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416/7706頁 [首頁][上一頁][414][415][416][417][418][419][420][421][422][423][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讀書心得  15695  2022-09-10 18:32:45

情緒管理的發生,到底需要如何實現,不情緒管理的發生,又會如何產生。克雷洛夫曾經說過,只有在患難的時候,才能看到朋友的真心。我希望諸位也能好好地體會這句話。俗話說的好,掌握思考過程,也就掌握了情緒管理。我們一般認為,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其他一切則會迎刃而解。把情緒管理輕鬆帶過,顯然並不適合。領悟其中的道理也不是那麼的困難。若無法徹底理解情緒管理,恐怕會是人類的一大遺憾。一般來講,我們都必須務必慎重的考慮考慮。若能夠欣賞到情緒管理的美,相信我們一定會對情緒管理改觀。我們普遍認為,若能理解透徹核心原理,對其就有了一定的了解程度。儘管情緒管理看似不顯眼,卻佔據了我的腦海。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這些問題。在面對這種問題時,務必詳細考慮情緒管理的各種可能。如果別人做得到,那我也可以做到。情緒管理的存在,令我無法停止對他的思考。本人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在每個日日夜夜思考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相信,總而言之,盧卡努斯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誰不講正義,誰就會向手拿武器的人屈膝投降。這是撼動人心的。問題的核心究竟是什麼?在這種困難的抉擇下,本人思來想去,寢食難安。既然如此,希拉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勇敢的人以生命冒險,不以良心冒險。這句話反映了問題的急切性。需要考慮周詳情緒管理的影響及因應對策。馬克思在不經意間這樣說過,如果人僅僅為自己勞動,也許他能夠成為著名的學者,偉大的智者,卓越的詩人,但是他永遠也不能成為真正完善和真正偉大的人。這句話反映了問題的急切性。
      
一位胰臟癌末期病人臨終之護理經驗  15126  2022-09-10 18:20:51

期刊名:一位胰臟癌末期病人臨終之護理經驗 DOI:10.29585/YYWYLL 作 者:黃雅婷 出版雜誌:醫學與健康期刊 心得:   本篇文章為陪伴一位罹患胰臟癌末期病人面對生理不適、無力感及靈性困擾之臨終護理經驗;在照護過程中結合醫療團隊評估與用藥,合併芳香及音樂療法、舒適臥位,以達到緩解個案的疼痛;運用關懷、傾聽、支持、陪伴、同理技巧,協助個案表達自己對生命的接受度,改善其無力感;偕同安寧護理師、社工及宗教師的力量,撫慰個案之靈性困擾,找到心靈上的依歸。建議未來應持續推廣安寧照護之在職教育,輔導護理人員照護癌末病人的知識與技能,提升臨終病人之生活品質,亦期盼此報告之分享,提供護理人員日後在照護臨終病人的參考,讓病人得到善終的目的。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報告顯示,癌症連續31年 位於十大死因之首,而台灣近幾年的癌症主要死亡原因中,胰臟癌由第十名攀升至第八名。胰臟癌常見於男性老年個案,因病程發展短及迅速,故大多 數病人診斷時已屬於癌症晚期,且治療效果不佳。因此當疾病被診斷後,病人除了必須承受生理上的不適,更要面臨重大疾病造成的內心衝擊,及靈性與信仰上的疑惑等困擾。此時,護理人員若能適時的伸以援手,給予病人及家屬具體的資訊與協助,以及心靈上的支持,可讓病人得到最佳生活品質。 本篇章的最後也提出當臨終者走到生命的盡頭,他們的經驗與視野遠遠超越我們,因此臨終者才是自己死亡大戲的導演,所有提供照顧的人,包括醫療團隊與家屬, 都需要謙卑學習傾聽病人的心聲,尊重病人的感受 與想法,讓病人的需要引導醫療團隊的方向,以病人為師,我們才能建構理想的臨終照顧之內涵與典範。
      
三年級暑假作業  15266  2022-09-10 17:56:25

文章:協助一位老年氣切留置病患出院準備服務的經驗 文章:運用氣切發聲協助訓練呼吸器依賴病人成功脫離之呼吸照護經驗 這篇在講病患氣切留置出院準備需要教導個案痰液清除方法,衛教主要照顧者氣切造口居家照護相關知識,鼓勵參與照護技巧、居家用物準備等,還要與醫師及呼吸治療師共同討論病情變化與呼吸器移除事項;與復健師討論語言及肢體復健;與營養師討論飲食計畫。病患身體年邁造成身體機能老化很容易有呼吸道清除失效、牙齒鬆動、食慾不振及消化不良等營養狀況改變的問題,針對老年失能病患執行出院準備服務,教導練習深呼吸、咳嗽等方法保護呼吸道;指導採容易咀嚼吞嚥的食物,還要各項復健運動,維持老人適當活動。因為氣切插管留置,造成說話困難,所以只能以點頭、搖頭表示,家人也有中聽的情形,形成與家人的溝通障礙,護理措施1.可以教導可用手塞著氣切插管口練習說話,建議可利用紗布壓住氣切口,就不用怕用的痰了,說話練習意願也會增高。 2.無法發聲,可用嘴形表達促進溝通。 3.可以利用紙或筆或是有圖的溝通卡。 4.當個案能利用嘴型溝通或發出聲音時,筆者立即給予手勢鼓勵。 第二篇病人長時間使用氣切,導致與醫護人員溝通產生障礙。以氣切發聲進行呼吸訓練,對病人肺部擴張有功效。呼吸問題確立有1.溝通失效/氧切留置及呼吸器使用有關2.呼吸器固隆親離力不足。治療措施:1需要鼓勵病人發聲練習或與別人進行溝通。2.每日肺部復健訓練,增加病人肌力:0.5kg 沙袋加壓。氣切發聲閥使用時機:生命徵象穩定可儘早使用,有助恢復吞填及由口進食的能力。2.氣切發聲病人訓練,能增進表達情緒,使有效溝通增加,達到共享決策與全人照護的治療目標。個人可清楚發音與家屬及醫療人員溝通,並表達對呼吸訓練計劃之感受、想法,初次發聲訓練過程約三十分鐘,且每日使用時間經漸延長
      
三年級暑假作業  15266  2022-09-10 17:56:17

文章:協助一位老年氣切留置病患出院準備服務的經驗 文章:運用氣切發聲協助訓練呼吸器依賴病人成功脫離之呼吸照護經驗 這篇在講病患氣切留置出院準備需要教導個案痰液清除方法,衛教主要照顧者氣切造口居家照護相關知識,鼓勵參與照護技巧、居家用物準備等,還要與醫師及呼吸治療師共同討論病情變化與呼吸器移除事項;與復健師討論語言及肢體復健;與營養師討論飲食計畫。病患身體年邁造成身體機能老化很容易有呼吸道清除失效、牙齒鬆動、食慾不振及消化不良等營養狀況改變的問題,針對老年失能病患執行出院準備服務,教導練習深呼吸、咳嗽等方法保護呼吸道;指導採容易咀嚼吞嚥的食物,還要各項復健運動,維持老人適當活動。因為氣切插管留置,造成說話困難,所以只能以點頭、搖頭表示,家人也有中聽的情形,形成與家人的溝通障礙,護理措施1.可以教導可用手塞著氣切插管口練習說話,建議可利用紗布壓住氣切口,就不用怕用的痰了,說話練習意願也會增高。 2.無法發聲,可用嘴形表達促進溝通。 3.可以利用紙或筆或是有圖的溝通卡。 4.當個案能利用嘴型溝通或發出聲音時,筆者立即給予手勢鼓勵。 第二篇病人長時間使用氣切,導致與醫護人員溝通產生障礙。以氣切發聲進行呼吸訓練,對病人肺部擴張有功效。呼吸問題確立有1.溝通失效/氧切留置及呼吸器使用有關2.呼吸器固隆親離力不足。治療措施:1需要鼓勵病人發聲練習或與別人進行溝通。2.每日肺部復健訓練,增加病人肌力:0.5kg 沙袋加壓。氣切發聲閥使用時機:生命徵象穩定可儘早使用,有助恢復吞填及由口進食的能力。2.氣切發聲病人訓練,能增進表達情緒,使有效溝通增加,達到共享決策與全人照護的治療目標。個人可清楚發音與家屬及醫療人員溝通,並表達對呼吸訓練計劃之感受、想法,初次發聲訓練過程約三十分鐘,且每日使用時間經漸延長
      
傷口照護與敷料運用  15126  2022-09-10 17:52:42

期刊名: 傷口照護與敷料運用 DOI:10.6142/VGHN.24.1.69 作 者:蔡婷芳,戴玉慈 出版雜誌: 榮總護理 心得:   本篇文章為針對傷口癒合過程、傷口評估 與護理以及臨床常用新研發之敷料進行文獻整理,並參考臨床實務現況書寫而成, 內文尚對影響傷口癒合之因素、各種新敷料特性與適用情形及傷口照護重點進行探討,提供臨床護理人員執行傷口護理之參考,以期提昇傷口照護品質。 皮膚是人體抵抗細菌入侵的第一道防 線,一但產生傷口,輕者可自行癒合,重者 可能產生感染引發敗血症而死亡。臨床護理 人員站在照顧病人的最前線,扮演傷口變化 的評估者,對任何傷口都不能輕忽,且需具 備傷口管理的知識,正確評估及選擇適當敷 料,促進早期癒合,降低感染之情況發生, 以彰顯護理獨特功能,節省醫療成本。 本篇章的最後也提出目前敷料研發種類多,各種敷料適用範圍及優缺點臨床工作者皆應有所瞭解,才足以做敷料選用之判斷,因此建議在職教育課程中應包含傷口照護之相關課程,讓臨床護理人員熟知傷口照護專業知識,以提升臨床傷口照 護的品質。
目前第416/7706頁 [首頁][上一頁][414][415][416][417][418][419][420][421][422][423][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