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護三丁蔡珊妮 16171 2024-03-01 01:34:0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105101135 姓名 蔡珊妮
書名 臨終關懷及悲傷輔導理論與應用 作者 曾煥棠 葉佐倫
出版社 華都文化 出版年月 2024年 02 月 04 日
索書號 ISBN 9786269742257
書名 記憶空了,愛滿了:陪爸爸走過失智的美好日子 作者 周貞利
出版社 天下生活 出版年月 2024年09月24日
索書號 ISBN 9789862419540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每個人都是世界的旅客,自出生起,就在往死亡終點邁進,人生中也會面臨到許多生離死別的課題,必須與所愛之人告別
我們不奢求罹病的親人康復健全,只求在陪伴的過程中幫他爭取多一點生活的舒適;多減輕一些疾病所帶來的痛苦;盡量讓摯愛的親人有尊嚴的走完人生道路,也就無悔無憾了!
雖然他大腦生病了,無法表達自己的意識,但是我們永遠要記住,他的內在意識是存在的,能感受到我們的努力與堅持。同時照顧者也需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才有能力陪伴失智或生病的家人走過漫長病程。
陪伴父親走過漫長的失智病程,經歷的艱辛筆墨難以形容。昔日與失智症抗爭的戰場裡,竟泊泊湧出智慧之泉。希望藉由我們家的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失智症,衷心祈盼為失智症家庭帶來正面能量。
牽著爸爸的手,帶著他出門,時光彷彿倒退到他年輕的時候,所有小時候他帶著我做過的事,我陪著他再走一遍,只不過角色互換了。我珍惜這段輪迴之旅,希望能一直牽著他的生命倒著走,甚至回到原點才鬆手。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看完這本書讓我瞭解到臨終關懷的意義、功能、當代趨勢等等⋯在基本護理學的課程中我記得最後一章是臨終護理,當時才二年級的我對於內容也沒有很懂,只是應付考試用而已,讀完這本書後我能深深感受到臨終關懷、護理的重要性,能瞭解到臨終的病人需要什麼、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情走到這一步。
近年來,失智症的議題在台灣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與討論,歸功於一群默默耕耘的醫護團隊,及熱心奉獻的志工和失智症患者的家屬。由於他們的努力,讓我們逐漸認識這種來得無聲無息的疾病,並減少因誤解而產生的家庭和社會問題。更重要的是,讓整個社會因了解而包容、接納,進而向失智症患者和家屬伸出援手。這本書不但是女兒照顧失智症父親點點滴滴的思念,更是足以讓許多照顧專家耳目一新,感動有加的失智症照護書籍,值得向所有關心失智症的人們或是家人推這本書,而這本書正好處在兩種角色,她既明白醫療的極限,但又捨不得家人的離世,即便對方已經用十多年生病的時間去陪伴她,但那種難以割捨的感情,捨不得、放不下的情感糾結,都化成自我責備的心理,我想,這些都是每個身為家屬的你們曾經經歷過的椎心之痛。
|
112-1寒假作業 16513 2024-03-01 01:26:04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被情緒擾的波動態和左右。有時候,我們渴望改變自己混亂的情緒,以求更積極而快樂快的生活。然而,我們是不是曾停下來思考過,情緒的變化研究竟來自何處?
許多人嘗試通過表情的手段來改變、管理自己的情緒,他們可能會尋求短暫的逃避,如娛樂活動、社交媒體或購物治療,使自己能從消除極端情緒中解脫出來,但這些方法只能提供短暫的暫停的安撫,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的根源。
因此,我們應該做的應該是深入了解了自己情緒背後的問題,因為情緒並不是無緣無故出現,它是我們內心深處的一種反應,是我們與世界互動和應對生活挑戰的結果,我們不應該簡單地嘗試圖覆蓋或改變情緒緒,而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努力去探索情緒緒的根源。
每個人的情感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背後隱藏著個人的歷史、價值觀、信念與內在的需求,透過對自己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感覺觀察,能幫助我們反省自己的價值觀念、過去的經歷以及與他人的關係等,只有通過認識自己情緒背後的問題,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情緒管理」。
|
寒假作業 16521 2024-03-01 01:24:51
這次寒假作業一樣是從圖書館借兩本書並寫500字閱讀心得,這次我借的兩本分別是 用輕鬆的心情,面對惱人的事情/告別負能量續集居然就是完結篇。用輕鬆的心情,面對惱人的事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懂得轉念,心情就會有所改變。人生中,惱人的事情有很多。許多瑣碎小事逐漸累積起來,就會形成心理上的一大重擔。但其實,要將自己的心情打掃乾淨並不困難。因為,只要懂得適時放開手,多數煩惱就會自然而然煙消雲散。當心中的烏雲一掃而空,海闊天空的好心情也就隨之而來。這本書裡面寫了很多告訴我們該如何轉變自己的心情或是想法,人要過得自在,就必須讓自己心無罣礙。因為唯有心靈先打理乾淨了,心情才可能獲得真正的平靜。很多時候,只要懂得轉換念頭,就會發現許多事實在不值得煩憂;你的心,也會因為一個轉念之間,變得堅強成熟;告別負能量續集居然就是完結篇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常年靠鍵盤為主,自稱鍵人。曾經想改變社會,結果被社會改變,只好用力汲取社會的資源,目前開一間公司討生活,認真寫字,不給社會搗亂。這本書裡面分享很多他自己的事情,例如:70多萬人的粉絲團為什麼要結束?沒哏了嗎?賺飽了嗎?全面揭開兩年來從沒人要看到瞬間爆紅的負能量之旅。
|
三上寒假作業-閱讀心得1105101141 16177 2024-03-01 01:00:5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105101141 姓名 廖珮岑
書名 社交焦慮症之DSM演進歷程及DSM-5之改變緣由
作者 林朝誠 醫師
出版社 華藝線上圖書館
出版年月 2014 年 06月
書名 焦慮性精神官能症
作者 胡維恆
出版社 華藝線上圖書館
出版年月 1997年09 月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此社交沉默也 許是適當的行為反應,不要自動就把它當 成精神疾病
2.焦慮是每一個人生活中常發生的情緒反應,是指對自己預期中的某些危險、威脅產生煩惱、憂慮,感到緊張不安的一種情緒狀態。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1.我覺得DSM-5的強調社會文化背景因素的改變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因為它提醒了醫生在評估心理健康問題時,不能僅僅依靠症狀本身,而必須考慮個人所處的文化和社會環境,這一改變讓其更加謹慎地對待社交行為,不會輕易將其歸類為精神疾病。另一方面DSM-5的變更也可能會對臨床實踐產生一些影響,特別是在排除了身體症狀與社交焦慮之間的關聯後,可能會增加診斷社交焦慮症的個案數量,這提醒了醫師在診斷時必須更加小心,不要忽略其他可能性。同時增加了表現焦慮的亞型之後,我認為醫師可能會更傾向於直接診斷這種類型的疾病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這需要其保持警覺,避免過度診斷或錯誤診斷,以確保患者得到適切的幫助和治療。
2.焦慮性精神官能症不同於神經衰弱,它源於心理上的衝突導致過分的焦慮和不適,而焦慮性精神官能症所帶來的困擾和痛苦不僅僅體現在心理上,它還直接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品質和社交互動,患者可能因害怕特定情境或對未來的擔憂而感到無助和束縛,進而限制了他們的行動和活動範圍。我認為這種情況可能導致他們無法正常工作、上學、參與日常活動,更嚴重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人際關係和家庭生活,因此如果想幫助他們,我需要建立與患者的良好溝通,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還有與患者的良好溝通,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再加上有效的心理治療、行為療法、學習應對策略,我覺得一定可以幫助患者們重新建立自信和克服焦慮,恢復他們正常的社交和日常生活功能。
|
三上寒假作業-閱讀心得1105101141 16177 2024-03-01 01:00:4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105101141 姓名 廖珮岑
書名 社交焦慮症之DSM演進歷程及DSM-5之改變緣由
作者 林朝誠 醫師
出版社 華藝線上圖書館
出版年月 2014 年 06月
書名 焦慮性精神官能症
作者 胡維恆
出版社 華藝線上圖書館
出版年月 1997年09 月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此社交沉默也 許是適當的行為反應,不要自動就把它當 成精神疾病
2.焦慮是每一個人生活中常發生的情緒反應,是指對自己預期中的某些危險、威脅產生煩惱、憂慮,感到緊張不安的一種情緒狀態。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1.我覺得DSM-5的強調社會文化背景因素的改變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因為它提醒了醫生在評估心理健康問題時,不能僅僅依靠症狀本身,而必須考慮個人所處的文化和社會環境,這一改變讓其更加謹慎地對待社交行為,不會輕易將其歸類為精神疾病。另一方面DSM-5的變更也可能會對臨床實踐產生一些影響,特別是在排除了身體症狀與社交焦慮之間的關聯後,可能會增加診斷社交焦慮症的個案數量,這提醒了醫師在診斷時必須更加小心,不要忽略其他可能性。同時增加了表現焦慮的亞型之後,我認為醫師可能會更傾向於直接診斷這種類型的疾病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這需要其保持警覺,避免過度診斷或錯誤診斷,以確保患者得到適切的幫助和治療。
2.焦慮性精神官能症不同於神經衰弱,它源於心理上的衝突導致過分的焦慮和不適,而焦慮性精神官能症所帶來的困擾和痛苦不僅僅體現在心理上,它還直接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品質和社交互動,患者可能因害怕特定情境或對未來的擔憂而感到無助和束縛,進而限制了他們的行動和活動範圍。我認為這種情況可能導致他們無法正常工作、上學、參與日常活動,更嚴重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人際關係和家庭生活,因此如果想幫助他們,我需要建立與患者的良好溝通,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還有與患者的良好溝通,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再加上有效的心理治療、行為療法、學習應對策略,我覺得一定可以幫助患者們重新建立自信和克服焦慮,恢復他們正常的社交和日常生活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