故事中的晶晶卻沒有自暴自棄,因此我們應該要學習遇到困難要往正面思考,而不要往負面思考。如果一直往負面的方向思考,只會讓事情越弄越複雜,這樣根本無法解決困難。我覺得我們要好好把握每分每秒做更有意義的事,而且遇到困難不要逃避,要好好面對,並想想那些努力活著的身障人士,相信你的人生觀一定會改觀,你一定會認為人生是該積極,且充滿希望的。
|
111-1暑假作業 15168 2022-09-12 21:25:2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110學年度護理科暑假作業心得報告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乙
學號 1085101061姓名 王人玉
作者姓名 李佳純、馮翠霞
西元出版年2022年 文章標題 淺談婦科癌症病人的心理困擾與支持-不僅僅只是疾病
期刊名稱I 護理雜誌 卷(期) 69卷4期
起訖頁數 20~26
作者姓名 郭憶文、周幸生、穆佩芬
西元出版年 2022年 文章標題 加護病房資深護理人員對多重器官衰竭病人及其家屬的關懷經驗
期刊名稱II 榮總護理 卷(期) 39卷2期
起訖頁數 187~197
【自訂一主題】:護生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淺談婦科癌症病人的心理困擾與支持-不僅僅只是疾病
對於這篇文章如果拿給爸媽媽或者奶奶輩的,大家看了應該也都是心有戚戚焉,在以前沒有醫療那麼發達的年代,老人家可能會把生小孩之後的後遺症,或者難言之隱放在心中,要老人家面對自己的漏尿或者種種的婦科疾病是很難得,有些老人家甚至不知道這些問題可以去尋求醫療的協助,常常會延誤就醫,或者就算知道了也不敢去尋求協助,因為自尊心太高,這些問題可能長期困擾他們的身心靈健康,以及交友的狀況,現在科技很發達了,我們應該從多點的社交媒體來宣導這件事,不應該讓失禁 、漏尿問題成為他們一輩子的問題,也可以多宣導我們這輩的小孩,讓小孩來跟媽媽或者奶奶說,或許從家人口中講出來就不會那麼的難堪,家人的支持還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們積極的幫家人解決,相信他們也會和我們一起面對 ,一起去就醫。
加護病房資深護理人員對多重器官衰竭病人及其家屬的關懷經驗
他們在裡面做了研究 ,我在裡面看到他們的對話,其實很多時候要為了多方面去著想,為了病人,為了病人家屬,醫師 ⋯也許有很多都是他們要考慮的,可能自己的想法醫師不願意接納 ,在面對器官衰竭的時候的無能為力,在家屬很難過的時候自己的心理也不好受,有時候他們光要調節自己的心情就要調適很久了,但還是要把情緒轉換過來,因為自己是第一線的醫療人員 ,觀察病人的狀況是他們首要的任務,只要生命體徵有什麼改變,馬上就要做出反應,回報給學姐或者醫生;在病人有需要卻無法表現出來時,就要自己觀察到病人需要什麼 ;在家屬很難過無法調節時,也要適時的給予療癒,多謝情感的交流,這些都是加護病房護理師要學習的⋯當然不僅僅是這樣,他們每天要做的事一定遠遠超過這些。
|
111學年度護理科暑假作業心得報告 15116 2022-09-12 21:24:45
作者姓名 陳貞如; 陳美君; 方玉瓊; 郭淑蕙
西元出版年 2014年 文章標題 降低肝膽胃腸科病人之
鼻胃管阻塞率
期刊名稱I 護理雜誌 卷(期) 61卷2期
起訖頁數 76~84
作者姓名 黃思緯 ; 李合幼; 劉靜宜; 謝惠珍 ; 葉淑惠; 江淑娟; 謝景吉; 許哲銘
西元出版年 2015年 文章標題 提升高齡照顧者執行鼻胃管灌食照護正確率
期刊名稱II 秀傳醫學雜誌 卷(期) 14卷1~2期
起訖頁數 1~11
【自訂一主題】:降低肝膽胃腸科病人之鼻胃管阻塞率與提升高齡照顧者執行鼻胃管灌
食照護正確率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600字)】:
住院病人因疾病或治療因素無法由口進食時,經由鼻胃管提供腸道營養及給藥是十分普遍的護理措
施;然而,鼻胃管阻塞是此類病人常面臨的管路異常問題。實施的措施有:(1)舉辦護理師管灌技能
在職教育訓練、(2)單位設置磨粉過篩裝置、(3)制定「Esomeprazole(Nexium®)藥物灌藥
技術」、(4)鼻胃管管灌技術標準並修訂「鼻胃管灌食技巧」護理指導單張、以及(5)定期稽核護理
師之鼻胃管管灌及特殊灌藥技術正確性。結果 經專案實施後,鼻胃管阻塞率由原本0.76%下降至0%,
護理師的管灌技術正確率提升,尤其是特殊灌藥技術正確率由16.7%提升至100%成效顯著。
共同制定標準作業規範,改變護理師過去的管灌技巧,最後順利達成降低鼻胃管阻塞率目標。
鼻胃管對於意識不清、吞嚥困難、易嗆咳的病人是長期重要的營養支持管道,具安全且感染併發症低,
但經統計鼻胃管灌食併發症導致的死亡率卻佔4.3%,故引發此改善動機。經現況分析發現主要原因為
,護理人員衛教內容不一致及缺乏對高齡照顧者篩選條件的認知,所以未正確辨別高齡者需求,沒有
標準化流程、沒有衛教單張、沒有適當的衛教工具及沒有評值查核表,無照護諮詢專線稽核追蹤學習
成效,因此制定高齡篩選表、標準化流程、根據高齡衛教原則客製「不NG灌食衛教套組及每日衛教
時程模組」及建立照護諮詢專線稽核追蹤學習成效,為本專案之解決方案。經專案改善後,高齡照顧
者鼻胃管灌食認知、技能正確率分別由59.1%及66%提升至96.2%及96.6%。提升高齡照顧者執行鼻胃
管灌食照護正確率專案後,除降低鼻胃管灌食併發症,亦將死亡率降至0%,達成提升高齡照顧者執行
鼻胃管灌食照護正確率的目標並且落實病人居家安全,期望此專案可作為日後臨床護理人員參考,強
化衛教的功能且更能凸顯其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