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 閱讀兩本書500字心得 16123 2022-09-09 16:55:39
護一丙 1105101087 林若慈
《我是遺物整理師》
作者:金完原文 作者:김완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21/03/04
我會讀這本書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因為想更了解遺物整理師這個職業,是如何的一個過程,與他們的心境是怎麼樣的,另一個是因為之前看過一部跟這個同類型另我很印象深刻的韓劇。
他們的工作就是接受委託,幫助那些過世的人整理房間與遺物,並將重要物品轉交給相關的人,他們稱這份工作是「幫那些人做最後一次搬家」。
在死者離開人世的地方,其實會更鮮明地展現他的生活與存在,那些細緻的陳述會進化為病毒抗體,即便只是短暫發熱,但我相信那終將成為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有價值,更堅強的轉機,靠死亡維持生計是這個行業的諷刺,但我深信這些紀實內容會產生作用,這是一種社會責任的自覺。我認為活着,就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奇迹,每个人都应该告诉自己:我的存在是宇宙形成以来最特别的事情,一旦出生,我就已经是被选择的存在,无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您都是重要且珍贵的人。
《為什麼睡不著?從小到老的睡眠科學》
作者: 愛麗絲.葛雷戈里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0/9/10
這本書讓我了解到很多對於睡眠的知識,這本書說「睡覺」這一件事情占據了我們人生1/3的時間,睡眠的品質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睡眠階段也會隨著年齡而變化,睡眠的某些障礙和問題,會在老年階段達到高峰,隨著我們逐漸年邁,通常夜裡清醒的時間也會變長,睡眠時間變短,在「為什麼睡不著?從小到老的睡眠科學」這本書中一步步用科學的最新發展來說明睡眠對我們成長發育的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生活品質有良好的幫助,在這本書的內文中提到了多讓嬰兒曬曬太陽以及保持良好的睡前儀式有助於睡眠…等,且睡前小酌並不會更好睡等好眠建議,在我睡不著的時候我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
二年級暑假作業 15593 2022-09-09 16:31:27
班級:護三甲 學號:1095101021 姓名:周煜庭
書籍: 情緒自癒:七種常遇心理傷害與急救對策
作者:蓋.溫奇(著)、祁怡瑋 (譯)
出版社: 橡實文化
我們不得不面對這一個的事實,那就是,每個人的一生中,幾乎可說碰到情緒這件事,正因為每一個人都有情緒,我們又不像機器人一樣,沒有感情的,冷酷無情,這是必然會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的,只是時間的問題。如果發生,到時候需要如何實現,常常會讓每個人都無法面對或嘗試解決的問題,而卻遇到而發生,又會如何知道產生的目的。雖然我們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但是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我們往往都會用自己的角度,講每一個問題,是誰讓它出現的呢。在人生的歷程中,若沒有情緒自癒七種常遇心理傷害與急救對策的存在,那麼後果可想而知。如果別人做得到,那我也可以做到。槍沒有了子彈,只不過是根棍子。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希臘人曾經說過,道德是永久存在的,而財富是每天都在更換主人的,每一個成功變有錢的人,都要付出代價的,容易得道就容易失去,他每天都不定時會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這句話反映了問題的急切性。謹慎地來說,我們必須考慮到所有可能。分析顯而易見的事情需要非凡的思想。這段話的餘韻不斷在我腦海中迴盪著,讓我每一天都在思考。這句話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新的維度去思考這個問題。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審視情緒自癒七種常遇心理傷害與急救對策。若能夠洞悉情緒自癒七種常遇心理傷害與急救對策各種層面的含義,勢必能讓思維再提高一個層級。情緒自癒七種常遇心理傷害與急救對策的存在,令我無法停止對他的思考。有一位學者瓦萊里講過一段耐人尋思的話,流行聰明人雖然嘲笑它,卻還是服。這段話看似複雜,其中的邏輯思路卻清晰可見。達爾文曾說過,敢於浪費哪怕一個鐘頭時間的人,說明他還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價值。但願各位能從這段話中獲得心靈上的滋長。他看似不顯眼,卻佔據了我的腦海中,無法忘記。最後我們都需要了解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他就像一把鑰匙,得到了,就要好好珍惜它,錯了就不能找到出口。所以我們都必須務必慎重的考慮考慮,三思而後行,不要到最後後悔,當初為什麼不那樣呢?
來源:華藝電子書
資料網址: https://www.airitibooks.com/Detail/Detail?PublicationID=P20210705013&DetailSourceType=0
|
110 暑假作業 15232 2022-09-09 15:26:1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111學年度護理科暑假作業心得報告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丙
學號 1085101125 姓名 游子函
作者姓名 賴盈孜; 鄧慶華; 胡靜文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一個乳癌末期護患者生命終期之照經驗
護理乳腺癌末期患者的體會
期刊名稱I 長庚護理 卷(期) 29卷4期
起訖頁數 P580 - 590
作者姓名 林櫻子;劉欣怡;劉珍芳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探討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習慣及飲食攝取份量對臨床血液生化值之影響
期刊名稱II 台灣營養學會雜誌 卷(期) 42卷2期
起訖頁數 P62 - 73
心得:
一個乳癌末期護患者生命終期之照經驗 護理乳腺癌末期患者的體會:這篇是在描述一位乳癌末期合併肝和骨轉移的助理教授在臨終時的照護。運用觀察、身體評估及聊天過程進行資料收集,並以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形態進行整體性評估,確立個案有低效性呼吸型態、慢性疼痛、心靈安適等健康問題。在照護的過程中提供給個案藥物和非藥物的治療措施,以緩解呼吸困難、慢性疼痛等問題,並促進舒適;另一方面也以陪伴、主動關懷等方法,與個案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引導個案表達其心願及討論死亡的準備,維護生命尊嚴,透過醫療團隊、個案任職的學校等團隊資源,共同協助個案完成最後的心願,使得個案能夠不再牽掛,讓個案善終。
探討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習慣及飲食攝取份量對臨床血液生化值之影響:
飲食控制是第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第一步方法,這篇文章是藉由探討患者的飲食習慣,來了解血液生化值的表現。將台灣的醫學中心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尋找2年以上而且每年接受4次衛教的個案,收集了2千多位患者的飲食行為記錄,評估結果分為符合營養師期望及不符合營養師期望2組,比較2組血液生化值的表現。結果顯示,接受越多次營養衛教,其飲食行為改善的人數有慢慢增加。飲食習慣方面,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取過量者,血脂及BMI會較高;常吃零食者,血糖則較高,經常外食者,其血糖、BMI等數值會較高。飲食攝取份量方面,總熱量攝取過量者,會有較高的三酸甘油酯值;總熱量攝取過量者,則有較高的空腹血糖值。因此,衛教可改善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行為,進而改善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生化值。
|
110 暑假作業 15232 2022-09-09 15:26:1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111學年度護理科暑假作業心得報告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丙
學號 1085101125 姓名 游子函
作者姓名 賴盈孜; 鄧慶華; 胡靜文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一個乳癌末期護患者生命終期之照經驗
護理乳腺癌末期患者的體會
期刊名稱I 長庚護理 卷(期) 29卷4期
起訖頁數 P580 - 590
作者姓名 林櫻子;劉欣怡;劉珍芳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探討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習慣及飲食攝取份量對臨床血液生化值之影響
期刊名稱II 台灣營養學會雜誌 卷(期) 42卷2期
起訖頁數 P62 - 73
心得:
一個乳癌末期護患者生命終期之照經驗 護理乳腺癌末期患者的體會:這篇是在描述一位乳癌末期合併肝和骨轉移的助理教授在臨終時的照護。運用觀察、身體評估及聊天過程進行資料收集,並以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形態進行整體性評估,確立個案有低效性呼吸型態、慢性疼痛、心靈安適等健康問題。在照護的過程中提供給個案藥物和非藥物的治療措施,以緩解呼吸困難、慢性疼痛等問題,並促進舒適;另一方面也以陪伴、主動關懷等方法,與個案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引導個案表達其心願及討論死亡的準備,維護生命尊嚴,透過醫療團隊、個案任職的學校等團隊資源,共同協助個案完成最後的心願,使得個案能夠不再牽掛,讓個案善終。
探討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習慣及飲食攝取份量對臨床血液生化值之影響:
飲食控制是第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第一步方法,這篇文章是藉由探討患者的飲食習慣,來了解血液生化值的表現。將台灣的醫學中心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尋找2年以上而且每年接受4次衛教的個案,收集了2千多位患者的飲食行為記錄,評估結果分為符合營養師期望及不符合營養師期望2組,比較2組血液生化值的表現。結果顯示,接受越多次營養衛教,其飲食行為改善的人數有慢慢增加。飲食習慣方面,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取過量者,血脂及BMI會較高;常吃零食者,血糖則較高,經常外食者,其血糖、BMI等數值會較高。飲食攝取份量方面,總熱量攝取過量者,會有較高的三酸甘油酯值;總熱量攝取過量者,則有較高的空腹血糖值。因此,衛教可改善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行為,進而改善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生化值。
|
2022暑假作業 讀書心得 15793 2022-09-09 12:51:03
111暑假作業:書籍心得(250字)
書名:焦慮症的診斷與治療
作者:張尚文
出版社: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 出版年:2014年第58卷第5期
內容摘要(這本書在說什麼?有關於什麼?)
焦慮症是一種反覆並持續的伴有焦慮、恐慌症狀和自律神經異常為表現的精神官能症障礙。那其中女性可能得病的機率>男性可能得病的機率約11.3%,其中造成的約因可分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環境壓力/生活習慣……
那焦慮症的種類可分為5種:
1. 廣泛行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又稱G.A.D.
2. 恐慌症(panic disorder)
3.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又稱O.C.D.
4. 畏懼症(phobic disorder)又可再去細分成2種
A. 廣場為懼症(agoraphobia)
B. 社交畏懼症(social phobia)
5. 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又稱PTSD
閱讀心得(你的感想與評論)
我覺得現代人患有心理疾病或身理疾病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在資訊量爆表的時代每時每刻都在接收大量的訊息,那接收到後面無法再接收的時候,就可能導致人們心理焦慮或崩潰。就像我自己現在一樣,因為長達3個多月的專注力不足和焦慮,而去看醫生,就被診斷為專注力不足和過度焦慮,雖然這整件都在我的預料之中,但還是有ㄧ點恐懼,因為妳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好以及什麼時候會復發,然而現在的我只希望它在開學過後不要影響我太多以及藥物的副作用,也不要太強就好了。
111暑假作業:華藝或台灣全文資料庫文章心得
(250字)
文章名:兒童與青少年憂鬱症 作者:周桂如
出版社:護理雜誌 出版年:2002年/6月
內容摘要(這篇文章在說什麼?有關於什麼?)
根據WHO指出憂鬱是心血管疾病之外造成人類功能失能的第二因素,然而憂鬱症是新世紀的黑死病,可顯而知它在21世紀是有多麼普及化又可被稱之為『21世紀的癌症』。其中兒童憂鬱症盛行率約0.4%---2.5%之間,青少年憂鬱症盛行率約0.4%---8.3%之間,那兒童與青少年終生盛行率約3.6%---24.0%。
憂鬱症的主要徵兆可分為以下10種:
1. 憂鬱的情緒
2. 興趣缺缺
3. 社交退縮
4. 食慾改變
5. 睡眠障礙
6. 疲累或失去活力
7. 思考或專注力減退
8. 低自尊
9. 消極的未來定位
10. 其他徵狀,如說話有氣無力、身體疼痛和極端疲憊……等其他徵狀。
閱讀心得(你的感想與評論)
我覺得兒童與青少年得到憂鬱症的比例在未來只會更高,因為現在的社會壓力大,而分佈年齡不再像以前一樣說:只有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壓力會>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然而現在正好相反,現代說:兒童時期/青少年時期/成年期/老年期,這四個時期的壓力都很大。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身理疾病或心理疾病,只是症狀明不明顯,以及妳有沒有想要積極治療的決心。不過大部分的人都很難察覺到自己是否罹患了憂鬱症,因為大家一般都只是覺得心情不好或煩躁,可能過個幾天就會好,殊不知自己經罹患憂鬱症了!只是嚴重的程度不知道而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