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13學年度寒假心得 16050 2024-02-25 23:09:5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甲
學號 1105101014 姓名 蔡于雯
書名 維小的我想撼動這個世界 作者 陳景維
出版社 白象文化 出版年月 2021 年 11 月 04 日
索書號 9786267056134 ISBN 9786267056134
書名 120公分的勇氣 作者 張麗君
出版社 張老師文化 出版年月 2011年 06 月 01 日
索書號 9789576937705 ISBN 9789576937705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勇敢並不是不害怕,而是在害怕的時候依然選擇前進 (C)
有時候害怕只存在於心中,但鼓起勇氣去做,就一定會突破自我 (120公分的勇氣)
人生中最幸福的是給予者,而不是索取者 (維小的我想撼動這個世界)
人世間不能事事如願,每件事的結果不一定好,但至少有努力過,永不後悔
(維小的我想撼動這個世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我覺得兩位作者都具有強的意志力,首先是【120公分的勇氣】雖然一出生便與其他人大不相同,
但她不但不向命運低頭,反而更努力的挑戰它,最終當上了博士。
她把她的成功歸功於他的家人、朋友以及許多人,令我想起了愛因斯坦他那不居功的精神。
我認為其實┌上帝」在她的人生中也是一個重要的角色,
因為她總是相信┌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必會爲你開上另一扇窗」,
所以當她遇上種種的困境時,總能樂觀面對,事情也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令我深感佩服。
我也覺得她的兄弟姐妹非常有正義感,因為他們不但不排斥她,反而會挺身保護她,給他許多勇
氣。
再來是【維小的我想撼動這個世界】作者雖然從小罹患脊椎性肌肉萎縮症,曾一度被告知活不過
21歲,但他還是不放棄自己並完成課業,這本書也是由他本人親自完成,看到他的意志力讓我真
的讓我自愧不如,更不能放棄自己,更要好好用功讀書考取證照了!
|
改變是大腦的天性,傳染病時代的我們 16231 2024-02-25 22:48:25
讀者會發現書中的病例與某個人相似,或你所照顧的人正在經歷痛苦,例如:腦損傷、中風、慢性
疼痛等,他們都運用了光、聲音、震動、電流和流動,使大腦可以運用形成神經迴路,要證明說大
腦其實是可塑性的,一直不停地在改變,告訴我們大腦其實是可以治癒自己的。
肺炎讓我不想忘記的事很多,例如我在保護家人安全時,沒發揮英勇精神,也不夠堅強。他們最需要我幫助時,我無法鼓勵任何人,也無法鼓勵自己。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看完第一本書後,我很有感觸是因為我剛實習完,因為我看到很多病人的狀況都不太好,甚至一天比
一天還差,我就挺自責的說為什麼那時候沒有好好地關心他呢,從一開始的會笑笑地跟我講話到
後來一句話都發不出來,就挺心疼的,我想要她趕快好起來而不是一直處於危險邊緣,還有就是我
爸的朋友有急性中風,而且狀況不太好,那個叔叔是從小看我到大的,他前一天來我們家時還笑笑
的,隔天就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暈倒,然後送去醫院被診斷為腦中風,我真的很希望他可以趕快好
起來,到現在也不敢去問問看狀況,怕給他們家太大壓力,所以有些事知道就好別問太多。
Covid-19那段期間簡直是惡夢,每個人都保護不好自己了,更何況保護家人,那時候麼東西都缺,
口罩更是少之又少,想買一個口罩比登天還難,那時候超市都大缺貨,都要早早排隊去採買,現在
還是有幾例案例,但是有疫苗可以治療,之前是連疫苗都沒有導致很多人死亡,那時候一回家就要
洗手和洗澡,深怕把病毒傳染給家人,我覺得這篇主要是在說在講說肺炎帶走太多人讓他不想忘記這件事,那裡有很多難忘的回憶,大家都拼命地在救人,我們要感謝們要不是他們會有更多人死掉。
|
112寒假作業 16058 2024-02-25 22:47:58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護理科
班級五護三甲
學號1105101022
姓名劉柏陞
書名
肌少症與衰弱症
作者
吳雅 周怡君 詹鼎正
出版社
花蓮慈濟綜合醫院一般醫學內科
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家庭醫學部
台大醫院內科部
出版年月
2014 年1月 31日
書名
運用認知治療照顧一位重鬱症復發病人之護理經驗
作者
林美珍 曾怡菱
出版社
榮總護理
出版年月
109年8月19日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隨著人口老化,肌少症及衰弱症此兩個老年病症候群逐漸受到重視。重鬱症病人急性發作時出現自我傷害,易增加自殺復發率,故協助重鬱症病人自我察覺、及早提供適當因應技巧並持續追蹤是重要。照護期間,發現病人無法有效因應婚姻不睦引起的憂鬱症狀常自我埋怨、情緒低落,引發筆者探討動機,希望透過認知治療,重建病人正向因應行為來調適壓力,減少憂鬱情緒、改善睡眠品質及避免自我傷害發生。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肌少症與衰弱症
看完這篇文章我瞭解到了肌少症跟衰弱症的定義,雖然課程曾經上過,但是經過了這次閱讀,我更加的瞭解這兩個症狀要怎麼判斷診斷。有些人可能會以為肌少症及衰弱症是相同的症狀只是名稱不同,不過仔細的閱讀此篇文章會發現兩個症狀息息相關有寫不同。這兩個症狀基本上都是老年人會發生的症狀,肌少症顧名思義就是肌肉流失,年齡越大就越容易肌少症,在臨床上很多年老的人有此症狀,肌少症會造成失能、機構入住率、跌倒、受傷、住院。衰弱症就是人的年紀大了身體的多項生理系統的儲備能力下降,超乎原本的年紀該有的程度,當外界壓力來的時候,無法維持恆定,導致身體後續的失能及不良的結果,簡單來說就是人年紀大身體的系統慢慢的衰弱,衰弱症基本上跟肌少症一樣會造成失能、機構入住率、跌倒、受傷、住院跟緩慢或是無法完全自疾病當中恢復。我會想要閱讀這篇是因為家中有長輩有肌少症的症狀跟現在很多年老者都有此症狀,我想瞭解瞭解。
重鬱症
看完這篇文章我瞭解到了重鬱症有多麼的危險以及需要注意的事情,因為此症狀會有自殘自傷甚至自殺的情況發生,重鬱症顧名思義就是重度憂鬱症,此症狀的特徵就是具有憂鬱的情緒、對幾乎所有的活動喪生興趣或無法感到愉悅、失眠或是嗜睡、有自殺或自殘的念頭等等的。大部分的患者會有睡眠障礙或是自我傷害的情況發生,我們可以藉由練習調節情緒和灌注希望、察覺情緒思考的方式來做治療。現在有蠻多人患有憂鬱症,憂鬱症有很多的負面情緒所以我覺得蠻危險的我想多瞭解看看,我也不希望親朋好友患有憂鬱症,如果得了那就要觀察注意和早期治療。
|
112寒假作業 16426 2024-02-25 22:45:1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甲
學號
1115101033
姓名
游鈺喬
書名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天
作者
蘿蕊•葛利布
出版社
行路
出版年月
2020 年 04 月01 日
索書號
ISBN
9789869804097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月
年 月 日
索書號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痛跟苦不一樣,人都有痛的時候,可是你不一定得那麼苦。既然死抓著受苦不放,一定有從中得
到什麼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我只有大概的看一下,這本「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天」書中,有許多的各界好評,很多都是一口氣的
讀完。這本書好像是在寫作者他所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有他的掙扎,他在諮商的心路歷程,也
談過他身為心理師面對患者的過程,在提供諮商與尋求諮商之間,某方面破除了人們可能對心理師
會有的依賴,另一方面也會讓人放下心防,人在生命中總是會遇到卡關的地方,人生不是從哪時候
就是全能的,就會發生出傲嬌、炫富、自卑、憂鬱..等等的性格,會出現出這幾種性格都可能關於
到出生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一旦有出現問題,一個人的某方面情緒會慢慢習慣的表達出來,就例
如說,某家人很有錢,生出來的小孩一直寵著沒有用很正確的方式來教育,會出現一些傲慢、炫富
、嫉妒、貶低他人..等等的性格,所以說人生不一定有錢就一定是非常完美的,這本書正確的讓我
們認知到什麼是恐懼、脆弱、焦慮、嫉妒、悲傷..等的一切情緒,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不必要因
為這些情緒而害怕自己是不是會不夠好,只有坦然的接受就能和平共處,但過度的情緒也是會影響
到內心的情緒跟想法,找人聊聊天也不是不行,能盡力的把自己心裡所想的問題與感覺發洩出來那
也是挺好的,把不開心以及傷心事跟信任的人講,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
112寒假作業 16418 2024-02-25 22:44:4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甲
學號
1115101025
姓名
游宇馨
書名
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作者
蔡康永
出版社
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8 年 11 月 日
索書號
10800435
ISBN
978-986-136-514-5
書名
自卑與超越
作者
阿爾佛雷德 • 阿德勒
出版社
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22 年 09 月 日
索書號
11101069
ISBN
978-986-316-840-9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蔡康永的情商課 為你自己活一次-1.悲傷會強迫成長 失去會帶來啟發.
2.我們要長大 而不是讓那些藏在口袋的石頭越來越大.
自卑與超越-你沒有必要為眼前的錯誤懷疑自己自己.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一個人越能够面對失去那他就能成長越快 因為活著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 來一個以我追星的方式舉例 “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 就是當你意識到你會失去他” 去年2023疫情慢慢緩和的時候韓團的愛豆們慢慢可以出來巡演了 當他們公布來台灣 我既期待又害怕搶不到票的失落感 而當我順利搶到票進場原本黑漆漆的舞台突然出現了亮光 彷彿在帶領我前進 我的目光無法漂移專注的注視著舞台上的亮光 當我欣賞及喜愛很久的愛豆們走出來的那一刻已經淚流滿面 沒追星的人一定不懂他們帶給我們微妙又特殊的情感 他們的存在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有人是心靈的寄託 有人是人生的榜樣 有人是努力成長的動力 此刻我覺得我好像慢慢能理解 “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 就是當你意識到你會失去他” 因為知道現在的我還沒有能力到韓國見他們而他們也不一定之後都會來台灣辦演唱會當然他們後續會不會持續續約也是個問題 演唱會是我們距離最近的一次 演唱會裡我唯一能抓住的東西就是彩帶 因為知道可能會“失去”所以更加珍惜可以在一起的時光 在舞台下用盡最大的力氣應援 告訴他們台灣也是有很喜歡他們的人 其實明明應該是沒有交集的大家卻因為喜歡同一群人 可以為了同一句話激動 也可以因為同一首歌感動 甚至根本沒見過卻可以像是認識很久一樣因為愛豆們聊個不停 當你意識到你會失去的時候 你的大腦就會喚醒你去愛的本能 你會知道該怎麼愛 不會再糾結於芝麻綠豆的小事 你的注意力只會更集中在舞台上閃閃發光的愛豆們 演唱會結束也是最難過的時候短短三小時一下就過了 我不會嫌棄票怎麼那麼貴我只會覺得時間太短.. 但同時我也期待下次相遇我要以最好的狀態再次出現在他們眼前 人生同時包含擁有跟失去《陽光普照》:「我們都曾受過傷 才能成為彼此的太陽 」或許我們都曾經失去了什麼才能成為彼此的太陽 在我們能體諒失去這個詞之前要先懂得珍惜 務必每次的下次見都有下次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