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567/7745頁 [首頁][上一頁][565][566][567][568][569][570][571][572][573][574][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10學年度寒假作業 護三丁張伊晴  15275  2022-02-15 00:15:31

護3丁 張伊晴 1085101168/7號 寒假作業 讀書心得 第一篇的文章篇名是癌末接受「安寧緩和共同照護」病人之症狀與照顧措施的探討,主要是了解癌末病人接受安寧共同照顧, 期間之症狀,並比較共照護前、後症狀嚴重度的變化, 方法是研究50位接受安寧共同照護且預估生命存活期不大於6個月之癌末病人。實驗結果是癌末病人症狀各分類嚴重度排序前三項,生理症狀為「疼痛」、「虛弱」與「呼吸困難」,其中嚴重度為「疼痛」、「虛弱」與「睡眠困擾」,而心理症狀為「憂鬱」、「擔心病情」與「怕拖累他人」,其中嚴重度為「憂鬱」、「焦慮」與「擔心病情」, 社會靈性症狀嚴重度皆為「心願未了」、「經濟困難」與「痛苦無意義」, 研究期間病人症狀的嚴重度有逐漸緩和的趨勢,而心理症狀嚴重度也有改善, 安寧共照之原醫療團隊提供的照顧措施有非藥物類為「管路照顧」、「檢驗」與「傷口照顧」和藥物類為「症狀控制用藥」、「抗生素注射」與「大量輸液用藥注射」和問題協調與會談類有「病情預後的認知澄清」、「不施行維生醫療討論與簽署」與「情緒壓力的會談」, 結論:癌末病人症狀的調查,提供臨床人員盡快掌握評估方向,醫療跨專業領域之人力投入安寧療護多樣化的照顧事務,使症狀控制有正面的成效. 第二篇的文章篇名是困難癒合傷口居家照護的困境與挑戰, 困難癒合傷口因內在或外在因素影響,使其停滯在炎症期或增生期,當傷口床縮合小於40%或超過4星期未癒合者稱之。因當前醫療保險制度改變、醫院住院天數縮短,病人須出院返家或入住長照機構照護傷口;然護理人員缺乏系統性的傷口照護教育,對傷口評估與照護技能不足,缺乏實證居家傷口照護指引等,使得居家傷口照護面臨重大的挑戰. 不僅造成病人及家屬生理、心理、經濟等層面嚴重衝擊,也引發護理人員的壓力與無力感,不適切處置耗費醫療龐大支出,卻被醫療照護體系忽略它多面向的影響,所以我覺得在出院前做好詳細的衛教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出處:台灣全文資料庫
      
110學年度寒假作業 護三丁 郭鐳  15280  2022-02-15 00:11:55

護三丁 1085101173 郭鐳 12號 寒假作業 書名:輕鬆了解最新版高血壓臨床指引-自己的血壓自己救。高血壓,除了吃藥外,,更 重要的是首先先解決體生的問題.先達減重。再做飲食控制:少鹽、節制飲酒、做到得舒飲食,例如:1. 選擇全穀根莖類: 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全穀類。2. 天天5+5蔬果:每天攝取5 份蔬菜、5份水果。3. 選擇低脂奶:每天攝取2份低脂奶或脫脂奶。4.紅肉改白肉。5. 吃堅 果 用好油:每天1份(約10克,不含殼重) 。要戒菸、運動還有選擇規律的有氧等張運動,而非等長運動。建議的為 散步、游泳、騎腳踏車,一天40分鐘,1週 3~4天,並且要減輕 壓力,不要再擔心東擔心西的。 書中還有介紹吃高血壓的藥物有哪些~ 另一本書,書名為藥師忙蝦米。書中有為各位藥師澄清,藥師就是藥師,而非藥劑師。如 同 護理師不是護士,就是護理師,做出正名。並且分享,成為藥師要讀的科目有哪些,例 如生物藥劑學、調劑學、藥物分析、中藥學、藥理學、藥劑學、臨床藥學、藥事行政與法 規、生藥學、藥物化學、藥物治療學等……還有,考上藥師後,通常有哪五種出處:社區 藥局、醫院、診所、藥廠、藥妝店。將來會成為什麼樣職業的人,工作的内容有哪些。書中 也有寫到,自己開店的藥師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輕鬆容易,因為人手較少,不像在醫院 那樣是專攻且分工合作。自己開藥局的藥師往往什麼都要自己來、自己完成一切。雖然 目前已有 推廣臨床藥師,除了更方便醫師做尋問,藥師本人也才能更了解個案的狀況及 狀態去做出判斷,對藥物做出調整。只不過現在還是比較少臨床藥師,藥師也是有夜班的喔~有時候甚至整間醫院卻只有一位藥師值班。時間上的部分,用一個人的藥其實不 會很久,但往往要等很久的原因是因人數很多的關係。看完這本書,我才理解藥師的背後,原來不是像家裡大人說的那樣輕鬆容易,開間藥局也不是想像中簡單。其實都是人家努力過後的成果。
      
寒假讀書心得  16229  2022-02-15 00:10:22

在學校圖書館借了兩本書。 分別是《愛,一直都在》、《我悲觀,但我成功》 《愛,一直都在》這本書主要在敘述,在愛情中我們會經歷到的過程,我們該用什麼心態去解決、怎麼處理自己的感情。 我們人活著,多多少少都會碰到一些有趣的事, 也會有一些感情,例如:親情、友情,但是大多會讓自己陷入危險的一個感情,就是愛情。 愛情,有時候讓人很幸福、讓人不想失去愛情,但同時,也存在著危險,愛情是會讓人上癮、失去自己的初心,可是同時又很美好。 講真的,如果我們活在這世上,沒有被愛、沒有去愛人,感覺活在這世上沒什麼意義了,愛很美好、愛使我們成長、愛使我們明白很多道理,不管是家人的愛,還是朋友之間的愛甚至是男女之間的愛。愛不只是定義在男女之間,愛可以放在很多地方。 但我個人覺得,人生中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體驗了「戀愛」吧!可是很多大人常常告訴我說:「像你們這樣小孩子的戀愛根本不是戀愛」、「你們到底懂不懂什麼叫愛,先好好讀書吧」等等...... 但我覺得對於求學階段談的戀愛,不一定都是幼稚的,我知道我們年輕、我知道我們懵懵懂懂,我知道。但,那個真正去愛一個人、被愛的當下,心裡那種感覺根本不知道怎麼用言語去形容。 或許我們懵懵懂懂,但我們可以陪伴彼此一起往前,彼此學習、彼此精進。或許我們這年紀談的戀愛不被看好,但,人人都說「年少輕狂」,還那麼年輕,幹嘛不要挑戰一些新鮮事呢!只要不要把自己重要的一切全給對方,要怎麼愛就去愛,因為愛一定會讓人成長,即使你曾經幼稚的愛情,到最後,一定會變成熟、對戀愛的認知一定更會不同。 大膽去愛、大膽的面對失去的愛、大膽的放下過去、大膽接受新的到來,反正,不管遇到什麼感情,一定要有勇氣,拿得起,放得下。 這本書最後一頁寫著: 愛,一直都在。 若沒有愛,這世界只剩下毀滅與殘害。 請注意觀看與感受, 這世界仍有源源不絕的關懷, 許多人正付出心力在修復、在維護, 不讓愛的力量消失與中止, 即使,傷痛是這麼巨大與這麼殘酷。 苦痛越大, 愛的力量就需要越大, 苦痛越重, 愛的承接力就需要越穩固。 「當悲傷繼續存在,也表示,愛一直存在。」 愛,一直都在。 第二本書《我悲觀,但我成功》 在人生中,不管是身邊的人、還是一些名言,常常提醒著我們:「樂觀看待一切」、「樂觀才能讓自己更好」等等.... 說了有什麼用呢?有些人天生就沒辦法樂觀,有些人常常就活在悲觀的世界,你能拿他們怎麼辦呢? 我或許悲觀,但並不代表我的人生只能墮落、我或許悲觀,但不代表我有病、我或許悲觀,但不代表我不能好好的處理一件事、我或許悲觀,但不代表我不能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 一個有著悲觀人生的人,你就算硬逼他笑,他也不見得就是開心的。笑只是一種表情,不代表自己是發自內心的開心, 沒有研究家指出,不樂觀就不能有人生。 願 這世界上的人,可以照著自己的風格去生活,因為如果連自己都不滿意自己,還想指望誰去滿意你,想怎麼過就怎麼過,或許人生黑白真的沒有那麼好,但人生充滿色彩也不見得都好, 反正,隨自己,照自己的意,你悲觀,你隨意。
      
寒假作業  15295  2022-02-14 23:56:48

在肺癌診護中可理解到就算生活的在健康,不抽菸不喝酒,再加上平時有在固定運動,也是有機率得到肺癌,其實不管事甚麼癌症每個人都會有機會得到,只是就像內外本中癌症那章節有說到致癌因素參與你生活中的多寡問題而已,如長年抽菸是會加數和加快肺癌和口腔癌發生速度而已,所以不代表健康且規律飲食運的的人們不會患癌,都是有機會得到的,回歸主題肺癌,在一般生活中肺癌也不少見,想預防首先健康的飲食是必須,且不給自己的肺有太多不必要的廢棄,就比如紙菸或是電子菸,如真的不幸肺癌還是發生了也不需要太驚恐,按照醫療只是暗暗調理身體,只是生活中要多服用幾顆藥,比如支氣管張劑.止咳化痰劑.或者是使用呼吸機輔助你輔助呼吸而以.且也可使用化療將病情抑制或者清消為0,再來就是有關動脈瘤的部分,在書中有提到主動脈瘤為常見的動脈瘤疾病,而當主動脈瘤擴大或嚴重剝離時亦單無法再以藥物或其內科方式改善,需用外科手術行血管修復加以恢復,而在日後個案須加強觀察自身狀況,切勿閉氣用力.提重物.用力咳嗽.排便,同時可做深呼吸,以防肺部擴張不全,且依個人體能情況,逐漸增加運動量,如趕到不適應立即停止並充分休息在飲食上為恢復體力為重應多補充豐富的蛋白質及新鮮蔬果,宜清淡低鹽低油低糖勿服用過鹹過油膩之食物,避免刺激物如:辣椒.酒類飲品.咖啡.濃茶。 書籍: 肺癌診治照護全書(電子書) 創傷性假性動脈瘤與動靜脈摟
      
111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15217  2022-02-14 23:42:43

文章心得: 一.新冠肺炎期間醫院非醫療專業人員防疫經驗 心得:因有以往SARS的經驗,台灣將疫情阻絕於醫院外的措施視為重要政策,與SARS時期不同的是因應長期人力考量,部份醫療院所採用了非醫療專業人員在第一線參與執行門口檢疫工作。 目的:探討新冠肺炎期間醫院非醫療專業人員的防疫經驗,以了解他們面臨的壓力與因應。 方法:以一對一進行訪問,資料對象為曾參與醫院防疫工作的非醫療專業人員。 結果:非醫療專業人員的防疫經驗分為「防疫前線的壓力與感受」、「疫後生活的改變與因應」等兩大項,壓力與感受部分包括(1)朝令夕改,未準備便上場;例如:剛畢業或者是工作不滿一年的新人護理師,面對這種情況很容易不知所措 (2)怕做錯被責難;例如:這種壓力通常需要很多的熟練度加 上重複地確認實施才比較容易避免 (3)怕被感染及成為傳播者;例如:在醫院工作的護理師或者是其 他人多多少少會有這種擔憂,但就是因為是需要照顧的病人,所以才需要我們這種職業(4)都是第一線待遇卻不同; (5)承受負向情緒及科室衝突;例如:有些會因為長時間接觸病人以及工作的時間延 長,而會產生不滿的情緒,進而和上級產生很大的衝突 (6)正向的回饋與收穫。防疫過程中仍有一些正向感受,雖然不像壓力與衝擊這麼多,但是病人/訪客一些小小的鼓勵,也會帶給工作人員一些小確幸。 在疫後生活改變與因應部分,包含 (1)防疫新生活;疫情之後很多事物都會改變,日常習慣也隨 之改變,尤其對曾執勤前線防疫人員的疫後新生活,感受更加深刻,他們的改變從日常生活開始。 (2)人際互動轉變;對於週遭的親友出現相關症狀,自己也會提出了他們的擔心,縱使他們也覺得自已好像有一點過度緊張。「會常常問家人幾度、有沒有發燒、咳嗽 (3)轉念與同儕支持。若跟家人討論防疫的狀況與壓力則會擔心家人煩惱,有時候家人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與處理,反而跟同事間因防疫多了話題,也最能安慰彼此。 結論:非醫療專業人員參與第一線檢疫工作時需事先有完善的教育訓練與行政支持,足夠且公平的對待、看重他們的價值是促使其可持續參與檢疫工作而不致委屈的方式。 。
目前第567/7745頁 [首頁][上一頁][565][566][567][568][569][570][571][572][573][574][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