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10寒假作業 15171 2022-02-10 23:28:1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110學年度護理科寒假作業心得報告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乙
學號 1085101064 姓名 王嘉芬
作者姓名 邱靖雯、張碧真
西元出版年 2005年 文章標題 兒童及青少年的身體活動評估
期刊名稱I 新臺北護理期刊 卷(期) 7(2)
起訖頁數 1-12
作者姓名 黃秀麗、楊瑞珍、陳惠美
西元出版年 2007年 文章標題 身體評估於國民小學健康中心的運用與建構
期刊名稱II 學校衛生 卷(期) (51)
起訖頁數 73-88
【自訂一主題】:校園中身體評估的重要性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600字)】: 學童主要的死因包括:事故傷害、惡性腫瘤、心臟疾病、
肺炎、腦血管疾病及自殺等,針對兒童身體活動評估的方式有心博率監測器、移動感應器、直接觀察
法、自我報告法等,其中自我觀察法最常用於學校。
一般狀態下,學校護理人員經由視力健康篩檢,注意學生潛在的健康主訴,評估學生身體外觀、行走
步態、心音、呼吸音、腸音及腹部柔軟度,即能簡易篩檢其健康問題,所花費的時間僅 2-5 分鐘,卻
能守護學生的健康。
緊急狀態下,則需熟悉快速的腦神經、心肺功能評估,確立疾病的嚴重度而有所根據才能依緊急傷病
救護的原則送醫。
校園中應注意腦與神經評估的狀況包括:自高處跌落、頭部遭受撞擊、突然或持續視力模糊、
複視、步態不穩、肢體無力及感覺異常等問題。
學生常見的眼睛問題與疾病包括近視、斜弱視、急性結膜炎、隱形眼鏡超戴症候群及眼睛異物等。
學童事故傷害死因依序為運輸、溺水、火災、跌倒墜落及中毒。
學童最常見的問題包括急性腸胃炎、腸胃道痙攣及盲腸炎,但不容易由外觀及主觀的敘述做正確的辨
識,評估的結果雖可提供診斷的依據,持續觀察及臨床的檢驗仍是不可避免。
校園中學生情緒障礙問題日益增多,其中以以憂鬱、自殺個案最多。學童的情緒障礙一般而言都是有
跡可循的,如近期內學生情緒低落、突然沉默、出現自殘、交代事情、情緒容易失控等都是需注意的
行為。
校園中這些疾病最快能發現的就是直接觀察法,在學校師長及同學們的觀察要敏銳,及時通知學校護
士,接著由學校護士進行專業的評估,接著由學校護士運用身體評估技巧與批判性思考進行疾病初步
篩檢,以提供更有效率的健康照顧或轉介醫療院所。疾病盛行率的評估,緊急處理集體食物中毒,避
免傳染病擴大。
以氣喘為例如學校護理人員未能即時評估學生症狀,指導緊急狀況的給藥或延遲送醫是常常是造成氣
喘學生死亡的重要原因。
|
寒假作業 15599 2022-02-10 23:19:46
書名《你所煩惱的是,有九成不會發生》相關文章《青少年壓力調適、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促進之探討》我認為這本書談的內容和書名「你所發生的事,有九成都不會發生」沒有很大的關聯,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感想比較像作者用很多我們早就聽過、接觸過的思想告訴我們面對煩惱和不安時要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問題、不拿自己和他人比較等等,並非寫一些艱澀難懂的人生大道理,我認為比起很多市面上用專家的口吻或是上對下的姿態告訴讀者道理的書籍,這樣的寫作手法更有助於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和自己處在同一個水平,看到他寫的那些你其實早就知道的道理時也能頻頻點頭,內心也十分贊同,好像一個老朋友在和你談天一樣輕鬆自在,我認為這本書特別適合在夜間思緒紊亂、煩躁不安的時候閱讀,讀完會一種有心靈放鬆的感覺。再來我想提出幾個特別讓我比較有感觸的段落,首先是拒絕「妄想」:不比較的生活這個章節,我深深同意人生中很多擔憂和害怕都是透過和別人比較而來。其實每個人出生的起跑點不同、人生目標不同、價值觀不同,一昧的和別人比較是沒有意義的,古人有一句話:「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他存在的意義。另外還有掌握「適度」:人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這個章節,每個人的能力不同,界限值也不同,很多人常常追求遠超出自己界限值的事情,不僅成效不好,還容易因此擾亂自己的心情,覺得自己「真的很差勁」,無形中失去自信。並不是說不用花費力氣去挑戰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而是能量力而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自己的信心才對。
|
閱讀心得 15768 2022-02-10 22:55:57
第一篇作者:帕德斯<情緒管理手冊>讀書心得:書中提到有一個治療法是態度療傷法,就是保持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你現在發生的疾病,假設你生病了你覺得你會好不起來甚至是覺得自己會因病而死,心情感到沮喪,憤怒,那可能就連醫術高超的醫師都沒辦法救你了,但如果你是保持樂觀且充滿愛和希望,那這樣病情也不會變更糟,因為你是對自己有信心,人的情緒會左右病情的發展,只要能努力地將心思避開負面思想的軌跡,就能容許自己走進療傷的道路,不管你的身體狀況如何,內心的平靜都可以協助成為你的目標;你可以學會去接受任何伴之而來的事情,我覺得很神奇,書中裡面所記錄的範例我都非常相信,看完這本書我已經釋懷了,人活著就是會死,只是要怎麼讓你在逐漸死亡的過程中,活得精彩且不後悔.
第二篇作者:江承曉<以同儕輔導團體介入活動對提升大學生情緒管理生活技能>讀書心得: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人提醒他們遇到事情要以平靜的心情去面對,而不是用情緒去鎮壓它,事情就會解決,所以很多人在職場中容易失利,可能因為情緒管理不當,與老闆或客戶起衝突,兩敗俱傷,所以書中提到他們做了一個實驗,實驗組表示此活動對他們來說是莫大的幫助,希望能舉辦這種課程,還表示此實驗的時間太短了,如果辦長時間一點的話,能吸收更多東西,讓我也好想參加.
|
我在動物孤兒院,看見愛 15601 2022-02-10 20:53:05
看完這本書之後才發現原來這世界上不止有貓咪.狗狗孤兒,還有很多動物也漸漸變成了孤兒,例如:遭受到獵殺的犀牛、還有誤入鐵絲網、被野狗攻擊、甚至是高壓電電擊的樹懶,也有無辜被殺的棕熊媽媽遺留下來的棕熊寶寶也成了孤兒,其實不只是人們需要被照顧.關心還有保護那些動物們也是需要的,為什麼會有那些貓.狗的孤兒就是因為牠們小的時候可愛但長大了卻不像以前可愛了又或者是不像人們想像中的那種模樣,人們就隨意把牠們遺棄在路邊啊等等地方,造成了現在這種現象,我們人們都會保護家人甚至是朋友但是卻沒辦法去多想一點多為動物們盡一點力盡一點心,牠們跟我們一樣都是有血有淚活生生的生物,卻因為人類的貪婪或有利可圖,卻造成了牠們的不幸,或許換個角度來想才能比較想的清楚吧
透過這本書我看見了人類對環境和動物造成的迫害,這本書告訴我們要維護環境、保護動物,如果每個人都少一點利益心的話,動物們也不會因為過度森林砍伐、馬路開發又或者是盜獵濫殺動物,而變成孤兒,更不會有因為開發道路的原因造成石虎的棲息地改變近年來一直不斷的跑到馬路上而被撞死了,這世上不是每個人都會傷害動物也不是每個人都會把動物丟棄,但最後希望那些傷害動物的人能換個角度想想,把動物們當作自己的家人朋友來看待多多保護.疼愛牠們一點,才能在未來繼續看到那些可愛的動物們而不是到未來只能在照片上看到那些動物。
|
寒假心得報告 15324 2022-02-10 20:30:00
篇名:女性與醫療環境Women and the Medical Environment
作者:黃志中(Joh-Jong Huang) ; 王秀紅(Hsiu-Hung Wang)
護理雜誌 ; 50卷5期 (2003 / 10 / 01) , P16 – 21
心得:這是一篇有關於女性處於父權社會的情況下,到醫療環境的經歷。以女性的視角,醫療經驗對她們而言充滿著不安、扭曲及矛盾。文中提及到的女性心理:「把自己的身體,暴露在一個都沒有見過面的人面前,雖然他是醫生,但也是一件非常難為情的事,尤其是必須展露個人身體的隱私部位處時,你可以明顯感受到女病患會顯得很緊張,但是,妳去到醫院能夠怎麼樣呢?醫生要叫妳脫,妳能不脫嗎?他要掀妳的衣服,妳能不讓他掀嗎?在這種情況不明的狀況下讓妳暴露自己,暴露的時間還那麼久…所以生病時真的是很沒尊嚴,跟動物差不多,一切都是冰冷的。」這些讓我想到在自己的經驗中,也會有相同的這些感覺,讓我覺得很不安。記得有一次,因為我的經期不穩定,所以需要去婦產科檢查,醫生表示要幫我做腹部超音波,護理師跟我說需要我把褲子拉到下腹部,快要暴露到我的私密處,讓我感到非常緊張。還有一次,因為我的心臟經常會不舒服,胸口悶痛導致我需要去看心臟內科,醫生立馬幫我安排做心臟超音波及照心電圖,當下我毫無心理準備,而這兩項檢查都是需要坦露出我的胸部,雖然必須告訴自己這是必要的檢查,以及他們都是專業人士,但還是免不了我心中的忐忑。藉由以往的這些經驗,我更深感體悟到文章中提及的女性心理,對於性別,雖然現今的社會常常把性別平等掛在嘴邊,但真正面對到這些問題時,還是存在著性別差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還是值得大家去關注。現在相較於以前,也有較多的女醫師了,相對來說會比較好一點,希望未來的醫療環境能對女性再更友善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