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二年級寒假心得 15707 2022-02-12 21:08:15
書名:圓滿人生不等待「生命就像一次長途旅行,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大意:以實際名人的例子告訴了讀者如何才能夠活出璀璨的人生;失敗過後的名人如何再次的站起來挑戰自我!以激勵鼓勵的的方式來激勵人心!
心得:
我覺得一張臉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生。有些人,你一看他的臉滿是皺紋,就知道他的人生經歷了各種各樣的風雨;有些人的臉,充滿著孩子的稚氣,那他的生活一定是天真無邪、純潔的。
每個人的臉形都不一樣,就像每個人的人生之路一樣,不會有相同。很多人都在抱怨,為什麼生活這麼苦?為什麼工作學習那麼累?日子久了每個人的臉都形成了一個「苦」字,在你苦的時候,別人的生活也是一樣的苦,只是你不知道,那又何必一直去想呢?我們應該想,每一個人的臉都像自已的人生,坎坎坷坷,一點都不平坦。因此,人生有苦必有甜,有坎坷就必有平坦。人生愈是關關難過,愈要關關過。
貪官的臉,白白胖胖,白裡透紅的。看他們的臉便知道,他們貪污了不少錢。為了升官發財,他們練就一副絕活「變臉術」,其臉特別善變,變術之高啊!他們的臉雖然善變,卻只騙得了一些低級官員和老百姓,到頭來,還是逃不過持法人員的法網,只得束手就擒。其實,貪官的生活與我們平常人的生活有很多不一樣,其中有一條最明顯:他們的生活先甜後苦,我們平常人的生活先苦後甜,我們平常人的生活平平安安,他們的生活卻提心吊膽。
平常人的臉,瘦瘦的,一點也沒白裡透紅的樣子,雖然生活中極少有山珍海味,但也算是豐衣足食。每天都開開心心,平平安安的,這樣的日子總比有錢而每天提心吊膽的日子好吧!書中告訴了我「錢不是萬能的,而又萬萬不能沒有的。」
一個人的臉,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生,我們或許沒有一張好看的臉,但我們一定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寒假作業111.2.20 15160 2022-02-12 20:53:43
安寧療護是指當以治療為目的的醫療措施沒辦法控制病情的惡化,病人預期生命可能減少於六個月時,為重症病患與其家屬提供症狀緩解、情緒支持、靈性照顧與其他社區綜合資源,以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 安寧療護不加速死亡,也不延緩死亡,但協助與支持病人與家屬直到生命自然結束。
安寧有分在宅醫療、復能、出院準備服務……..等,在安寧病房真的讓我體會到很深了解到生命是多門珍貴的。看到了許多努力想活下去的人,就連最後一口氣都是在努力撐過去,希望自己的雙腳能能再觸到地板、期盼能再站起來,可以繼續為社會盡心力,平常我們會認為這個是理所當然的行動,對他們來說都猶如登天般的困難,譬如說上廁所、吃飯、喝水就連睡覺對個案末期病人來說都不再是簡單容易且平常的事。
我開始都會跟與家人聊生死議題,也會和家人聊到我以後的人生,未來如果我罹患的到癌症,不可痊癒的話,我不需要急救了,我想選擇將還能利用的器官捐贈出去,可以去幫助有需要緊急的人,而且我也不想因為自己造成家中太大的醫療負擔,所以我的家人也都同意並尊重我的想法,媽媽叫我們全家簽了「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同意書」以及「器官捐贈同意書」。當簽下了這兩張同意書後,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放下」了什麼,也瞬間覺得自在許多。畢竟,人生的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的,現在常常有人會問我:「你在安寧病房都不會害怕啊?」我的回答是:「不會啊!我和他們學到了很多,他們是我的老師,告訴我好多以前他們的故事,還教了我生命要如何珍惜,且能看見他們的燦爛笑,讓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
二年級寒假作業 15746 2022-02-12 20:47:36
護二丁 1095101175 彭聖筑
寒假讀書心得
書名: 你是你,笨蛋是笨蛋
副標題:不讓身邊煩人豬頭搞到內心焦躁,更能專注提高自我價值的「最強心理手段」
心得:
每當我們心裡有不愉快的事情時,之所以會又煩又惱,是因為後悔了,認為「如果我們當時這麼做就好了」,但是當你被別人吼了一聲,並且受到驚嚇時,恐怕也很難瞬間做出適當的反應,因此去和當時的自己計較這些,我覺得實在沒有那個必要,況且再仔細想想人類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其實並沒有主導權,像是下雨時你會發現沒有人會認真的對雨發脾氣,雖然有些人會對一場臨時的驟雨念叨幾句,但他們抱怨的對象並不是雨水本身,所以人類基本上對自然現象是束手無策的,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反應也當作是自然現象呢!就像人們不會對雨水發怒一樣。
不少人認為包含自己在內的人類是一種「理性的存在」,然而我不認同這樁想法,因為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人類判斷事情時多數是用直覺及當時的心情,這類動物本能並非理性。儘管人們總覺得是自己的自由意識在做選擇,然而,實情或許是我們只是對於接收到的刺激做出機械式反應也說不定。
標題:青少年壓力調適、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促進之探討
心得:
如果以一條曲線來表示從最佳的心理健康狀況到最差的心理健康狀況,這些指標所描述的代表者心理健康最理想的一端,而最不健康則是在曲線的另一端。當我們在審視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時,便要找出那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究竟是在曲線的那一點上,此外每個人都是有個別差異的,所以我們也不能強求任何人都要達到這些指標的理想化的心理健康,這不斷對那些被視為心裡的弱者來說是一項苛求,更是一項折磨。心理健康是一條連續的動態曲線,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在線上往健康的一端邁進,成為一個身心靈合一,真正健康又快樂的人。
|
110學年度寒假圖書心得 15284 2022-02-12 20:37:0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85101177 姓名 林禹辰
作者姓名 王韋力;洪志興
西元出版年 2012年 文章標題 異位性皮膚炎新知
期刊名稱I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疾病醫學會 卷(期) 13卷3期
起訖頁數 P.9-10
作者姓名 陳玫岑;謝凱生
西元出版年 2002年 文章標題 肺高血壓
期刊名稱II 中華民國兒童胸腔醫學雜誌 卷(期) 3卷2期
起訖頁數 P.139-143
【自訂一主題】:兒童身體疾病
【本文章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600字)】:
看完兩篇文章後我覺得好像有比較了解關於兒童疾病這方面的知識,會想了解這方面是因為家裡有三
個小朋友,所以我想多了解,這樣以後如果有發生跟這些有關的疾病也能給他們一些幫助,我會去推
薦我姑姑來觀看這些相關的資訊,讓他了解一些關於兒童的疾病,在照顧他們時就會特別注意某些部
分,然後我也看了一些有關其他疾病的文章,希望對於之後的實習有幫助,看了許多文章後我挑了上
面兩篇文章,我對這兩個印象比較深刻,所以就以這兩個文章為這次心得的方向,文章中讓我了解了
有關這些疾病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 發生了之後如何解決會有什麼風險,讓人可以清楚的了
解相關知識,假如有天我的身邊有人發生這種疾病,我可以盡可能地提供他相關知識讓他了解才不會
那麼害怕,不管這一生中你是否會遇到,我還是覺得你可以去嘗試了解一下,或許在某天真的遇到了
你還能幫助到別人,身上有一技之長,有時不僅可以預防自己,也能幫助他人,有些到醫院就死亡的
人就是因為沒有給予即時的救治,如果能在正確的時間內給予急救,說不定就能成功救助這些人民,
世上就不會多那麼多傷心的人,也能多一些笑容看起來開心快樂的人,那如果你有這個機會來閱讀此
文章嗎? 你會選擇讀還是不讀呢? 我會選擇讀,因為讀了就能增加一些知識,同時也能多一份幫助別
人的能力,儘管到死後也沒用上這種能力,但至少你在此生中多學了一種技能,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 人生本來就會遇到許多嘗試的機會,希望每人都能好好把握這種機會去多多學習各種技能,讓生活
更加的豐富以及美滿,好好利用空閒時的時間來網站上觀看這些文章吧!
|
寒假作業 15673 2022-02-12 20:30:34
護二丙、1095101102、李愛萍
書名: 憤怒也好,生氣也可以:不被他人操縱情緒的憤怒使用說明書
這本書如標題所說是本了解生氣的書,在生活中,我們可能一點事情而生氣!
在這個世界中大多數的人很容易生氣,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憤怒」這種情緒。
情緒管理對於我們是日常生活中時常需要面對的問題,我認為這是一本和我們日常息息相關的書籍。
在這本書中,作者說:憤怒是一種習慣!它有必要存在,它是我們的朋友,幫助我們保護自己以及捍衛自己的權益!
我覺得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下,從小到大家人時常和我們說不要哭、不許哭,甚至課本、電影、書籍教導我們男兒有淚不輕彈,生氣會誤事、生氣沒修養會傷身等等觀念。但身為一種本能、習慣的憤怒應該如何處理?我在這本書看到說,讓情緒波動慢慢靜下來最好的方式是先深呼吸,一邊數三下,一邊深呼吸,在數三下的時候憋氣!數六下時放氣!再停止思考三秒!身吐十二秒,只要忍住十五秒就可以控制大火!
雖然看到這種控制的方法感覺還不錯,但我自己有更快的方法哈哈!那就是發洩!但我不是摔東西或暴飲暴食!我的發洩方式是找好朋友抱怨!但有時候真的太生氣了也會用哭得來發洩...這俗稱氣到哭...那種感覺才真的煩又帶點輕鬆!因為哭完了就感覺整個人變得好放鬆!
憤怒、哭泣也是一種發洩、宣洩,練習不壓抑和練習不快樂都是需要學習的!也就是說:想要處理負面情緒之前,我們得先知道它為甚麼存在,其實是有特定用意與原因的。
我認為長期處在不懂得認識自己、認識情緒管理,會讓自己處在一個迷惘的狀態,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參加過教會的青少年課程,課程中有待我們上到有關情緒管理的課程,課程中讓我了解自身的問題!我印象中,在上課的過程中有引用到一位神學家的話!剛好這本書也有講到!雷茵霍爾德﹒尼布爾祈禱說『神啊,請給我能接受無法改變事實的平常心,請給我能改變事物的勇氣,以及知道區分其中差異的智慧。』我們無法改變周遭一切的的環境,我們只能隨著環境去改變自已的態度…
而書籍利用書的反思技巧,讓我更能了解投入狀況。當我們理解自我真實的心意,就可以提高情緒的控制能力,才能有更好的人際關係與更從容的自己。
把握憤怒的技巧,適當的發洩更能使生活中找到幸福,找到自我價值。
出處: https://share.readmoo.com/book/830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