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503/7774頁 [首頁][上一頁][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10][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101外科實習讀書報告:何珮瑜  14563  2022-03-12 23:02:07

外科護理學實習讀書報告——退化性關節炎

一、前言: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統計資料顯示(2021),台灣已於2018年就進入高齡化社會,意即在社會結構當中,65歲以上的長者佔總人口數已經達到14%以上。邁入老年後,隨著身體與器官的老化,許多慢性疾病也隨之而來(曾、涂,2016),而退化性關節炎在老年人中是常見疾病,其中部位又以膝、髖關節最常發生(簡等,2018)。退化性關節炎是因正常關節內的軟骨受破壞及磨損,使關節兩端失去平衡導致骨頭與骨頭互相摩擦帶來關節疼痛、變形、僵硬,使活動範圍受限制,甚至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曾、涂,2016)。

二、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續發性兩種(王,2019):

ž   原發性:通常無誘因,可能與遺傳有關,好發於停經後婦女。

ž   續發性:姿勢不良、外傷、肥胖、先天性畸形、內分泌紊亂、飲食缺乏維生素C、D等因素所造成。

三、臨床表徵(王,2019):

1.疼痛:初期患部會有鈍痛感,但無明確痛點,休息後可緩解;但隨病情進展,休息逐漸無法緩解疼痛,最後連夜間都會痛,進而影響睡眠。

2.僵硬:通常在清晨及休息一段時間後發生,可輕微活動三十分鐘或熱敷後緩解,當病情逐漸嚴重,關節活動度會大幅受限,活動也無法緩解。

3.關節活動時會出現捻髮音,受影響的關節會有積液的現象。

4.關節腫脹:在遠端指關節稱為希伯登氏結節;近端指關節稱作蒲夏氏結節

5.肌肉萎縮,皮膚溫暖但未發紅。

6.肢體無力:特別是侵犯髖關節及腿部,若侵犯手部則手的抓握力量減少。

四、診斷檢查(王,2019):

1.X光:當關節腔變窄、骨贅增生、軟骨下骨硬化、畸形等現象,表示病情較嚴重。

2.骨掃描:退化性關節炎不會增加骨吸收放射性同位素的現象,有助排除炎症性關節炎的可能。

3.關節穿刺術:做滑液分析有助排除炎症性關節炎的可能。

4.關節腔鏡檢:瞭解關節內部構造、關節軟骨磨損情形及鄰近軟組織是否腫脹。

5.電腦斷層:確定脊椎是否受到侵犯。

五、醫療處置:

ž   物理治療(王,2019):

1.活動與休息:鼓勵病人活動時盡量使用大關節,保存能量及延緩病情惡化。

2.減少關節承受的壓力:協助選擇大小及高度適合的家具、體重過重者須減重。

3.熱敷:可緩解疼痛、肌肉僵硬、與痙攣。時間為一次10~30分鐘為宜,一天可重複3~4次。

4.適度運動:負重關節受侵犯時,等張運動(如游泳、騎腳踏車等)可增加肌肉強度但不會增加關節壓力。

ž   藥物治療(張等,2012):

1.非類固醇抗炎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達到消炎止痛效果,但無法改善退化性變化。

2.葡萄糖胺:提供軟骨所需的營養,保護尚未被磨損的軟骨,緩解衰退速度。

3.玻尿酸:維持滑膜與軟骨的彈性與潤滑,減少疼痛、促進關節活動度。注射後24~36小時不宜做劇烈運動與泡澡。

4.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血小板在經過擠壓後會釋放生長因子,期可促進細胞增生、膠原蛋白合成及血管新生作用,使組織修復(謝,2014)。

ž   手術治療(王,2019):

1.滑膜切除術:主要是清除骨贅、軟骨不平滑面及碎屑,為有效的姑息療法。

2.骨切開術:退化性關節炎會造成骨畸形,此手術可切除多餘的部分,缺損部分填入字體骨骼或骨泥,最後裝上鋼片並以螺絲固定,較常用於膝關節與髖關節部位。

3.關節固定術:藉由使關節完全失去動作,減緩來自於關節和關節周圍組織牽動時產生的疼痛,會造成功能障礙,但也能承受較多的壓力。

4.關節置換術:藉人工置換物取代原有關節,以恢復關節功能,常見的有髖或膝的全關節置換術。

        p滑膜切除術                 p骨切開術

一張含有 文字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p關節置換術

六、護理措施:

ž   緩解疼痛,促進休息:

1.維持肢體在功能性位置:每天俯臥兩次,平躺時可在頭或頸下置一小枕頭並使用護架預防患部受壓。避免在膝下或頭下置大枕頭,以免造成關節屈曲攣縮。

2.熱敷:緩解疼痛、痙攣、僵硬,溫度高於體溫即可,勿使用太厚重的用物,以免造成額外壓力。

3.體重過重者要注意飲食控制,維持理想體重可減輕關節負重。

ž   維護身體活動功能:

1.衛教個案經常使用大關節執行活動(如使用肩背包而避免拿手拿包)。

2.右手應逆時針轉動門把,左手順時針轉動門把。

3.髖和膝關節受侵犯時,椅子的選擇椅背宜平直,有扶手且有一般椅子高些,如此會令病患感到舒適;洗手間內也應有扶手。

4.不要彎腰取物,以屈膝及保持背部平直為主。

5.使用長柄物(如長柄的牙刷)或輔具,可增加獨立性。

七、結論:

退化性關節炎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其發生率,故預防勝於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做起。如適當減緩關節負荷,勿久坐或維持同一姿勢過久;適當運動並維持正常體重;補充維生素C、D,延緩及舒緩關節退化。活動限制同時也會造成患者心理上的不適感,因此在給予醫療處置的同時也應該一併照顧患者的心理狀態,鼓勵他們表達對於病情的看法,並給予支持,增加患者對於病情的信念,在病患與醫護人員的相互配合下,如此一來才能提升照護成效。

八、參考文獻: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1).高齡化指標https://pop-proj.ndc.gov.tw/chart.aspx?c=10&uid=66&pid=60

王桂芸(2019).肌肉骨骼系統疾病與護理.於王桂芸、劉雪娥、馮容芬總校訂,內外科護理學(六版,15.95-15.101頁).永大。

張富勝、張倩淇、簡郁芬(2012).退化性關節炎.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27 (9),324-329。

曾淑怡、涂淑玲(2016).退化性關節炎照護及經驗分享.彰化護理,23(3),5-7。

謝承樸(2014).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彰基院訊,31(8),8-9。

簡羚芸、黃麗娟、歐羽珊(2018).一位老年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術後之護理經驗.高雄護理雜誌,35(3),118-120。

  DOI:10.6692/KJN.201812_35(3).0011


      
1101選習心得  14212  2022-03-12 22:18:26

於實習間照護個案,因第二週照護三位個案需要更多的細心去照護他們,不管是當天要做的檢查或是要做治療,都必須自己去注意時間及治療前中後的注意事項。好比我的一個個案因為下肢缺乏力量進而去做血漿置換術,在去洗腎室前需要先與血庫領血,血送來時要再三地確認數量與劑量是否正確。個案去治療通常會到中午才返回病室,返室後須先去測量生命徵象詢問個案有無身體不適。但因為還是實習生所以很多流程都還沒有辦法自己去執行,在做這些事情當中都要很謹慎小心,病患因生病所以抵抗力一定更不足在照護期間可多關心病人的狀況。可照顧他約兩週時間詢問他病況都很冷淡也很少遇見家屬,請個案讓家屬替他帶的日常用品也遲遲都沒有帶,詢問時也一問三不知,在與他溝通期間其實多多少少都有點挫敗因為他不太願意溝通。我很希望自己說話的技巧可以慢慢的提升,能用更委婉的方式去與病人溝通協調。 這一次實習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學姊帶我去換腸造口的護理,因從未看過腸造口真正的樣子也不知道腸造口更換的技術,還有自己的個案在醫院333的時候自己卻沒有甚麼能力去伸手幫忙僅去量了血糖當下還是覺得自己還真的有大的學習空間去學習。而讓我自己覺得開心的事情是學姊帶我去施打靜脈留置針時全程讓我自己操作一開始因為回血很少以為血管被自己搓破了,結果推針再往裡面推就回血了推入生理食鹽水也是順的沒有紅腫,就很順利地打上了雪姊也在旁稱讚。同一天學姊帶我去抽痰也是全程讓握我自己操作,再來選習前的實習即使有老師我還是沒有辦法跨出抽痰這個坎可因為學姊再執行一再的鼓勵我,所以我也給自己很大的信心去執行,最後抽痰的痰液量多黏稠學姊也跟我說我說的很好一直給我很大的鼓勵。我也很謝謝他讓我學習到很多技術。
      
1101兒科實習心得  14212  2022-03-12 22:16:29

剛開始要來新竹實習帶著很緊張的心態來到這遙遠的地方,三週的時間說很長也沒有但也不短,第一週甚麼都不懂的就在單位裡面摸索,過了一周確實還是有一點不熟悉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但有漸漸的熟悉病房的一些事物,在這邊技術雖然不多但很多都是很基礎的,結果很多技術還是不熟練,在兒科對於和小孩要如何相處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可能有些人很依賴主要照顧者或是因為生病不適而哭鬧都是需要跟他們熟悉一下,也可以觀察看看他們所喜愛的東西而去與他們找話題這樣比較容易得到他們的信任。獲得到他們的信任做任何治療都比較容易。在兒科可以看到每個家長都以不同的方式在教導自己的小孩,有些家長會教導小孩很多的東西,也會讓他們去嘗試很多不同的東西,有些則是很寵小孩都會幫小孩把事情都做好好的。在兒科實習中給藥方面也越來越熟悉了一開始很害怕算點滴但到後面有慢慢地搞懂就覺得沒有一開始的那麼困難,在這次實習當中學習到很多也過的蠻開心的。
      
1101選習心得  14209  2022-03-12 19:55:00

選習一直是我很期待的一站,經過內外產兒精社六站這樣實習下來,其實內科是我最不想來的單位,因為感覺很沉重,來之前老師及同學都有對我打過預防針,這個單位很繁忙,但經過這五週實習下來,反而很喜歡這個單位,首先在這裡學到很多東西,不管是技術還是學理,當然在跟病人和家屬的護病關係上也進步很多,在學長、姊們身上也看到良好的團隊合作,會相互給予幫助,當我在詢問不懂的技術及學理,學長、姊們都很願意解答,也很有耐心的教導,並不會去慛促實習生,給很大的壓力,雖然單位真的很忙,但也學到很多東西,我覺得很值得。
      
1101兒科實習心得  14209  2022-03-12 19:53:17

這次兒科實習距上一次實習已經有許久沒到臨床實習,這段時間學到許多技術和臨床會遇到的事情,也深刻體會到學理和臨床不同,單位學姊也都很好,若有不懂處會細心講解,在人與人溝通上,有很大的進步,思路上也更加清晰,收集資料較齊全,能更加了解病人狀況及需求,更重要的是增加許多在臨床上的自信,不在是之前時那樣膽怯。
目前第503/7774頁 [首頁][上一頁][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10][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