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570/7745頁 [首頁][上一頁][568][569][570][571][572][573][574][575][576][577][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10-2 三年級寒假作業  15112  2022-02-14 19:49:44

書名:《眾病之王:癌症傳》 這幾年來,網路、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高科技的發展難免會讓人有種認為自己無所不能的感覺,但是醫學的一座大山:癌症,人們始終還是無法跨越。 癌症不是一種病毒或者細菌,癌細胞是和人體正常細胞一樣的細胞,只是它的生長能力比正常的細胞更強,癌細胞的大量增值的時候會佔據人體內臟的空間,壓迫血管和周邊器官,而引起供血不足,四肢無力及其他器官功能的問題,所有的癌症病人都可以說是讓自己的癌細胞活活憋死的。 如果不是讀護理的人可能很難理解癌症的難度,就像你要找到一種溶劑,它可以融掉你的左耳,右耳卻完好無損,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差別就是這麼小,導致現在的醫學技術根本無法區分,哪個是好哪個是壞,去準確攻擊癌細胞。 癌症是一種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率就會大幅提升,5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高達25%,也就是每4個人中就會有一個癌症患者。有人說以前的人怎麼沒有那麼多人得癌症,我覺得是因為現在的科技發展而導致的環境污染,其實這和以前的人平均壽命是密切相關的,在物資條件和醫療條件落後的年代,每個人平均壽命普遍低於60歲,有些地方50歲都不到,人們基本上都等不到癌症就先死了,就被一些肺結核、心髒病、天花、流感等一系列小病給折磨致死了。 對於癌症的治療基本上還是停留在50年前的方法,切除、化療、放療。所謂切除,就是把明顯的腫塊切除,例如乳腺癌的治療,但這種方式對轉移性的癌細胞是完全無效的,即使是原位癌細胞,做切除手術的患者基本也會在三年內復發,壽命很難有超過10年的。所謂化療,就是指化學療法,用化學藥品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生過小孩的同學可能還有印象,懷孕期間,醫生會讓我們補充葉酸,葉酸是細胞增生所需要的一種重要物資,就是孕育大量細胞的增生,所以需要補充葉酸。 現在有藥商發明了一種很有效的葉酸,但是同時我們體內的正常細胞生長也受到了抑制,所以大家看到的癌症患者會越來越瘦,原來70公斤的人幾次化療後可能就只有40公斤了,基本上屬於一種同歸於盡的療法。所謂放療,就是放射性的射線療法,也就是我們拍X光胸片的方式,用放射性的射線對準癌細胞的密集處照射,從而殺死癌細胞,但是這種方式也不可避免地殺死了正常的細胞,且高能射線會導致正常細胞發生基因突變,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癌症患者禿頂,面貌發生改變的原因。 我覺得對於癌症的預防,也沒有更多的話說了,就只能從日常生活中去注意一些危險的致癌因子,像是空氣污染、飲食習慣、還有一些放射線,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還健康的時候,也要珍惜家人健康的時候,假日或者是有空的時候要多陪他們一起出去玩。
      
寒假作業  15711  2022-02-14 19:31:24

我這次挑選的書即是作者張德芬的愛上自己的不完美。甚麼是完美?這有一定的定義嗎?像有的人喜歡雙眼皮,有的人卻喜歡單眼皮,每個人的想法都各有不同,如果每個人對完美的想法是一樣,如果每個人對完美的想法是一樣的,那世界上都是複製人,就沒有獨獨一無二的你了的,那世界上都是複製人,就沒有讀一無二的你了。我們之所以感到焦慮自卑,往往都是來自於內心深處,覺得自己永遠都比不上別人,別人比你更完美。我們總覺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總覺得別人看起來都過得很快樂,但或許別人也覺得自己過得不太幸福,再羨慕你的生活,每個人都有缺陷,都有遺憾也有不足,所以也不要羨慕別人更不要自卑、自怨,自哀、自憐,想要擺脫憂鬱的情緒、擺脫不快樂,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抗拒,不做無謂的抵抗,船到橋頭自然直,沒有人十全十美,沒有人十全十美,那就愛上自己的不完美吧。 挑選的文章是 «照護一位青少年下肢創傷合併腓神經受損個案之護理經驗» 青少年因受傷住院而無法去學校上課,他的愛與歸屬感無法被滿足,可能導致她內心扭曲、自閉、不願與人交往。除了生理上的疼痛需要被關注,少年心理上的問題也須被關懷,我們可以藉由聊天聽音樂等來放鬆少年的心情,也可以適當帶他坐輪椅到戶外散步。也可以帶她去認識相同年紀的病友,彼此互動開導對方,建立人際關係。
      
110學年度寒假作業心得  15110  2022-02-14 19:23:51

護三甲 1085101003 林芷均 看完文章後,讓我更了解藥癮愛滋病患的心態,還有那些用捐血的方式來檢驗自己是否得愛滋,而我覺得那些用捐血的方式驗愛滋病的人真的很可惡,在這個資訊及醫療科技發達的時代,居然還會有人用這種不道德的方式,政府都已經提供了匿名驗愛滋了,為什麼還要用這種傷害他人的方式呢,從文章中我也看到矯正機關的努力下,靜脈注射藥癮者感染人數所佔愛滋感染危險因子中比例已逐年減少,而國內藥癮靜脈注射共用針具、容器、稀釋液與多重性行為是毒癮者感染愛滋病毒的危險因子,希望政府可以加強宣導預防措施,文章中有提到對微視層面的策略:包含(1)宣導正確使用保險套。(2)加強社會心理調適方案:出監前的社會心理輔導,及出監後的長期個管處遇服務,如毒癮問題、愛滋問題、生涯職涯等。(3) 加強家庭支持重建方案:在出監前家庭 關係重建輔導,主要包含家庭互動關係、親子教養、親密關係、結婚生子等。(4)加強對性伴侶的告知及愛滋檢驗 的宣導。(5)長期個管關懷處遇服務方案:協助出監後就業、毒癮及愛滋等 問題。(6)加強就業能力輔導:就業 問題、工作適應等。(7)加強清潔針具回收宣導,增加針具回收點及回收筒。從這裡能看出愛滋病患困難的地方,不只是生活上、心理上及生理上都是很不方便的,即使到現代,還是有許多人在排擠著愛滋病患,其實愛滋病患也跟我們一樣,並沒有什麼不同,而且愛滋也不會透過接觸傳染,所以和愛滋病患有互動其實是沒關係的,希望大家能更認識了解這個疾病。 文章資料:http://dx.doi.org/10.6524/EB.200608_22(8).0003
      
把星星都點亮  15684  2022-02-14 12:48:26

把星星都點亮 班級:護二丙 學號:1095101113 姓名:杜佳蓉 我們的人性中同時夾雜著光明與黑暗的對立,就像我們會祝福朋友、支持朋友,但我們常常也會對朋友感到嫉妒和羨慕,我想人就是這樣的動物吧,一方面相信別人,但同時卻也小心翼翼的保護自己,即使是友誼中最貼近的兩顆心,也可能因為偶然的不同想法、視角,從而朝往不同的終點而去,雖然誰也不會知道結局是如何。 故事中的五個朋友,他們有著不一樣的想法和背景,每一個人看起來雖然都是一條線,但在交織在一起時,卻打了結,他們各自懷抱著祝福的時候,內心卻也藏有嫉妒,在友誼中嫉妒容易讓人紅了眼,而芊芊手腕上的那一刀,看起來是劃出鮮血的傷疤,但其實也是讓光透進來的縫隙,也因這證明,那緊繃糾結成一團的結,才有一點減緩,我覺得人是個情緒很微妙的生物,很容易受傷,但又可以很堅強,而看起來很開朗的人,其實可能沒有人想的透她在想什麼。 而人與人的關係更是微妙了,很多比親人更加親近的人,即使再要好,即使回憶再多,以為自己和對方很靠近,但其實最後發現根本不了解彼此,我就有一個認識五年的朋友,他在我最脆弱的時候陪著我我們一起經歷了大大小小的事,開心、快樂、難過、憤怒都有,我們會為了對方,只要任何人說對方的不好都可以反駁,直到她跟他男朋友在一起,我雖然為他交到男朋友感到開心,但我在看到那個男生還有跟很多女生在一起後,希望保護她所以希望他們分手,但她也勸不聽反而就跟我翻臉了,反而讓我覺得真的再要好得朋友都比不過愛情嗎?我以為我可以保護她,反而卻讓她離我越來越遠了。 我也曾因為現實中的壓力而如此,我推開所有人的關心,認為自己會帶給每個人麻煩,覺得自己就是累贅,那種痛苦、身心俱疲的感覺湧上來,做了傷害自己的事,覺得自己很無助,但在傷害了自己的同時,卻也傷害了別人,只因受到自己有限主觀認知所蒙蔽,讓人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我常常聽著長輩說著他們的瓜葛,但其實與我無關,但卻是我要承受,我覺得不合理,我不懂,我努力的想要掙脫這個枷鎖,過好自己的生活,但生活中的阻力總讓我覺得他在告訴我「沒用的,你沒資格,你也不會成功」,但我還是很努力的想要給自己拓開一條道路,累了就告訴自己「沒事,一切都會過去的」這句話也陪伴了我一年又一年。         故事中的五個好朋友,他們每個人的視角都不同再因為每個人的想法,做的不同決定而導致最後的結果,而我們總用自己的眼界去看所有的事情,而先入為主的觀念以及根深蒂固、深植人心的思想,但這些不一定是正確的,即使是再要好得朋友,也都有不能讓人知道的秘密吧,而且每個人都有不惜一切想要保護的人吧。 我覺得芊芊的自殺雖然讓大家去反思是不是自己害的,但其實也是讓大家有了想清楚事情的喘息空間,反而是這個故事的轉折一個突破點,這也反應了傾聽的重要性,如果發生了問題,有人不願意傾聽,覺得自己看到的就是事實,自己的想法就是對的從而不願意去聽的人的說法導致誤會或者錯誤更深,反而會讓原本的happy ending 變成仇恨、嫉妒、討厭、憎恨的集合體,導致變成另一個結果。
      
110寒假作業  16057  2022-02-14 12:30:48

【自訂一主題】:印象深刻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讀完《請照顧我媽媽》這本書後,我的腦海出現了一個問題。「我們真的了解我們的媽媽嗎?」 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幕就是,主角媽媽失蹤後,他們一家人想寫一篇尋人啟事,但寫到一半卻沒有一個 人能詳細的形容媽媽的特徵,因為在他們離開家後,就很少與媽媽接觸,不知道媽媽的變化, 也不知道媽媽是否與他們印象中的模樣一樣。「我們真的了解我們的媽媽嗎?」如果現在的你們也像主 角他們一樣不能詳細的形容你們的母親,那就放下你們手中的手機,去多陪陪家人吧!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悔不當!還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母親一生為子女操勞,在子女小的時候 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在子女長大後又體貼入微的照顧他們的子女。有一次女兒帶著母親第一次到城 市時,那種迷惘又緊張的心情沒人能懂;子女對她發脾氣時,她的傷心沒人懂;子女離開她外出工作 時,她的擔心及慰藉也沒人懂。母親在子女面前永遠是一副開心的模樣,她的憂慮與悲傷不想讓子女 看到,這全是因為她是因為母親。 讀完《剪刀石頭布》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主角小的時候有個鄰居哥哥她非常喜歡,但那鄰居哥哥 因為跟爸爸大吵所以他離家出走,主角再次看到那個哥哥是在他爸爸過世才出現,但那時候主角看到 那個哥哥抱著主角的妹妹,才發現那位哥哥喜歡她的妹妹。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是,我還以為主角會 跟吳仲謙結婚,結果後面跟了一個沒有愛情,以「很適合」結婚的男生一起。
目前第570/7745頁 [首頁][上一頁][568][569][570][571][572][573][574][575][576][577][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