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做人要有心機 16454 2024-02-27 10:14:46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做人要有心機是一門學問,因為在這個複雜的社會很難憑幾次短暫的接觸來判斷這些人是敵或是有,因此心機就是用來觀察別人保護自己的生存原則。其中不缺乏讓我印象深刻的幾個點:「異性朋友的友誼」、「將朋友劃分親疏等級」、「微笑是最好的禮儀」、「介紹和稱呼的眉角」、「隱優暴缺,成全別人的好勝心」等等,這些都是我需要多加警惕的地方。懂得收斂,懂得預防,就能避免災難”,這是我對這本書的總結。當然這本書傳遞給讀者都是比較正面的結論。我從這本書中的四大章節的內涵闡述與提供如何學習這些「心機」的方法建議,重新檢視自己習以為常、日積月累的主觀偏見,進而積極客觀地用這些方法到日常生活中、社交中,幫自己打開正確的人生視野,成就圓滿的人生旅程。自己其實挺愛面子、增強好勝、想要做個正人君子,單身正火燒屁股時,卻又不擇手段地完成自己的目的。除此之外,平時好吃懶惰,不到藍莓自己不輕易挪動身軀做事,因此常常陷入要玩也不是,要認真也不是的情況,使我的心情總是不能真正的放下牽掛以無憂無慮的微笑待人。看來是時候改善我的拖延症了!這樣才能漏出我的微笑。做人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有很多時候常常因為一個疏忽而不小心傷害到別人的心裡,所以其實學習這些心機,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同時也是替他人著想,因為我們都能更好、更堅強的享受生活帶來樂趣。
|
人見人愛的方法 16485 2024-02-27 09:59:47
我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每個人都會想要被討人喜歡,沒有人喜歡會被討厭。讓人喜愛是一件很容易但又很像很困難。我們人類的心裡就是會被喜歡稱讚被誇獎被鼓勵被肯定,只要讓人稱讚一下就會很開心、很愉快,自然心情就會美麗,就會更有動力更想去完成一件事情或是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許多事情就會順心如意,就不會做什麼事情都覺得很燥很煩怎樣做都會做不好。讓人喜愛有時也會帶來一些困擾,但那也都是讓人開心的煩惱。比起被人討厭所帶來的困擾,根本算不了什麼。《人見人愛的方法》都應該要看什麼場合做什麼事情說什麼話,而已不是人家臉色變了還在繼續說一些543,這樣才能擁有好人緣,不但不會被討厭,反而更能受人歡迎、不要喜歡總是去誤觸他人的地雷,這樣會更能去擁有超高人氣。只要你掌握各項的訣竅,無論是在任何場合或面對任何人,都能進退得宜、人見人愛!
「人見人愛」的6個特質不吝嗇、多溝通都很重要
認真傾聽,專注眼神、常保持笑容、及時溝通、真誠問候
特質的人還有個特點,那就是他們平常在講話的時候,他們都會有一種「為別人著想」的能量。 我舉個例子:他們比較會「講好話」,這邊的好話指的不是阿諛奉承的話,而是當他們講出他們的想法時,我們會覺得:「哇!」
|
寒假作業 16205 2024-02-27 09:46:33
書名:媽媽,我記得你
作者:池川明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9/11/28
孩子的出生是來幫助你的,唐氏症寶寶帶給家庭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透過與人之間緣分,向眾人傳達無償的愛。
透過《媽媽,我記得你》這本書讓我知道孕期中媽媽的心情,與爸爸的互動,在肚子中的孩子都是知道
。多跟肚子中的孩子講話,讓他感受到開心,讓孩子帶著「大家很期待看的我的」心情來到這個世上。
也讓我了解了在懷孕過程中,如果媽媽感覺到悲傷,孩子也會感到悲傷。
然而有些孩子提到在住進媽媽的肚子前,他們是待在很舒服、軟綿綿的地方,感到安心。在沒有肉體的狀態下,不需要區分他人,自然沒有爭奪與戰爭。
原來,他們為了體驗生命的活力、喧鬧的人生以及豐富生命歷程而來到這個世上。
「生命的重要性」是透過胎內記憶傳達帶給我們的訊息。為什麼有的小寶寶會選擇家暴中的環境出生呢? 純淨的他,希望能給傳達給父母要「好好愛護生命」的信念。即使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希望父母能夠洗心革面、關懷他們,達到他們來世的任務。
書名:孕期就該知道的產後100天
作者:林思宏 , 徐碩澤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18/10/24
放手當個差不多媽媽就好,否則孩子將來高興去上學,妳卻站在教室門口哭呀。
第1-7天與寶寶的第一次接觸,這個章節我特別重點閱讀!裡面講到的內容都是新生兒、媽媽產後的照顧。尤其是新生兒各類的檢查,媽媽哺乳的知識與煩惱,以及產後憂鬱該怎麼辦!雖然我還沒到適合生小孩的年齡,不管怎樣以後都得生所以對於這個章節我真的覺得教了很多重點在裡面。文章也有耳聞令人崩潰的「石頭奶」跟乳腺炎,光是用想的就能想出來那種疼痛感! 真的是一秒就讓媽咪崩潰,更別說天天面對每四小時的擠奶地獄…
第7-30天開始學習當爸媽,這個章節要告訴我們這時候媽咪跟寶寶已經到了月子中心,算是生產完後可以小小的放鬆一下。至少24小時有專業的護理人員協助照顧!但是在這段期間真的不能太享受,因為一回家就被打入「18層慘後地獄」。而未來我也期許自己若在坐月子,也能傳授相關的知識給各位媽媽們知道,才不至於回到家後因為煩惱而讓自己憂鬱了。
|
寒假作業(下) 16069 2024-02-27 02:01:3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甲
學號
1105101033
姓名徐善美
書名
焦慮的視角:論郁達夫〈沉淪〉中存有的意識表述
作者
劉益周
出版社
文藻外語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出版年月
2000 年 10 月 08 日
索書號
147-172
ISBN
1814-6783
書名
書寫、經驗與身體感—以當代飲食書寫為考察核心
作者
劉怡潔
出版社
美軍駐臺對臺灣飲食文化影響之研究
出版年月
2000年 12 月 日04
索書號
013-032
ISBN
1705-6734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郁達夫的〈沉淪〉同時也是他第一本小說集的書名,這篇小說是郁達夫最著名的作品,也是其最受爭議的作品。作者以病態、抑鬱、孤獨、挫折且焦慮的視角以「陌生化」異於常人的方式進行表述,來詮釋小說主角的思維與主體存有空間,使郁達夫的小說充滿對世界表述的鮮明意識,而這種鮮明意識就是病態、抑鬱的焦慮美學,是郁達夫透過小說文字對世界的詮釋和意識表述;〈沉淪〉這篇小說也是奠基於郁達夫這種孤獨、病態的意識表述,讓我們從主角存有中看見小說主角透過病態、挫折與焦慮的視角去遭遇「一切事物、他人以及自己的那一個『環境』」,本論文即據此去析論小說主角「在世存有」所遭遇的「空間」意識與人際關係的表述。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本文探討寫者如何將日常體驗的感受與知識內容轉化為文字作品,尤其如何 將難以言喻的經驗感受以文字生動地表現,試圖揭橥經驗訴諸於文字的過程與其 間複雜交錯的課題。本文以飲食活動、當代飲食書寫作品為考察對象,例舉蔡珠 兒與謝忠道兩位飲食作家的作品及其訪談內容,結合體現觀(embodiment)的理論 取徑來分析、想像經驗轉化為文字的脈絡,以此來理解經驗、身體感以及書寫之 間的連動關係。研究發現,經驗或身體感與書寫文字之間彼此同時具有侷限與助 力,既存有張力,但又因著這樣的張力而得以致成書寫;其次,以體現觀切入, 關注寫者身心尤其是身體此一角色對於書寫活動的影響,並提出此觀點作為文學 評論的可能;最後針對當代飲食書寫的文學表現以及寫作策略提出見解與相關建 議。
|
寒假作業(下) 16069 2024-02-27 02:01:3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甲
學號
1105101033
姓名徐善美
書名
焦慮的視角:論郁達夫〈沉淪〉中存有的意識表述
作者
劉益周
出版社
文藻外語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出版年月
2000 年 10 月 08 日
索書號
147-172
ISBN
1814-6783
書名
書寫、經驗與身體感—以當代飲食書寫為考察核心
作者
劉怡潔
出版社
美軍駐臺對臺灣飲食文化影響之研究
出版年月
2000年 12 月 日04
索書號
013-032
ISBN
1705-6734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郁達夫的〈沉淪〉同時也是他第一本小說集的書名,這篇小說是郁達夫最著名的作品,也是其最受爭議的作品。作者以病態、抑鬱、孤獨、挫折且焦慮的視角以「陌生化」異於常人的方式進行表述,來詮釋小說主角的思維與主體存有空間,使郁達夫的小說充滿對世界表述的鮮明意識,而這種鮮明意識就是病態、抑鬱的焦慮美學,是郁達夫透過小說文字對世界的詮釋和意識表述;〈沉淪〉這篇小說也是奠基於郁達夫這種孤獨、病態的意識表述,讓我們從主角存有中看見小說主角透過病態、挫折與焦慮的視角去遭遇「一切事物、他人以及自己的那一個『環境』」,本論文即據此去析論小說主角「在世存有」所遭遇的「空間」意識與人際關係的表述。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本文探討寫者如何將日常體驗的感受與知識內容轉化為文字作品,尤其如何 將難以言喻的經驗感受以文字生動地表現,試圖揭橥經驗訴諸於文字的過程與其 間複雜交錯的課題。本文以飲食活動、當代飲食書寫作品為考察對象,例舉蔡珠 兒與謝忠道兩位飲食作家的作品及其訪談內容,結合體現觀(embodiment)的理論 取徑來分析、想像經驗轉化為文字的脈絡,以此來理解經驗、身體感以及書寫之 間的連動關係。研究發現,經驗或身體感與書寫文字之間彼此同時具有侷限與助 力,既存有張力,但又因著這樣的張力而得以致成書寫;其次,以體現觀切入, 關注寫者身心尤其是身體此一角色對於書寫活動的影響,並提出此觀點作為文學 評論的可能;最後針對當代飲食書寫的文學表現以及寫作策略提出見解與相關建 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