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596/7745頁 [首頁][上一頁][594][595][596][597][598][599][600][601][602][603][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思念的布朗尼  16144  2022-02-13 09:00:32

護一丙 26號 林佩豫 我今天分享的書是 思念的布朗尼 整本書敘述自己喜歡上了沒有血緣關係的弟弟陳奕廷 在那種無法說出口之下 在她心裡日積月累 越喜歡的時候越說不出口 想在自己的心中保留喜歡的人心中的位置 但有時自己卻不太能接受自己喜歡陳奕廷弟弟的事實 讓她覺得寂寞一點都不痛苦 那種看的到 得不到的樣子 才是最痛苦的 只能看著第一張片想著他 當他離開自己生命的時候 感覺自己已經消失了 看完我個人覺得就算總總原因不能讓感情修成正果 至少說出口表達自己的心意 自己的心理也會比較好過一點 不然別人永遠不知道你自己的心中在想些什麼樣的東西 要勇敢踏出第一步 後面的才有得說 除了感情也有很多是看得到得不到的 自己的心理要夠強大 有辦法接受事實 靠著自己的本事 讓自己去得到 自己想擁有的東西 人也會怕寂寞 所以要試著去改變自己 去接受不一樣的東西 不然久而久之 心裡覺得很空虛 很多話好像只能藏在心裡 那種感覺 不會是大家想要的 怎麼樣去做出第一步 要怎麼樣讓自己心裡接受事情的後果 怎麼樣改變自己讓別人看得見 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多顧慮一些事情是好事 但是顧慮的太多 只是影響自己的執行 有時候也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說 勇敢做自己 也是一種方式
      
寒假作業  15313  2022-02-13 08:49:37

(1)專科護理畢業生內外科護理能力分析研究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專科護理畢業生進入職場在內外科單位服務時,醫院對其應具備的護理能力之期待。藉此瞭解內外科護理學課室教學與臨床實務之間是否有落差,以作為課程改革之依據。研究採立意取樣,共有十位臨床內外科護理主管參與本研究,以自訂之訪談指引透過深入訪談與錄音收集資料,將訪談結果做歸類、分析,以瞭解進入該職場領域工作時所需具備之護理能力。研究結果顯示:專科護理畢業生內外科護理能力包括基礎專業知識、一般照護技能、異常或突發事件的處理、溝通與協調能力、管理能力、敬業樂群、自我成長、尊重生命與關懷及壓力調適等九個類組。此結果將可作為內外科護理課室教學內容及方式調整、實習課程規劃、實習目標擬定之依據,以提升臨床護理實務能力。 (2)護理本科生產科護理教學內容需求調查 目的:瞭解護理學系學生對於產科護理關注內容,以便更好地實施科目教學。方法:為質性研究設計。使用開放性問題問卷調查兩屆二年級護理本科生,請學生寫下自己對於問題的回答。資料分析採用內容分析法。結果:共有125名學生參與了調查。學生對四個開放性問題的回答歸結為四個主題,分別為:不同產程的準確信息;他人的關心;懷孕前後期;不同妊娠階段的全面知識。每一主題包含數個次主題及若干編碼。研究顯示學生關注的孕產期護理內容非常廣泛,包含孕期保健、分娩資訊和產後護理,強調需要從繁雜的資訊中甄別正確信息。僅有少數學生認為在孕期中需要醫護人員的幫助,大多數學生相信孕產期最需要家人特別是丈夫的關心,認為在孕期前三個月和臨產前一個月需特別關注孕婦。結論:學生對於產科護理關注內容涉及面廣,體現了整體護理理念。與一般孕產婦相比,他們對於產科護理知識關注點和對待產科專業人員的態度有一定特殊性。這些發現對於產科護理科目教學內容和方法制訂有一定啟示。
      
護理科110(下學期)寒假作業  16048  2022-02-13 02:17:14

護一甲 1105101012 林若靚 書名:為什麼睡不著?從小到老的睡眠科學 作者: 愛麗絲.葛雷戈里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0/9/10 我覺得這本書讓我了解到很多對於睡眠的知識,這本書說「睡覺」這一件事情占據了我們人生1/3的時間,睡眠階段也會隨著年齡而變化,睡眠的某些障礙和問題,會在老年階段達到高峰,隨著我們逐漸年邁,通常夜裡清醒的時間也會變長,睡眠時間變短,在「為什麼睡不著?從小到老的睡眠科學」這一本書中一步步用科學的最新發展來說明睡眠對我們的成長發育,工作效率甚至生活品質有良好的幫助,在這本書的內文中提到了多讓嬰兒曬曬太陽以及保持良好的睡前儀式有助於睡眠…等,且睡前小酌並不會更好睡等好眠建議,在我睡不著的時候我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書名:吃不胖的免疫力飲食法 作者:石黑成治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3/2 我覺得這本書說得很好因爲現代人生活或工作壓力大,加上飲食時間不正常,不僅體重不斷增加,甚至每天都覺得無比疲累,睡也睡不飽。由於身材完全走樣,因此許多人會嘗試最新流行的減肥法,但大部分的方法只能維持短時間,不久後又會復胖,身體狀況反而越變越差。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影響荷爾蒙的關鍵,透過飲食來改善腸道過勞、腸漏的症狀,讓身體機能回復正常運作,就能有效瘦身,更能變得身強體壯。透過大蒜、生薑、菇類、蘋果醋、綠茶、薑黃茶拿鐵6種提升免疫力的食材,加上間歇性斷食與改善腸道環境的三大步驟,按照書中指示實行,都能看得見效果。
      
護理科 110(下學期) 寒假作業  15327  2022-02-13 02:15:39

護三戊 1085101221 林妤謹 這幾年因為COVID-19的肆虐,引發了許多的在醫療上的問題,不只有醫學界在研究如何治療這個疾病,照護、護理的部分在其中也有著許多的不同的議題,因此我在華藝線上圖書館中搜尋了「COVID-19 病人使用氣霧治療之臨床策略」以及「一位COVID-19重症病人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之加護經驗 」這兩篇和這學期內外科教學課程中相關的文章。第一篇文章一開始先解釋了COVID-19在空氣中的傳染原理,講述病毒經由生物氣膠的各種傳播路徑,在第二節中說明氣膠生成醫療與氣膠散逸,在臨床上分為機械式產生氣膠以及間接誘導病人產生氣膠兩類,接著告訴我們COVID-19病人氣霧治療之策略及建議,我們要先嚴謹的去評估個案的適應症,有呼吸停止、通氣不良等症狀才需要去執行氣霧治療,否則應該要有嚴格的限制,內文也向我們介紹了如何使用霧氣治療,在氣霧治療中也應該注意環境與通風,因為密閉環境下可能隨氣霧治療時間增長其散逸染污了環境,所以建議選擇在室外露台、走廊,或是開窗戶及增加局部空調循環通風,降低居家傳播。第二篇文章描述照護一位中年男性感染新冠肺炎且快速惡化為重症之加護經驗,個案因疾病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插管後使用呼吸器與體外循環維生系統 ,因屬新興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特性而入住負壓隔離加護病房,首先需要幫個案進行護理評估,在確立個案有氣體交換障礙、感染、焦慮、皮膚完整性受損、活動與耐力不足等健康問題後,為個案整理了一些護理過程,包括:引起問題的原因、護理目標、護理措施以及最後的評值,在醫護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成功脫離呼吸器的照護經驗。這兩篇文章讓我學習到了許多關於氣霧治療方面的知識以及原理,並且了解到如何照護關於肺炎合併呼吸窘迫等健康問題的個案,也在其中學習了如何在照護中發現個案的需要以及該為他們做些什麼適當護理,方便未來在職場上可以更快速的了解且能更準確執行許多有關氧氣治療、隔離病房等方面的照護。
      
寒假作業  15573  2022-02-13 02:02:03

快樂在你心中,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張愛玲說過:「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儘管每天都是嶄新的,依然會有小煩惱前來報到。有的人每天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偶爾駐足看看鏡子裡的自己,眼神裡隱藏著黯然的憂鬱。西方諺語說:「同是一件事,想開了是天堂,想不開就是地獄。」快樂更是如此,快樂有百分之四十由自己所主宰,當你態度快樂你就已經擁有百分之四十的快樂;百分之五十的快樂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不在於完成了什麼或得到了什麼,快樂是自得其樂的感受,快樂是保持幽默的笑容;不應該取決於別人的眼光。《快樂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能力》提供69帖釋放快樂的魔藥,不僅針對工作、生活……關照你全方位的快樂,還告訴你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魔法,讓晦暗的色彩遠離心頭,讓心靈的角落能天天天藍。有人不禁要問:快樂是什麼?千百年來,古今中外的智者哲人都曾給出過各自的答案。亞里士多德曾說:"快樂主要來自靈魂的善".德謨克利特認為:"使人快樂的不是體力,也不是金錢,而是正義和多才".費爾巴哈說的很徹底:"生命本身就是快樂".我國的儒家經典名著尚書則將快樂總結為"五福",即長壽、富足、康寧、好德、善終。由此看來,快樂是一種能力,快樂與別人無關。
目前第596/7745頁 [首頁][上一頁][594][595][596][597][598][599][600][601][602][603][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