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11暑假作業 16046 2022-09-11 14:05:29
【自訂一主題】: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這本書如書名一樣在告訴讀者,就算生活過得再不順心
不如意,也要好好的愛自己,世界上有許多新奇的人生體驗,如果在最合適體驗的年紀錯過了,隨著
歲數漸長,即使有機會,也已無力消受。於是看著別人盡情歡樂,心裡會莫名生出一絲酸,一絲癢,
一絲無奈,一絲遺憾。為了不在此生留下遺憾,今天一定要過好,因為明天會更老,老不可怕,可怕
的是該經歷的沒經歷、該體驗的沒體驗,就老了。人的一生,就是一場體驗。把每一天都活得暢快淋
漓,才能在走完這一生時,回頭想想,覺得這輩子沒錯過什麼。把生活過得很有儀式感也是愛自己的
一種表現,像是書中有提到,現在的女性因為工作而沒時間煮飯,常常三餐外食,不注重食物美不美
味只要肚子不會餓圖個飽就好了,但是有時候為自己煮一桌美味的佳餚也是一種儀式感。書中也有提
到女生應該要愛美,應該要妝容精緻,但我覺得愛美不侷限在外在那種打扮的漂漂亮亮、光鮮亮麗,
內在充實也是一種外在美的表現,追求外在美可能對很多女孩來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我想說唯有
充實自己的內在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外在會隨著時間衰老,然而內在卻會隨著時間茁壯。看這本書可
以適時的給我們提醒。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我的解讀是,雖然世界很複雜,但不要在複雜的世
界迷失自己,反而要在複雜、紛擾的世界活出自己的模樣、態度,做最可愛的自己。
|
你真的不必討好所有人 15670 2022-09-11 14:03:26
藉由「厚臉皮」來學習看待事情。處理人際關係,教人如何善於轉換心情,消除憤怒,不要積壓,試著展現自己的弱點比較輕鬆,所謂的“弱點”就是指自己擅長與不擅長的事,因為適時地展現出來,會讓自己過得更輕鬆自在,正是所謂的「適才適所」。
不管做什麼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專注」。做任何事都一樣,工作時就專心工作,玩樂時就專心玩樂,集中精神貫徹到底。不要因為討好任何人而忽略本身的優點,也不去要求自己及他人能做到「完美」,試著發掘自己的長處就能活得有個性,每個人都有他的專長特質,善用別人的專長與自己的厚臉皮就能與不同的人相處,從中學習與成長,再試著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把心鍛鍊得更強大,不必再去討好所有人,而害怕自己無法做好每一件事。
在這本書裡讓我學習把煩惱當成樂趣的方法在於「知足」,當人一有煩惱時,往往會被「為什麼是我!」的想法給困住。試想「為什麼我老是為這種小事煩惱呢?他就完全相反真想跟他一樣有著厚臉皮的大條神經。」就是不管身處何種困境,都能以「感恩」之心面對,這樣就不會被困難所煩惱,會把困難當成試煉,當成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的機會。還能夠得到機會,不是應該更要感恩嗎?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他的強項與特質,只是透過教育學習來突顯強化這些優點,而有時卻忽略了弱點,人沒有十全十美,十項全能的。只是在做一件事就必須專注不要想太多,因為一想太多,就容易原地踏步,導致於一事無成。所以,專注是必要的,然而知足是它的輔助器,因為心存感恩知足,才不會想太多,考慮太多,而能全力以赴的專心投入其中,邁向成功之路。
|
護三丙 杜佳蓉 1095101113 暑假作業 15684 2022-09-11 13:56:37
班級:護三丙 姓名:杜佳蓉 學號:1095101113
書名:;情緒管理
情緒勒索,也許大部分的人都不太清楚這是甚麼意思也甚至覺得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其實「情緒勒索」出現我們生活中,在無形的時候緊緊勒住我們的脖子,窒息著。書中覺得讓我最內心最糾結的是其中一小章〈孝順文化與對權威的尊崇〉台灣社會,由於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很在乎「孝順」。「孝順」這兩個字相信大家都朗朗上口,但是「孝順」是甚麼?……在這這個文化架構下,對於某些父母而言,孩子「夠不夠聽自己的話」,就決定了孩子是否「孝順」。其中有一個例子是這樣的「害怕孩子受傷,希望孩子照著自己希望的路或方法做。這樣,父母才會覺得安心,覺得有安全感,覺得『這樣比較好』。但是,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樣子。當父母無法習慣,也無法接受時,『我養你這麼大,你居然這樣回報我』,而孩子也會礙於因為該『孝順』的罪惡感,使得自己與父母陷入情緒了鎖的循環中。有時候,這種社會對『孝順』的推崇,不只綁架了孩子的自主性,卻也扼殺了父母了解孩子的機會。」因為我也常常處於這樣的情況下,我真的不是不乖,我們只是想法跟你們不一樣,不能因為我們想法不同、做法不同,就覺得我是個「壞孩子」。
但其實我們雙方只是缺乏溝通,若是在某些爭執發生時能夠換個角度想想看,其實大家都是出於好意,只是思考方式不一樣,即使今天有人說你哪裡做的不好,依舊要告訴自己「我是最好的」才不會導致更多情緒勒索的想法以及思考
這本書最大的道理是提升自己的自我價值感,要知道自己的立場以及重視自己的感受,就算你今天不顧自己的感受去迎合他人,其實自己也不開心再來別人也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你做一些其實你不想要做的事。「練習重視並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只是捍衛自己的權益,;更重要的,我們也在展現對這個世界與他人的信任」。
其實情緒勒索的原理也不難,但是最難的還是無法做到「拒絕他人」,因為我們不想要讓他人失望或是覺得我們故意不幫他,也就開始內疚起來覺得自己哪裡不好又或者開始責怪自己不夠好,其實這些都是會讓自己陷入困境的。正確的做法是劃清界線告訴自己跟他人什麼可以什麼不行,這樣不只是給自己有喘息的空間相對的對方也會有所收斂知道你的底線下次就不會提出不當的要求。
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人是你自己,你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不是他人的情緒而負責。「我人生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是滿足我自己的需要,我的人生,應該由我自己選擇」因為一旦連自己都不理解自己的感受,如果連你都不保護你自己不受傷害,那麼,更沒有人能夠了解你或保護你。只有你自己能夠替你自己發聲,能夠保護你自己。尤其是當別人懷疑你的時候,你需要相信你自己,當你自己最重要的後盾。
|
護三丙 杜佳蓉 1095101113 暑假作業 15684 2022-09-11 13:56:18
班級:護三丙 姓名:杜佳蓉 學號:1095101113
書名:;情緒管理
情緒勒索,也許大部分的人都不太清楚這是甚麼意思也甚至覺得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其實「情緒勒索」出現我們生活中,在無形的時候緊緊勒住我們的脖子,窒息著。書中覺得讓我最內心最糾結的是其中一小章〈孝順文化與對權威的尊崇〉台灣社會,由於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很在乎「孝順」。「孝順」這兩個字相信大家都朗朗上口,但是「孝順」是甚麼?……在這這個文化架構下,對於某些父母而言,孩子「夠不夠聽自己的話」,就決定了孩子是否「孝順」。其中有一個例子是這樣的「害怕孩子受傷,希望孩子照著自己希望的路或方法做。這樣,父母才會覺得安心,覺得有安全感,覺得『這樣比較好』。但是,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樣子。當父母無法習慣,也無法接受時,『我養你這麼大,你居然這樣回報我』,而孩子也會礙於因為該『孝順』的罪惡感,使得自己與父母陷入情緒了鎖的循環中。有時候,這種社會對『孝順』的推崇,不只綁架了孩子的自主性,卻也扼殺了父母了解孩子的機會。」因為我也常常處於這樣的情況下,我真的不是不乖,我們只是想法跟你們不一樣,不能因為我們想法不同、做法不同,就覺得我是個「壞孩子」。
但其實我們雙方只是缺乏溝通,若是在某些爭執發生時能夠換個角度想想看,其實大家都是出於好意,只是思考方式不一樣,即使今天有人說你哪裡做的不好,依舊要告訴自己「我是最好的」才不會導致更多情緒勒索的想法以及思考
這本書最大的道理是提升自己的自我價值感,要知道自己的立場以及重視自己的感受,就算你今天不顧自己的感受去迎合他人,其實自己也不開心再來別人也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你做一些其實你不想要做的事。「練習重視並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只是捍衛自己的權益,;更重要的,我們也在展現對這個世界與他人的信任」。
其實情緒勒索的原理也不難,但是最難的還是無法做到「拒絕他人」,因為我們不想要讓他人失望或是覺得我們故意不幫他,也就開始內疚起來覺得自己哪裡不好又或者開始責怪自己不夠好,其實這些都是會讓自己陷入困境的。正確的做法是劃清界線告訴自己跟他人什麼可以什麼不行,這樣不只是給自己有喘息的空間相對的對方也會有所收斂知道你的底線下次就不會提出不當的要求。
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人是你自己,你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不是他人的情緒而負責。「我人生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是滿足我自己的需要,我的人生,應該由我自己選擇」因為一旦連自己都不理解自己的感受,如果連你都不保護你自己不受傷害,那麼,更沒有人能夠了解你或保護你。只有你自己能夠替你自己發聲,能夠保護你自己。尤其是當別人懷疑你的時候,你需要相信你自己,當你自己最重要的後盾。
|
暑假作業心得 15624 2022-09-11 13:14:47
班級:護三乙
學號:1095101052
姓名:吳喬茵
書名: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
作者:邢群麟
心得:這本書讓我的心態有點改變,就是把格局打開,格局決定結局,人的高度取決於自己設定的高度,格局大了,眼界會更廣,看得會更遠,才能規劃人生的路。有段話是這樣說的:
我站在一樓,有人罵我,我聽到了很生氣。我站在十樓,有人罵我我聽不清,我還以為他在跟我打招呼。我站在一百樓,有人罵我,放眼望去只有盡收眼底的風景
這讓我釋懷了,裡面有很多我很喜歡的金句,「一個滿懷目標的人,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想法,而是有風度地接受一切非難與嘲笑。偉大的心靈多是海底之下的暗流,唯有小丑式的人物,才會像一隻煩人的青蛙一樣,整天聒噪不休」「我們的力量來自於軟弱,當我們被戳 被刺,勝智被傷害到疼痛的程度時,才會喚醒被包藏著神秘力量的憤怒。」以及「成功與失敗是一對雙胞胎。成功時有將要面對失敗的危機;失敗時有將要成功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