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 15787 2022-09-06 15:30:35
靜心‧淨心(身心靈健康)
有關如何調控心靈 緩解情緒
從第一章就講述了預防身體的病要從心靈著手
醫身體的病 解心裡的毒
解決好心裡的疾病身體也能夠漸漸的改善
不再依賴藥物也能健健康康的
預防身體的病要從心靈著手 這句話對我來說極為重要 當出現這些負面情緒時
不要人家講什麼不要讓負面的情緒持續太久就沒事啦
一般人在情緒不好的時候聽到這種話都會覺得是廢話
啊就開心不起來 我是要怎麼讓自己的負面情緒不要持續太久
我當然知道 但 就是沒辦法阿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察覺自己的心情知道 你要知道。
嗯 對我現在生氣了
但是 不要立刻有想要排除的壓力的想法
或者是想立刻化解衝突心情變好等…….
這樣做往往會得到反效果 情況會更糟
接著讓自己平靜下來 即便腦子想的是負面的也沒關係
接著等待時間讓自己慢慢冷靜下來時間長短沒關係
但最主要是要度過那個生氣的時刻
時間過久一點之後會覺得好像沒那麼生氣了
就代表成功一半了
接著就可以冷靜思考怎麼解決事情
千萬別感情用事
讓自己漸漸習慣度過那個非常生氣的時刻
人在冷靜的時候才能做出對的事情
說這麼多其實我就只想說 要好好調節自己的心
洛桑醫師在書本裡表示:「調理自己的情緒比真正的醫療更重要」
身體的健康源自心靈健康
心理只要健康 所有疾病都可以不藥而癒 甚至可能根本就不會生病
所以人之所以會不舒服 不只是身體出了狀況
而跟情緒 靈魂都有關聯
先關照好自己的心靈才是首要條件
身體健康是其次 心靈都照顧不好了
拿什麼來照顧身體 用什麼都沒用
這才是正確的身心靈健康合一
以上就是我看這本書的見解
焦慮不是你的錯(情緒管理)
書中有提到
一、迅速檢測危險
人們預感到危險的第一反應是儘快檢測危險,一定是想要跑走也就是逃避。在焦慮的時候會對這世界緊繃,覺得這世界非常危險。
二、將危險放大
聯想在發揮作用。電梯爬升緩慢或是故障,我們會擔心自己被困在裡面又或者我自己玩遊樂設施會覺得,下一秒遊樂設施會掉下來又或者瘋狂旋轉。
腦海裡發酵,變成巨大的危險。
三、試圖控制局面
預感到危險或者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人們往往會採取一些措施,試圖去控制將要發生的事情就會跑去認為小偷會從窗戶爬進來,就會反復檢查門窗是否關好之類的
四、急速規避危險
預感到危險後人們除了試圖控制之外還有另外一種選擇:急速避開存在威脅的場景。我們害怕考試,就會找各種藉口請假,害怕上課會裝病,害怕人討厭人會找藉口。
所以我覺得這是人的本性 而不是生病了!
無論時代變遷 依然有校園中屢傳憾事 輕生事件讓社會籠罩一股哀喪氛圍。日常生活中,壓力、疲勞、挫折、不甘的人屢屢皆是,可能人們還在努力、堅持,為生命中的缺口尋找一曙光;或許大家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一直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間接導致情緒崩潰的當下,才發覺其實自己的心靈早已是千瘡百孔、不堪入目......
在《焦慮不是你的錯》這本書中說焦慮往往無法引起其他人的重視 只有焦慮者本人才能體會其中的痛苦 照常理說 我們可能習慣隱藏脆弱的自己 自卑的自己 不輕易在別人面前哭泣示弱 有時候就算我們表達心裡的痛苦、難過 別人也不一定能感同身受啊。焦慮有個明顯的特性:越反抗越強大,越想趕走它,它黏你越緊 而這一本書就是在告訴各位如何應對焦慮、產生突破焦慮的思維。讀完這本書,讓我看到很多不知道情緒深層的事 我也才知道 原來情緒管理是這麼辛苦且難題般困擾 慶幸自己有戰勝內心 沒讓情緒壓垮我,現在的我只想孝順父母 好好學習知識 順利考到證照 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讓爸媽放心 讓他們可以不要那麼辛苦。
|
學習歷程2 15354 2022-09-06 12:16:14
[自卑與超越]讀書心得
這本書是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從不同角
度去闡述人的"自卑情結",自卑是如何產生的,從心
靈與肉體的關係、自卑感和優越感、家庭和學校對人
的影響,還論及了早期記憶,夢犯罪,愛情及婚姻的
內容,論述了自卑感的形成與對人的影響,個人如何
超越自卑感,如何將自卑感轉變為對優越地位的追求
以取得成就。
追及至幼年時期,童年的一些經歷會對性格產生
些影響,直至內心深處,作者說到一個人想要融入
這個社會,最重要的就是團結協作,自己一個人缺乏
社會興趣而又沒有學會合作之道,在追求的虛假的個
人優越感,是沒辦法集大成的,人類需要團結。
大關於夢,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一點也不
誇張,夢就是以你另一種形式展現你的壓力,是當前
現實問題和生活樣式之間的橋樑。 夢的目的是欺騙我
們自己,並使我們自我陶醉。 就例如人們常經常夢見
自己不能動彈或趕不上火車時,他的意思通常是,如
果果我自己不會絲毫力量,這個問題,便能安然度過,
那我一定很高興,等等之類的夢境。
公母親與父親的影響力,若孩子的家庭從小不幸
福,那麼他對感情是會有一種抵觸情節的,只有夫妻
雙方都認為他們的共同幸福高於個人利益,才有可能
有真正的合作。 在孩子麵前,夫妻雙方不得把表情把
感情表現得太露骨。 假如夫妻彼此過分親密,有時候
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地位降低使他們產生嫉妒之心,
並希望能和父母親一年長短。
|
111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5231 2022-09-06 02:56:1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111學年度護理科暑假作業心得報告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丙
學號 1085101124 姓名 許家馨
作者姓名 藍雅渝、林玉菁、林晶晶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運用安寧療護於重症病房中照顧肺癌末期病人之經驗
期刊名稱I 長庚護理 卷(期) 29卷4期
起訖頁數 p.647-p.656
作者姓名 吳怡慧、林明憲
西元出版年 2017年 文章標題 失智照護
期刊名稱II 臨床醫學月刊 卷(期) 79卷1期
起訖頁數 p.19-p.25
【自訂一主題】:生命的消逝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600字)】: 在第一篇文獻中得知個案的病情已經達到無法痊癒的情況。因此作者將護理方面的安寧療護運用在此個案身上。會讓我選這篇的文章主要原因是我本身對安寧病房有興趣,可以藉由此篇文獻學習到若將來有機會遇到相似的事情我可以如何去應對。在照護個案期間僅僅七天的時間。作者卻能夠將整個大方向掌握的很好,甚至可以讓家屬放下傳統習俗讓個案沒有病痛能夠好好的離開。過去眾多科目裡面,有一些報告的主題恰好與安寧療護有關,所以在看完這份文獻之後,我認為主護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建立起護病關係並且深入個案及家屬心理、靈性層面的情感是最不容易的事情。而最重要的是因為知道個案的病況是無法治癒的,因此所有護理措施都是從減少個案不適的角度出發,我想這勢必都要有一定的經驗以及充足的訓練才可以將此個案照護的如此完善。
而我會選擇關於失智的文獻當作第二篇則是因為在尋找適合的文獻時標題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的奶奶是家族裡面最早得失智症的親人。從發現到她重度時也不過兩三年的時間而已,而光是這短短幾年的時間,就足以讓我們家族上上下下忙翻天。也或許失智症要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政府開始重視這方面的措施,舉凡從食、住、行、樂等方面都顧及到,但因為現代多數人無法隨時照顧患有失智症的親 人,大多都會申請長照服務或是請日照中心照顧等等。但我認為仍然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雖然上述的方法可以減緩患者家屬的負擔,但是卻沒有顧及到患者本身的感受。在他們給家人以外的人照顧時,他們是否會希望自己的家人陪伴在他們身旁? 但臺灣目前的失智家庭多仰賴外籍看護協助照顧,居家社區或機構雖設有多層次的服務項目,但供給量相較於需求量明顯不足,城鄉間的照護資源也有相當的差距,若能整合現有資源、廣設社區據點、提高照護服務能量,提供全人、全家、全隊、全程的服務模式,同時兼顧失智患者與家庭照顧者的生活品質,才是完善且全面的失智照護服務。
|
111暑假作業 15347 2022-09-06 01:15:45
高壓氧治療重症病患之護理,近年來,因學術研究發表,與媒體的報導下,使得高壓氧治療從一個新奇且未知的醫療領域,漸漸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各種疾病,然而在各大醫院高壓艙的醫療設備越來越完善時,高壓氧治療也會成為相關重症病患(如:一氧化碳中毒、腦缺氧等)主要治療或輔助方法之一。當急重症病患因病情需要,得緊急接受高壓氧治療時,高壓艙內有限的醫療設備與人力,在面對重症病患與異常氣壓可能帶來的病情變化,對高壓氧護理人員而言,莫不是一大挑戰。筆者就本身護理過之重症病患,從進艙前後之衛教、護理評估處置,和艙內生命監測儀器、急救設備使用,以及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之事項,來提供高壓氧護理人員做參考,期許日後在照顧此類病患過程中,完整的護理評估與措施,使得病患得到更完善的護理照顧。運用Orem理論於一位行洛斯手術病患之手術全期護理,本篇個案報告主要描寫照護一位罹患風濕性心臟病的病人,行Ross手術後3年,因主動脈瓣逆流復發進而接受二度開心手術之全期護理經驗。筆者於90年5月13日—90年5月26日期間,藉由觀察、訪談及應用Orem理論評估等技巧收集資料、確立問題。過程中發現,手術前個案所面臨的問題:焦慮;手術中:潛在危險性手術期間擺位之傷害、體溫過低;手術後:潛在危險性體液容積缺失、知識缺失。在整個照護過程中,運用Orem護理系統理論在術前提供病患支持教育性的護理措施,增加個案對手術的認知及因應能力,減輕其焦慮,使其有信心的接受手術;術中個案因麻醉自我照顧能力缺失提供完全代償性護理;到術後症狀穩定自我照顧能力恢復,提供部分代償性護理;待出院做準備時又提供支持與教育性護理,促進其日後自我照顧能力。藉此提昇護理服務品質,使個案獲得持續性與整體性的照護。
|
暑假作業 15757 2022-09-06 01:02:28
111暑假作業:書籍心得(250字)
書名:我決定我是誰 作者:鍾明軒
出版社:大樂文化 出版年:2019
內容摘要(這本書在說什麼?有關於什麼?)
自我肯定、自我實現,真正的正能量、是在黑暗中找到暗藏的光芒,霸凌是屁孩逞兇鬥勇的手段,獨特向來只會是天生的。
閱讀心得(你的感想與評論)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型態, 自己選擇的一條路,沒有人可以決定我想走的路,沒有人可以決定我未來想發展的地方沒有人可以,做我的主人替我做主,或幫我決定我未來該走的路和該選的方向,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我不用再受到別人的情緒干擾以前的我很容易受到別人 的影響去選擇,別人喜歡的事物,我以為這樣就是美好的結局,但想了想看完這本書它給我最大的啟發是,每個人都是生命的獨特體做想做的事喜歡的事物 還有 我才能決定我是誰。這本書也讓我想到之前在國中的時候班上有個同學常常霸凌一些弱勢團體我覺得蠻難過的,因為當時的我弱小無知,覺得好像我如果插手的話就會有麻煩,所以當時的我選擇視而不見想要多躲避這一切趕快到新的環境逃離這裡,到了高中到了新環境,形形色色的人都聚集到這裡,我才發現原來霸凌是在身邊的,不是想逃離到哪裡就會消失對於這件事來說,雖然看到的霸凌還有排擠事件都是頗為常見的小事,但輿論的壓力和吃瓜群眾在旁邊縱使那些霸凌者越來越茁壯,我覺得這是最不應該出現在我生活周遭的,所以我決定要站起來,如果遇到這種事情第一個跟老師報告避免這樣子事情發生,也避免在樓下我國中時那樣的遺憾。
111暑假作業:華藝或台灣全文資料庫文章心得
(250字)
文章名:睡眠與成長 作者: 施嫈瑜
出版社:華藝 出版年:2005
內容摘要(這篇文章在說什麼?有關於什麼?)
睡眠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尤其是成長中的孩子。認識睡眠的生理與變異、了解睡眠障礙的種類和處理方法,是臨床醫師很重要的一環。
據估計,有25%的孩子經歷某些種類的睡眠障礙,睡眠問題可能與孩童性格有關。與疲累想睡不同,過度疲倦的孩子反而會顯得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
睡眠不良的結果會使孩童容易感染疾病、妨礙親子的親密度與互動、影響孩子的自信、睡眠障礙能造成認知不良(記憶力、專注力、空間感與創造力)、學業表現欠佳、青少年心理社會失調。
閱讀心得(你的感想與評論)
看完這篇文章,我才了解睡眠原來對我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在小時候時常吵著跟哥哥玩到三更半夜,只為了可以得到哥哥手中的圓盤,玩到三更半夜都不會累,尤其當哥哥拿著手機時我總是目不轉睛,不過小時候覺得好幸福,對於這件事來說長大了看完這篇文章才知道原來睡眠對成長專注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平時零零碎碎的時間如果可以有效去運用有有效睡眠,那對於我們做事辦事的效率可以大大提升 以後也知道自己該如何去檢討這些問題還有行為,ㄧ並改善這些不好的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