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608/7773頁 [首頁][上一頁][606][607][608][609][610][611][612][613][614][615][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寒假作業  16098  2022-02-11 20:04:17

書名:我是護理師 【讀後心得】:若非幾年前生了一場大病住院開刀,或許對護理師的印象應該還停留在一些韓劇上吧!即使是到今日還是無法從「護士」改口為「護理師」,可見我們對這職業的熟悉又陌生。本書《我是護理師》則再次應證了身為護理師工作的辛苦與吃力不討好,不為人知的辛酸與內心世界。 護理師的職責無非挽救與延長病人的生命,說來簡單,工作之繁雜可謂五花八門,更遑論得面對千奇百怪的病人與家屬,一些莫名其妙的要求,可真是讓人笑不出來,直搖頭。護理師在醫院的職責,除了配合醫師外,堆積如山的工作,有時還得配合醫院的一些活動,有時遇到職場霸凌,學姊的欺壓、性別歧視、階級差別待遇與跋扈的上司,焦躁不安、身心俱疲,如何堅持下去,如何排解壓力?就更加重要 作者-金炫我所處的加護病房更是讓人提心吊膽,隨時得跟死神打交道,與時間拔河,命懸一線,生死攸關,稍有不慎、一個疏忽,葬送的可是一條寶貴的生命,心裡的壓力真是不為外人道。面對與患者間的衝突,病人的生死的罪惡感、愧疚感,如何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保持適當距離,這當中的拿捏,時而恐懼、退縮、想放棄的心情此起彼落,情緒的控制當然就是一門重要的功課。 在以利益取向的醫療環境,相信不論是韓國或台灣舉世皆然,醫院不無重視營利數據與企業營利,希望收益極大化,勢必為了節省人事成本,而造成護理師的低薪與高工時。儘管有法律明文規定,但依然可見護理師的過勞、血汗,真是一份勞心勞力的工作。與此同時,護理師的離職也屢見不鮮,造成人力的短缺,也是政府相關單位與醫院方所必須正視的問題。魔鬼藏在細節裡,必須痛定思痛,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創造良好且健全的醫療環境。或許說沒有任何一項工作是輕鬆的,既然選擇了就不要後悔,任誰都曾迷惘、無助,得獨自一人承受著世界的眼光與壓力。護理師在惡劣的工作環境裡咬牙苦撐,儘管是三班制,但往返交通、業務交接下來,在醫院待個12小時是跑不掉的,這段時間內是絲毫不能有所懈怠的、戰戰兢兢,片刻不能鬆懈,精神壓力真是難以想像。 莫忘「初衷」,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工作總是抱持著真心喜愛與崇高理想的成分投入,但進到職場後才發現往往並不是那麼一回事。我想作者-金炫我亦是如此,當時對世界充滿信任又過度霸氣,經過長期經驗的累積,在希望和懷疑間徘徊。儘管她已從醫院辭職,但在這二十一年又二個月的職涯中,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當然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必然交織成生命的樂章。
      
暑假作業 情緒管理書籍心得 別讓情緒失控害了你  15725  2022-02-11 19:39:33

你為什麼變成一座情緒化的活火山理性是人類的智慧之光,但大部分人很難保持理性,總是被自己多變的情緒牽著鼻子走。脾氣不好的人,好比是一座活火山,隨時都可能因為某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爆發。他們可能有著不錯的能力,做事也非常努力,但就是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結果,不少本來能處理好的事情,就被湧上頭的負面情緒給攪亂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情緒,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養成壞脾氣。關鍵還是看個人控制情緒的能力如何。好脾氣者能調整好情緒,而壞脾氣者卻總是情緒失控。壞脾氣的養成,一方面與先天的性格有關,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外部環境的影響。急性子的人,愛焦慮的人,看問題悲觀的人,太好面子的人,狂妄自負的人,都容易脾氣暴躁。而那些本來性格溫和的人,在外部壓力過大時,也可能變成令你瞠目結舌的壞脾氣者。儘管人的性格不容易改變,但壞脾氣者還是可以透過不懈的努力把動輒爆發的活火山變成休眠火山。同樣的情緒,用錯誤的方式表達出來,就體現為壞脾氣,用和善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是所謂的好脾氣。壞脾氣的根源是人們對自身力不從心的痛恨。所以想要避免自己變成情緒化的活火山,就得學會以妥善的方式來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人的情緒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當我們對相關因素有足夠的瞭解時,就可以對症下藥,想出管理情緒的辦法,從情緒的奴隸變為情緒的主人。我們的壞脾氣是先天就有的嗎?30秒自我定位你認為自己的壞脾氣是怎麼來的?A.與生俱來的本性B.被家人慣出來的C.被他人氣出來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給不少想養成好脾氣的朋友潑了冷水。假如無論怎樣努力都沒法扭轉本性,那麼壞脾氣難道就改變不了嗎?所幸的是,答案是否定的。告訴大家第一個好消息這個世界上不僅有「本性難移」的案例,也同樣存在「洗心革面」的案例。人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若有特殊的際遇或在特殊的環境下,那些平時處於弱勢的次要性格成分就可能轉變成主要性格成分。比如,一個「好好先生」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會變成壞脾氣者。又如,一個動輒發火放炮的性格暴躁者,經歷了一次慘痛教訓後,就變得慈眉善目。
      
寒假作業  15971  2022-02-11 19:27:54

我會想讀這本書是因為我被他的書名吸引了,他的書名叫做孤獨力一個人也可以好好過,稍微看了一下書後面的文字,發現這本書大概在講,要好好利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間,把孤獨化成力量來克服事情。 這本書在講,不用因為害怕被別人討厭,就總是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而放棄自己想做的事情,要好好利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間,把孤獨轉成力量跟正能量來克服事情,做到之後,就會發現自己在散發著個人的獨特光芒,自然而然別人就會靠近你,會覺得自己的愛人別人無法取代,也是因為在他身上有著自己的燦爛光芒,所以只要你可以把孤獨化為力量,就能夠散發出自己的光芒。 我從小就很在意別人的眼光,不想要被別人討厭,不想要當跟群體不一樣的人,我會一直想辦法融入群體,我害怕跟別人不一樣會被別人說壞話會被排擠,所以做決定的時候,都沒辦法說出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會被別人影響,會希望跟別人做一樣的事情,很怕如果跟別人不一樣,被排擠只剩下自己一個人要怎麼辦, 之前段考當天有朋友要找我一起出去,可是我想要留下來讀書,我一開始有鼓起勇氣跟朋友說我不想要去,可是朋友一直盧我要我陪他,我害怕如果我沒有去,之後聊天接不上話題,或是朋友因為我不去就說我壞話,一直很害怕朋友討厭自己,過了很久想起這件事情,我就很後悔為什麼要因為害怕被別人討厭,就做出自己不想要的決定,如果那個是真心的朋友,也不會不讓我看書硬要我跟他出去,是真正的朋友一定會尊重我的決定,我也不用害怕他們討厭我,朋友如果因為不順從他而討厭我,我也不想跟這種人當朋友,我寧願自己一個人,就像作者說的要好好利用自己一個人的時間,把孤獨化成力量來克服事情。
      
111-1 寒假作業 二年級  15748  2022-02-11 18:35:32

書名:別讓壞心態毀掉你的未來 我在這本書裡印象最深刻的是裡面有一段話「兩個人從同一座城堡由內向外望一個望見的是泥土另外一個望見的是星星。」這句話告訴了我們用不同心態看問題去有著不同的結果,如果心態好的話是不是做出來的結果會是好的呢?心態好的人呢想出來的東西幾乎都是積極向上的如果心態不好的話就感覺會很悲觀什麼東西都往壞處想然後做事也感覺缺乏動力就感覺反正結果都是不好的我為什麼要去做呢,所以看到這兩種人我們更希望自己是哪種人呢? 人人都會想要有好的結果吧那想要有好的結果那為什麼不先從自己的心態去做改變呢心態擺不好永遠都一樣心態不好然後沒有動力做出的結果會好嗎? 其實不太可能雖然人生中一定會出現失敗和煩惱往往都來自於偏執的錯誤心態所以我們首先是不是該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如果心態對了就什麼事情是不是都很樂觀呢即使我們在學校做錯一些事或是有煩惱的事情的時候是不是心態轉一下往好的方向想是不是自己的心裡的感受也會比較舒服,其實事情都是可以解決的結果也可以是好的只是自己的心態要做出改變不能永遠都往壞處想不能永遠都那麼負面。 所以說其實很多事情和結果都沒有自己想的那麼難,往好處想樂觀一點心態好一點什麼都可以做到也都可以想出好的結果,我也學到了從現在起遇到任何事情都要保持著好的心態就算遇到挫折或做錯事也要保持著好的心態來面對,不管結果好或者是壞心態正面樂觀都是最重要的這樣也會使結果比較理想喔,別讓壞心態毀掉你的未來。
      
閱讀心得:親密無能:早熟童年的隱形代價  15577  2022-02-11 17:44:15

共依存的現象普遍地發生在有著難解親子衝突及夫妻失和的家庭裡,而在這些功能不良的家庭中,就有許多已然長大成人的孩子又或小大人們卡在舊時的關係裡受苦。 事實上,健康的關係雖然也會有爭執和不滿,但雙方不需要時常地透過犧牲自我來成全關係。各種成癮、羞恥、否認、孤單、恐懼、被拒絕、過於討好與照顧他人、和易怒暴躁等,上述症狀哪怕有某些看似處於光譜的兩端,也都暗示著共依存關係的存在。這樣的關係如書中所述,源於功能不良的家庭帶給我們的早期影響。 在內容上,我覺得整本書最讓人有共鳴,也讀得心驚的部分,莫過於第二章對小大人的根源,也就是對「家庭」的分析。 作者認為家庭成員的互動,就像一張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網絡,家人之間看似獨立,實則家人之間的腳色定位其實會互相影響。如果自我腳色定位有問題,就會造成家庭功能無法好好發揮,在這裡,作者援引了「毒性教育」的定義,列舉出幾種功能不良家庭會有的腳色與特徵。其中有一項稱為「媽媽或爸爸的小王子或小公主」。 讓人不禁想起一則無心但是常見的話(我母親也常說)就是:「生女兒至少比兒子貼心。」我以前不覺得有異,面對母親的負面情緒也都盡可能體諒她、傾聽她。但我後來才發現這句話當中也可能藏著另一種危險的情感勒索:「難道女兒非要成為媽媽的情緒垃圾桶,才能證明她比男性更值得被生下來嗎?」 我們的文化中對女性在性、家庭、婚姻上也有很深的偏見,尤其是區分「良家婦女」跟「壞女人」的那些定義上。這些二元區分又更加深了女性離婚改嫁的心理阻礙。至少像我母親是相當傳統的南部女性。她就會覺得離婚改嫁不是好事。她會擔憂自己離婚後不只經濟與社會評價受到打擊,也擔心再嫁也不會遇到更好的男人,還不如繼續待在形同嚼蠟的婚姻裡。但這些文化成見又讓她掉入另一個固化的家庭腳色中:「協助者」,也就是她將不計一切代價維持家庭的完整性。這種觀念困住了她,使她進退兩難,終日悶悶不樂。 因此,讀著這本書,我也才恍然大悟: 那些習以為常的(卻對人有害的)互動方式,其實是一整個家族(甚至是文化)的歷史共業。每個人降生在這世界上都是如此脆弱,我們總是需要別人的幫助才能活下去。因此我們也只能試著去適應身邊的環境,所以不管是我們,還是父母,或祖父母也不得不受到這些傳承下來的言行所影響。會這樣錯誤地對待伴侶、孩子,並不是誰的錯,所有人也只是無意識地繼承下來罷了。 如今透過這本書,既然我們明白了,那就是努力切斷那條悲傷的鎖鏈的開始。在這本書中,讀到你的悲傷與療癒,同時也讀到一絲絲齒輪轉動的希望。
目前第608/7773頁 [首頁][上一頁][606][607][608][609][610][611][612][613][614][615][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