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10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作業 15304 2022-02-08 15:21:2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110 學年度護理科寒假作業心得報告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三年丁班
學 號 1085101198 姓 名 周芷柔
作 者 姓 名 褚衍林,吳英渝,李魯,張堅,唐明達,顧洪斌
西元出版年 2005 年 文 章 標 題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
診斷及外科治療
期刊名稱 I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染志 卷 ( 期 ) 12 卷(第一期)
起訖頁數 P1786-1788
作 者 姓 名 王翠蘭,王鈞,樊惠貞
西元出版年 2006 年 文章標題 內外科呼吸機相關性
肺炎的病理學分析
期 刊 名 稱 I I 中國內鏡染志 卷 ( 期 ) 12 卷(第十二期)
起訖頁數 P1245-1246
【自訂一主題】: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 600 字)】:
第一篇是在講感染心內膜炎,是心內膜受到細菌感染的一種炎症,有分成兩種,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
和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前者主要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病情發展快速,後者主要是由鏈球
菌引起的,病情發作較慢病程較長,僧帽辦和主動脈瓣是最常受到侵犯,臨床表徵會有發燒,感染擴
散,心臟衰竭,心肌梗塞和心律不整,杵狀指和栓塞,其中以腦栓塞最常發生,然後發病後數週至數
月才會出現過敏反應,有奧勒斯氏結節,詹韋氏病變和羅氏斑,血液培養檢查會發現紅血球沉降速率
和白血球都會升高,目前使用手術來治療,術前臨床表現有發熱並伴有寒顫,肺栓塞和周圍動脈栓塞,
皮膚和黏膜出血還有心臟聽診出現雜音,肝脾腫大和下肢水腫,以及合併心源性休克及重度黃疸導致
貧血的,通常手術前也會使用心電圖和胸部 X 光檢查,發現心電圖會顯示竇性心律,心房顫動還有左
心房心室和右心室肥大,手術切除瓣膜贅生物的診斷為組織壞死,肉芽腫形成和中性粒細胞浸潤,術
後 48 小時給予抗凝血劑和抗生素持續治療 4~6 週,在術前術中都應該仔細了解和檢查心臟瓣膜有無
病變,贅生物大小以及是否合併心內其他畸形,並做好術後的護理措施,避免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復發。
2
第二篇是在講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是指接受機械通氣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種疾病,通常是
細菌性肺炎,年齡介於 20-80 歲,主要為腦外傷和腦出血的病人,建立人工氣道主要為氣管切開,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主,無嚴重的肺部感染和多次細菌培養無細菌生長,VAP 是重症監護病房中常見
的感染性疾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復發率,吸入和直接植入是細菌進入下呼吸道的主要途徑,早期
發病多見於鏈球菌憾嗜血流感桿菌所致,外科 VAP 其中以銅綠假單孢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
伯菌最常見,內科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綠膿假單孢桿菌為主,內
外科的 VAP 分布不同,都要取決於病患的免疫功能並肺部功能還有人工氣道建立的方法和住院環境不
同所導致的,VAP 的發生主要由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低下和呼吸防禦系統機制的破壞也是感染性高的
重要因素,使用呼吸機建立人工氣道時破壞了其生物的屏障,同時也破壞了氣道上皮纖毛的清潔作用
都是導致細菌移位繁殖的重要因素,所見的 VAP 病原菌也都有可能存在差異,對於臨床都有不同的治
療和幫助。最後我的感想是對於這兩種不同的疾病都要非常的小心,因為都有可能帶來很嚴重的併發
症或是致死率,服用藥物時也要遵守醫生的指示,不可自行停用藥物,否則會有很大的副作用,也對
未來我們在臨床上怎麼去辦別和照護。
|
哭吧!小不幸人生 15605 2022-02-08 15:18:28
護二甲 1095101033 謝宜諠
生活日常中總是常常發生讓人傻眼卻又無傷大雅的小事,不管是吃飯.走路.說話甚至是睡覺都有可能發生! 這本書把平常發生的小不幸用幽默的角度看待,把生活中每一件事用圖文漫畫的方式記錄下來,雖然每天都會發生一些讓我們心情不好的事,但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件事,因為其實只要自己冷靜下來想一想,可能我們自己都覺得當時怎麼那麼好笑,也因為這樣所以這本書嘗試用比較幽默的方式包裝,讓我們覺得好笑。這本書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一篇是背叛的滋味,裡面是在講主角他去買滷味,他跟老闆說不加香菜,她很期待拿回家吃,結果一打開就看到滿滿的香在在滷味上,這篇讓我記得很清楚,因為我自己也是不敢吃香菜的人,有一次我去買滷味也跟她發生了相同的是,這就是生活中的小不幸吧。
|
哭吧!小不幸人生 15605 2022-02-08 15:18:11
護二甲 1095101033 謝宜諠
生活日常中總是常常發生讓人傻眼卻又無傷大雅的小事,不管是吃飯.走路.說話甚至是睡覺都有可能發生! 這本書把平常發生的小不幸用幽默的角度看待,把生活中每一件事用圖文漫畫的方式記錄下來,雖然每天都會發生一些讓我們心情不好的事,但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件事,因為其實只要自己冷靜下來想一想,可能我們自己都覺得當時怎麼那麼好笑,也因為這樣所以這本書嘗試用比較幽默的方式包裝,讓我們覺得好笑。這本書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一篇是背叛的滋味,裡面是在講主角他去買滷味,他跟老闆說不加香菜,她很期待拿回家吃,結果一打開就看到滿滿的香在在滷味上,這篇讓我記得很清楚,因為我自己也是不敢吃香菜的人,有一次我去買滷味也跟她發生了相同的是,這就是生活中的小不幸吧。
|
110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作業 15314 2022-02-08 15:16:5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110 學年度護理科寒假作業心得報告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三丁
學 號 1085101208 姓 名 林芷莘
作 者 姓 名 林永芳、陳依琳、周小鈴、吳建儀
西元出版年 2022 年 文 章 標 題
運用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改善插管使用高頻振盪通氣的
新生兒吸入一氧化氮安全
期刊名稱 I 呼吸治療 卷 ( 期 ) 21 卷第一期
起訖頁數 P.27-42
作 者 姓 名 張文樸、陳怡仁、王鵬惠
西元出版年 2021 年 文章標題 妊娠滋養細胞癌持續性病灶
部治療:病例報告及文獻回顧
期 刊 名 稱 I I 婦癌醫學期刊 卷 ( 期 ) 53 卷
起訖頁數 P.38-42
【自訂一主題】: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 600 字)】:
第一篇看的是跟吸入性一氧化碳有關的,一開始述說重症新生兒使用吸入性一氧化氮(iNO)是呼
吸治療師輪流值班人員不熟悉且易發生錯誤的,因為管路及操作複雜,就容易使 NO 及 NO2 氣體外漏。
而 iNO 是一種在全身多種調節作用的重要訊號分子,是治療持續性肺高壓( PPHN)、新生兒和低氧血
症的重要氣體。有 PPHN 的新生兒在早期常使用 iNO 治療改善氧合狀況,在短期不會造成不良的危害。
如果 HS≥8 分,多為高頻事件及嚴重度極高,這樣的計算方式 有別於傳統的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FMEA)的風險優先係數(RPN)。像心房中膈缺損(VSD)是因為右心室積過多的血液使右心衰竭,術後造
成肺壓過高,所以使用 HFOV 提高 MAP 避免肺塌陷。如先天性肺部呼吸道畸形(CPAM)導致肺塌陷及肺
發育不全,可使用 HFOV 配合胸管治療來改善氣胸情況。
2
第二篇是妊娠滋養細胞疾病,,是指滋養層異常的增生,可分為良性及惡性的葡萄胎,良性又分為
完全(CHM)及部分(PHM)的葡萄胎,惡性又分為侵入性葡萄胎、絨毛膜癌(CC) 和罕見的胎盤滋養層
細胞腫瘤 (PSTT) 與上皮樣滋養細胞腫瘤 (ETT),妊娠滋養細胞癌會發生在葡萄胎妊娠後和自然流
產、子宮外孕或足月生產後,一般是由 β-hCG 的上升來做診斷,可以經子宮刮搔或是藥物引產後來
觀察 β-hCG 的濃度。可分為四期: 第一期為腫瘤侷限在子宮,第二期為腫瘤超出子宮外但仍侷限於
陰道及生殖道,第三期為肺部轉移,第四期為所有其他部位 之轉移。總分小於或等於六分為低風險
群,可使用單一的化學藥物治療,但是超過七分就要合併多種的化學藥物來做治療。在治療妊娠滋養
細胞癌有兩種方式,一為如果沒有生育的計畫就可以把整個子宮都切除,如有生育計劃可以局部切除
病灶,二為射頻燒灼術是在超音波導引或電腦斷層導引下, 將探針插入腫瘤組織,經由一些產生熱
能使腫瘤壞死,此技術只使用在腫瘤小於 3 公分,對於周邊組織傷害小或小型局部固體腫瘤,用在侷
限於子宮、血中 β-hCG 濃度較低、較小的持續性病灶中,是可行的保存生育能力療法。
看完這兩篇文案,發現不只有書本裡所教過的一些疾病、症狀、腫瘤、治療等等,還有好多好多
沒教過的東西,但是在他人身上有發生過的,至於第一篇所說的吸入性一氧化碳這個治療我對它完全
無知,看完後才知道原來有這樣的治療可以運用在重症新生兒、持續性肺高壓、低血氧這些症狀上。
而第二篇的葡萄胎在產科課堂上,任課老師是有稍微提到,但沒有說明得很清楚,看完後知道了原來
葡萄胎是一種在滋養層會出現的癌症,因為不只一個,是好幾個連在一起像葡萄一樣,所稱為葡萄胎,
然後可以用 β-hCG 的濃度來判斷,雖然是在子宮裡,但也跟其他器官的癌症一樣,可以用化學藥物
治療、切除或使用熱度讓腫瘤壞死。最後覺得不能只看書本裡的東西,應該好好多看看線上的文案,
這樣不只能增加知識,還能了解到很多沒碰觸過的、完全無知的,但在臨床有過的疾病與治療,提前
的理解對於以後在臨床遇到就會有足夠的知識,這會是件值得的事情。
|
1101寒假作業 15732 2022-02-08 15:11:49
這次我看的書是「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作者是熊仁謙,這本書很特別是用印度哲學的角度來看,我最喜歡的一篇是沒思考過死亡,怎麼懂得什麼是真正活著,裡面有一句話,我發現活著很複雜,但死亡很單純。死亡最大的意義是,讓我們放過自己。很多人都因為自己平常生活上的問題想自殺,但是他們又有多少勇氣接受死亡,自殺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每種自殺方法的過程極為痛苦,他們說感受不到痛是假的。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死亡幾乎是大家避而不談的,好像死這件事是不好的一樣,死有好有壞,對些有病痛的人來說是件好事,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解脫,對於那些出意外或是自己想死的人來說不是件好事,因為些人想拼命活著,而有些人只想著如何趕快死亡。我們都知道當面臨問題時,該用什麼方法解決,但卻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面對死亡,大多數人都不敢討論這個話題,這本書真的會讓人深思死亡到底是什麼。另一本是「身心靈健康 樂活過一生」作者是吳德強醫師和趙詠珍作家,雖然只是短短的文章也讓人印象深刻,失眠,憂鬱症,躁鬱症,是現在很多人遇到的困境,把自己的內心關閉,不讓任何人碰觸,文章裡面說讀過波斯的詩歌說到如果你身無分文,只有兩塊麵包,賣掉一塊,用剩下的那塊,來充實自己的心靈。當一切簡單了樸素了心靈也會得到平靜,過的簡單些生活就會輕鬆許多,現代人要是擔心得越多,難過得越多,就越容易有失眠 憂鬱症 躁鬱症。當然業有方法解決人與人為善,付出善心就會獲得友善,心中會產生愉快感明顯降低壓力,這樣就能改善憂鬱的情緒,預防憂鬱症的好方法。
|
|