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暑假心得報告 15324 2022-09-04 17:39:58
如何面對臨終的死亡焦慮-誰該為自身的死亡負責?
面臨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都必須經歷的事,因為未知與不確定性所以可能會有恐懼及死亡焦慮的情緒。尤其是未來要成為護理人的我們,更是會常常在臨床面對死亡的課題,該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情及給予病人正確指引是最困難的,還沒有去實習過的我,還無法親身體會那種感覺。在病人的角度來看死亡焦慮的原因,害怕死亡的到來、自身疼痛控制以及對家屬的歉意是最主要的,文中提到前期因為有信仰的支持,因此緩解了許多不安及緊張的情緒,但隨著時間的增加,後期文中寫到「病人很對不起家人,認為家人可能都很希望她能早點離開」,明明害怕死亡卻又不想讓自己成為家人們的負擔,一直在這種矛盾心理下拉扯。死亡焦慮能否完全消除,每個人是否能以自身去承擔死亡責任,可能需要考量生活背景與面對死亡的想法、過去經驗如何形塑對死亡的認知,臨床工作者可介入的面向,提供穩定且支持的關係與環境,給予病人最大的支持,讓病人有機會正視自己的病情,是最重要的。結尾說到的這段話「人會如何面對臨終的死亡焦慮?每個人都是自我生命的主體,持續在感受與經驗這段未知、不確定的死亡歷程,尋找自己的方向,完成自己的路程。」看似沒有甚麼意義,卻是最貼近我們的,人生中就是不斷尋找自己的路,並且走完它。
|
暑假作業-讀後心得500字-草房子 16086 2022-09-04 16:58:50
護二乙 1105101050 莊筱婷
在本次暑假中,我讀了曹文軒寫的《草房子》一書,其主要內容是桑桑、禿鶴、紙月、細馬、杜小康等五個優秀少年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
在《草房子》這本書中,最令我難以忘懷的人物是禿鶴。他本該是一個活潑可愛的男孩,但因為他那顆與眾不同的腦袋,而被大家嘲笑。因此,禿鶴變的倔強,自尊心強。但在一次表演上,禿鶴不怕大家嘲笑,扮演了一個壞蛋的角色,為學校增添了榮譽是他又一次融入了這個大集體。是的,禿鶴雖然有着醜陋的外表,但他卻有一顆熱愛集體的心。因此,曹文軒在描寫禿鶴的最後一段中寫道:“純凈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學的師生們,也照着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
在《草房子》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桑桑,桑桑是這本書的小主人公。他調皮、搗蛋,但卻贏得了油麻地人上上下下的喜愛,這又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當紙月被別人欺負時,桑桑勇敢的站出來保護紙月,他的勇氣令我們欽佩;當秦大奶奶孤單的時候,也是他陪在秦大奶奶的身邊,是她不再孤單。桑桑幫助過的人數不勝數,看來,桑桑還是一個善良、勇敢、活潑、可愛的男孩子呀!所以,桑桑贏得了油麻地人上上下下的喜愛。
沒的力量絕不亞於思想的力量。一個在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永久不衰,那就是美。
|
寒假作業:這世界很好,但你也不差 15637 2022-09-04 15:42:15
這本書一看書名就會感覺到是一本蠻治癒的書,果然裡面的內容真的不會讓你失望。以下是我覺得在這本書中我認為很戳人的話(後面有附加我的想法)
1."人可以回頭看,但是不能回頭走"就像是在說你回頭看到自己的錯誤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要重倒覆轍,而不是想著如果重來一遍的話,我會怎麼做之類的。
2."每個人的花期不同,不必焦慮別人比你提前"就像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特別的個體,有比你更優秀的人,當然也有不如你的人,面對優秀的人可以向他學習,這並不是甚麼丟臉的事,每個人都有變成最好最優秀的機會,只是過程不一樣而已。
3."但凡精緻好看的,都是暗地裡下過功夫的"像那些曾經很胖很胖的人變瘦了變美了走在路上,看到的人都會說哇!好瘦好漂亮,可是他們會知道那些人是經過多少的努力跟辛酸才有現在的蛻變嗎,努力不一定會有好結果,但是不努力一定沒結果。
這本書真的值得推薦,很多能激勵跟鼓勵的話,當你覺得自己總是比別人差很焦慮的時候,真的可以去看看這本書,靜下心來,很多時候也許是你在逼你自己也說不定!!!
|
暑假讀書心得 15273 2022-09-04 15:05:14
文章標題 *
影響傷口癒合的因素與傷口護理
期刊名稱 *
護理雜誌
所有作者姓名 *
彭美姿(M. T. Peng)
出版年 *
1998/02
近年來,隨著傷口照護知識的改變:「幹燥癒合」的觀念被「潤溼癒合」的觀念所取代。優碘不再適用於開放性傷口,以免延遲細胞新生;新式敷料的出現等,更使臨床傷口的照護方式呈現多樣化。然而,這其中仍有許多混淆不清的觀念有待鏊清與探討。本篇文章針對幾項影響傷口癒合的因素深入探討並討論傷口照護的方法,以利護理人員在臨床傷口的照護上,能活用原則並善加運用,且依病人病況而有所調整,以提供病人舒適完善的傷口照護品質。
此文獻對護理領域之貢獻(一)提升醫療團隊人員專業整合照護,促進各類傷口癒合,增進患者的 生活品質;(二)學習以實證照護為基礎,依系統性方式及個別性提出完善傷口照護計畫;(三) 培養研究與教學之組織與整合能力
你閱讀後學到1.傷口在潮濕的環境與合下的好處能避免細胞脫水死亡加色血管新生使壞死組織快速分解以潮濕敷料覆蓋傷口還能減輕疼痛2.營養室能量的來源與傷口癒合有著密切的關係無論是提供熱量來源又或者修補生長等工作各種營養對於傷口恢復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3.消毒殺菌劑用在傷口癒合上是相當的普遍但就近哪種殺菌劑會讓傷口癒合的更好還是可能引響傷口的癒合就要去評估告案的狀況和傷口的種類
4.文章中有什麼限制或不足) *
1.文中敷料對於傷口的癒合的影響應該蠻重要的很多段落都有出現文中都是簡略的提到一下而已不夠詳細2.文中的營養攝取它只說特別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部分沒有提到該如何有效地攝取這些營養
|
110-02暑假作業 15366 2022-09-04 13:26:0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護三戊
學號 1085101260 姓名 廖培妤
書名 99%的醫療糾紛都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 蔡秀男著
出版社 貓頭鷹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出版年月 2014{民103}
索書號 585.79 ISBN 9789862622056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 醫護人員不明白,明明抱持著救命、救急的責任感,每天拚死拚命、拋家棄子,就算自
己過勞地也努力守護病人。
2. 為什麼醫學這麼進步,醫院那麼大間、醫師那麼有名,做了一堆精密檢查、付了一大筆
醫藥費,換來的卻是不幸的結果。
3. 只要雙方肯真誠面對彼此,釐清問題所在,也可以減少訴訟的漫長苦難折磨。
4. 畢竟醫療糾紛一旦發生,對醫病雙方都是災難,沒有人是最終贏家。
5. 讓病人安心、醫護放心,醫病有信賴、社會更和諧。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病人家屬抬棺抗議,控訴醫護冷血、名醫疏失誤診;醫護走上街
頭遊行,控告病人暴力恐嚇……這樣的醫療糾紛的情節,在台灣社會幾乎天天發生。醫護人
員不明白,明明抱持著救命、救急的責任感,每天拚死拚命、拋家棄子,就算自己過勞地
也努力守護病人。但為何台灣醫師的「犯罪率」會高居世界第一,救人的反成了冷血奪命
的兇手? 而就醫的民眾也不明白,為什麼醫學這麼進步,醫院那麼大間、醫師那麼有名,做
了一堆精密檢查、付了一大筆醫藥費,換來的卻是不幸的結果。其實有時候,醫病雙方只
要善用溝通的技巧,許多不幸的結果都不會發生;且就算不幸地發生了意料之外的結果,只
要雙方肯真誠面對彼此,釐清問題所在,也可以減少訴訟的漫長苦難折磨。畢竟醫療糾紛一
旦發生,對醫病雙方都是災難,沒有人是最終贏家。醫病可以雙向檢視溝通是否暢通無誤
差,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的機率才能讓病人安心、醫護放心,醫病有信賴、社會更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