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13寒假作業 16504 2024-02-28 23:27:0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丙
學號 1115101110 姓名 林珮蓁
書名 情緒重建 作者 曾旻
出版社 橡實文化 出版年月 2019 年 5 月 日
索書號 176.52 ISBN 978-957-9001-92-2
書名 負面情緒的力量 作者 提姆 洛瑪斯
出版社 晨星出版 出版年月 2020年 2 月 20 日
索書號 176.52 ISBN 978-986-443-957-7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當我們因為一件事而感覺不舒服,大腦就會想找一個理由去解釋它,並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我們時常反
覆回想那些讓自己難過,悲傷和低落的糟糕事情,進而讓一個正常的情緒語言變成了需要被解決的問
題,所以說駕馭黑暗的情緒才能走向更明亮的黎明.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人有著很多種情緒,而每天的情緒也會跟著當天的心情而有所改變,一天的心情不可能只有一種,可
能你這一秒開心下一秒生氣過幾分鐘後又變得開心,人的情緒是飄忽不定的,但我覺得這並沒有不好
開心的時候就盡量開心難過的時候就慢慢消化,各種情緒都是好的,但不要讓情緒把自己淹沒,例如:
如果你很難過那就難過一下就好,想哭就哭想發洩就發洩,但如果太過度可能會導致自己得像憂鬱症
躁鬱症之類的所以說,什麼情緒都是可以被允許的,但記得不要過多不然很容易生病,但是要記住任
何情緒都是可以的,我自己覺得我是一個每天心情很常起起落落的人,有時心情可能很好有時可能差
到我遇到任何人我都不想理,其實我很常在想為什麼人會有那麼多的負面情緒,心情一直起起落落的
真的很煩,很鬱卒,但現在的我可以接受了,可以接受自己想難過的時候就盡情地哭,開心的時候就大
聲的笑,因為開心的情緒也是我不開心的情緒也是我,我沒有必要躲著情緒,不用因為這個場合應該
要開心,我就強迫自己開心,所以最後我想說的是情緒這種東西百百種,當下是什麼情緒就是什麼心
情,不用控制自己的心情,反正凡是開心就好.
|
112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16441 2024-02-28 23:12:06
這本書的作著是日本人,在日本大男子主義很嚴重,女生結了婚大部分都是全職家庭主婦,職場上依然是男性占大多數。婚後家庭瑣事都是女性負責,各方面的生活壓力一瞬間全部壓下來,女性沒了自由沒了經濟來源沒了自己的生活,生了孩子後甚至需要把屬於自己最美好的年華全部用在小孩身上。種種困難,彷彿只要丈夫死了,自己就能回歸原本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用看老公臉色,不用承擔整個家庭的家務事,有更多的時間給自己,也能放心大膽的追求夢想,甚至還能拿到大筆遺產,仔細想想好像的確不是件壞事。
夫妻間的相處沒有一定的標準相處模式,但是最好要能做到互相尊重彼此包容,家務事兩人平均分擔,因為即使兩人結為夫妻也沒有什麼是對方有義務必須幫你做的,結了婚還是要過好自己的生活,依然拿著大男子主義說嘴的人應該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換作是自己24小時都在工作狀態下會有多累,沒有經濟來源怎麼過生活,無法進入職場是什麼感覺。
婚姻不該是枷鎖,女人也不應該是誰的附屬品,家庭是相互扶持,愛一個人就應該給他/她幸福,時代在進步,老舊的觀念也應該有所改變,每個人都有追求自我實現的權力。
|
112-2寒假作業 16444 2024-02-28 23:09:21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這兩本書的主題其實有些類似,都是關於心靈救贖,我從學會閱讀書籍
開始,就特別喜歡讀這種類型的書,可能和我的個性有關係,我是一個特別在乎別人想法的人,有
些事雖然已經過了,但我還是會一直糾結在那裡,會反覆的審視自己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或許就
和書裡說的一樣,「你遇過許多壞事,所以變得小心翼翼,人一旦開始在在意別人的想法,嘗過被肯
定的喜悅,就會有一天會被反噬」。書還說到有個人她從不隨波逐流,她的一舉一動,只取悅自己,
只做自己,只有做自己,,這讓我想到特別在意別人想法的自己,現在的我也正在嘗試做自己,做
自己喜歡的事、正視自己的缺點、突破自己的舒適圈,雖然還是會怕,但是慢慢來,總會找到適合
自己的生活方式,但那個人也有羨慕別的人地方,因為她在不隨波逐流的前提是她擁有的天賦、家
境和個性,處境不同接觸的也不同,羨慕的點也不同,所以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特質,羨慕別人的同
時,不要忘了自己也正在被別人羨慕著,在不同環境下成長,遇到的困境不同、際遇不同,思維就
不同。壓抑自己,討好別人,這是很吃虧的,因為你若討好不成,你沒有別人,也沒有自己;做自
己,永遠是最划算的,因為就算你被討厭了,你至少也還有自己。痛苦是不該被比較的,你不該輕
易去淡化別人的痛苦,你不該跟痛苦的人說,你的痛不算痛,,因為我的痛比較痛,就算你經歷過
類似的事。書讓我學到,生活、成功、溝通、誤會、痛苦、愛、自信、朋友的背叛、事情的真相和每個人怎麼看待一件事,要相信,壞事會慢慢過去,好事會慢慢靠近,讓過去過去,一定要奔向更好的生活。
|
112學年第一學期 寒假作業 16188 2024-02-28 23:05:55
書名 脂肪也會累積在胰臟!
與肥胖、代謝症候群、糖尿病
前期密切相關 作者 劉泮甫
出版社 好健康 出版年月 2023年10月
索書號 ISBN
書名 高血壓沉默的殺手 作者 鍾碧芳
出版社 財團法人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 出版年月 2019年06月
索書號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脂肪胰與糖尿病前期之間存在關聯,糖尿病前期是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因素。
代謝症候群是一組與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相關的因子,而脂肪胰與代謝症候群之間存
在關聯。
2.初期雖然不會有症狀,卻會像溫水煮青蛙般,對身體全身器官造成傷害。
除了飲食提醒外,高血壓患者的生活形態也須調整,包括控制情緒、少熬夜、充足睡眠、適度
規律運動等。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1.看完本篇文章後,了解到許多慢性疾病與代謝問題相關,尤其是和糖尿病及脂肪代謝問題更為相
關。現代人因飲食及生活環境及習慣而將許多疾病年輕化,如常見的「三高」,高血糖、高血脂、
高血壓所產生的代謝症候群,讓許多青壯年族群已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其他研
究也發現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糖化血色素、胰島素以及胰島素抗性都與胰臟中的脂肪含
量有關,脂肪代謝造成的問題不僅僅只是常見的脂肪肝,也有極大可能性造成脂肪胰,甚至會極
大的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但文章後半段提到脂肪胰和粥狀動
脈硬化之間的關係研究則結果不一,因土耳其的研究和韓國研究兩相互有不同結果。韓國的研究
顯示,在糖尿病肥胖的患者中,脂肪胰似乎與粥狀動脈硬化無關。但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
如果同時患有脂肪胰,可能存在較高的機率出現粥狀動脈硬化,但無明顯關聯性。但脂肪胰仍是
一個複雜的健康問題,和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前期和粥狀動脈硬化之間
存在複雜的相互關聯。但研究結果強調了維持健康的理想體重和生活飲食方式的重要性,不可因
懶惰及貪圖方便而省去自己的健康,仍要在這節奏快速的世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本篇文章當中有提及許多測量血壓的方式及飲食方面等,相當實用可運用在生活當中,更加的保
健家人與自己的身體健康。文中說明高血壓是對動脈血管壁受壓的慢性疾病,並非一時形成的問
題,諾是未長時間控制則會造成腦、眼、心、腎等器官遭受破壞,甚至出現中風、主動脈剝離疾
病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不可輕忽高血壓的存在。此外還提及「722原則」和「三少兩多飲食」
及「S-ABCDE」,和在課程中所學知識相同,其中「722原則」是可在家中長輩自行測量血壓時
使用,可以追蹤自己血壓是否穩定。除定期追蹤自我血壓值外,飲食也是尤其重要,應請家中成
員在平時就注意飲食問題,可依照「三少兩多原則」,飲食採用「少油、少調味品、少加工食品,
多蔬果、多高纖」,並以適量的植物油及以新鮮食物為主烹煮。除了飲食提醒外,高血壓患者的
生活形態也須調整,包括控制情緒、少熬夜、充足睡眠、適度規律運動等,更重要的是即使沒有
明顯症狀,也不可輕易決定停藥,如果因長期不服藥只會使病情加重,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出現,
只會使治療會更加棘手。
|
113學年度寒假作業心得 16491 2024-02-28 22:27:30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丙
學號
1115101097
姓名
黃柔鈞
書名
超說服心理學
作者
神岡真司
出版社
采實出版集團
出版年月
2014年 12 月 31 日
索書號
177.13741
ISBN
040052342
書名
暗黑心理學
作者
小羅密歐˙羅德里格斯
出版社
一起來出版
出版年月
2018年 8 月 1 日
索書號
1776264
ISBN
040049273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表達方式不一樣,聽眾的想法也會跟著改變。5.遇到發怒的對象,只要表現得比他情緒化即可。
2.愛抱怨的人其實是想得到認可、想被誇獎。6.不想在職場上被看輕,就要培養強大的心靈力量。
3.沒人喜歡被孤立,一對一各個擊破可以迅速達成共識。7.不斷地重複,對方會跟著你的步調。
4.看起來很強勢的人,人際關係不一定吃香。8.數量就是力量,藉此塑造強者的印象。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我看的這兩本書都是有關於心理學的書,要瞭解一個人就必須先瞭解他的內心在想什麼,人有時候都會莫名的被一些言語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和想法,這些都很正常,如果你真的想去瞭解一個人你就必須要嘗試和他聊天,也可以互相吐露自己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如果雙方想的東西都不一樣也沒關係,你們可以互相的體諒和支持他的想法,有時候你跟一個人聊天所講的話也有可能讓對方的內心受傷或者是讓對方覺得你這個人很不會聊天,所以我們要和別人說話時應該要先想想什麼話說了比較不會讓對方覺得難過或受傷,有些人也能一眼就看出對方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其實觀察這個東西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會觀察別人的情緒,甚至在別人難過時你你還一直去煩他,那這樣你就會惹別人討厭,瞭解一個人也必須懂得去觀察他,如果沒有觀察你又怎麼能真正的瞭解他,也要嘗試跟對方互相溝通,這樣才能增加對彼此的瞭解,出社會工作也會需要觀察別人的感受,像工作時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應該都要知道,觀察到別人的表情不太對就應該要知道他內心在想什麼,這時候就不要去煩他,等到他情緒穩定一點再去關心他,那他會比較開心點,適時的觀察別人也會讓自己過的開心一點,而不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那這樣你永遠都不會受歡迎只會惹人討厭而已,很羨慕那些能懂別人心裡在想什麼的人,因為他們不會輕易去得罪到別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