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546/7745頁 [首頁][上一頁][544][545][546][547][548][549][550][551][552][553][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10寒假讀書心得  15194  2022-02-17 21:07:2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110學年度護理科寒假作業心得報告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乙 學號 1085101087 姓名 林瑜茹 作者姓名 林紋麗,吳佩樺,孫嘉玲,張雅萍,陳淑銘 西元出版年 2011年 文章標題 比較不同鼻胃管灌食衛教方式對病患家屬於知識及焦慮之成效 期刊名稱I 比較不同鼻胃管灌食衛教方式對病患家屬於知識及焦慮之成效 卷(期) 28卷2期 起訖頁數 P7-21 【自訂一主題】: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600字)】: 這篇期刊是在說鼻胃管灌食,灌食有很多種有腸的也有 也有胃的看個案是適合用哪一種的,為什麼需要鼻胃管灌事呢,是因為個案無法由口進食或者容易嗆 咳造成吸入性肺炎,所以才需要鼻胃管灌食,鼻胃管灌食是一種醫療使用供給營養途徑的方式,目的 在維持所需之營養,對於鼻胃管灌食的瞭解及執行方法,也成為家屬照顧病患工作中重要的一環,若 能有系統的衛教,可明顯地增加家屬對鼻胃管灌食知識及技巧,並減少吸入性肺炎等合併症。像我這 次實習是去護理之家,那邊的長輩大部分都是需要鼻管灌食的,只有一兩個比較特別,有一個是胃造 廔、一個是空腸造廔的,像護理師、護生每天都在灌食的就會知道有什麼技巧,或者要注意什麼,像 是反抽胃內容物如果超過一管的話就要給半奶是消化不好,還要注意會內容物的顏色、性質、量這些 都是該注意的,還有姿勢頭抬高45度採半坐臥姿,這些我們都很清楚但是家屬可能不太懂所以需要 教學,這篇期刊就是在說不同比胃管灌食衛教方式對家屬的知識跟焦慮成效家屬在病患住院時要分擔 照顧工作,照護知識的不足及缺乏照顧技能,其憂鬱及焦慮的程度愈高。顯示衛教指導將提升照顧者 對鼻胃管照顧的知識及技能,故照顧技能之教導就顯得相當重要,衛教方式不同效果亦有不同。錄影 帶教學(VCD)是衛教病人及家屬重要資源,整合在教學中可有效提升護理實務效果,而多媒體衛教方 式又比傳統的口頭或手冊等衛教方式更具效果,且能有效的減輕家屬的焦慮,進而提升衛教之成效在 鍾等人的研究顯示多媒體教學有助於緩解胃鏡檢查者的焦慮,但對於使用多媒體衛教運用在需要使用 鼻胃管病患的家屬在管灌知識與焦慮與知識並無相關文獻,故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常規指導加上 VCD 教學運用在初次執行鼻胃管灌食家屬的效果,所以用錄影帶的方式比口頭手冊的方式來得有效。
      
110寒假作業  15357  2022-02-17 19:57:49

護三戊 羅悅慈 1085101251 此篇是描述照顧肝細胞癌及肝硬化倜案的護理過程,個案由於門診追蹤後發現腫瘤有複發現象,於是醫師經過評估後,藉由藥物來控制肝硬化的症狀,另外,如同文獻中所提個案適於做導管動脈化學栓塞治療,接受治療後,出現栓塞症候群副作用,雖然過去個案也出現此副作用,但此次的副作用都較之前嚴重,顯示出治療副作用會因個人每次情況不同,所發生的副作用情形也不同,另外,個案家屬的支持系統也較缺乏,使得個案由於心靈方面無法獲得滿足下,也影響了其他方面的功能,經由護理人員及護生的支持及鼓勵後,個案在進食、態度方面有所改善,但若是家屬能夠給於足夠的支持系統,或許個案更能適應現況的改變,同時更顯現護理人員提供完整性護理之重要性。 有時突然的暈倒,是身體給我們的一種警訊,第二篇文章的個案就是因為突然暈倒,才被送進醫院治療,檢查發現個案的左側大腦有腫瘤,因此讓個案的身心靈都受到了嚴重打擊剛開始,個案因為腫瘤壓迫左側腦部,所以個案的語言、右側肢體是無法完全表達及活動,導致了個案的自信及自尊心受創,常常在貶低自己無法好起來......之類的話 ,使個案的心封閉了起來,不願意接受任何的治療; 後來,經過了家人、護理人員不斷地支持與鼓勵,個案可接受治療,而且還願意主動去做治療的動作,使個案的病情有了好轉。在護理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溝通,溝通能讓我們當場得知個案及家屬的感受如何,也能進一步地去收集資料找尋合適的處理來減緩個案身心靈的疼痛。對大家而言,溝通就是一門很大的課程,若不懂得對方的感受,就不會懂得對方需要的是什麼。 照顧一位行肝臟動脈栓塞術肝癌患者之護理經驗 照顧一位腦部腫瘤病患之護理經驗 資料來源:志為護理:慈濟護理人文與科學
      
寒假作業  16379  2022-02-17 17:19:00

一位子宮頸原位癌患者行腹腔鏡全子宮切除之手術全期護理 - 作者 陳櫻方 、 簡淑媛 、 劉春卿 手術對一般人而言,常會引起害怕與焦慮。筆者是以手術全期護士角色,參與一位子宮頸原位癌行腹腔鏡全子宮切除病患手術前、中、後之護理過程。於護理期間,藉由持續地關懷、傾聽、關心及同理心來鼓勵個案說出其心中感受,以協助解決其手術前、中、後所面臨的問題:對手術的認知不足而造成的焦慮、預防因使用電燒器止血與膀胱截石臥位而造成的潛在危險性傷害、預防因全身麻醉而造成吸入性肺炎以及全子宮切除後病患身體、心理的改變等;並使個案及案夫皆能瞭解因疾病需接受手術的事實,體會存在的生命意義與攜手共進的可貴。 - 一位接受手部整形手術之幼兒的護理經驗 - 作者 廖珮君 、 韓晶彥 住院手術對兒科病童而言,會產生害怕及不安的情緒,因醫療環境陌生且其對醫院中各項常規不瞭解。本篇個案報告為照護一位接受手部整形手術(toe to hand)幼兒的護理經驗。護理過程是以非結構性會談、觀察收集相關資料。歸納出健康問題包括害怕、疼痛及身體活動功能障礙。在照護過程中,運用兒科溝通技巧及遊戲,建立信任感與護病關係,協助病童表達內心害怕的事情,讓護理人員及早瞭解病童的問題以提供協助,文中提出的臨床經驗,期望能做為日後照護類似個案的護理人員參考。
      
情緒掌控,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15666  2022-02-17 17:13:04

這本書看似像一本勵志雞湯,但看完之後發現更多的是作者敘述了自身經驗來撰寫,在自序有一段話我很喜歡,「知道怎麼做,和在現實中真正能做到,是有很長一段距離的。也就是說,要想更好地掌控情緒,僅僅靠一兩次的認知升級還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採取持續不斷的行動來強化和鞏固新的情緒反應模式。」這段話說的沒錯,就算閱讀很多書籍,知道了該如何去做,都只是「知道」而已,並沒有真實的活用在生活中,所以沒有任何的成效。 只要用心的在過生活,就能感受到情緒在各個層面的影響,內心總是有很多的小劇場,難免因為各種突發狀況感到不高興,但能決定當下情緒的人,只有自己。在之前,情緒掌控方面確實我也做的不是很好,很容易因為他人的一些小動作,或不經意的一個眼神、表情,影響了自己的情緒,那感受實在是太痛苦了!一直到現在,我終於跨出了那一步,因為我實在不想讓我的情緒,總是隨著別人的行為而起伏不定,其實只要改變看待事物的眼光,真的就能活得更自在。 我們可以努力做到與人為善,但不應該強求自己被每一個人喜歡,就算別人做了可能會影響你的事又如何,如果掌控不好自己的情緒,就會被情緒所掌控,難道我就只能讓情緒來掌控我的人生了嗎?不,我才不。
      
三年級寒假作業  15236  2022-02-17 16:47:33

因為上了產科個人對產科產生了好奇,所以閱讀的兩篇都是屬於與產婦有關的,第一篇是有關自然產與剖腹產的比例問題,由於自然產寶寶出生時經過產道擠壓,可以刺激寶寶的身體、神經與呼吸道內的羊水可排除與吸收,肺部能較好伸展,出生時呼吸會較順暢,一般來說都會選擇自然生產,但是進年越來越多的婦女選擇剖腹產,他們認為跟台灣婦女的意願有關,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重新檢視高剖腹產相關議題,所以決定做初次生產意願調查,我個人覺得自然生產較好因為我在護理科有學習與閱讀了解了自然生產的好處,覺得護理師必須好好的衛教各個產婦讓他們真正了解差別,再讓孕婦做出自己想要的決定。 另一篇的文章是一位39週的初產腹,待產期間第二產程遲滯感到焦慮又疲倦,但是還是希望以自然生產的方式,於是在護理師的協助使用蹲姿生產幫助產程進展陰道分娩。 經過討論之後必須改進的地方,產前需提供協助並且要讓孕婦真的的的了解生產時的出力方式,並在生產時協助孕婦減少焦慮與害怕,用蹲姿時做有效的用力,配合自然排便的衝動利用腹壓力量幫助胎兒下降,可以緩解產婦的疲倦。 看完這兩篇文章有一些想法,因為自己是護理科的學生有學習了許多足夠的知識,但是初次生產的孕婦們並不知道,我的的角色與工作就是提供生產的知識與協助來幫助孕婦們,懷孕時的飲食、該注意狀況、懷孕時身體的變化、因該如何緩解不舒服的狀況、產前的準備、生產時如何調整呼吸與出力方式等等,讓他們可以順利的生產,讓出生的寶寶可以健康,所以護理師的角色不可缺少我,孕婦吧他與寶寶交給護理師與醫師營養師我,我們必須好好的協助孕婦。
目前第546/7745頁 [首頁][上一頁][544][545][546][547][548][549][550][551][552][553][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