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11學年度護理科暑假作業心得報告 15259 2022-07-12 09:13:3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111學年度護理科暑假作業心得報告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N三丙
學號 1085101152 姓名 吳羽涵
作者姓名 郝立智 ; 范麒惠 ; 邵婉璇 ; 莊閔仁 ; 楊純宜
西元出版年 2022年 文章標題 2021年美國糖尿病學會針對糖尿病合併血脂異常之標準治療建議
期刊名稱I 臨床醫學月刊 卷(期) 89卷3期
起訖頁數 P169-182
作者姓名 鄭博中
西元出版年 2022年 文章標題 醫療性低血糖,糖尿病隱形殺手
期刊名稱II 彰基院訊 卷(期) 39卷3期
起訖頁數 P8-9
【自訂一主題】:糖尿病臨床照護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600字)】:此2篇文章主要是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發布的「標準化
糖尿病照護2021年」,討論如何去照護糖尿病合併血脂異常的患者。它裡面說到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
管疾病,被認為是動脈粥樣硬化起源的疾病,是目前糖尿病患著罹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與第2
型糖尿病共存的常見病症。第2型糖尿病人會有血脂異常流行率增加的現象,血脂異常治療的主要目
標在降低LDL-C、增加高密度膽固存和降低三酸甘油脂。糖尿病的各種慢性併發症更是糖尿病病患死
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有更大機會患上心血管疾病,因為持續而難以控制的血糖
會影響到人體動脈內壁,會增加血管壁動脈硬化,使血管收縮。糖尿病神經病變目前研究病因是因為
長期的高血糖,導致供給神經之微血管發生病變造成神經缺氧壞死,最常受影響之神經為周邊感覺
與運動神經,也可影響自律神經。糖尿病常見的症狀是對疼痛、溫度的感覺變差或異痛感,若侵犯到
自律神經可能有消化不佳容易便秘,姿態性低血壓等症狀…。為了控制糖尿病發生機率,在生活上我
們要注意健康飲食,以「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為主,避免暴飲暴食,避免攝取膽固存過高的
食物,戒菸戒酒,少喝含糖飲料,白開水是最佳選擇,身為有糖尿病家族遺傳的我,每天都吃這些危
險因子,但我辦不到每天只喝白開水,也不吃清淡的食物,我覺得我是逃不了著這個疾病的,但我會
試著去努力控制自己的飲食,有可能不會得的呀,反正我只想活到30歲就好(沒有啦ㄏㄏ
|
111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2 15221 2022-07-08 20:50:35
這兩篇的文獻,大概是在說老年憂鬱症伴隨顯著的認知功能缺損。統合分析顯示憂鬱病史跟阿茲海默
風險升高有關,且憂鬱症可能為阿茲海默症的一個病因。由於老年憂鬱症跟認知功能缺損密切相關,
且失智症患者常有憂鬱症狀,我們無法用單一的診察工具做鑑別診斷。老年憂鬱症跟失智症在病生理
有幾個重疊處,也許可部分解釋兩者的共病:(1) 壓力症候群。約 70% 憂鬱症患者被觀察到周邊皮
質醇(cortisol) 濃度上升;而在阿茲海默症患者身上也有這個發現。壓力可導致海馬迴神經元受損
以及認知功能缺損;(2) 腦血管疾患的患者常有憂鬱及神經認知功能退化。腦血管風險因子同為老年
憂鬱症及失智症的風險因子,且認知功能的缺損又跟腦部病灶的位置有關。上述證據都支持腦血管
假說;(3) 神經發炎在憂鬱症及失智症也扮演重要角色。憂鬱症及失智症都有以下特徵:微膠細
胞 (microglia) 的活化、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beta1(TGF-beta1) 訊號傳遞的改變、促炎
細胞激素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的生成、抗發炎分子減少;(4) 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在中樞神經,特別於海馬迴的部位十分活躍。他負責神經元的生長、分化、並維持神經元的完整性。BDNF 被認為跟抗鬱效果與減少認知功能退化有關;
(5) 血漿中類澱粉蛋白 amyloid beta-42 被發現可以獨立預測晚發型憂鬱症及阿茲海默症。
我覺得因為現代高齡化人口日趨增加,所以失智症的人數也越來越多,而家人長期照顧個案可定會很
疲憊,並且不了解失智症的成因,所以我覺得更應該透過這些文獻,來讓大家知道失智症的原因,這
樣大家才能更同理個案一些。
參考文獻:老年憂鬱症與失智症、失智症與台灣高齡社會的探討
|
111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1 15221 2022-07-08 20:42:45
這兩篇文獻大概是在說糖尿病潰瘍傷口嚴重時需進行截肢手術,而負壓傷口治療用於慢性傷口已有
不錯成效,但用於糖尿病潰瘍傷口之成效如何,國內目前沒有對此議題做相關論述及整理,此研究收
集高品質之隨機控制試驗文獻,運用系統性回顧及統合分析,探討負壓傷口治療對糖尿病潰瘍傷口之
成效。實證研究發現負壓傷口治療可顯著減少糖尿病潰瘍傷口的面積及深度、增加傷口完全閉合和降
低截肢,這可供醫療人員參考,以提升照護品質。
閱讀完這兩篇文章後,我學到了幾點(1)製造負壓環境,是利用抽吸幫浦結合無菌op site與無
菌傷口塞敷料(濕紗),加速傷口癒合的機轉,大概就是老師上課時說的,濕紗浸泡法(2)負壓環境
中的敷料,產生的機械應力可以促使細胞釋放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使血管新生作用增加,進而促進肉芽
組織的增生(3)糖尿病足潰瘍癒合後,不能穿一般的鞋子要穿「特殊矯正鞋」。
而這兩篇文獻對護理的貢獻,我也找出了三個(1)研究結果顯示負壓治療對傷口面積及深度、增加傷口完全閉合和降低截肢,不良事件沒有增加,而在傷口形成負壓環境,是利用抽吸幫浦結合無菌
op site與無菌傷口塞敷料,加速傷口癒合的機轉(2)負壓環境能有效抽吸傷口多餘的組織滲液減少
慢性水腫,增加附近微血管的血流量與改善組織灌流;也可使開放性傷口變成受控制密閉式的濕潤環
境(3)將NPWT應用於糖尿病足潰瘍可以有效的減少傷口大小、縮短傷口癒合時間與降低截肢率。
參考文獻:負壓傷口治療對糖尿病潰瘍傷口之成效:
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負壓傷口治療模式成功改善複雜糖尿病足潰瘍-個案報告
|
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16150 2022-07-06 22:32:46
大概內容:
小王子來自B-612星球,小王子在旅行中所碰到的人,好發布命令的孤獨國王、會重蹈覆轍做事情的酒鬼、愛斤斤計較的商人、一味紙上談兵的地理學家。他們都只會專注於自己相關的事物,他們永遠不能了解玫瑰花的美麗或著夕陽西下的快樂。就像現今社會中許多的人,一味地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永遠看不到外面的一切。
小王子—是我在小時候看過的一篇故事,對我來說他是一篇溫暖的而且神奇一個奇幻小宇宙。
一開始我在觀看這篇小王子的時候,我發現到那個飛行員迫降到荒無人煙的沙漠遇見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他說他想要一個綿羊便請求飛行員幫忙,但是我在想沙漠明明沒有任何人甚至是動物何況是綿羊?,這完全沒辦法變出來。飛行員想到可以用紙畫畫畫出綿羊,他都不滿意直到他畫出了三個大洞的箱子說裡面有綿羊,可是我都看不到,小男孩卻看見了一隻黑綿羊大喊著就是我要的綿羊。之後飛行員和小男孩相處了一陣子變成了好朋友,那個小男孩說他叫做小王子生活在b612行星他說:
地球上的玫瑰花,讓小王子了解到她們與B-612星球上的玫瑰是不同的;B-612星球上的玫瑰花因與小王子朝夕相處,已經和他有著一份深厚的友情,相對之下也存在著很特別的意義,因為感情是完全無法取代的,它是獨一無二的。至於被小王子所馴養的狐狸告訴了小王子:「要為自己所馴養的東西負責任。」這不就正意味著我們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起責任嗎?
書中的狐狸、玫瑰都曾和小王子擁有著一份別人沒有辦法取代的友誼,雖然小王子最後還是選擇了繼續旅行,迫使他們必須分離,但是也因為分離便讓彼此之間更加珍惜偶然的相遇,而互放光芒的情誼。情誼是可貴的,當擁有時,我們更要特別去珍惜,因為任何人也無法預知分離將會是何時?何地?畢竟不論人生或者是生命,都是這般無常啊!
在小王子眼中:小孩子得對大人寬容他們所不能理解的事情,因為他們總是需要一些合理的解釋來證明前因後果;需要用一堆理由,來證明、來肯定自己。在大人的世界中,早已經懂得如何思考分析事物,而遺忘了兒時的美麗夢想。希區考特說:「幸福的定義是:『一個清徹的地平線,那裡沒有雲朵,沒有陰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切。』然而我的看法是:「活在當下,並且把握住當下!」在我們人一生中,傾盡心力珍惜愛護所擁有的一切,讓自己往後回憶時,沒有一丁點的遺憾,那才是幸福!
我很喜歡作者溫暖而帶有感情的筆調,也深深為書中的情節而著迷,不管從哪一段看起,總有令人難以忘懷,值得細細品味。其中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作者不停重複的概念吧!──什麼是最重要的事?對小王子來說,照顧他的星球,關心每個生命是最重要的事。包括愛惜他的玫瑰 。可是這樣的觀念卻不見得容於每一個人,但仔細想想:終其一生我們所追求的財富、權勢、地位,真的是最重要的嗎?或許隨著時間的逝去,慢慢長大的我們聰明世故地學會在社會中如何生存,但也同時淡忘了心中曾有的夢想和赤子之心,可是,我相信每一個人心中都有這麼一位小王子存在。但是不可能完全出瘀泥而不染。
|
三年級暑假作業 15229 2022-07-05 23:01:40
護三丙 1085101122 游宣婷
文章:照顧一位脊髓損傷導致下肢癱瘓患者術後護理經驗 作者:作者:涂美蘭、廖本立、呂宛君、林邑璇
文章:一位脊髓完全性損傷病人在加護病房之護理經驗作者:林佳慧、伊斯坦大‧大妮芙、林雨陵
兩篇文章皆敘述脊隨損傷之病人,損傷部位皆在頸椎,所以兩位病患皆有相似的健康及護理問題,而負責照護的護理人員都是使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評估,可在兩篇文章中做比較,找尋不同及相似之處。前言部分兩篇文章都有提及2019年事故傷害排行十大死因第六名,其中外傷以高處跌落占第二位,兩篇在前言查的相關文獻皆有提及頸椎損傷後的合併症及病人的心理變化,後在前言後半段講述病人在頸椎損傷後的健康問題即照護人員做的護理措施,在文獻查證時脊隨損傷的相關問題是相似的,但第一篇文章文獻查證重點於脊隨損傷的常見問題還有病人的心理問題,而第二篇是急性的疼痛跟身體活動障礙,在護理過程中兩篇講述各病人的簡介、過去病史、護理評估皆使用護理評估皆使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評估,在排泄型態上皆有受術後放置導尿管,但第一篇文章內容提及病人膀胱脹滿,但還是沒有尿意感,在經兩次膀胱訓練後皆無尿意感後,判定有排尿型態障礙,第一篇文章在有問題的評估內容最後都會立護理問題,問題確立內容皆有急性疼痛、身體活動功能障礙及無望感,在最後討問及結論中,皆透過跨領域團隊的照護,提供個別性健康護,讓照顧者能在出院前學會正確的照護技巧。而出院準備服務與家屬的共同合作,讓照護過程更全面與專業化,協助患者出院後還是可以獲得持續性照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