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433/7706頁 [首頁][上一頁][431][432][433][434][435][436][437][438][439][440][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10-2暑假作業  15340  2022-09-05 23:44:41

肺結核原是台灣最常見的傳染病,因早期台灣的醫療並沒有那麼發達,但近幾年,台灣的醫療逐漸進步,使肺結核已漸漸地被控制了下來,但是在整個治療的過程中,是必須要持續服藥2-4週,才能將病情穩定下來,但是國內的人以為已經沒有了症狀,就不用繼續服藥;這樣的觀念是不正確的,雖然沒有了症狀,但還是得繼續服藥才能完全治癒,不然前面所做的,不就白費工夫了嗎?! 肺結核是一種傳染性高的疾病,主要的症狀是咳嗽持續3週以上、體重減輕,一旦被傳染了,就必須要趕快進行治療,並且要採取呼吸道性的隔離,住在負壓病房,不僅是保護個案,也是為了保護周遭的人不被傳染,但這樣就會導致個案的心理產生了疏離感,因自己得了這個病,而被迫要強制住進負壓病房,讓個案的活動,受到了限制,也無法跟家人和朋友好好地聊天,會擔心自己會不會傳染給他人,所以才會不想讓他的朋友知道,以免自己傷害了朋友;從這篇文章可以發現個案其實很害怕自己的病沒辦法治好,自己的身體狀況感覺越來越差,當護理人談到肺結核的疾病時,個案卻低頭不願繼續談下去,然而住進負壓病房也讓個案的自由受到限制;我們要讓個案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並說明這疾病是可治癒的,只要個案能持續服藥2-4周以上,就能夠治癒了,不再會有傳染的問題,也能再回到工作崗位上繼續工作了;除了生理的問題,我們還要去照護到個案的心理,生理可以用醫學的方法來進行治療,但心理層面的問題是必須透過不斷地溝通,然後再進一步去了解問題的所在,並和個案一起討論,看要怎麼把問題解決,在護理的過程中,”溝通”與”關愛”是最重要的元素,因為你觀察到個案需要什麼,並讓個案一起參與討論,這兩個元素是絕對不可或缺的;近幾年來,台灣的飲食越來越精緻化,運動的次數也越來越少,台灣給了我們便利的交通,精緻的飲食,這造就了人類會變得懶散,以及身體體態逐漸豐腴起來,最重要的是,身體內的循環機制也逐漸地下降了,首當其衝的是,造成心血管系統方面的疾病,太過於精緻的飲食以及缺乏運動,長期的累積下來,會導致我們的血管阻塞,心臟的功能逐漸下降,最後以死亡為收場;政府一直在提倡333運動以及提醒國人不要太常吃過於精緻的飲食,以免讓身體造成負擔,所謂的”333運動” 就是指每周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至少運動三十分鐘,且每次運動後的心跳速率需達到每分鐘一百三十次以上,如果持續三個月以上,則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有效預防疾病,也可達到減肥的功效;另外也有「531運動法」,即每周至少運動5次,每次30分鐘,心跳速率達每分鐘110下為原則,一開始先設定一個簡單的目標,達成後再逐漸增加運動量,如此循序漸進慢慢進行,持之以恆地去做,就能降低心血管系統以及各系統的疾病了。
      
護四戊 上學期暑假作業   15361  2022-09-05 23:43:01

台灣中風雜誌 第4捲第1期 護四戊1085101255陳映筑 失智症、認知功能降低與心房顫動 美國精神醫學會於2013年所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中,將失智症更名為 重度神經認知症,在其診斷標準中,認知功能要有至少一項以上衰退,包括整體注意力、執行功能、學習能力、記憶力、語言功能、知覺動作功能或社會人際認知等。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已經失智症患者受損的大腦,但治療仍對患者的認知功能及行為症狀有助益。失智症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延緩疾病的進展或改善症狀 雖然說失智症的口號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是在正常的中、老年人中,稍為的不記得都是常見不過的事情了,近我們國家年齡層裡都在快速地老化,伴隨著失智症的人也越來越多,失智的普遍症狀很多例如:常忘東忘西、人格大變、尿失禁…… 預防失智症:多運動、採地中海飲食、參與社交活動、遠離危險因子、避 免肥胖或過重、避免頭部外傷、戒菸、釋放壓力減少憂鬱;居家自我檢測 量表:AD-8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  簡化環境與日常活動、溝通需簡明扼要,隨時注意其安全。 患者外出時,要讓其攜帶有家中聯絡方式的卡片。  避免批評、拒絕、責罵的情緒反應,照顧者應以穩定、溫和的態度來對 待病人。 陪伴患者欣賞他們喜歡的電視節目、音樂及談他們過去事情,強化記憶 照顧者需要投入愛心、耐心、恆心。
      
護四戊 上學期暑假作業  15361  2022-09-05 23:42:05

台灣中風雜誌 第4捲第1期 護四戊1085101255陳映筑 自發性腦出血是一個歷史醫學上一個比較棘手的疾病,在任何後都可能發生,腦出血的存活機率也特別小,能活下來的普遍都會有後遺症,老年人也因年紀衰老問題,血管病變容易造成腦的大業出血造成昏厥,常見的高血壓腦病變較容易造成腦部深部微出血,中風過後的復發及預後都較難好起來,因腦部的出血及可能二次復發的血管破裂,腦的血壓也都在密切追蹤 中風對老年人更是重要的死亡或致殘主因,在國人人口高齡化趨勢日益加速的情況下,對防治中風的重要性不可言喻。中風對我們究竟會造成多大的危害呢?腦血管專科醫生這樣描述:沒有哪種疾病像中風那樣,在瞬間讓一個人的尊嚴喪失。患者通常會口眼歪斜、言語不清、肢體殘廢、意識模糊,甚至危及性命。 中風是可以預防、可以治療的,並不可必怕,絕大多數的中風都是能夠避免的。在引發中風的危險因素中,除了少數因素無法控制外,大部份的因素都是可以控制的。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抽菸、短暫性缺血的發作及小中風史等都是可以預防的危險因素;而高齡、種族、腦中風家族史則是比較無法控制的危險因素。 目前中風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和年輕化趨勢,中風的發生是在短時間內形成的,但病理的形成過程卻是漫長的。中風的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因為中風與生活方式、飲食習慣、職業性質等有密切的關係,早日預防,就可以更好的預防
      
醫護科技學刊---心臟科醫師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關係  15692  2022-09-05 22:35:42

醫師的身心健康研究向為研究者忽略,本研究以心臟專科醫師為研究對象,探討影響醫師身心健康的多重因子。研究變項包括個人特質、工作情境、醫院特性、醫師工作壓力源量表、負荷-控制工作壓力模式以及身心健康狀況等。醫生每天忙進忙出,為了能在醫院生存比如:競爭評比、績效獎金、同仁互動等都是醫生壓力的根本原因,心臟科醫生可能情況更為嚴重,每場手術都是高危險的耗時又很久使的壓力逐漸增加身心也開始受到影響。以中國人健康量表問卷12題版本,測量醫師輕度憂鬱傾向狀況。研究結果顯示,回收之131位心臟科醫師的工作壓力來源首推醫病關係及其引發的醫療爭議(64.6%),其次為處理心肌梗塞(62.3%)與執行侵入性檢查及治療(59.2%),合併多種疾病之心臟病患(54.6%),然而多變項分析卻指出醫院組織壓力與醫師的輕度憂鬱傾向有關,顯示病患治療的壓力可以預期與調適,雖然工作時數長,但總有休息的時候,那麼休息時間就是拿來放鬆的,別去想工作的事,身心要放鬆,做點自己有興趣的事,或者睡覺、放空和冥想等都是可以放鬆的,要懂得公私分明。人都有壓力,但能不能調適它,就要看每個人的調適方法對不對了。未來研究應該針對醫師族群的工作條件,以及工作職場的社會心理環境,進行長時間的追蹤研究,以有效提昇醫師的工作環境品質。
      
讀書心得  16154  2022-09-05 22:21:26

護二丙學號:1105011118 姓名:黃芊睿 座號:36號 這次暑假讀的書叫《先坐下來再說》,是一本擺脫焦慮的書,共有二十一篇,有很多活動是要跟著一起的,我也學到很多怎麼緩解壓力,但是還要找到可以給自己快樂的事情,我到開學了也還沒找到,還以為吃東西我的快樂,可惜我沒有很快樂,在慢慢尋找吧!這本書讀完後發現,原來睡覺可以這麼放鬆,我也沒有睡眠時間顛倒的感覺了,還胖了不少。雖然這本書一定要我自信可是我還說沒辦法,去到一些要付錢的,或者別人詢問我時還是有點恐懼感,但在醫院當志工我變得很有成就感,也不恐懼了。這本書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有趣、放鬆和自信,希望在開學的時候不會被打破。
目前第433/7706頁 [首頁][上一頁][431][432][433][434][435][436][437][438][439][440][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