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425/7706頁 [首頁][上一頁][423][424][425][426][427][428][429][430][431][432][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護四甲 1085101053 陳秉翔 111(上學期)暑假作業1  15160  2022-09-08 23:28:35

慢性腎衰竭 腎衰竭是當某種原因造成腎臟細胞損傷而無法有效清除體內代謝廢物及水分時的臨床狀況。若這種情況是慢性不可逆時就叫做慢性腎衰竭。當腎臟功能衰退到很嚴重而有廣泛全身症候時,即稱尿毒症。 醫師會請病人留 24 小時尿液來幫忙估算腎功能用腎絲球過濾率 來做指標。 正常人的 90 ~ 100 ml/min 臨床症狀 早期腎病變常無症狀,要靠抽血、驗尿才可知道。 腎衰竭病人可能因為水分堆積而出現水腫、喘、體重增加;貧血而有臉色蒼白、過度疲憊、嗜睡;尿毒素累積而有噁心、嘔吐、食慾差、打嗝、皮膚癢等症狀,每個人表現不同。 治療 早期腎病變以找出腎病變原因、防止腎功能惡化為第一要務。 當腎功能惡化到一定程度時,根據症狀,做不同的飲食及藥物控制。為了增加食物的美味,可多利用下列調味品:白糖、白醋 少量的酒、蔥、薑、蒜、辣椒、肉桂、五香、花椒、香菜、檸檬汁。 若症狀無法用吃藥及飲食控制就必須接受透析治療。 透析治療可分為三種。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腎移植衰竭 血液透析:直接用透析器及洗腎機直接排除血中廢物。 腹膜透析:灌注透析液至腹腔,經由腹膜排除血中廢物,再將其引流出來丟棄。 腎移植:是經由外科手術,將一個健康的腎臟種到腎衰竭病人體內,新的腎臟可以執行原先壞掉腎臟不能做的功能,移植後需規則服用免疫抑制劑,移植是最接近正常狀況的腎臟替代療法。 接受透析治療後,對於血中廢物的處理能力大為增加,但仍需控制飲食,與營養師配合,依身高、體重、透析治療方式 每週透析次數、血液檢驗數據、每天排尿量、每天活動量,設計一套適合自己的飲食。 飲食控制 慢性腎病病人不可吃楊桃,因楊桃含有神經毒性。除此之外其他東西並非絕對不可,要依臨床狀況和醫師、營養師討論後調整飲食。 限制蛋白質:腎病變病人限制蛋白質可以減緩腎病惡化及改善症狀 飲食中的蛋白質被身體利用後,會變成尿素、尿酸等含氮廢物,腎衰竭病人因腎無法有效排除這些廢物,累積在身體內造成酸中毒及尿毒的現象。病人食用的肉、蛋、奶、豆類應為正常人的 2/3 量;選擇優質蛋白質如動物性蛋白、牛奶、蛋白上。 在限制時也要注意到足夠的熱量攝取,才不會因為要限蛋白質而造成營養不良。 限制鈉離子:少吃鹽類 若體內鈉離子過多容易造成血壓升高、水腫、腹水、肺積水,腎病病人不應吃太鹹的食物。 限制鉀離子 有些腎病病人無法排出足量的鉀離子,會造成血鉀太高會引起嚴重的心臟傳導和收縮異常,甚至死亡。有此問題的病人應少吃高鉀食物,如香蕉、柑橘類、蕃茄、深綠色蔬菜、菜湯、濃肉湯、無鹽醬油 (含鉀)、低鈉鹽。蔬菜可川燙過後食用,但勿食菜湯。 限制磷離子 磷的主要功能是強化骨骼,腎衰竭病人由於腎臟無法正常工作,因此多餘的磷會堆積在血中,造成高血磷症,導致皮膚搔癢及骨骼病變。腎病病人應少吃乾果、醃製品,並配合服用降磷片。 限制水份 若尿量減少,經口進入的液體會滯留體內,造成身體浮腫、血壓升高、甚至肺水腫,若有尿量減少或水腫的病人應限制每天液體攝取量。 心得: 我阿嬤年紀80歲了醫生說不要吃很鹹的東西要不然就要洗腎,今年6.7月的時候端午節阿嬤吃了鹹粽子吃完阿嬤的腳水腫人又不舒服,那時候我媽媽幫我阿嬤抽血拿到博愛檢驗科後來過一天醫生就打電話說等一下不要到門診直接到急診就好,因為阿嬤血紅素低需要住院,有一次醫生幫阿嬤開心臟把水抽出來開完送到SICU觀察一天後來隔天轉到普通病房住院住了很久才出院,出院回家人又很虛弱也都不講話,可是吃都吃得下,記憶力也開始衰落了後來因為家裡因素後來前陣子就帶阿嬤到舅舅家住媽媽也比較放心,希望阿嬤能早日康復吃東西不要吃太鹹的東西否則就要洗腎洗腎是非常痛苦1.3.5都要連颱風天也要冒著風雨去醫院洗。
      
111-1暑期讀書心得  16095  2022-09-08 23:12:28

書名:這不是告別 
作者:蘭波.羅威 
譯者:何穎怡
出版社:時報出版 對於初戀,猶如人生中一閃即逝的剎那,銘記在心卻始終知道會有結束的一刻。畢竟能和初戀情人終成眷屬,直到死亡使兩人分離,在這世上不多但也不是沒有,但對於那樣的情愫,憾動的是當使身陷愛河的彼此。 青少年時期,心中的感受還有外在的評論都會被放大鏡審視,或許這是人生成長階段的一個過渡期,盡量重視自己,以免長大後忘記照顧自己。 一段感情總會跌跌撞撞,兩人之間的磨合、外在因素的干擾、以及尚未成熟的心靈 作者利用過去尚未被電子媒體過度影響的世代,去敘述感情之間的強烈和遺憾多麼的令人醉心與難受。 縱使最後幾個字,留下了充滿可能性的未來。畢竟生活充滿意外,好的、壞的、浪漫的和可怕的,重要的是不該因此停止前進,真正愛上一個人確實很困難,但更加困難的是怎麼排除往後的波折,如果面前呈現出無盡的渺茫,那麼唯一能做的用盡全力,去用每個當下,認真且毫無保留的去愛著對方。
      
二年級暑假讀書心得  15705  2022-09-08 22:43:10

我也不想那麼愛生氣,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啊………   ——碰上陰晴不定情緒化的人,要如何避免被掃到颱風尾?   情緒,是人類最自然的防衛反應。   遇到不合理的對待,你當然可以生氣;面對未知,不安會讓你更謹慎小心。   但可不要掉進「情緒化思考」的陷阱,讓自己越「想」越慌、越「想」越氣!    被同事說「你怎麼連這個也不知道?」,情緒就上來了,很不喜歡自己這麼容易生氣……    部屬沒做完我交代的工作就回家了,到底有沒有把我放在眼裡!    老公襪子老是亂丟,提醒他還被說不要囉嗦小事,氣死我了!    男友都要隔好久才回line,他是不是沒那麼愛我?好不安啊……    朋友每次都把旅行訂房的事丟給我,這次忍不住發飆了,她竟到處說我情緒不穩定……   你也會這樣嗎?一旦事情亂了套,就容易陷入焦慮、氣憤或沮喪,   被情緒化的龍捲風捲得亂七八糟,但發了脾氣又會懊惱、內疚?   或者,你覺得情緒化會影響工作和人際關係,   所以會拚命壓抑忍耐、正面思考,認為這樣才是成熟的大人?   所謂的「情緒化」,就是一直被困在「情緒高漲」的狀態,無法冷靜地思考與行動。   然而,負面情緒本身並沒有對錯,它只是傳遞心理訊息的信使,   在計畫被打亂、受到衝擊或狀況未明時,提醒我們尋求援助或保護自己。   在暗中搞怪,讓你不由自主膨脹、增殖這些情緒的,   是各種對號入座、放大解讀的「被害者意識」,   以及因自我肯定感低不足對「正確」、「應該」所抱持的執念。   認為「對方瞧不起自己」、氣惱「只有我這麼倒楣」、堅持「所有人都應該做到」……   這些「情緒化思考」會使我們偏離原本的問題、造成溝通的障礙,   而且重點是,對方不痛不癢,受苦的只有你自己!   想要解開人際相處中的情緒糾結,   首先就要接納這些情緒是自然而有用的,坦承自己陷入了困境,   才能有智慧地活用這些情緒症狀,努力應對眼前發生的事。   人際關係療法權威水島廣子醫師,以可親、精準的剖析,   說明「情緒化」的成因,以及跳脫「情緒化思考」迴圈的方法,   當你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到自己的堅強,就能學會讓情緒守護你,而不是困住你。
      
三丁暑假心得  15740  2022-09-08 22:40:26

被討厭的勇氣 作者: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出版社: 究竟 譯者:葉小燕 護三丁:1095101169洪紹中 這是本關於人生幸福的哲學書,寫作的方式並沒有用太艱深的道理,而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來傳達觀念,就像是看小說一樣,所以感覺還蠻平易近人的。內容是一位對生活不滿的年輕人和推崇阿德勒心理學的哲學家之間的談話和辯論。年輕人的問題可能就是你我的問題,看著書中年輕人提出許多生活中遭遇的不如意,腦中不時也浮現出自己或周遭親友相似的抱怨或行為。探討這些問題的原因,哲學家是以阿德勒的思想來回應,當中有些觀念感覺是蠻有道理,因為對於自己生活中不滿的解釋,像是被猜中了心裡深處不願面對的想法。 自我的認同和歸屬感是書中讓我比較有感觸的,畢竟在現實環境中,無時無刻也在面對這些問題。關於自我的認同,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人生是屬於自己的,我們不需要去過別人的人生,所以更不該是為了別人的價值觀而活。當中最大的負面情緒就是自卑感作祟吧!這讓人很在意旁人是怎麼看待自己,需要稱讚和目光才能撫平心靈的空虛,日常行為像是在意社群網頁上貼文會有多少讚、提出的問題會不會讓人覺得很蠢、付出的辛勞是否被看見等等。然而我們並不能控制別人的想法,太在意回應,卻得不到預期的結果,只會讓自己感到失落,甚至歸咎於自己先天外貌或能力不如人。這種抱怨的行為,往往就是阻礙自己進步的藉口。 至於歸屬感,是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對他人是有幫助的,不管對方是否有所回應,也不會有所得失心,就像書中提到『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得「好的」評價,而是自己主觀認知「我對別人有貢獻」。』這之間的差別,我想就是內心感受到的是犧牲還是滿足。犧牲只會讓心靈匱乏而空洞,因而尋求華而不實的物質來補足。內心要感到滿足,我想時時地感恩是很重要的,因為會發現生命中處處有恩典,這樣才能填滿自己,也才有更多去給與別人。 “是要選擇改變、面對「不安」?還是保持原狀、繼續和「不滿」糾纏不清?”書中這段話真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心中的懶惰還有懦弱,因為儘管對生活有種種的不滿,維持現況畢竟還是比較令人感到輕鬆和安心吧。懶惰讓人缺少了行動力,面對事情,總是日復一日地拖延下去,最後只會悔恨歲月蹉跎的過去、計畫仍永遠在未來,卻忘了一直活在的是當下。懦弱則是沒有勇氣去對生命作出改變,對現階段的生活感受不到幸福和自由,卻只是站在原地,這樣要如何看見更美的風景呢? 書中有段祈禱文“主啊,求你賜給我平靜的心,去接納無法改變的事物;賜給我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東西;並請賜給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差異。”讓我印象最深刻。心放不下,往往讓人定睛在不屬於自己的人事物上,結果錯失了真正該好好把握住的機緣。雖然磚牆的存在是必要的,目的是讓人有機會證明自己多麼想要一件東西,但是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擇善固執和冥頑不靈總是一念之隔啊!想擁有這樣的智慧,本身自己還是要有正確的心態。如果沒有想要認真生活、努力生活的態度,無論看再多書或是聽別人說些什麼,恐怕都幫不了自己。
      
二年級暑假作業  15753  2022-09-08 22:37:32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作者: 蘿蕊・葛利布 Lori Gottlieb 出版社:行路 譯者: 朱怡康 護三丁1095101182簡培祐 在作者與她的四個患者的故事,我想分享最有共鳴的三個故事。 茱莉|面對疾病與愛 年輕剛新婚的茱莉,原本剛度完蜜月,準備和先生邁入家庭下一個階段—生小孩時,卻被醫生診斷出有癌症,而且能活著的時間不多了。但茱莉在對抗腫瘤中康復、懷了孩子卻流產這樣的循環中反覆,漸漸身體越來越虛弱,讓她更加意識到自己時間不多了。在到達生命的盡頭前,她決定勇敢一回,好好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茱莉的故事教會了我好多,對抗疾病迫使她提早面對死亡,還有和她先生馬特的應對。她羨慕馬特對於她離開後能再重新愛別人、過精彩的人生,同時也對於自己這樣的忌妒感到有罪惡感。「讓他經歷這些,我實在覺得有罪惡感。但我也嫉妒他有未來。」因為癌症,這對年輕的夫妻無法擁有正常的生活與對話,不僅病人本人很辛苦,對伴侶或多或少也是一種折磨。然而茱莉選擇直接面對:「與其把時間花在嫉妒別人,不如用剩下的時間幫一下我愛的人,讓他們繼續向前。也許這能當我接下來的部分目標。雖然我嫉妒馬特有未來,但我也希望他過得好。」茱莉在羨慕忌妒另一半的坦誠,我完全能體會,因為我也有過這樣的糾結。羨慕另一半的的優秀與成就,比較之下顯得自己能力不足,最後就變得沒有自信。我甚至常常會討厭這樣的情緒,變得無法喜歡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對方才好。但如果是真的愛對方,我們一定都希望對方能好好的,而且對方的好,對自己最終是有幫助的。茱莉甚至和作者說,她想幫助馬特在她離開後找到愛情,這樣近乎在自己傷口上撒鹽的方式令人心碎,卻也無比真實與勇敢。我喜歡茱莉對自己的告解:「我也會想我自己。以前什麼小事都讓我不安,我把人生全用在提心吊膽。我才剛開始真正喜歡自己。我喜歡自己。我會想念馬特、家人、朋友,但我也會想念自己。」每個人面對疾病的方式不同,茱莉一開始無法接受,但漸漸地她選擇面對,而且是用最赤裸最坦然的方式,並且希望自己在離開前能為世界為其他人留下一點美好。她發現:「人要是欺騙自己還有無窮無盡的時間,會變得懶惰。」茱利用她自己的故事教會了我,把握生命的短暫,表達愛的行動要及時。 博客來出處
目前第425/7706頁 [首頁][上一頁][423][424][425][426][427][428][429][430][431][432][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