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11–暑假作業 15754 2022-09-11 21:14:51
書名:情緒管理 作者:蔡秀玲、葉安華、楊智馨
出版社:揚智 出版年:2020/05
內容摘要(這本書在說什麼?有關於什麼?)
這本書主要是在說明情緒管理的策略和重要觀點。透過這本書的練習方法及一些詳細的說明,可以讓我們對於自身的情緒有一個在自我探索與練習實作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我們的情緒觀察力以及情緒管理的能力,提升心理素質與心理韌性,有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閱讀心得(你的感想與評論)
想寫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三年級剛好有選修這堂課,又加上暑假作業的主題也符合,在這因緣際會的巧合下就寫了。裡面的內容都是在寫一些情緒管理的事物,從認識情緒、影響情緒表達的因素、焦慮、哀傷、憂鬱.....一直到最後一個主題情緒障礙,我個人覺得這些主題其實都對我個人的情緒管理之類的,都挺有效的!
|
暑假作業 15114 2022-09-11 21:09:48
這篇文章在說對一位 62 歲男性口腔癌合併惡性蕈狀腫瘤傷口病人的護理經驗。運用直接護理、觀察、會 談及病歷查閱等方法收集資料,依生理、心理、社會與靈性層面進行整體性評估,確立病人主要健康問題有組織完整性受損、疼痛及無望感。照會傷造口護理師及心理師等跨團隊之照護服務,應用實證護理文獻提供符合病人之傷口換藥方式。透過與醫療團隊探討病人疼痛問題,以選擇合適的止痛藥物介入,減輕病人疼痛問題。建議未來設置腫瘤傷口照護線上影像諮詢服務或 3D 數位傷口相關教育課程,以有效提升臨床護理師照護相關腫瘤傷口之照護能力。從此篇文章我學到了,護理期間要先與病人和家屬建立信任的關係,給予主動關懷、傾聽、正向鼓勵與心理支持讓病人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先建立的信任的關係可以讓家屬病人對你不排斥,如果沒有建立良好的關係,沒有人理你的話,有可能有一些護理問題就無法發現到!我還學到了生理層面、心理層面、社會層面、靈性層面的評估需要包括哪些的內容,藉由文章內容我也可以知道該如何區分蒐集的治療是放在哪一層面。也學到了口腔癌病人對疾病惡化之無望感與相關護理。病情惡化導致其外觀改變及傷口惡臭,會讓人感到羞愧、失落、喪失自尊而影響生活品質,逐漸對其疾病治療產生無望感,護理師能做的事,發揮我們的同理心,讓病人在我們有限的能力裡,能夠讓他的心情變得較舒坦,而不是總是一直在圍繞著病情惡化這件事。
|
111學年度暑假閱讀心得 15241 2022-09-11 20:57:55
文章標題:照顧一位顱內動脈瘤破裂個案出院準備服務之護理經驗 。
作者姓名:林美伶、周學智、徐曉雲、陳麗玲 。
西元出版年:2016年03月01日 。
期刊名稱II:榮總護理 。
卷(期):33卷1期 。
起訖頁數:P.50 - 59 。
-
文章標題:照護一位顱內動脈瘤破裂患者首次入住加護病房之照護經驗 。
作者姓名:蔡侑邑、梁鈞瑜、江慧珣 。
西元出版年:2020年12月01日 。
期刊名稱I:長庚護理 。
卷(期):31卷4期 。
起訖頁數:P.547 - 558 。
-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
頭痛就像背痛或腹痛一樣,它是一個症狀,背後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它有可能只是原發性緊張型頭痛或是偏頭痛,但也有可能是顱內逐漸發展而成的病變,如顱內動脈瘤或腦瘤。在臨床執業上,獲得一個完整而正確的病史是重要且必要的。而突發性頭痛重要的因素必須考慮是顱內動脈瘤破裂造成的腦出血或蜘蛛網膜下腔出血,腦瘤或動靜脈畸型,動脈剝離及腦下垂體造成的出血。而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是一種腦神經血管的急症,顱內血管有較少的肌肉和彈性組織,並且外膜較薄,使它們較容易發展成動脈瘤。
從兩篇文獻的內容中讓我瞭解到原來顱內動脈瘤是一個十分危險的血管病變,所以無論是哪種成因的血管瘤,在還沒破裂之前,可能會對周圍的神經造成壓迫而產生症狀,而因為位置的不同而導致視力模糊、視野缺損、凸眼、動眼肌麻痺進而複視等症狀。而從內外科的神經系統的課程讓我知道, 目前顱內動脈瘤破裂的治療主要分為開顱手術夾除動脈瘤與利用血管攝影線圈栓塞動脈瘤兩種方式,由於動脈瘤破裂和手術後常有再出血、水腦、血管痙攣、癲癇等併發症,因此術後會放置腦室外引流監測顱內壓及出血狀況。
透過這兩篇的文獻資料,讓我知道不管遇到急性還是突發性的頭痛絕對不能輕忽,對於隱藏於後的疾病須小心並詢問詳細的病史及正確的身體檢查,但是對於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及磁振血管攝影等檢查還是有侷限性,所以必要時還是要施以腰椎穿刺檢查,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以避免延誤治療。由於顱內動脈瘤破裂導致自發性腦出血的高死亡率及可能遺留神經損傷症狀的特性,使得血壓控制相當的重要,因此社區健康檢查及高血壓門診應該要加強宣導顱內動脈瘤與高血壓的相關性,如果不幸發生動脈瘤破裂將出現何種警訊症狀,必須盡快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期待未來可以透過社區及門診加強衛生教育,使「預防勝於治療」的健康促進觀念逐步推廣,並深植於社會大眾的心中。
|
暑假作業 15776 2022-09-11 20:54:13
110-2
書名:你可以不生病:身心靈健康療法15式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這本書在講人為什麼會生病是缺乏運動工作壓力大還是免疫力下降
生病不僅僅是一個具體的生理及病理現象,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各種層面。每個疾病很常都是從心靈上的變化而發生的,會透過各種條件的事情變化直到生病。這本書可以讓我們找到一個人生病的真正理由,以及他藉由生病所要達到的目的為什麼,才是治療疾病真正的關鍵。這本書教了我們使用身心靈健康療法15式,讓自己變的健康。讀完這本書讓我了解了該怎麼讓身心靈都健康,這本書教會了我不要什麼事都迎合別人的期待,不然什麼事都要向著別人會讓自己的生活過的很累,還教了我要勇於拒絕別人,因為我本身就是不勇於拒絕的人我會覺得拒絕別人會很不好意思,所以很常讓自己很累所以以後我要勇於拒絕別人,這本書還教了我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要休息,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不然每天都過得太勞累很容易就會把身體搞壞掉,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適當的休息。這本書我推薦給一直讓身心靈過的很累的人讀。
文章名:別為鳥事抓狂:管理你的好情緒 作者:廖嘉 出版社:豐閣出版社
這篇的內容在講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我們會發現自己周圍的人,都像螺旋一樣的忙碌,外表掛著冷漠內心充滿苦悶,卻忘記了自己曾經有過的簡單幸福。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些策略,讓我們能夠擺脫大大小小的糟心事,找到自己的方向擁有一顆平衡心,而獲得更大的成功。看完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如果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小事所困擾而失去耐心可以讓我們怎麼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會在為了那些小事而情緒失控,這本書教了我們很多控制情緒的方法我覺得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讓自己保持著快樂的心情,因為最容易讓自己失控的時候就是在不開心的時候,不開心很容易就會讓自己變得很暴躁,所以盡量讓自己保持在快樂的心情。這本書還告訴我們可以每天多運動,因為運動也可以讓我們的身心變舒暢,所以每天有空閒時間的話可以多多去運動,讓自己的身心變舒暢,還教了我們要樂在工作,像我這個暑假都在礁溪長榮打工那邊的人都很好相處,所以在那工作還蠻開心的,像以後換我去實習也要保持著快樂的心情,所以這本書推薦給容易讓自己情緒失控的人讀。
|
閱讀心得 15779 2022-09-11 20:31:45
書名:一公升的眼淚 作者: 木藤亞 出版社: 高寶書版集團 出版年:2005年2月
15歲的國3少女木藤亞也,正要展開人升中最燦爛的高中生涯,可惜的是,一個罕見的絕症脊隨小腦萎縮症,改變了她的一生,使她的生命在短短十年內加速凋零
故事主要是描述主角如何發現自己生病,主角如何與內心抗衡堅持的活下去,故事也描述亞也的家人如何鼓勵亞也
看完後真的覺得亞也內心真的很勇敢,知道自己生病後還那麼努力的過好每一天,病情隨者時間越來越嚴重甚至都無法走路了但她還是很積極樂觀,不讓家人難過,生病後也遇到喜歡的人,但很難過的是自身疾病的困擾導致自己無法好好喜歡他
亞也在最難過時也是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支持下讓亞也繼續堅持下去,雖然家庭不富裕但也會給亞也最好的照顧
在後來,當亞也幾乎全身都不能動彈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都寫出自己的心理感受,真的會被亞也的堅持打動,閱讀的過程中心情起伏也很明顯
我覺得既然亞也都能那麼努力的活下去,那我們也應該珍惜生命好好的活下去,即使遇到病魔也能堅持
文章名: 情緒管理團體對護專學生之憂鬱與焦慮情緒之成效分析 作者:張瓊珠、簡秀芬、林宜美
青少年憂鬱與焦慮情緒所延伸的身心症狀與行爲問題日漸受到重視,認知行爲取向的情緒管理方案已廣爲應用在臨床憂鬱與焦慮症的患者。
「情緒管理團體」而學習到如何覺察自己憂鬱和焦慮情緒、辨認思考模式、學習放鬆與腹式深呼吸技巧、問題解決與情緒管理策略,同時也透過進一步自我坦露而達到自我瞭解
在選文章時看到這篇毫不猶的選擇這篇文章因為這篇標題真的很吸引我
現今社會有很多原因會導致許多焦慮或憂鬱的情形,在校園則是我們現在最容易產生這些情緒的場所,學校每學期都有給予同學填寫問卷關心同學們的身心狀態,也有輔導室可以去說說話抒發情緒,我覺得學校都有積極的去關心每一位同學的身心狀況真的很好,但還是難以察覺大家的內心
我覺得現在比較焦慮的就是課業方面,現在課業越來越重怕自己會因為課業壓力而感到焦慮,但這些都是必經之路
向實習前我也很焦慮,擔心自己做不好被老師罵,但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反而做得很好讓我感到很有成就感,所以這些焦慮都是自胡思亂想造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