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474/7745頁 [首頁][上一頁][472][473][474][475][476][477][478][479][480][481][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讀書心得1105101114  16150  2022-07-22 14:43:25

作者簡介:六年五班,陽明大學醫學系二十屆畢業。2001年三月,放棄預官資格,參加台灣第一屆外交替代役男,顛覆了大家對當兵的刻板印象 。 透過一封宣傳「垃圾換舊衣」活動的電子郵件,外交替代役男連加恩無心插柳地激起了台灣人民巨大的善意浪潮,他無意改造世界,只想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他的故事告訴我們,自己的小小付出,也可以帶來大大的改變!騎腳踏車去來回五十公里的地方探望朋友,才體會到什麼叫做攝氏45度的氣溫。   二●內容摘錄: 抱持著「總有一些事情可以讓我做吧!總有辦法可以改變一些什麼吧!」的心願,從未離開過台北市生活的連加恩,飛到了地球另一端的布吉納法索,行醫、替居民鑿井、蓋孤兒院,連加恩不僅將一個個客觀的數字,變成一篇感人的故事,也在最貧瘠的地方,寫下他人生履歷中最豐富的一段經歷。他說:「好命的孩子,應該比別人付出更多。這樣,好命才有意思。」 1.原來隱藏在遙不可及的各種非洲報導底下,還有更多當地人們心理的苦悶、吶喊,以及歷史的傷口、現實生活的矛盾(p.45-46) 2.Nobody can do it all, so we all need to do a little.(P192)   三●我的觀點: 一個才剛從醫學院畢業的小醫生,他選擇到西非的貧窮國家布吉納法索服外交役,很多人一定都不懂為什麼本來可以在台灣輕輕鬆鬆當幾個月的軍醫,他卻選擇到那種平常人想都不敢想的落後地區服外交役。那種地方的生活水準與台灣這種先進的國家差了十萬八千里。那裡用「貧窮」這二字根本不足以形容,窮困、髒亂,使得各種疾病充斥著每個角落,人民「貧、飢、病、苦」,很難想像人們是如何生活的。 連加恩把去布吉納法索的每件事都視為新鮮事,深深吸引著他,作為他生命中一種不同的體驗,像是騎腳踏車在攝氏45度下來回50公里去探望朋友、聽到當地的生活問候語「有沒有拉肚子?」=台灣的「吃飽沒?」才知道這個地球上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吃到衛生的食物、喝到乾淨的水。這種在平常人看似貧苦的生活、人間的煉獄,他卻將每件事都當作他人生中精采的經歷,不禁令人讚嘆。他的一些小小的動作:行醫、鑿井、發起垃圾換衣服的活動、蓋孤兒院…,已經為這個國家跨了一大步,同時也受到布國官員上上下下一致的認同,更見証到台灣人民的愛心是無遠弗屆的。 「愛」本來就不分國家、種族…,這一場愛的飄洋過海,繞了一大半圈地球的活動,更是為這個理論,做了最好的見證。世界不能只靠連加恩改造,他只是想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他也只是做這個動作的先鋒,因為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人像他一樣,用愛關懷世界、用愛影響世界。他有一句話,讓我覺得很有意義:「好命的孩子,應該比別人付出更多,為了幫助更多的人甚至比別人更勞累,這樣,好命才有意思。」何嘗不是啊!好命的人,用自己的力量,付諸給需要幫助的人,不管有多疲憊,就是這樣,好命的人在這世界上才有意義。有句話不是這樣說了嗎:「施比受更有福」,說的真是不錯,不過有些人光看這些片語,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但是真正去身體力行,才會知道這句話的真正意思。像連加恩他就會深深地了解這句話的意義吧! 是什麼讓他這麼地堅持,這麼地勇於迎接挑戰,也許是他信奉的耶穌,但我覺得更多的,是他心中的那份愛,有了那股矜持,使他做出來的事,對一個國家那麼有意義。他有完美的作為,卻不張揚,他不屬於大人物,不是名流,卻有那麼多人依賴他。以「現代史懷哲」應該可以形容他,把愛散播在遙遠的西非,那些布吉納法索的人民,因為受了他的幫助、影響,從此改造了他們的生活。連加恩的付出,足以作為現代世人的榜樣,可以讓人們知道,其實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都是有小小的貢獻。在台灣,有很多人默默地為這些需要幫助的人盡一份心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而連加恩是這些人中,一個跨出國界,把這份力量傳到更多需要援助的地方。他的生命會活得比別人更豐富、更繽紛,因為他堅持他的信念,在布吉納法索所經歷的,是在他原本醫生職業中不會有的。 他說他的人生還有太多事情可以做,太多地方沒有去,我們又何嘗不是,為何要侷限在自己的狹小空間中,重複做著同樣的動作,換換角度,做做自己生命中不太可能會發生,卻很有意義的事。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活得很精采,像連加恩一樣,跨越了他的領域,看似只是服務那些人民,實質上自己的心靈、生命也都因此而豐富。 所以我們也要多多幫助需要邦忙的人,雖然我們不是很有錢的人,但是我們可以出一點點力,每個人都出一點點,就會積少成多這樣也可以就更多人。    
      
暑假作業-女神降臨  16127  2022-07-22 12:22:58

護一丙 9號 高若郁 1105101091 我要介紹的書叫做女神降臨,這本書是一本漫畫,也有改拍成韓劇,首先這本書的女主角任朱靜是大家公認的醜女,從小就被親戚同儕覺得醜,這本書的重點是擺在高中時期,女主在原本就讀的高中受到霸凌常常被叫去跑腿買東西,被潑水等的肢體言語霸凌,但她都自己默默忍下來,後來因為家裡金錢的關係逼不得已轉學回去之前住過的地方就讀那邊的高中,後來朱靜決定換一個全新的自己開始化妝進學校,沒想到竟然變成學校公認的女神,人見人愛,後來遇到男主是公認的校草學霸,第二男主是大家眼裡的混混, 因為朱靜跟男主很喜歡去漫畫屋就開始展開跟男主的戀愛因爲男主發現他原本長醜的樣貌。 這本書我覺得最主要除了反擊性霸凌以外,女神降臨中的任朱靜被同學霸凌後,也曾因受不了,嘗試自殺。同劇中藝人鄭世延也在網路上諸多不實謠言的壓力下而自殺身亡。被霸凌者輕者可能會受到心靈創傷,陷入壓力、憂鬱,感到恐懼、羞恥等狀態。嚴重可能導致自殺、或殺人等行為。 此外不只被霸凌者或霸凌者,周遭的親朋好友也可能受到影響。對霸凌者可能只是不太重要的記憶,但對被霸凌者及其他受害者來說,極有可能是一生的痛。 這裡也有講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可以做的很好像女主因為喜歡化妝高中升大學就去努力做考美容專業的,還有講到「做自己不要迎合別人」我認為只要在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做自己"是一件很棒的事!
      
畢業  13989  2022-07-21 16:34:35

謝謝大家 下台一鞠躬!
      
暑假作業  16381  2022-07-20 16:32:15

我閱讀的兩本書,分別為「青春副作用」和「紙星星」這兩本都是愛情小說的,青春副作用是在訴說著,女主角以自己的角度去想事情,一直沒有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想到其他人,導致在青春的時間裡面,面對了重重的關卡與困境,以至於現實也讓她迎來再也無法挽回的遺憾與傷感,但是在青春的時間裡,誰又可以很理性很冷靜的面對一切,畢竟都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都還在成長的階段中,不曾遭遇過就無法理解當中的道理,最後女主角也在很多年以後,才明白,原來那是青春的滋味,作者說:「在太過耀眼的青春裡,我們看不清前路,疼痛無處迴避」,另一本紙星星顛覆以往保守的故事,裡面訴說著敢愛敢恨的內容「太貪心的願望是不會實現的。」慾望無窮的人們,在溺愛中尋找滿足,這之中能追逐夢想的人,即使辛苦但總是幸福的,在呵護中成長的孩子,無法體會歧視所帶給人的絕望及痛苦,也可能變本加厲成為加害者,所謂的因為好玩一句話,卻成為握著刀柄的手,深深的刺進他人的瘡疤,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分別在家庭及同儕中受到嚴重的歧視,失去了至親之人的男主角,為了報仇而不擇手段,失去了心愛之人的女主角,在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痛,這兩本書教會了我,每個人的青春或多或少都有幾百個天馬行空的夢想,幾十次懊悔的瞬間幾件不順心的事,人生或許精彩或許坎坷,幾次的失誤不算什麼,重要的是我們從其中學到了什麼,一路走來短淺的視野使我們受傷,使我們成長人生歷練,是生命中最不可缺乏的過程。
      
111-1暑假作業  15174  2022-07-15 14:55:2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110學年度護理科暑假作業心得報告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乙 學號 1085101067 姓名 蘇有提 作者姓名 陳雅惠 、 陳月枝 、 駱麗華 、 林東燦 、 王建得 西元出版年 2008年12月 文章標題 兒科急重症病房護理人員照護臨終兒童之困境 期刊名稱I 長庚護理 卷(期) 19:4=64 起訖頁數 450-460 作者姓名 呂季紋 、 黃棣棟 、 穆佩芬 西元出版年 2011年08月 文章標題 護理人員照顧癌症病童臨終時的經驗 期刊名稱II 護理雜誌 卷(期) 58:4 起訖頁數 037-046 【自訂一主題】:護理人員照顧瀕死兒童。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600字)】: 瀕死、臨終病人這個概念是從二年級的基本護理學開始的,後來到產科有帶到胎兒死亡護理人員怎麼 陪伴父母親等等、兒科也有帶到兒童瀕死的內容,其實從很多課程都會相接到這方面,每次上到這些 單元,心情都會很低落、酸酸的,何況是在臨床面對,忘記是哪個時候的課程上到,課堂老師說即使 很難過,想哭都要把情緒忍下來,因為後面還有工作等著你、家屬也需要你,想想護理人員的工作很 偉大,同樣是人也有感情,但礙於專業,只能把情緒吞下肚,和家屬陪伴個案走完人生的最後一哩路; 忘記是哪一堂課,課堂老師說她學生時期在內科實習,照顧一位肝硬化的個案,她表示那位病人靜脈 曲張大出血,就這樣一直出血,都來不及反應個案就在自己面前臉上沒有血色,她說那位病人影響她 很大,因為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形下,自己照顧的個案就這樣走了,讓她無力感很深,聽到這個故事 的我也能感同身受,而且心裡會覺得很愧疚,如果再早一點發現,會不會結果就不一樣了,但是事已 發生,怎麼難過也只能往前看,只希望自己能藉由這次的經驗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成長;這次選擇這個 主題,我個人感受我覺得我學習到很多,因為我是個有情緒就會表現的人,時常被媽媽唸這樣子不好, 當時的我只覺得情緒表達不是比較真實比較好嗎,但我現在覺得有些情緒在某些場合確實要忍下來, 就跟我前面所說,如果看到個案走到人生的終點,我把我的情緒發洩出來,那勢必我當天都不太能好 好工作了,且也會影響到家屬的情緒,藉由這兩篇文章,我學習到臨床的學長姐是用什麼方式來面對 這一類型的個案,且明白那種煎熬的感覺,究竟是要繼續不舒服的搶救,還是要讓他們溫和、舒服的 走完最後一哩路,文章中有一則內容是護理師照顧一位瀕死病童的故事,他表示家屬選擇不搶救了, 但是看著病童吸到的空氣越來越稀薄,快喘不過氣的樣子真的很痛苦,他比喻就很像在泳池邊溺水, 很需要氧氣,只要再一點的氧氣就好,但家屬已經簽了DNR,也只能看著小孩一喘一喘的就沒了氣 息,看著文章的我真的難過了很久,但如果不這樣做對那個個案又是一種折磨,只能希望他在天堂能 夠開開心心,不要再受病痛的折磨了。
目前第474/7745頁 [首頁][上一頁][472][473][474][475][476][477][478][479][480][481][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